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5900000023

第23章 《史记》的史表传统与清人的史表研究(3)

第三节 余论:关于史表的继承与创新

近现代学人对《史记》史表的研究和应用,仍没有停止。史表的编纂和研究工作是随着新通史的编纂工作而逐步展开的。

近代编著新史者,莫先于章太炎和梁启超,他们继章学诚之后,都主张对纪传体加以改造创造新的通史【55】,而且都强调了史表一体在纪传体通史编纂中的重要性。章太炎在他所著《□书》中有《中国通史略例》【56】一篇,所记新通史欲撰表5卷,“首以帝王,以省考纪,复表师相,以省别录,儒林、文苑,悉数难尽,其纂述大端,以见于文言、学术二典,斯亦无待作传,故复列《文儒表》,略为第次,从其统系而已。方舆古今沿革,必为作典,则繁文难理,职官亦尔。孟坚百官公卿,上于列表,一代尚然,况古今变革,可胜书耶?故于《帝王表》后,即次《方舆》、《职官》二表,合后《师相》、《文儒》,为表凡五云。”可见,章太炎作表主要是发挥史表“配合纪传,省文备阙”及清晰条理的作用,用以记载次要人物和纷繁的史料。约略与章太炎同时,梁启超也于1901—1902年酝酿写《中国通史》,他拟定的通史体例,有“载记”、“年表”、“志略”、“传志”四体。已写成的史表有《春秋年表》、《周代列国并吞表》、《战国年表》等,都附在相应的载记之后。“载记”叙述一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和历史大势,“年表”则配合载记。此外,他还作有《春秋夷蛮戎狄表》、《先秦诸子表》、《佛教大事表》等。这些作品都收入《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至五十一。而这些成绩都是在他深入研究司马迁的史表、并对撰表传统广泛了解的基础上作出来的。

梁启超对《史记》开创史表的功绩深表钦服,他说:“自《史记》创立十表,开著作家无量法门。”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史记》史表的类型、作用及义例作出了精当的分析:

史公仿周谱作十表,宜为史家不祧之大法。踵起诸史或私家著述,岁力不逮,且付阙如;或史臣无识,遂从删汰。其演沿袭者,则亦泰半。虽然《史记》十表,表事者四,表人者六。有表事者,故本末□然,得失章显;有表人者,故□列无遗,立传可省,文简事增,莫良于是。后之作者,惟踵人表,舍弃事表,史公精意隳其半矣。且《史记》事表之例,为世表者一,为年表者一,为月表者一,世远则简严,代近则详尽,凡兹义例,具有权衡,后史不审兹义,故表文所列,殆同点鬼,读者恐卧,又何怪焉?【57】

由此,他还进一步论述了《史记》史表的影响:“郑樵《图谱略》益推阐其价值。《史记》惟表年代世次而已,后人乃渐以应用于各方面。如顾栋高之《春秋大事表》,将全部《左传》事迹,重新组织一过,而悉以表体行之,其便于学者滋多矣。”【58】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主张修清史“惟有规复马书表事之法”,并将拟作之表分为“事表”14篇和“人表”10篇,还特别强调“事表”要遵从史迁“详近略远”的义例。可见,梁启超对《史记》史表的理解和运用,是在自觉地继承和发展史表编纂的传统,这在近代史家中是很突出的。实际上,梁启超自己就是造表用表的大家,他说:“吾平生读书最喜造表,顷著述中之《中国佛教史》,已造之表已二十余。我造表所用之劳费,恒倍蓰什伯于诸书。窃谓凡遇复杂之史迹,以表驭之,什九皆可就范也。”【59】他自知作表的甘苦,对表的益处自然深有体会,因此,他主张要学习古人造表之例,创作或改作各种表。他评班固《古今人表》时说:“我们看来,单研究汉朝的事迹,此表固无用处;但若援引其例,作为种种人表,就方便得多。后来《唐书》方镇表、宰相世系表,其做法亦很无聊。攻击的人亦极多,一般读《唐书》的人看表看得头痛。但是某人某事,旁的地方看不见的,可在《方镇表》中查出,我们认为是很大的宝具。章实斋主张扩充《汉书·古今人表》、《唐书·宰相世系表》的用意,作为种种表,凡人名够不上见于列传的,可用表的形式列出。‘人名别录’亦即可为其中的一种。章氏所著几部志书,人表的运用都很广。所以人的专史,人表一体,亦很重要。”他还举例讲,可用表的方法作《复社人名表》、晚明《流寇人名表》;或将各史《儒林传》,改成《儒林人名表》,或以所治之经分列,或以传授系统分列,便可以用较少的篇幅记载较多的事实。诸如此类,运用可以甚广【60】。这是梁启超化腐朽为神奇的一种方法,他认为有些表在当时看可能没有太大价值,那是撰者没有运用好,不是表体没有价值,后人可以变废为宝。他这些观点,与章学诚“救其弊而善所用”的主张有相似之处,但梁启超重视史表,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事实,而最要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就是说,梁启超要通过史表来体现一种联系的、发展的新思想,他是在新的史学思想的指导下重视史表的,而表似乎是以最简洁明了的形式体现了这种撰述思想。这也是近代史学所带来的辩证发展和联系的眼光,为史表提出的新的时代使命。除此之外,近代魏源所撰《海国图志》中有《西洋各国教门表》、《中国西洋纪年表》、《中国西历异同表》等表。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在其《食货志》、《兵志》、《物产志》、《地理志》中共设表118个。他们以表格的形式再现了日本近代改革进程及重大事件,使急欲“睁眼看世界”的国人对外国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他们在史表的编纂思想和体裁上继承和发展了《史记》所开创的优良传统,这对今天的世界史撰述和研究仍是有借鉴意义的。

