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7900000005

第5章 世界股神:巴菲特(4)

到1917年,吉列刀片创造出1.2亿片的市场销量,市场占有率达到80%,并陆续在44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分公司。至1920年,该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80%,剃须刀片年销售额超过1.2亿美元。

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吉列公司又以“劳军”的名义,让剃须刀再次成为军用必需品。通过这次战争,吉列剃须刀成为世界上男人用品的代名词。

截至1962年,吉列公司销售额达到2.76亿美元,净利润为4500万美元,利润率达16.4%。当时在美国5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利润率排行中,吉列公司排名第四,其投资回收率高居首位,达40%。6年以后,吉列剃须刀销售数量竟然达到1110亿片!

然而,任何一家公司的发展壮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对产品革新的道路上,吉列公司突然陷入了困境。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站在难以选择的十字路口,吉列公司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而在此时,一贯以雪中送炭著称的巴菲特再一次出现在吉列面前。

事件发端于1974年吉列公司的竞争对手——美国的威金森公司——将可弃式剃须刀引进希腊市场。当时吉列公司得知此消息,认为以该公司的实力,顶多能赢得希腊市场10%的占有率。放松警惕的吉列公司没想到,在威金森公司产品推出的几个月时间内,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竟然达到50%!这对于发展过程一直一家独大的吉列公司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面对这样的挑衅,吉列公司决定拿出自己的可弃式剃须刀进行反击。最终吉列还是取得了胜利,不过同样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此次事件,让吉列公司意识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发现被普及的可弃式剃须刀已经让他们慢慢削弱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他们需要制造出更好的剃须刀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这就是他们即将推出的感应式刮胡刀。

非常遗憾的是,就在吉列公司想再一次大显身手的时候,公司的多数投资者看到市场上出现了如此繁多的消费用品企业,从而开始对吉列公司发展潜力不太看好,甚至怀疑吉列公司的实力。事实也确实如此,吉列公司新推出的可更换的剃须刀,并没有获取多少利润,而且看上去,公司的效益愈来不尽如人意——1981~1985年,公司的税前经营利润率一直徘徊于9%~11%之间,权益资本回报率也在20%的水平上停滞不前。在这4年间,公司的年收入增长仅为5.2%,销售增长更是低到1%,局面一度惨不忍睹。

这种局面不仅让投资者失去信心,还让吉列公司的上层领导者们一时间成为热锅上的蚂蚁,难道风风雨雨走了80余年的吉列公司,就这样走向衰退了吗?

巴菲特刚刚做出收购可口可乐大量股份的决策,他在奥马哈办公室从报纸上看到了“吉列面临瘫痪”的消息。“当时我正专心于可口可乐公司,并没有将太多心思放在吉列身上,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暂时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希望和潜力继续发展的,所以我愿意在它最危难的时候投资。”巴菲特后来这样对记者说。

于是,1989年7月,巴菲特果断拿出6亿美元买下吉列公司的可转换优先股。吉列公司用这笔可转换优先股资本偿还了部分债务,巴菲特也成为吉列董事会中的一员。对于吉列公司来说,1989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股神”巴菲特的参与挽救了公司的“性命”,而且吉列公司不负众望,推出了市场上绝无仅有的感应式刮胡刀。

随后,感应式刮胡刀的出现把吉列公司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该产品推出以后,吉列公司又恢复了往日的雄风——每股收益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税前利润从12%增加到15%,权益资本收益率达到40%。吉列公司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73美元,创历史新高,并且已连续20多个营业日超过62.5美元。

1991年2月,在赎回巴菲特手中的优先股的同时,吉列公司又按照巴菲特的要求将之转换为1200万股的普通股。随后,吉列公司3次实施股票分拆计划,巴菲特手中的吉列股票由1200万股裂变为9600万股。如此骄人的成绩让那些曾经撤股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很快,两年之后,巴菲特在吉列公司的6亿美元投资就增值到8.75亿美元,这意味着巴菲特轻松获得了高达45%的收益率。

财富的神话还在继续,随着吉列公司的不断发展,巴菲特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愈来愈丰厚。2005年1月28日,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宝洁公司,宣布收购吉列公司。同时,宝洁公司还计划按0.975股宝洁股票换1股吉列股票的换股方式进行交易——这个消息对于巴菲特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就在收购当天,吉列收盘时股价猛涨12.9%,再创52周高点,达到51.6美元。这一涨升使巴菲特持有的吉列股票总市值冲破51亿美元,与1989年6亿美元的投资相比,在这16年里,整整增长了8.5倍!

