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400000008

第8章 宋词(8)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很多当时的文人一样,他的从政之路也非常坎坷,在为官的三十多年中,他几经被贬谪,多次颠沛流离,这使他的身心感到很疲惫。后来,他索性罢相离开了京城,到杭州做起了太守。在此期间的一天,身居异地的他因思念家乡而写了这首词。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①上寒烟翠。山映斜阳②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③乡魂,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⑤,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波:水波,这里指水面。

②山映斜阳:夕阳照射着远山,山沐浴着夕阳的阳光。

③黯:形容心情忧郁、愁苦的样子。

④追旅思:羁旅的愁思缠扰不休。追,追随、纠缠。

⑤倚:挨着、靠着。

赏析: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名作,全词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抒写了词人的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词的上片描写了高远而凄清的深秋景色。在开头的两句中,词人直接点出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从天上和地下两个角度描绘出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出了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略带寒意的烟笼罩于秋波之上的动人美景,境界悠远,并与前两句一起渲染了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景,其中的“寒”形象地点明了秋意,用法精确而生动。“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意思是说,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而凄凄芳草仍旧铺向远方,仿佛到了目之尽头的天边。这里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却寓情于景,词人以“芳草无情”来反衬自己的多情、重情,以芳草一直延伸到斜阳之外的情景象征了乡愁的无边无际。

词的下片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浓烈的思乡之情。“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写词人因为心头始终萦绕着怀想之情而黯然神伤,每天夜里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这显示出其乡愁的浓郁。“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词人担心登楼观月只会更添离愁别恨,所以借酒浇愁,谁知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反而使自己的愁思更加悲苦。在这部分中,词人直抒胸臆,以充满感伤的笔调抒发了自己身居异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及被乡愁折磨的愁苦,感情真挚自然。

知识链接:

范仲淹苦读的故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一直陶冶和激励着后人,他在艰苦环境中仍旧坚持读书的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范仲淹学习非常勤奋,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他经常去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借宿读书。在寺庙读书期间,他经常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通宵达旦地学习和吟诵。当时由于生活清苦,他通常是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锅粥,等凉了并凝成冻之后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一块,就着几根咸菜,吃完继续读书。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他却毫无怨言,始终把自己的全部经历放在学习上。

后来,一起读书的同学看到范仲淹的生活这么窘迫,就给他送来了好吃的食物,可他始终没有吃。他还对同学说:“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

正是凭借着这股苦读的劲头,范仲淹最终学有所成。

23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欧阳修在年轻时怀着济世救国的理想参加科举考试,并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在此期间,他常与梅尧臣、尹洙等当时的名士切磋诗文,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时常相约到洛阳东郊相聚。后来因官职调动,梅尧臣离开了洛阳。

1032年春,梅尧臣由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入洛,与欧阳修一起重游就地,把酒畅谈。欧阳修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词。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欧阳修

把酒①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③。

聚散苦匆匆④,此恨无穷。今年花胜⑤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释:

①把酒:端着酒杯。

②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

③游遍芳丛:游遍了所有花丛,这里指欣赏美景。

④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⑤胜:超过。

欧阳修(1007~1073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他一生曾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职。其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代表作有《醉翁亭记》、《踏莎行》等,至今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等传世。

赏析:

这首小词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忆春惜春、伤时惜别的情感,流露出其对时光飞逝、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词的上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由眼前所见的美景引出去年同游之乐。前两句抒写了词人想要慢慢游玩,以留住美好春景的心情。“垂杨紫陌洛城东”的意思是说,这里是繁华的洛城之东,在宽阔的街道两旁,垂柳依依,春意盎然。其中的“洛城东”点明了游览的地点,“紫陌”是对当时京城郊外道路的专称,而“垂杨”则描写了当时暖风吹拂,杨柳纷飞的情景。“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所表达的意思是,这里都是自己和友人曾携手共同游过的地方,今天仍要全部重游一遍。“游遍芳丛”说明词人和友人曾经在此游览赏花,也暗示了其内心轻松愉悦的心情。

词的下片是词人的抒情和感慨,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伤春和遗憾心情。词人以“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道出自己内心深深的感叹,意思是说,自己和朋友本来就很难相聚在一起,可是才刚刚会面,又要匆匆作别,这怎么能不让人感慨时光的无情、平添无穷的怅恨呢?词人在这里以“此恨无穷”来表明自己与朋友之间短暂相聚之后又要匆匆分别的感受,也暗示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传达出了他依依不舍的心情。接下来,词人又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和鲜艳,以此表达其希望今年也能和友人一起尽情赏花的感情。

在最后两句中,词人预期“明年花更好”,可遗憾的是,自己和朋友分隔两地,可能很难再一起赏花了,由此传达出其深沉的哀思,深化了词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知识链接:

欧阳修和梅尧臣的友谊:

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诗名很高,可以说都是当时文坛的领军人物。两人因为诗歌结缘,并因为有着许多相似的兴趣爱好而成为好朋友。在长达三十年的交往中,他们互帮互助,不离不弃,友谊非常深厚。

