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400000002

第2章 宋词(2)

4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在少年时就有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抱负,他曾在中年时投身军营,为国效力。然而,由于朝廷中投降派的存在,使得抗金战争不能顺利进行,宋军节节败退。战乱加上天灾,使得国家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看到这样的情景,忧国忧民的陆游直言进谏,却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从此他便告老还乡。

晚年的时候,始终惦记着收复河山的陆游目睹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想到自己壮志难酬的境遇,终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①,匹马戍梁州。关河②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③。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④,身老沧洲⑤。

注释:

①觅封侯: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②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③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④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⑤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洲,在此借指古人隐居之所。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中年时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希望能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虽最终壮志未酬,但他爱国的信念始终未曾改变。他一生创作的诗词很多,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作品集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赏析:

这是词人晚年退居阴山时的作品,词中回顾了自己早年时期的军旅生活,表达了其渴望报效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愁苦心情和不满情绪。

词的上片主要叙述词人当年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戍边的戎马生涯。开头几句,词人述说了自己少年时就渴望投笔从戎、立志报国的决心。“觅封侯”意思是说向寻找杀敌立功以获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戍梁州”则是在回顾自己当年的从军生活。“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两句笔锋一转,将描写拉回现实。当年陆游曾亲自参加了抗金队伍,并在军中任职,积极支持前线的战斗,可是由于朝廷的投降政策,他最终壮志难酬,只能空怀激愤之情却无报国之门。到了晚年,他杀敌报国的理想彻底破灭了,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梦醒之后,发现一切都是虚空,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还挂在墙上,虽然已经积满了灰尘,可还能作为当年生活的纪念。

词的下片侧重于抒发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愤懑之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表达的意思是: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已白如秋霜,一腔热情,只落得老泪纵横。“未”、“先”、“空”三个字表达出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同时也使其满腔的悲愤之情自然地流露了出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几句紧承上文,词人在此回顾了自身的遭遇,虽然他时刻心系边疆,渴望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最终却落得罢官回乡、被迫归隐的下场,由此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统治集团的不满。

知识链接: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和人民灾难深重的时代。当时金兵大举入侵,可统治者偏安一角,仍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国土大量沦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陆游从小就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立志杀敌报国,后来他投笔从戎,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军中的生活给陆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目睹了许多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深深地被抗战将士的爱国热情所鼓舞。尽管后来他离开了军营,但这段军营生活是他始终难忘的,他报国的信念也始终未曾改变。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生活经历,陆游一生所创作的诗词作品多数都与抗击侵略者的战争有关,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或者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等等,充分显示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5 范成大《满江红·千古东流》

范成大在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考中进士,走上了仕途之路。在为官期间,他勤政爱民,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他曾主动请缨担任南宋政府赴金的使者,并在与金国商议归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的棺柩时毫不畏惧、全节而回。但后来,由于他为人耿直,触怒了当朝皇帝,结果被贬出了朝廷,到地方为官。

1172年,他来到静江任广西经略安抚使。在此期间的一天,他和朋友外出游玩,在江上泛舟的时候,他看着眼前的美景,想到了自己两年前出使金国时的事情,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满江红·千古东流

范成大

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①。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②。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③,飞梭速。

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④,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鹍弦⑤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注释:

①云涛如屋:形容翻腾的浪花就像是高大的房屋一样。

②帆腹:船帆因受风而张开时常会鼓起,故有此说。

③呼禹乱黄川:呼唤大禹的名字,横渡黄河。

④炎天冰海:这里分别代指南方和北方。

⑤鹍弦:指琵琶。

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曾担任过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礼部尚书等职,并在诗文方面颇有成就,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诗风清新朴素,富有生活气息,至今有《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赏析:

这是范成大最为有名的作品之一,全词描写了词人在外出游玩时所见到的壮阔而美丽的景色,也抒写了他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及壮志难酬的感伤与悲愤。

词的上片以写景开头,前三句起笔不凡,粗略描写了词人和朋友在大浪翻腾的江面上行船时所见的景象,渲染出一幅宏伟壮阔的画面,令人神往。“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几句写了词人和朋友在泛舟时的所见和所感。在他们泛舟时,狂风突然大作,江水上涨,波浪翻滚,船上的风帆也因受风而鼓起,仿佛已经承受不住这么大的风了。词人在这样惊涛骇浪的天气中还能有如此心情欣赏景色并能谈笑自如,足见其英雄本色。接下来的三句主要写词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眼前的壮阔景象不由得令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出使金国的事情,想到当年满怀爱国之情的自己如今却被贬离京城,不禁悲从中来。

