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400000016

第16章 元曲(1)

49 风光田园曲:白朴《越调·天净沙·秋》

自古文人都喜欢伤春悲秋,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相关的作品。尤其是在秋天,因为正是万物萧瑟、树木凋零的时节,故常引发人们的悲愁之感,不少文人常借秋景抒情。在元曲中,就有不少作品是写秋的,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是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

越调: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①,

轻烟老树寒鸦②。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残霞:晚霞。

②寒鸦:天寒时归林的乌鸦。

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他一生都没有入朝为官,但在散曲创作方面卓有成就,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赏析:

这是元曲中写秋景的名篇,作品主要描写秋天的景象,白朴也因这首曲而被称为“秋意之圣”。

作品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有一个孤零零的村落,一眼望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着的乌鸦。在这两句中,作者故意以“孤村”起笔,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同时又选取了村、日、霞、烟、树、鸦等六种自然景物,并分别以孤、落、残、轻、老、寒格调较为凄凉的词语来形容和渲染,描绘出一幅萧瑟而冷清的秋景图,不仅令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也使全诗笼罩上一层凄凉而悲愁的色彩。

接下来的“一点飞鸿影下”是说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因为飞得较高,便在地面上投射下小小的影子。作者在此描写了大雁飞过时留下的影子,不仅抓住了秋天大雁纷飞的特点,而且还在前面描绘的静态画面中增添了一些灵动,动静结合,写法非常巧妙。

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意思为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在这两句中,作者以青、绿、白、红、黄等多种色彩,由远及近,从高到低,写出了秋天美丽的景色,以此与前面描绘的萧瑟秋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使得当时景色绚丽多姿,又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知识链接:

白朴的《秋》与马致远《秋思》:

白朴与马致远这两位元代著名的散曲家都曾经采用越调的曲调,以“天净沙”为曲牌名,写过以秋景为题材的小令,一个名为《秋》,一个名为《秋思》,这两首小令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广泛传诵。这两首小令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以秋景为题材,都选取了秋天的傍晚这一特定时间为角度,头两句每两个字都是一种独立事物。然而,这两首作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表现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各有千秋。

首先,马致远在描写秋景的同时还写了人,着意于突出“思”,所以他在文末的两句中突显了游子之悲,感情深沉而具有感染力,而白朴作品的最后两句写得较为平淡。

其次,两首诗的情感基调各有侧重,马致远的《秋思》感情基调是低沉、孤寂而凄苦的;而白朴的《秋》总的感情基调是开朗、明亮、积极的。

最后,两首作品在色彩与构图上也有所不同。白朴在作品中选用了诸多绚丽多姿、冷暖相间的色彩,将景物写得明亮清丽;而马致远在作品中多选用一些暗淡而带有凄凉色彩的景物,突出了景物的萧条和冷落。

50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自从《楚辞·渔夫》篇中确立了渔夫的形象并赋予其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之后,“渔夫”便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在不少文人的作品中,渔夫是不问俗世之隐者的代称,显示着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白朴的这首《沉醉东风·渔夫》就将渔夫的形象与隐居高士等同起来,以此寄寓着自己的隐逸情怀。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①滩头。虽无刎颈交②,却有忘机友③,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④人间万户侯⑤,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

①红蓼: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②刎颈交:即生死相交的朋友。

③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

④傲杀:鄙视。

⑤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显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渔夫形象的塑造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淡泊宁静生活的情怀。

在前两句中,作者以对仗句子精心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美好图景:秋江岸上黄芦摇荡,渡口旁边白苹点头,堤坝上绿杨葱茏,江滩头红蓼茂盛。作者在这里有意选取了“黄芦”、“白苹”、“绿杨”、“红蓼”这四种颜色艳丽的植物,不仅点出了特定的地域和季节,而且给人以清新之感,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明媚春景,而“岸”、“渡口”、“堤”、“滩头”等词则点明了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将渔夫与世无争的情趣很好地表现出来。

接下来的三句意思是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没有刎颈之交,却有许多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那点缀在秋江上的白鹭沙鸥,就是渔夫最亲密的侣伴。渔夫并不因为独自生活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里而感到孤独,反而非常享受,他觉得自然界中的白鹭和沙鸥,乃至万事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在这里,渔夫以自然为友,更加显示了其高洁不群的情怀和悠然自得的心境。

作品的最后两句直接点题,说让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万户侯们空羡慕吧,尽管自己只是一个一字不识的江上钓鱼老翁。作者在这里将“渔夫”与“万户侯”进行对比,表述出渔夫虽然不识字,但生活得无忧无虑,可以傲视王侯,由此就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愉悦生活的精神和甘心淡泊宁静生活的情怀。

知识链接:

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当时楚国的大官。他曾经辅佐楚王,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后来,楚怀王却听信一些奸臣的谗言,疏远了屈原,并将他放逐到偏远的地区。

遭放逐的屈原时常一边沿江边行走一边吟唱,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愤不平及对于国事的担忧,也因此,他脸色憔悴。有个渔夫见了,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这个世道很混浊,只有我能洁身自好;人人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我就被放逐了。”渔夫听后说:“通达事理的人总是懂得审时度势,会随着根据世道调整自己为人处世方法。既然世道都是混浊的,人人都宁愿沉醉,你又何必独自洁身自好和保持清醒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灰尘。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葬身于水中,也不会让自己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

渔父微微一笑,一边拍打着船舷,一边吟唱着:“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渐渐远去。

51 姚燧《中吕·满庭芳·天风海涛》

姚燧是元代时期的文学家,他出身名门,师从当时很有名气的许衡,加上学习勤奋,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得以应召为官,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在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年逾花甲的姚燧被任命为江东廉访使一职,先后在江南各地为官达七、八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这一作品。

中吕:满庭芳·天风海涛

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①,酒圣②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③。山接水茫茫渺渺④,水连天隐隐迢迢⑤。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注释:

①昔人曾此:昔人曾在这里。

②酒圣:酒中的圣贤,这里指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

③日远天高:太阳很远天很高,作者以此形容仕途艰难。

④茫茫渺渺:形容山水相连,辽阔无边的样子。

⑤隐隐迢迢:形容水天相接,看不清晰、望不到边的样子。

姚燧(1238~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洛西(今属河南洛阳)人,祖籍营州柳城(今属辽宁朝阳),元曲作家之一。他自幼生活孤苦,后从学于许衡,之后他被任命为秦王府文学,从此走上了仕途。他一生曾任大司农丞、翰林学士、江西行省参政等职。他擅长文学创作,作品以碑志甚多,元曲也有不少,清人辑有《牧庵集》。

赏析:

这首小曲为记游之作,作者通过写游览时所见到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渴望功成身退的情感。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意思是说,狂风呼啸,卷起了巨大的浪涛,前人曾经在这里饮酒赋诗志壮豪情。作者在这里以“天风”和“海涛”等景物渲染出水天茫茫的壮阔图景,显示了宏大的背景,同时又以前人的饮酒赋诗的豪情来暗喻自己伟大的理想抱负,蕴意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说自己也很想效仿古代先贤,于是就到这里登高远眺,看到天空寥廓,日远天高。“日远天高”是写景的句子,这处描写更加突显了环境的壮阔和山河的美丽,而“闲登”则形象地点出了作者此时悠闲而轻松的心情。“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两句对仗工整,不仅写出了山水相接的缥缈景象,使得作品勾画的背景富于朦胧的美感,而且这样广阔的景象还暗示了词人豁达的胸襟和伟大的志向,蕴意深刻。

作品的最后几句说,这样的美景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想要吟诗作赋。等到功成名就之后,不用召唤,自己也会想要到此隐居。这几句流露了词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和想要归隐的情趣,看似与前面远大志向有所矛盾,实际上却是元朝时期文人矛盾心理的真实反映。这里写出了作者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因为厌倦官场而想要出世归隐的复杂心理。

知识链接:

姚燧的身世:

姚燧出身名门世家,因父亲亡故,从小由在朝为官的伯父抚养成人。大约在十三岁的时候,姚燧认识了元代大儒、著名理学家许衡,之后,他从师许衡,学问长进非常快,在许衡的提携下,他不仅得以入国子学担任伴读,且被任命为秦王府文学,从此走上了仕途。姚燧先后曾任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翰林学士、江东廉访使和江西行省参政等官职,都以尽职尽责著称。

姚燧在任御史台监察御史时,御史大夫问他:“皇帝因为你贤能而提拔你为高官,可如今已经一年多过去了,你却从没说过一句兴利除害的话,只是忙着荐举人才,这为什么?”姚燧说:“我至今已荐举了一百多人,他们都是治国的贤才,对皇上治理国家大有帮助,这样我也算是尽力报效朝廷了,为什么非要说些兴利除害的话,才算尽到监察御史的责任呢?”御史大夫听后,不禁感慨:“这真是宰相的气度啊!”