大约在天圣九年的春天,梅尧臣由桐城调任河南县主簿,在任职期间,他结识了欧阳修。当时欧阳修很欣赏梅尧臣的诗才,在自己的诗歌中称赞他为“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而梅尧臣对于欧阳修也非常仰慕,于是两人相见恨晚,马上就成了好朋友。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以诗歌为媒介,相互切磋、交流情感,即使在分别之后,两人仍时常保持着联系,经常通过诗歌来告知现状、互诉衷情。比如,在同游嵩山时,两人都创作了嵩山游组诗12首以交流情感,在短暂相聚后梅尧臣又要离开洛阳时,欧阳修为其饯行,并写了五首绝句相送,梅尧臣也写了五首和诗,欧阳修曾经还专门对梅尧臣的诗歌进行了点评。

2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仕途之路颇为坎坷,在他刚入仕后不久时,就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自请外调为官。在请求外调的时候,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可是朝廷并没有满足他的这一心愿,他先是在杭州当了三年官,之后又被调往密州。

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正在密州为官,这年的中秋之夜,他看到皓月当空的美景,想到自己已经有七年没有与弟弟团聚了,于是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①,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②,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③,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④,何似⑤在人间。

转朱阁⑥,低绮户⑦,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

注释:

①达旦:(从晚上)一直到白天。旦,早晨、白天。

②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③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这里指想象中的仙宫。

④弄清影:这里的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⑤何似:哪里比得上。

⑥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⑦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赏析:

这是一首备受赞誉的名篇,全词集咏月、抒情于一体,不仅写出了词人的思念之情和身世之感,还蕴涵深厚的哲学意味。

在开篇,词人以小序的形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简明扼要。词的上片以对明月的发问开篇,显示了词人率真而豪放的性格,也暗示了其此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下来词人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点出了自己询问的内容,同时也将自己对于明月的赞美之情更加推进了一层。词人看着明月不禁想到,今晚在月宫一定是个好日子,所以月亮才会这么圆、这么亮。也正因如此,词人才想要“乘风归去”,去欣赏月宫的美景,可又害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些充满想象的词句不仅写出了词人对于月宫的赞美和向往,还反映了他此时内心的矛盾。这部分的最后一句表明,词人虽然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所厌倦,可是仍然觉得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由此突显了其入世的情怀。

词的下片开头便以“转”、“低”等词写出了明月的移动,说明此时夜已经很深了,同时以“无眠”暗示自己此时正充满着愁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词人在抱怨明月故意为难人,总是在人离别的时候圆,实际上则暗示了词人对团聚的向往及对亲人的思念。然而词人毕竟是豁达之人,所以他笔锋一转接着说,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这就像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在超脱之中暗含着丝丝无奈的情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意思是说,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更是对全天下离别之人的祝愿,蕴意深刻。

知识链接: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

苏轼和苏辙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与父亲苏洵一起合称“三苏”,文学成就斐然。苏轼和苏辙不仅都是文学才子,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也是十分令人动容的。

苏轼和苏辙既是兄弟,也互为良师益友,同时更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和精神上相互勉励的知己。在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苏辙共同上京赴考,同时及第并一起步入仕途。在平时,苏轼和苏辙之间会经常交流情感、互通音信,如苏轼一生四处辗转为官,每到一个新的任所都会给弟弟苏辙寄信赠诗,而苏辙也是如此,通常会写诗或家书告知哥哥自己的近况。因为是兄弟且在思想、生活的时代背景等方面相似,他们的政治命运也大致相同,两人在变法争斗中共同进退,共同被贬。当苏轼遭人排挤,乞求外任时,苏辙为其抱不平,连上四札,也乞外任。在“乌台诗案”发生时,苏辙本来没有牵扯在内,但为了帮助兄长说情和赎罪,情愿自己共同被免职,最后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务。

25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在宋代嘉祐元年(1056年)进士及第得以入朝为官,可当时正值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之后不久宋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被迫离开了京城,后来,他又因为被人诬陷而贬谪黄州。

刚到黄州的时候,苏轼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住所,就先寄住在黄冈东南的定慧院。一天夜晚,他因为睡不着而到庭院赏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词作。

卜算子

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①,漏断②人初静。时见幽人③独往来,缥缈④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⑤。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①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

②漏断:即深夜。古人常以漏壶计时,漏断即是深夜。

③幽人:幽居的人,这里是词人的自称。

④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⑤省:知道,了解。

赏析:

这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的作品,作品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表达了词人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在上片中,词人开篇就营造了一个幽静和凄凉的环境,“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意思是说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记时用的漏壶里水已滴完,夜出奇的沉寂,而词人才刚刚静下来。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月亮此时的形态,传达出一丝无力与哀婉,“漏断”说明此时夜已经很深了,而“初静”则说明词人在夜深时分还没有睡觉,而且才刚刚静下心来,由此点出了他内心的不安和愁思,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所表达的意思为,时常见幽人独自往来,隐隐约约犹如孤鸿的身影。“幽人”本是词人在贬谪为官期间对自己的称呼,词人在这里将自己说成是“幽人”,并以“孤鸿”相比,不仅表明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显示了傲岸不羁、不愿随波逐流的禀性。