词的下片由景及情,侧重于抒发词人内心的愤懑之情。在前四句中,词人借用了班超因为建功而被封侯和刘备在早年时因看到大腿生肉而感慨年华易逝、功业未就这两个典故,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理想和壮志,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当前壮志未酬的感伤和悲愤之情。随着词人笔锋一转,写自己和友人饮酒作乐时的情景,发出了“荻笋蒌芽新入馔,鵾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的感慨,大体的意思是说,与其过着歌舞升平、对酒当歌的官宦生活,还不如重燃新烛、开怀畅饮。实际上,这几句话完全是词人的自我安慰,是他在抱负难以施展之后自我解脱、自我解嘲的话,由此更将其内心的凄苦和悲愤形象地传达了出来。

知识链接:

范成大出使金国:

范成大自幼父母早逝,生活孤苦,可学习非常勤奋,后来他在进士考试中一举中第,得以入朝为官。他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兵大举侵宋,朝廷政治腐败的时代,当时的南宋朝廷为了息事宁人,与金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隆兴和议》。在协议签订之后,宋朝每年要向金国纳贡,金兵也因此而更加嚣张了。

因为此时距离靖康之变已经很多年了,当年被掳往金国的徽、钦二宗都已经客死异国,棺柩还葬在金国。宋孝宗非常想将先皇的棺柩接回来安葬,所以想选一名使者出使金国,满朝的官员对金人都非常畏惧,此时范成大却主动请缨。在之后不久,范成大一行到了金国,朝见了金世宗完颜雍,呈上了国书,严正地提出了宋朝的请求。然而由于当时金国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宋朝积贫积弱,所以金国统治者根本就无视宋国的请求,甚至连范成大呈上的国书也不予理睬,态度非常傲慢。范成大见状,并没有因此而畏惧和气馁,而是将宋朝的请求写成了奏章,几次三番地呈给金世宗看。金国的太子见他这样无礼,气得想要拔剑杀了他,好不容易才被其他的大臣劝住。尽管险些丧命,范成大仍旧无所畏惧,毫不退缩。

6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正在朝中任枢密院编修的胡邦衡伸张正义而得罪了当朝宰相秦桧,后因被陷害而贬谪福州(今福建福州)。在得知胡邦衡被贬的消息之后,他以前的朋友都因怕受牵连而不敢来送行,只有已经隐居的张元干非常敬佩胡邦衡的忠义之言,冒着被连累的危险来送别。在送别时,张元干写下了这首词。

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张元干

梦绕神州①路。怅②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③。底事④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⑤,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⑥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

①神州:古代中国称“赤县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②怅:形容心中愁苦。

③故宫离黍:指汴京沦陷于金兵之手,都城荒废。

④底事:为什么。

⑤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⑥儿曹:小辈们。

张元干(1091~1170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起初因进士及第而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等,在宋室南渡之后,他因不屑与秦桧同朝而毅然辞官,晚年寓居福州。张元干在诗词创作方面小有成就,尤以词著称于世,存词180余首,代表作有《贺新郎》、《兰陵王》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词人送别的是一位因反对奸臣秦桧及其议和政策而获罪的友人。作品表现出词人对于朋友命运的同情、对当朝统治者宠信奸臣的不满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所以词作写得沉郁悲壮、慷慨激昂。

词的上片侧重于感伤国事。开头一句说词人对于已经沦陷的中原非常思念,即使在梦中也仍魂牵梦绕。接下来的三句中,词人详细写了自己在梦中所见到的故土模样:在萧条的秋风里,金兵的营垒蔓延不绝、号角声此起彼伏,而宋朝原来的都城已经荒废,这种景象不禁令他长恨不已。紧接着,词人又以支撑天穹的昆仑山、砥柱山的倾倒比喻北宋王朝的灭亡,并以黄河的泛滥比喻金兵的嚣张气焰,以狐兔成群来暗示中原地区的衰颓荒凉,表达了自己对国土沦丧的悲痛之情及对侵略者的愤恨。在最后四句中,词人先是抒写了自己对北宋灭亡的悲痛、对朝廷统治者的斥责,接着表达了自己对年华易逝却报国无门的满腔怨恨,最后点明了送别的主题。

词的下片主要写送别。前四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勾勒出送别的特定环境;接下来的两句中,词人表达了惜别的主题,意思是说自己和朋友今天一别,也许很难再见,自己以后将会时常怀念这次畅饮的情景。紧接着,词人又以“雁不到,书成谁与”来极言离愁别恨,意思是说,两人之间今后可能远隔万水千山,很难互通音讯,从而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最后四句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他们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总为个人恩怨而悲悲戚戚,如果要悲愁和怨恨,也应该是为了国家命运和前途。现在也不要太伤怀了,还是举杯痛饮,听听他写的词吧。

知识链接:

胡邦衡获罪:

在宋皇室南迁之后,奸臣秦桧渐渐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之后他用计排挤了当朝宰相赵鼎,自己登上了宰相之位。此后,他积极揽权干政,竭力推行自己的投降政策,以求苟安,这引起了朝廷中很多有正义感的大臣的不满。