顾颉刚在为《二十五史补编》作序时,对史表的重要作用做了总体评价,他说:“正史中之表、志,于典章之沿革,人事之变迁,各尽其贯穿综合任务,使读之者对于历史现象有整个之认识,则更为此资源中之真精实髓。原表、志之体,创于司马迁,虽亦有所因,而与纪、传相辅以作全书之纲领,则其前未尝有也。夫表之为用,不仅旁行斜上,而在乎钩玄提要;志之为用亦不惟整齐故事,而在乎原始要终……若一史之中,表、志有阙,则读史者目之所触,惟有林林总总之故事浮动于前,无由得其纲领,而前后相循之人事亦为之断而不续矣!”这虽只是对正史史表而言,实际上是对司马迁所创表体之功的肯定,并指出由于表有钩玄提要、为一史纲领的作用,而在史书编纂和史书价值上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赋予表以正史“精髓”的地位。可见,随着历史和史学的发展,司马迁创表的功绩越来越受到重视,编纂史表的传统也由此逐渐发展壮大,绵延不绝。

在这方面,陈垣和梁方仲两位前辈是离我们不远的楷模。年代时间的记载是历史记录和考证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司马迁作十表旨意之一即在解决“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的问题。中、西纪年方法存在差异,若不知其中规律,在运用时往往出现错误。陈垣(1880—1971)所著《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为三种历法的纪年提供了确实可靠的换算工具,为中外史料运用在纪年方面开辟了方便的途径【61】。梁方仲(1908—1970)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史专家,他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于1962年完成,是一部自西汉迄清末2100多年历代人口、田地、田赋的大型统计专书。他从中国的正史、政书、方志文集、笔记等200多种文献史料中,搜剔出大量的有关数据,加以科学的分析核算,综合编撰成242个统计表格和6个统计图表,使读者对历代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一目了然。我们可以说,梁方仲不仅继承了司马迁观察和思考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之“深思”的思想传统,并以表的形式表达了这种思想内涵,拓展了史表的内涵和应用领域,在史表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司马迁之后,人们对史表的运用和理论探讨,已经使我们的史学家认识到历史学的科学性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全局的把握,客观的记述和理性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可见出,司马迁在两千年前表现在史表中的思想方法,及其在史学理论上的识见,不单在中国是杰出的,在世界史学史上也是杰出的。

注释:

【1】《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五“正史类一”《读史记十表》条,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0页。

【2】《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3】《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文学下”,《刘杳传》。

【4】《史通》卷三《表历》。

【5】《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序。

【6】《史通·杂说上》“诸汉史”十条。

【7】《史通》卷三《表历》。

【8】据金毓《中国史学史》第189—192、216—219页,略有补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通志·总序》。

