登陆注册
14065900000018

第18章 《史记》因人叙事与史书传记的编撰传统(1)

第一节 《史记》类传的价值

与单个人物的传记相比,类传在叙事的生动性和细节描写上可能受到一些限制,但把同类人放在一起研究,一方面扩大了历史人物记载的范围,起到“事丰文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更集中地体现他们的共同性,以及这种共同性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因而更能揭示事物的发展线索和规律。对于这种方法,司马迁是有自觉意识的。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鲁仲连邹阳列传》称邹阳是“比物连类”。“连类”就是把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目的是要表达一定的“义”,这个“义”对司马迁来说,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然而,从流连于司马迁所创造的丰富生动的个体人物传,到认识司马迁“连类争义”的思想方法,后人经历了一段历史发展过程。这主要体现为对《史记》纪传体性质的争论上。

刘知几在《史通·列传》中说:“夫纪传之兴,肇于《史》、《汉》。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之经;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犹《春秋》之传。”他认为纪是编年,传是列事、录事而已,犹如《左氏》传经。以此为标准理解《史记》的纪传体,就出现了这样难以理解的现象。《史通·杂说上》:“太史公述《儒林》,则不取游、夏之文学;著《循吏》,则不言冉、季之政事;至于《货殖》为传,独以子贡居先。掩恶扬善,既忘此义;成人之美,不其阙如?”《编次》中说:“寻子长之列传也,其所编者唯人而已矣。至于龟策异物,不类肖形,而辄与黔首同科,俱为之传,不其怪乎?”如果说传是列事,就应该把所有的人臣事迹都记载下来,尤其是孔门弟子,更不该遗漏;如果说传是记人,为什么还要写龟策异类?他认为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寻兹例草创,始自子长,而朴略犹存,区分未尽。”刘知几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史记》人物列传的立传标准的问题,以及史家作传之旨与史料采撰的关系问题。其实,司马迁立传的标准,一方面与他会通古今天人的著史宗旨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有关。并不仅以“掩恶扬善”为标准选择立传人物,也不是单纯的记事或记人,以此来评判《史记》列传的编次和性质,显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理解。近人朱东润说:“史迁作传之旨,要在传有功名于天下之士……且其所谓倜傥云者,亦与仅言扶义疏科,故传货殖,述游侠,直以诸人不令失时,有声于世而已。”【1】此意司马迁本人已经说明,但朱东润关于“倜傥”的解释对我们理解《史记》类传的立传意图是有帮助的,不至于再陷入刘知几的矛盾中去。

在刘知几之后,批评《史记》类传的,还有金代的王若虚,他说:“史之立传,自忠义、孝友、循吏、烈女、儒学、文苑,与夫酷吏、佞幸、隐逸、方术之类,或以善恶示劝诫,或以技能备见闻,皆可也。至于滑稽、游侠、刺客之属,既已几于无谓矣,若乃货殖之事,特市井鄙人所为,是何足以污编录,而迁特记之乎?班固徒讥迁之称述崇势利而羞贱贫,然亦不知其传之不必立也,是故袭而存之。范晔而下皆无此目,得其体矣。”【2】他认为史之立传,要么惩恶劝善,要么备技能以广见闻,至于滑稽、游侠、刺客一类于社会无用,货殖一类只是下层人的勾当,入不了史书。这样的评论,把司马迁著史宗旨置于一旁,自然不能理解司马迁类传的真正意义。像游侠、刺客列传是司马迁进步思想的表现。《游侠列传》把侯门之仁义与游侠之义加以比较,颂扬游侠舍己为人、扶危救困的正义和“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的信诚,而鄙弃那些“何知仁义,已饷其利者为有德”的上层统治者。后来史书虽没有相同的传目,但司马迁这种重视正义反对权势暴力的精神对史家的影响是巨大的。范晔著《后汉书》就很重视节义,他写《逸民列传》,表彰他们的“守节不屈”,把他们与“纯盗虚名,无益于用”的名士区别开来。他评论班固说:“其议论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可见,他自觉地继承了司马迁的精神,并以节义作为衡量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经过类似这样的讨论,史家对《史记》类传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开始探讨其内在的思想内涵。如宋人林□说:“(《史记》)列传褒贬,尤有深意。以伯夷居于列传之首,重清节也……他如《佞幸》、《酷吏》、《日者》、《龟策》、《滑稽》、《货殖》、《游侠》,皆为当世而发。吁,有旨哉!”【3】他指出了类传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为当世而发”。类传的设置多反映一个时代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风貌,因此,从诸史类传的废设分合,可以看到时代变迁的轨迹,也可以看到史家史学思想的变化。清代恽敬认为:“《史记》七十列传,各发一义,皆有明于天人古今之数,而十类传为最著。盖三代之后,仕者惟循吏、酷吏、佞幸三途,其余心力异于人者,不归儒林,则归游侠,归货殖,天下尽于此矣。其旁出者为刺客、为滑稽、为日者、为龟策,皆畸零之人。是故货殖者,亦天人古今之大会也。”【4】他认为《史记》十类传集中体现了司马迁会通天人古今的史学思想,这个看法是独到的。