“这是一项梦幻般的交易,此次交易成功,标志着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诞生了,而这对于许多投资者,当然包括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巴菲特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吉列未来的关注和信心。

“我不会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

2006年年初,一个举世震惊的消息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上:“我不会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投资界无人不知的当时已76岁高龄的“股神”巴菲特先生,他当时的个人资产有400多亿美元。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感慨不已,难道他疯了吗?这么多的财富不留给自己的孩子,他想给谁呢?难道还能带进坟墓里不成?

重重迷雾,在2006年6月25日那天被拨开——巴菲特再次向媒体宣布,他准备将自己80%的财产捐赠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

了解巴菲特的人对他的这种做法并不感到十分意外,因为他们知道,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巴菲特对财富的渴望并非来自于享受。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巴菲特甚至是在扮演着一位“救世主”的角色,他的多项投资其实也是在力挽那些处于暂时发展困境的实力企业。比如当时的吉列公司,因为市场竞争负债累累,差一点就被经济大潮湮没,如果没有巴菲特的及时支持,也许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吉列品牌的产品了。

巴菲特本人也曾多次说过:“我赚的钱并不是想去买别墅、买跑车,我只是在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一罐樱桃可乐、一个多汁汉堡,偶尔来点牛排,这就是巴菲特平常的工作餐,他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穷酸的亿万富翁了。与好朋友比尔·盖茨一样,“钱”在他的眼里也许只是财富的一个象征符号而已,他看重的更多是财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比如对慈善事业的巨额投入,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

被誉为“美国慈善业之父”的卡内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作为全球投资业的传奇人物,巴菲特也非常认同卡内基先生的这句话,同时不断地用行动在践行自己的这种价值观,比如他捐助过由卡内基先生集资修建的纽约公共图书馆。

巴菲特在合伙公司建立之初,他一有时间就会去听卡内基先生的演讲。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他更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位钢铁大王的人格魅力。卡内基先生说:“我非常反对那些将财富留给后代或者自己享受的人。”在卡内基看来,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赚取更多的钱财,而不懂得回报和贡献社会,那么这个人无异于在犯罪。如果有一天这个人不幸逝世了,没有人会可怜他,因为大家只会认为他的一生只为财富而活,是可耻而卑微的。

因此,从一开始,巴菲特就立志绝不做这样可耻的人。他曾经与妻子苏珊协商,如果他在世的时间超过苏姗,那么在他死后要将自己在伯克希尔公司36%的股份和苏珊2.2%的股份全部归属于家族的基金会。巴菲特曾经很严肃地告诉他的3个孩子:“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分得1美分,就算你们走运。”

这句话并非戏言,巴菲特曾在妻子的劝导下给儿子霍华德买了个农场,而霍华德必须按期缴纳租金,否则立即收回。巴菲特的3个孩子分别是大女儿苏西、大儿子霍华德和小儿子彼得。他们的父亲的资本不断地飞快增加,他们却必须自食其力。霍华德是个摄影师,彼得是个音乐家,苏西虽然是家庭主妇,但也绝非什么事情都不做的阔太太。

作为巴菲特的女儿,苏西·巴菲特非常懂事,她对父亲此举表示理解:“我想父亲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作为他的孩子,我和弟弟霍华德还有彼得都为我们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作为摄影师的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也说:“父亲曾经让我买一个农场,但我还是得自己按期缴纳租金给他。这是父亲在给我们空间,让我们自己不断发挥潜力。”

在向媒体公布自己财产不再留给孩子以后不久,巴菲特在内部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又说道:“那种自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长期以来我心中的公平观念。”顿时,当时在场的1.5万名股东无不肃然起敬。面对雷鸣般的掌声,巴菲特还风趣地说道:“我亲爱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在这里呢?你们是不是也在为自己的父亲的这种想法鼓掌呢?”

其实,巴菲特话语中“我心中的公平”,正是激励他不断创造财富的一种价值观念。对于他来说,这种“公平”就是财富的拥有者理应作出对社会应有的贡献,如果只是坐享其成,就不配拥有财富。

按照巴菲特的计划,其财产的80%将主要捐给由比尔·盖茨及其妻子梅琳达建立的基金会。以当时的市值来计算,巴菲特等于是捐出了370亿美元,这笔资金能使盖茨基金会的资金翻上一番。

巴菲特最终选择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除了看重此基金会的实力外,他还相信比尔·盖茨这个跟自己有15年交情的IT大鳄,是个“花钱更有效率的人”。在比尔·盖茨的有效管理下,巴菲特的捐赠会变得更有意义。除此之外,多年雄踞世界首富位置的比尔·盖茨,他本人的钱几乎全都花在扶贫救弱上,而且更侧重于资助第三世界国家。而这种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慈善事业,在美国还没得到充分重视,这一点正好合乎巴菲特惯用的投资对象的选取原则: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其效率往往是最突出的。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巴菲特,仍然在风云变幻的投资市场中纵横捭阖,几百亿的巨额财产对他来说依然只是一个符号。