【10】《二十五史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75页。

【11】《大事记解题》卷一,《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页。

【12】《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六《蔡文懿公百官公卿年表序》,《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13】其说见《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九《史学》、《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五,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135页。

【14】《文献通考》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读〈史记〉十表序》,《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页。

【16】《校〈汉书〉八表叙》,《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5页。

【17】《史记钞》卷八。

【18】《陈评史记》卷十八,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19】《读〈史记〉十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页。

【20】《太史公书知意·表·秦楚之际月表》,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3页。

【21】分别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页、20页、21页。

【22】《读史纠谬》第一《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6页。

【23】《史记辑评》卷二《汉兴以来诸侯年表》,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7页。

【24】汪由敦说见《松泉文集》卷一七,参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25】《史记评注》卷三,《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页。

【26】《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七“辽史立表最善”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6—587页。

【27】参见张大可《史记论赞辑释·十表序说明》、杨振之《〈史记〉的历史分期研究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8】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7、390、410页。

【29】以上三则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11、8页。

【30】参见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108页。

【31】梁玉绳《人表考》卷一,《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29页。

【32】以上二则见《文史通义·亳州志人物表例议上》。

【33】以上二则见《文史通义·亳州志人物表例议中》。

【34】《文史通义·亳州志人物表例议下》。

【35】《文史通义·和州志与地图序例》。

【36】《文史通义·永清县志选举表序例》。

【37】《文史通义·永清县志职官表序例》。

【38】《史通通释》卷三《表历》。

【39】参见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相关章节,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0】《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5页。

【41】参见蔡崇榜《吴缜与〈新唐书纠谬〉》,《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42】《元典章校补释例》卷六。

【43】《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8页。

【44】《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4699页。

【45】《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

【46】参见方祖猷《万斯同史学浅论》,《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47】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八《万先生斯同传》,见《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8】《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史部》六《别史类》。

【49】参见方祖猷《万斯同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50】《南雷文定》四集卷一《补历代史表序》,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1】《中国历史体裁的演变——1946年9月在昆明五华书院学术演讲》,《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58页。

【52】参见张爱芳《〈春秋大事表〉的特点》,《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53】《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1页。

【54】参见吴振清《吴廷燮及其在补史表上的成就》,《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55】参见陈其泰《近三百年历史编撰上的一种重要趋势——自马□至梁启超对新综合体的探索》,《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2期。

【56】《略例》附在《□书》第五十九《哀清史》之后,始见于《□书》手校本。

【57】《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一《清史商例初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

【58】《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59】《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60】《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61】参见刘乃和著《励耘承学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171页。

同类推荐
  • 天下明风

    天下明风

    离奇的改变,永远的千秋万世,莱克星顿枪声是否会打响大明朝。大明版甲午大海战大明朝铁甲舰起步稍晚他是否还可以屹立世界中日大海战谁是最后强者。有大明朝的两次世界大战明朝军舰真正永不沉没。二战加入大明结果如何明帝国和日本共抵美国是何意........敬请期待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狼督军

    狼督军

    皇帝退位天下为公?不料却土匪横行!为保家业他走出书房,除内贼,杀土匪,剿灭黑风寨!家业已保,却山河破碎,亡国在即,于是他招兵买马征战各大军阀,凭着铁血手段与机智权谋成为一代督军,奋战在这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之中……
  • 亘古一明帝李世民明经108章

    亘古一明帝李世民明经108章

    本书把李世民“明经”置于故事情节中,以事说经,以经串事,有骨有肉,有点有评,层层突破,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既弄清李世民“明经”的来龙去脉,又完整掌握李世民“明经”的精髓。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宽领域剖析李世民明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应有尽有,并力求涵盖其一生。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倘要论文,要顾及全人。本书在通俗化、普及化与可读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没有“八股气”和“经院气”,能不引用史籍原文,则不引原文,而尽可能把原文译成白话文,力求雅俗共赏。
热门推荐
  • 最终只剩下孤独

    最终只剩下孤独

    人生就像一首曲子,有浮起,也有低落。四个女孩儿,本是很好的闺蜜,她们曾挽手并肩,甜蜜微笑,可是,命运将她们散开,一曲终,人散尽。
  • 驾驭苍生

    驾驭苍生

    百年之间,大陆武道经历几波周折,武道式微,是何种原因导致?只是因为百年前的一场“论道”,亦或是······
  •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念千丝倾