52 贯云石《双调·水仙子·田家》

贯云石出生于高昌回鹘畏吾人的贵族家庭,祖父辈都曾经在朝廷中担任大官,从小生活富裕。由于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不仅精通汉文,而且诗歌和古文都写得很好。尽管他的一生也曾有过入仕为官的经历,但对于官场的黑暗却始终非常厌恶,最终辞官归隐,过上了悠闲自得的生活。在归隐期间,他写下了不少作品,这首便是他成就较高的作品之一。

双调:水仙子·田家

贯云石

绿阴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山桃野杏开无限,怕春光虚过眼,得浮生①半日清闲。邀邻翁为伴,使家僮过盏②直吃的老瓦盆干。

注释:

①浮生:形容生活漂泊不定。

②过盏:传递酒杯(给邻翁)。

贯云石(1286~1324年),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他是将门之后,早年时从师姚燧,后入朝为官,任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等职,曾参与编写国史,后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自号“芦花道人”。他的作品今存小令70余首,套数8篇。

赏析:

这首作品题名为“田家”,表面上描写的是一个农民及其悠然自乐的生活,实际上却是作者自己归隐田园后情趣的写照,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渴望淡泊宁静生活的心情。

作品的前两句以通俗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美好而宁静的春天农家田舍图:在绿树的旁边有几间茅草搭建而成的房子,农家庭院的后面是潺潺流动的溪水,茅屋的门前就是青山。这样的景物描写,既写出了乡村农家的简朴,充满了乡土气息,又渲染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

接下来的三句写站在农家放眼望去,只见山上的桃花和杏花都开了,沉浸在这样的美好春光中,作者的内心十分欢喜,于是忘却了那些凡尘俗世和漂泊生活,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和领略这美好的春光,唯恐美丽的景物白白消失了。这几句话流露出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流露出其沉浸于自然之时的愉悦和轻松之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觉得光有美景并且独自欣赏还不够,于是就邀请邻居老翁来家中饮酒聊天,一直将自己做的美食吃得盆净碗光。这两句不仅突显了作者喜爱和珍惜春光的情感,同时也写出了他非常享受这种分享之乐的心情和热情好客的性格。

同类推荐
  • 心情·百味卷

    心情·百味卷

    本书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

    本书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母爱的故事,包括《母亲的鞋架》、《生命的支点》、《与爱同在》、《承载生命之路》、《送盒饭的母亲》、《守候》等文。
热门推荐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与子

    与子

    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国度,三界的混乱,时空的交替,却引发了几段无人知晓的生死绝恋。“你答应过我,再也不走。”“哥哥,我看不见雪了。”“帮我煮酒就好。”“这些不要你承受。”“我就想和你走。”究竟是什么让他和他们誓死守护这份珍贵,也许只有他们才知道。
  • 邪王宠妻:毒妃横行天下

    邪王宠妻:毒妃横行天下

    一朝穿越,她成了冷宫弃妃,还被神秘男人吃干抹净。一封匿名举报信,她沦为阶下死囚。行刑前,某男大摇大摆闯入法场,居高临下的睥睨着她:“想要我救你吗?你能为我做什么?”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她盲目抱大腿,并铿锵有力的宣誓:“我可以为你生,为你死,必要时候还可以为你生孩子!”于是,她成功的抱上了大腿。然而,当得知他的身份后,她万念俱灰的想:当初还不如去死!逃走时,他狂性大发:“凤清歌,这不会是我们的决别!我一定会找到你,届时必会让你悔不当初。”再重逢,他的手段变本加厉:“我们之间才刚刚开始,希望你比从前更坚强。”她妩媚一笑:“我从来没让你失望过,不是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明圣主

    光明圣主

    我的第一部玄幻类小说,希望大家一起进步。
  • 神医撞上门

    神医撞上门

    李木子代替表哥女办男装参加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活动,在这期间认识了大老板alston,在志愿者活动临近尾声的时候,alston发现了李木子是个女生。alston与自己的好友欧測轩驾驶的保时捷意外的与李木子的小自行车相撞,令alston没想到的是李木子竟是自己家的私人医生.......
  • 唯美:月光下的约定

    唯美:月光下的约定

    她,和他们有着特殊的关系,可是因为一场车祸,她忘记了所有……长大以后,她,和他们再遇见,却对他们毫无感觉……
  • 拯救异世危机

    拯救异世危机

    薛梦琪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就好像在21世纪的时候刚听别人绘声绘色的讲玛雅预言一样,说2012、12、21日会末日,会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老天是在捉弄她吗?虽然那次没有经历什么痛苦,可是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难道也要末日了?到底怎么回事!
  • 王俊凯:相遇是比爱更好的事

    王俊凯:相遇是比爱更好的事

    他离开了她很久,他才明白作为爱慕他的一个小粉丝,只能为他做更好的,默默守护他,可是一切当他们在一起很久后才发现他们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直到她离开了王俊凯,去到了法国,但是五年后她又回来了,打破了王俊凯的一切平静……
  • 魔女礼赞

    魔女礼赞

    血与夜的童话,他们把谎言编成故事,欺骗我……
  • 新编世界五千年(三)

    新编世界五千年(三)

    1649年1月27日,英国最高法庭判决查理一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应处死刑。1月30日,查理—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臣民们把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果。从此,欧洲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