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4400000005

第5章 认识金钱和金钱观(5)

首先要调节好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已经充分论述,但是关于道德价值观念在生产发展与消费增长中作用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特别是对“早熟消费”如何进行道德评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所谓“早熟消费”就是消费增长幅度超过了生产增长幅度而形成的资源配置的不正常格局。早熟消费往往与个人的奢侈消费行为联系在一起,表现为:个人的消费支出过多的超过其收入水平和财力状况;在社会的资源供给量为既定的条件下,个人的消费支出过多的占有或消耗了该种资源。“早熟消费”对经济发展是利还是弊呢?或者说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说,是善还是恶?有人认为,“早熟消费”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应该肯定。但是,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早熟消费”在短时期内可能会刺激生产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属于“泡沫型”经济,缺乏后劲。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指出:“早熟消费”不利于这些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将导致社会的储蓄率和外汇储备的下降;另一方面,它会使得发展中国家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中的较多部分用于发展新消费方式方面,从而将阻碍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不对的;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我们一方面要注意改变传统落后的消费意识,看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消费;另一方面要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防止“消费早熟”。作为消费超出生产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而提早成熟,消费水平超出生产水平而提早实现的所谓“消费现代化”,不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状态,而是一种畸形发展状态。解决“早熟消费”不仅限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因为“早熟消费”产生有时候与政府的行为偏差有关,例如:政府的公共消费支出大大超出社会所容许的程度,实行过高的福利政策,从而产生“早熟消费”。这种情况下,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早熟消费”往往也与个人的奢侈性消费行为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早熟消费”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社会上有较多的人进行奢侈消费。少数人的奢侈性消费方式扩展到社会成员中的多数人,“早熟消费”就形成了。在这种情况下,光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就不够,它需要道德手段的调节。道德手段在两个层次上对生产和消费进行调节:一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调节个人的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比例,二是通过社会道德风尚的引导树立健康消费的社会风气。当然,道德手段在这里的调节作用,是要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形成合力,共同来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个人的道德手段在生产和消费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仅表现在“早熟消费”中,也表现在其他情况中。例如,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生已有相当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依然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作为正确的消费道德标准是不合适的,应当适时更新发展消费观念,使消费和生产呈现良性循环的状态。又如住宅的商品化、货币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已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市民通过贷款购买住房。同时,市民也应该逐步从“解决住房完全靠国家”的旧观念中走出来,用自己诚实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来改善住房条件。只有这样,住宅的生产和消费才能相互促进,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同样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消费使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和实现。众所周知,主体人的消费行为必然要受到经济收入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道德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道德调节正是建立在这种影响的基础之上,也正是由于这种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消费过程中的道德调节才有着广阔的空间。所以,在协调生产和消费关系的过程中,道德调节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次要调节好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然产生消费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的两大基本需要,与之相照应的是人类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关于两者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精神文化消费是在人的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之后才产生的,似乎在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之前,人没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众所周知,作为健全的人,必须同时具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而必须进行两方面的消费。物质方面的消费是人能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方面的消费是使人能进行动物所不能进行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复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作为精神生活基础的精神方面的消费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有了人类就有了精神文化的消费,也正是因为有了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才标志着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所以说,人的精神文化消费并不是必须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有可能。还有一种观点,它把精神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完全割裂开来,一样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这两种意义的消费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在进行物质方面消费时,总是体现着或追求着某种层次的精神方面的消费。例如追求食物的色香味,衣着的色调款式优雅等等。正如马克思所说:“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同样,人们在进行精神文化消费时,又总是必须以消费一定的物质对象为基础。例如,欣赏要有对象,娱乐要有物质设备等。这就是说,不可能有纯粹的物质消费,也不可能有纯粹的精神消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二者都是对社会文明成果的消费。当然这两种消费是有区别的,不然就不会有“眼饱肚中饥“‘饥不择食,寒不挑衣”等等之类的说法了。不过我认为他们的区别主要是从其对人作用的主要侧重点不同来划分的,即物质消费主要是从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获得满足来说,精神文化消费则主要是从的精神方面的需要获得满足来说的。所以说,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的消费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消费,正确的金钱观对于人们的消费活动不只是重视物质消费,也要重视精神消费,而且强调要科学地调整好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从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来说,物质消费无疑是重要的,但是一个健全的人同样离不开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一个根本不同点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有一个饱和点,超过了这一点,非但不是享受反而成了累赘;精神享受却不存在饱和点,相反,你越是追求它,它越会引你进入更高的层次,获得过去没有体会过的满足。对于道德、友谊、健康的追求都是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对音乐和艺术的欣赏也是精神享受。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反面,即物质痛苦和精神痛苦也有类似的区别。物质痛苦是一时的,容易医治的,至少是有办法医治的。饥饿是物质痛苦,进食就可以将它解除,人睡着了也会忘记它。然而精神痛苦却是长期的,很难找到医治的办法。当一个人做了亏心事,他将永远受到良心的折磨,即使睡着了也会被恶梦所惊醒。所以说,人追求幸福不但要追求物质生活的幸福,更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幸福,精神生活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个体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完全放弃对崇高精神、远大理想的追求,那么,这样的人决不是一个完全的人。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说,精神需要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到了物质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未来社会,精神需要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正确金钱观就主张对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二者兼顾,这种消费观既不是禁欲主义的,也不是享乐主义的,它既要重视人的物质需求、物质消费,又重视人的精神需求、精神消费,并能把二者很好的协调起来。