这些认识促进史家对类传的形式和性质做进一步讨论。清罗以智认为:“史体之有传,专记一人,分公卿将相为列传,又别立名目,而为类传,皆自《史记》始。其事迹相类者,则又合为一传,他史仅以类从,唯司马氏之书,乃各有微意焉。”【5】牛运震说:“《酷吏传》以类传叙事,盖汉世之用刑本末具见焉。意在叙事,不专主为十人传。”【6】郭嵩焘说:“《史记》有随事为类者,如《扁鹊仓公》及《刺客传》是也……太史公心目中自具千古,依类比义,摘合而连属之,岂复以时代论耶。”【7】此论针对刘知几批评《史记》“编次同类,不求年月……鲁之曹沫与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8】而发,认为《史记》类传是随事为类的体例。综合来看,他们认为《史记》类传不是专为某人作传,也不像后世专门以类相从,而是在叙事之中寓有深意。这些认识在章学诚那里得到集中阐发。章学诚说:

记事出《左氏》,记人原史迁。然史迁《货殖》、《龟策》等传,亦间有记事,即其记人诸篇亦多以事例,牵连不可分割首尾,盖《春秋》比事属词之旧法也。自班、范以后,人各自为首尾,史传由是益繁。按传本以事为主,特依人而述,非以人为主。【9】

迁书纪、表、书、传,本左氏而略示区分,不甚拘拘于题目也……《仓公》录其医案,《货殖》兼书物产,《龟策》但言卜筮,亦有因事命篇之意,初不沾沾为一人具始末也。【10】

章学诚这些论点似乎与刘知几的观点有些相似之处,他也以“记事”来解释《史记》类传,但对于类传记事与记人“牵连不可分割首尾”的特点,他没有做更确切的解释,而是用《春秋》比事属辞和《尚书》因事命篇来类比。虽然有些复古的倾向,但他已经指明类传有依人书事的特点,并认为《史记》类传开创了后来史书编纂类传的传统。《永清县志列女列传序例》曰:“史家标题置署目之传,儒林、文苑、忠义、循良,及于列女之篇,莫不以类相次,盖自蔚宗、伯起以还,率由无改者。”章学诚也说明《史记》是“本左氏”而为传,但对二种传体的性质他区分得很清楚,他说:“盖包举一生而为之传,《史》、《汉》列传体也;随举一事而为之传,《左氏》传经体也。”【11】那么,章学诚所说的类传“以事为主”当是别有深意。

他在《永清县志前志列传序例》中说:“纪述之重史官,犹《儒林》之重经师,《文苑》之重作者也。《儒林列传》当明大道散著,师授渊源;《文苑列传》当明风会变迁,文人流别。此则所谓史家之书,非徒纪事,亦以明道也。如使儒林、文苑不能发明道要,但叙学人才士一二行事,已失古人命篇之义矣。”《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上》:“然马、班《儒林》之篇,能以六艺为纲,师儒传授。绳贯珠联,自成经纬;所以明师法之相承,溯渊源于不替者也(《儒林传》体,以经为纲,以人为纬,非若寻常列传,详一人之生平者也。自《后汉书》以下,失其传矣)。”《永清县志列传序例》又说:“列传之有题目,盖事重于人,如《儒林》,《循吏》之篇,初不为施、孟、梁邱、龚、黄、卓、鲁诸人设也。”“为列传而不知神明存乎人,是则为人作陈年甲状而已矣。”此所谓“事”即借以明道之事,此事也须借人来体现,所以,道、事与人是互相贯通的。在章学诚的时代,他还不能用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来解释类传记事的本质,但从他的具体论述来看,他所说的“明大道散著,师授渊源”,“明风会变迁,文人流别”等,是说史书列传,尤其是类传不仅仅是为某人作传记,而强调其在反映社会历史趋向上的职责,最好能把记人的形式与记事的功能契合无间。这大概是《史记》以来纪传体史书为中国史学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品格,如汪荣祖所说:“作史者应见其大,盱衡全局,记政教分合,和战因果,与夫帝国之兴亡;一人一生之事,虽详之矣,犹如临细流而欲窥江海之浩瀚,其可得乎?……今之论师,仍不‘以传属史’,盖史非众生相,不得视为传记之汇聚,而系军国大事、典章制度之综述。中西史传异同,略见之矣。”【12】《史记》的列传有较高的文学成就,后来史书在描写历史人物传记的水平上赶不上《史记》,但《史记》创立的类传由于更注重反映社会历史,而在后来史书中得到发扬光大,类传之社会史的功能和性质因此更加突出了。