同类推荐
  • 苏宁管理模式

    苏宁管理模式

    本书20年前,苏宁还只是南京宁海路上一个仅有10万元资产、十几名员工的小小专卖店,今天一跃成为家电连锁业的龙头老大,连锁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并进军海外市场。苏宁电器究竟是如何创造这个商业神话的?苏宁的迅速崛起,对中国企业的成长有何借鉴?
  • 识人用人管人

    识人用人管人

    如何察知人才的真才实学,如何让员工的知识能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各尽其才,如何用较简单的管理取得较大的绩效,如何驾驭员工、建立优秀的团队……这些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答案也不一丽足。关键是领导者要不断揣摩和总结。最终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识人·用人·管人(经典给力版)》借鉴了许多管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力图从实际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了的道理,阐述三大领导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知识,既有传统管理经验,也有与时俱进的领导技巧。从而为读者献上了一份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大众读物,并期待大家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要领、融会贯通,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
  •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业务越发展,报表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业务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掌舵人—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客观形势要求经理们从纷繁芜杂的众多信息中准确把握住嘴游泳、最关键的信息,而报表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所以聪明的经理人一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都会在报表这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用足功夫。
  •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上篇《浮生六记》和下篇《上山,上山,上山》在时间上前后相继。《浮生六记》写的大体上是大学毕业到离开“四大”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故事,而《上山》则着重写自“四大”离开到自己创业之前的过往。上下两篇文章体例相似,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连贯,所以谨遵此书责任编辑党宁兄的雅嘱,把它们放在一起,合成一本完整的小书。
  • 乔布斯你学不会

    乔布斯你学不会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苹果”成为IT界首屈一指的公司。并且创造了iphone、ipad等一系列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10月5日“苹果”教父乔布斯去世了,人们开始期盼另一个乔布斯式的人物出现。然而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得会。《乔布斯你学不会》从创业、管理、用人、创新、品牌、挑战这六大方面展示出乔布斯与众不同的思想。《乔布斯你学不会》每一段语录都发人深省,解读部分精彩深入,智慧小语更是画龙点睛。当你认真学习了乔布斯的精神和智慧,就算无法成为另一个乔布斯,也一定会受益良多。”
热门推荐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一仍原先《应用写作教程》的框架,内容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为“基础知识”部分;下编为“文体知识”部分。基础知识部分是在高中语文课的基础上把写作划分为“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文风”和“拟稿与修改”等六章,分别力求准确阐述其精华和要义,以作为应用写作过程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 民国高官私人档案

    民国高官私人档案

    本书叙述的人物是:孙中山与宋庆龄蒋介石与宋美龄孔祥熙与宋霭龄蒋经国与芳娜张学良与赵四戴笠与蝴蝶。这六对民国高官和伴侣的感情都很超前,放在如今也会让人津津乐道。然而这些故事却因其当事人的特殊身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太久。
  • 风云的残留记忆

    风云的残留记忆

    在脑袋里,残留的记忆非常多,而我就会慢慢的去回忆,风云学院的点点滴滴,会告诉你们在风云的所有事情和朋友……慢步走在校园,时不时会满脸泪水。看到学生出黑板报就会走进去慢慢地看……好久啦!没联系过他了……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会不会已经忘了我……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谋妻有道:影帝老公甩不掉

    谋妻有道:影帝老公甩不掉

    她被他设计,吃干抹净后还留下两个小肉球。她落荒而逃,却让他六年洁身自好,全国各地苦苦寻找。六年后回归,她依旧风情动人,却不再是从前落魄的市长千金,这一次,她为自己而活,为孩子而活。可是为什么六年前纠缠她的男人总是阴魂不散?不仅撬了她的房门骗了她的孩子,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恬不知耻的爬上自己的床!“厉伯言你还是不是人?!你这个衣冠禽兽,脱了衣服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流氓!!”她崩溃大叫,男人却邪肆一笑,漆黑的眸底蔓延起一丝危险,利落的翻身而上。“乖,叫老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本事方续集

    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破大道

    武破大道

    谁说武道不能有成就,看吾以武道取大道代之
  • 我的英雄梦想物语果然有问题

    我的英雄梦想物语果然有问题

    成为一个英雄?这当然不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为何总觉得在英雄的道路上越偏越远?喂……你确定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么?——故事主角徐辰如此说道
  •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本书遵循实用的原则,较为全面地解答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难题。我们就企业如何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经营运作等核心实务工作和如何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说明,是一本企业经营管理者手上必备的实用细节全书。一册在手,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