1138年的秋天,秦桧派学士王伦为计议使,前往金国求和。金国的气焰非常嚣张,在同南宋政府往来书文中,居然用了君主对臣下说话的口气。当时正在朝中为官的胡邦衡实在是难以容忍秦桧的这种丧权辱国的行径,于是写了一封上千言的奏疏给朝廷。在这份奏疏中,他写了议和的危害,并坚决反对议和,还说身为宰相,秦桧不仅没有帮助国君成为圣明的君主,反倒让国君变成了割地卖国的皇帝,实在是千古罪人;同时,他还历数了秦桧、王伦等人的种种罪行,请求宋高宗将他们处死,以安民心。

这封奏疏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后来还有人将这封奏折印成了册子,到处散发。秦桧见了之后恼羞成怒,立刻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令将胡邦衡革职,并要将其押送昭州(今广西平乐)。后来在众多朝廷官员的营救下,胡邦衡才被改判为贬谪福州(今福建福州)。

同类推荐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 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

    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

    《散文中国精选: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为一组回忆父亲、母亲和其他亲人的散文集。人生在世,最幸福、最珍贵的莫过于被人疼爱,而最给人以疼爱的,就是亲人,或是小时候的一个拥抱,或是饿时喂的一口饭,或是风雨中的遮挡,或是跌倒时的一个搀扶。而人生最让人后悔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有一种爱输给了时间

    有一种爱输给了时间

    《回艺》描写了,回艺十几年,遇见自己暗恋的同桌,同桌得了怪病放弃住院,在逃跑时不小心跌落到十几年前的时光中学里。两个人重走了一回青春,配合时光姐姐帮助时光中学解决了闹鬼事件,后来回艺舒醒,许京还在昏迷,两个世界的他们帮着得了绝症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父母,疾病得救,许京完成任务以后舒醒。回艺望着病房里的他与他的未婚妻,悄悄地走开。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爱人世界,告诉人人们趁着年少一定要敢爱敢恨,不要等自己年长了留有遗憾。
  • 想走的路

    想走的路

    一个隐秘山村里的孩子,本应该向大人们一样过着种植庄稼来终老一生。但是在一次捉迷藏的时候,他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从此再也忘记不了,直到她要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主角杨如风再也控制不住,决定离开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村子,追下去........
  • 鹿晗,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鹿晗,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时光荏苒,似水的流年带走了曾经你许下的诺言。来不及保存的你的笑靥,消逝在眼前。云儿掠过夕阳,清风拂过耳畔。长发飘飘,紫裙落地,抬眸:“鹿晗,待我长发及腰,你娶我可好……”泪水织染流年,我们终究……还是背道而驰吗……
  •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歌为卿

    长歌为卿

    是谁说一个女人等于500只鸭子,难道几个大男人凑一堆就不会吵架吗?三个男人一台戏:打头阵的那位骄矜自傲,视出场多就引为官配,对诸王又掐又捏之余,一脚踏在金光璀璨的龙椅上,跟个暴发户地说,这个天下都跟老子信!所谓输人不输阵,大冬天打扇子的那位仁兄,虽说你英俊潇洒,自命风流,但也不能假装病恹恹时不时口吐鲜血,就趁机扮猪吃老虎,引诱美色堕你怀中,囊括江山于你指掌吧?至于隔岸观火的那一个,你要不要觊觎得那么明显,那是人家的老婆诶……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扒光推倒。
  • 浴血煞

    浴血煞

    他是修炼天才,也是阵法ta天才。父母从小离他而去;师傅也因他而丧命;爱人也因他而不能入轮回,最好的兄弟也为他而死。是他命犯天煞孤星还是天不容他,或许是因为强者注定是孤独的。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闺女儿

    闺女儿

    本书所选择的作品都有作家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其中《闺女儿》中的主人公从十几岁就扛起家庭的重任,到待字闺中心思细腻的少女,再到初为人妇的辛苦,直至丧失劳动力成为留守农村的老人。这是乡村女性的一生,她们在刘庆邦笔下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柔美、善良和坚韧……
  • 樱兰贵族学院:王子请留步

    樱兰贵族学院:王子请留步

    她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女,他是万人捧在手心的王子。本是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为房主一房租两人,他们谁都不肯退步,只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她看不惯他的狂妄自大,他看不惯她的斤斤计较。到底是伪红帽打倒伪太狼,还是伪太狼吃掉伪红帽?********苏荷:宁楚歌!你上厕所再不关门,我就阉掉你!宁楚歌:苏荷,你就是个披着羊皮的狼,比吕太后还狠毒。
  •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穿越之前,她有着绝代容貌,穿越之后,却不得不将自己给装成了丑女.刚醒来的时候,她居然是被人给扔在了乱葬岗里,而且还稀里糊涂地被一个戴着冰冷面具的王爷给捡回了家中。而他娶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要无尽地羞辱,折磨于她!这一切,到底是因缘巧合,还是天生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