后来梁启超对章学诚这个观点做了进一步发挥,他说:“一个人的性格兴趣及其作事的步骤,皆与全部历史有关。太史公作《史记》,最看重这点,后来的正史,立传猥杂而繁多,几成为家谱墓志铭的从编,所以受人诟病。其实《史记》并不如此,《史记》每一篇列传,必代表某一方面的重要人物。如《孔子世家》、《孟荀列传》、《仲尼弟子列传》代表学术思想界最重要的人物;《苏秦张仪列传》代表造成战国局面的游说之士,《田单乐毅列传》代表有名将帅,四公子平原、孟尝、信陵、春申列传代表那时新贵族识力,《货殖列传》代表当时经济变化,《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代表当时社会上一种特殊的风尚。每篇都有深意,大都从全社会着眼,用人物来做一种现象的反影,并不是专替一个人作起居注。”又说,“每一时代中须寻出代表人物,把种种有关的事变都归纳到他身上。一方面看时势及环境如何影响到他的行为,一方面看他的行为又如何使时势及环境变化。”【13】这就很明确地说明了,《史记》的列传,不仅仅是在写人,目的是在反映社会和历史,描绘由众多人物组成的生动的历史画卷。

近现代很多史家对此都有论述,而以蔡尚思、曹聚仁、朱希祖和白寿彝等人的论述更透彻,并且他们的论述有密切的联系。蔡尚思说:“刺客、游侠、滑稽、日者、龟策等类,是‘横通’的社会史。”【14】这已经把类传的性质定为“社会史”了。曹聚仁说:“司马迁《史记》,在他本身是一部极贯串连络的著作,本纪、年表是一个纵的系统,世家、列传是一个横的系统,再加以以事为中心的书,包含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种体裁。可惜后来史家,只知偏重‘政治’及‘英雄’,把史的意义丧失掉了!”【15】这就是说,后来史家只看到了《史记》“以人为中心”的形式,而没有领会其“史”的实质,所以史书就成了英雄谱。朱希祖说:“子长列传,原有以人为纲以事为统两类,以事为统,后世谓之丛传,又称汇传;盖书志之记事,重在政治,汇传之记事,重在社会,例如《平准书》与《货殖传》,皆记财货之事,而其注意实有不同者也。”【16】这也是要人们更客观地理解《史记》纪传体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白寿彝指出:“列传虽主要是人物传记的形式,但如儒林、游侠、货殖等传都是综合论述而带有传记的形式。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及大宛等传都是综合论述并带有纪事本末的形式。”他还认为,把《史记》的体裁称为“纪传体”不够全面,但《史记》中历史人物的传记占最大的比重,纪、传并用也是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最有影响的体裁,他还说:“后来有些史书模仿《史记》,但并不具备上述五种形式,而只具有纪传两种形式,这称作‘纪传体’就更确切些。”【17】因此,白寿彝把《史记》所创立的纪传体称为“综合体”。这样就把前人关于纪传体的意见都包括今来了。

从这些争论可以看出,历代史家围绕《史记》类传所展开的讨论,实质上涉及纪传体史书的社会作用及史家历史观念等问题,这也说明类传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乱世烽火