    一念千丝倾

    虚空外,一道耀眼的光芒如流星般飞逝,它带来了万年一出的半魔神降世,在大千世界亿万位面的中心处,这里灵气纯粹,资源充足,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各持所长的天之骄子。大千世界,炼药回生死,制符克万物,战阵惊天下,灵偶弄苍穹。半魔神刑雷,九龙化魔晶,魔化重铸身,收集天下雷霆之源,融入特殊功法”魔雷咒”,成一代制符传奇,灭万千域外邪魔。后遇圣山炼药宗亲传之徒圣女,生起情种,经历万难,从此开启一段天荒之恋,西方半魔戟神刑雷,一手遮天指破浩翰,东方药圣侣尊恋歆,天地无极万籁俱寂。
  • 异族之恋与EXO

    异族之恋与EXO

    她是异族人,他们是族长,天生的族类,使他们不能成为什恋人,只能成为仇人,她放弃了一切,放弃了她的族人,放弃了她唯一的亲人,放弃她的力量,,只为与他们天长地久。他们,最终是负了她的情,让她成为恨的根源,,,他们,还是照进她心里的那一道光吗好看吗?好看进去看看,觉得不好请多多留意。
  • 神帝大人,别过来!

    神帝大人,别过来!

    【正文已完结】【强势推荐完结女强文《妃常可口,王爷么么哒!》最新连载玄幻爽文《神帝夫君,别羞羞!》】她前世是小偷,却天性爱美男,死于美男之手,一朝穿越成土匪,打家劫舍又抢美男,压寨不成反被压?爆笑简芷析的爆笑泡夫记。他只不过无聊巡视了一般,却被人绑架,扬言要睡他?看到底谁睡谁~~【史上最霸道女主加最深情男主】
  • 追夫三十六计:殿下别想逃

    追夫三十六计:殿下别想逃

    “喂喂!你要干嘛?再过来我喊人了!”南欣不停往后挪直到撞到另一个东西。“我的亲亲王妃,你在喊我吗?跟我走吧,那条臭龙有什么好?”一身绯衣的妖孽男子低头妖娆的朝看到他呆愣的南欣边抛媚眼边诱拐着。“你敢!”“我能说我一个也不想跟吗?”南欣看着前方出声的冷面杀神害怕的咽了咽口水。“不能!”俩男人同一次异口同声的回到。南欣欲哭无泪啊!怎么办?前有狼后有虎不对是前有龙后有狐。我命休以啊!!4848快救我!!!4848我木听见我木看见!(南欣你自求多福吧!这俩大神我都惹不起啊门。)南欣:没义气的东西。。。。
  • 《一只青色的猫》

    《一只青色的猫》

    曾有一个人我曾恋过十几年,时光匆匆最终我未能和他执手一生。现在我用这种方式来深记。“青猫你。。不会暗恋他吧!”"猫猫你真是太看你哥哥了你哥哥是何许人也!他是万恶的周扒皮!心狠手辣的,这种人我能使美人计吗!你当我活腻歪了!”“喂,你这人有意思?不就撞了一下吗,至于把我拉住吗!“楚。。。楚楚爷你老人家在这里干嘛!现在是夏天站这里多招蚊子啊!要保重身体。”楚洛
  • 缘来是你

    缘来是你

    宋泽峰篇:与他相遇在最伤心之时,他疼我怜我让我,可结婚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蓄谋已久的局。被宠上云端再狠狠摔下,那样的感觉很痛很痛,痛到无论他再做什么努力,我都不敢再爱。陆野篇:他每次出现,都是在我最危险、最狼狈的时候,这包括被色鬼跟踪、掉水里、跟悍妇打架、被劫持,以及……被狗追!年轻军官与漂亮女医生,总是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擦出最浪漫最绚丽的火花。他说:“马如意,你的下半生我负责到底。”他说:“军人一年假期35天,军嫂探亲假一年30天,所以,你要当我的战友,这样就可以长期见面了。”而人生……
  • 生莲

    生莲

    三生三世,每一世当他爱上她,便是死期!为什么要这么惩罚她?既然天不公,休怪她逆天而行,夺取他的魂魄!就算只争朝夕相处,她也不要放弃她追寻三世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