同类推荐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七城书

    七城书

    珠珠一岁多了,与我们在场主义几乎同岁。散文是从说话开始的,于是我想到成长中的珠珠;或者说,从珠珠逐渐清晰的话语,想到了在场主义。对智慧的人,一岁也许就是一个坎。过了一岁,不仅开始产生自己独立的话语,而且那话语逐渐清晰而明亮。我相信,从童真开始,逐渐走向清晰、丰富、成熟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规律。
  • 牡丹亭

    牡丹亭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收录了刘万里近期的近50篇作品。让青少年享受愉悦的阅读前提下,体悟出人生的哲理,思想的悠远,智慧的光芒……刘万里的小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底层关怀、批判倾向以及道德精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对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不懈追求。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热门推荐
  • 青梅愿等竹马来

    青梅愿等竹马来

    小男孩急匆匆的跑来与小女孩告别,阳光下的他笑得特别灿烂,“我要走了。”“恩,再见。”小女孩极力掩饰住心中的难过。但这一切,小男孩都看在眼里,他对小女孩动了心。小男孩失望的垂下头,恍然看见手中的青色柠檬,“青柠!”“恩?”“如果柠檬在夏天不再是青色,我就会回来!”小女孩笑而不语,只是在原地看着远处的小男孩和他的爸妈高兴地离开。顾夏,这个夏季,那棵柠檬树上是不是没有青柠了?
  • 无限之至神进化

    无限之至神进化

    无限流再起,仿杀戮都市等,情节老套?是的本书情节老套,哈哈,支持无限的童鞋们,请支持无限流,让我们一起谱写无限的篇章,进入王者的进化之路。必不让众位失望。
  • Anne of Avonlea

    Anne of Avonl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是我的王

    王俊凯是我的王

    在爱情里无论彼此是什么身份,都将注定是彼此一生的王。要是爱情不允许彼此之间有所差异,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有差异呢?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没错这就是爱情,愿八十岁所伴是十八岁所爱。
  • 邪王宠妃:朕的皇后很神秘

    邪王宠妃:朕的皇后很神秘

    她一朝被打下凡尘。他是俊美无双的太子爷,却对她情有独钟。她时而天真时而老成,在爱情这方面却执迷不悟。他冷漠寡情,唯一的爱也给了她,却被无情地抛弃。无意中被卷入神魔之战,他看遍凡世红尘,最后变得多情。背负着永生永世轮回的她,第一次后悔自己被打下凡尘,只因不能和他并肩看天下浩大。一场神魔禁忌之恋该如何继续?
  • 将门贵秀

    将门贵秀

    隔壁穿越女悠闲发家,是京城贵女圈一朵花。而重生后的她,睁开眼就开始救娘,保妹妹,寻兄长,誓要为自个儿颠倒的人生奋斗到底。让他们也莫小看了咱将门出来的闺秀!且看我一代将门虎女如何巾帼不让须眉,洒脱活于这人世间!
  • 引力主宰

    引力主宰

    林氏家族是凌光大陆的霸主,拥有着不属于元素范畴内的独特能力,引力!因霸主的位置让众多势力围攻,也因独特的能力让黑暗势力勾起贪婪,林氏家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本文讲述林氏家族族长之子林磐隐藏身份进入学院学习,而后闯荡大陆,见识各种忍心算计,也结识众多魔法能力各异的朋友,走上复仇之路,重现林氏家族往日的巅峰。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异世之会魔法的武神

    异世之会魔法的武神

    一场法神和武神的战斗,一场大陆巅峰强者的战斗,在六岁的昆特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拥有着武神那样强大的斗气和武技,以及法神那样神奇魔法的强者。然而,他却哪里知道,魔法和斗气之间有着剧烈的冲突,大陆的历史之中,也没有出现过一个魔武双修的真正强者,每一个魔武双修者,最后不是放弃了修炼,就是最终丧生于斗气和魔法的冲突之中。阴差阳错,昆特学会了斗气,也学会了魔法,他的路会怎么样呢?……业余写作,不过工作还算悠闲,别的爱好没有,就剩下了看看书、码码字这么个爱好,因此每天两更还是有保证的,有票的就投两票,有花的给朵花,实在不行给块砖头也行,也费不了大大多少时间。如果时间还有宽裕,而且碰巧觉得我这个人还算看的过眼,那就顺便进来坐坐,留下您那宝贵的足迹,也算对作者的一种鼓励。
  • 终极护卫

    终极护卫

    铁血特种兵少年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保护极品校花,本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护好大小姐,谁知道繁华的大都市里竟是龙蛇混杂,腥风血雨,到处暗藏危机,看他如何在群雄之中争霸,纵横万里,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