    乱世烽火

    生逢乱世,兵荒马乱,百姓为求生路四处逃难颠肺流离。燕青虽是穿越到此初来乍到,却深深体会百姓疾苦,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天下血战沙场,多次绝境逢生殊死百战,然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心凉之余燕青将会怎么选择……《请不要与真实的历史太过较真,本书纯属虚构》
  • 大唐猛将

    大唐猛将

    林枫,现代少将军,在执行一次任务的时候,意外牺牲。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梦回大唐,重操旧业,如鱼得水,看林枫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唐猛将。PS:新人新书不易,求支持,邮票的使劲砸砸。
  • 南溟歌

    南溟歌

    世间众生万象,平行空间里更是有数不清的异数。大陆名曰,南翎。下临一海,名曰,溟海。黎历219年,九云国统一大陆,序幕就此展开。而溟海也居住着鲛人,是美丽而神秘的存在。南翎人多闻其美貌令日月失色,能泣成珠,会织鲛绡,其身炼成的油膏更是能燃千年不灭。而不论是人还是鲛人,其中都有一部分人拥有特殊的力量。岁月流逝,昔日神秘的鲛人不知为何浮出水面。寂静34年后,又是一场风云变幻。……
  • 零之轨迹

    零之轨迹

    宿命与宿命的碰撞,英雄与英雄的交锋,泪水与泪水的交替。且一同来看在乱世中的少年英雄们的成长与消逝,来看那时代与时代交替之间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 淳于三国

    淳于三国

    二十一世纪一落寞青年穿越到三国第一酒肉草包、猪一样的队友淳于琼身上,从此,为洗脱这一个标签,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三国、参与三国、成就三国!
热门推荐
  • 迷惑世人的妖精

    迷惑世人的妖精

    在六界里相逢,绝世风华,每个人都是迷惑世人的妖精。问情深清浅,爱多恨多。倾尽一世繁华只为那个最真的你。成仙和入魔不过一念之间,忘却正与邪,留下的只有一种情愫:爱,可怕的欲念,让人为之疯狂,痛也罢,瘾难戒。
  • 绝对偏爱:腹黑鬼丫头

    绝对偏爱:腹黑鬼丫头

    她与他的初识是因为一个女人,她与他的决裂也是因为一个女人。所幸,她们不是同一个人,但都是他们所信任的人。伤害、背叛,文夕都遇见了;但时间、距离,也都无法分离他们的爱情。除非一辈子不见面,否则,误会总会解开。命运的安排,让他和她相识、相知、相爱……“Willyoumarryme?”“Yes!”
  •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三册,做教师要优秀,更要注重细节。一本关于教师教学细节的宝典,送给每一位渴望成功的辛勤教师,让贴心的点滴细节温暖你的心。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天之炽1

    天之炽1

    秋天是君士坦丁堡最好的季节,从地势高的地方往地势低的地方,枫叶一层层地变红。好像神在这个季节里颇乐意扮演一位写意画家,把天堂里最纯粹的红色颜料随手撒泼在君士坦丁堡的山顶上。
  • 网游之无双佣兵

    网游之无双佣兵

    我曾向往平凡,后来我明白了轰轰烈烈。战魔王,探古迹,在无数高手之中斗志斗勇。看少年赵小生如何在网游界中披荆斩棘,终成一代传奇。
  • 神鬼召来

    神鬼召来

    突如其来的异变,瞬间崩溃的世界。面对绝境,凡人会窒息而死,英雄则会脱颖而出。看他如何去统治这个世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只见一道白光从屏幕中散发出来,犹如潮水一般漫过了周围的一切,然后电脑的显示器就变成了茫茫的空白一片。
  • 双生幻灭

    双生幻灭

    命运,如漫天繁星,捉摸不透,追寻不着。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完全颠覆了两个少年的人生,这又何尝不是命运的安排,亦或者是捉弄。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变将两人卷入了大陆的狂风暴雨之中。。。。。。。尘封在历史中的神物相继出世,神剑凌空,傲剑凌云,异界踏世,到底谁主沉浮?
  • 迳庭宗禅师语录

    迳庭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十年情殇

    十年情殇

    他与她是青梅竹马,情根深种。认识十几年,早就是公认的王子公主,情深如许。然而大城市灯火辉煌,是什么让原本坚定彼此的他们穷途末路,从此殊途?他爱她,寻她,她找他,觅他,却还是兜兜转转无法相见,情,竟是如此折磨心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