最后,人类的消费活动还要调节消费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必然伴随着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或多或少的破坏。如果人们只顾满足眼前消费的欲求,不顾破坏生态环境,必将给子孙后代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恩格斯曾经说:“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可见,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农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恶果已初露端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人类消费量的迅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般来讲,人类消费的直接对象是作为劳动产品而存在的社会财富,但其最终的来源是原生的自然财富,社会财富不过是自然财富的转换形式。随着人类消费量的不断增长,必然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加重对自然界的压迫。而自然承受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过临界点,生态平衡将会被打破,人类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为了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适当控制资源的浪费,必须节制人类消费欲求的增长,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运用道德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生态伦理观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统治者和主人,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认识到要站在自然界的立场来认识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即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好的东西,它就是正当的,除此之外,皆应列为“恶”的行列。森林与矿藏,耕地与水源,这些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盲目的、不加节制的取用。所以人类的消费不仅要考虑与生产发展相适应,而且要与生态环境问题相联系。在人类进行消费活动时,不仅要问人类的生产能力,而且要问它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撮终将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是菩的;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即使能满足人类一时的功利需要,但最终将贻害人类,因而是恶的。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有些地方曾毁林恳田,焚草种粮,围湖造田,搞杀鸡取卵式的资源开发,结果是“吃老祖宗的饭,砸儿孙们的锅”。还有一些人肆意捕杀珍禽、异兽、益鸟,供人消费,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这就是当前中国应有的正确的金钱观,它具体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本质,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金钱观实现了经济和道德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区别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金钱观。它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是实践证明正确的关于对待金钱的态度和观念。它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可为社会经济行为起到方向指导的作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是沈从文先生最新作品集。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沈从文在他一生的追求和探索中,对人生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观点。
  • 清裳:我本修女

    清裳:我本修女

    那年我白衣如雪与君仗剑天涯那年你花前月下许我半世白发白衣女子两行热泪滑落一瞬间青丝悲白发女子空洞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位一袭袈裟,风度翩翩的公子。他冷眼的看着眼前的女子,轻叹了一声:“生死涅槃等空花,”空气中回荡着梵宇的诵经声,一瞬间白衣刺痛了我的双眼。双眸缓缓闭上,两行血泪滑落,身体径直倒下“此生,你不负这苍生,你不负这云何寺,却唯独负了我。”“此生,你负了这诺言,你负这身白衣,却唯独不负你的心。”
  • 诡帐:虐恋阴缘

    诡帐:虐恋阴缘

    外婆去世之后,一和的身世被揭开出来,无父无母,却在落单时候出现一位表哥哥,给她一本阴阳账本,世间所起之事,皆记载其中,包括她的身世。
  • 我是炼金术士

    我是炼金术士

    方华偶然得到一本炼金笔记,然后,过上了梦想中的“手艺人”生活!一年里,我只需要做出一件炼金物品出售,就够我潇洒三年的了。。。治疗药剂:有病治病,无病养身。力量药剂:干了这一管,你就是三分钟的霸王。智慧药剂:有了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储物戒指:一个字“牛掰”!透视眼镜:这个是干嘛用的,好奇怪啊!隐身斗篷:又是一件奇怪的东西!
  • 二次元的恋爱技巧,三次元的月老

    二次元的恋爱技巧,三次元的月老

    说个简单的问题:热爱二次元的,大多数都是三次元不得意的。比如喜欢爱情动漫,因为现实中没有让你得到爱情。所以投入动漫观看别人编辑的爱情。然后感动……其实,真的。如果现实中有个爱情:不是很漂亮,但是很和你合一的女/男孩子,与你相亲相爱。那么根本就不会再去看什么所谓的二次元。然而没有如果,所以本书就是专门介绍各种二次元的恋爱技巧,教你成为三次元的赢家。
  • 剑侠魔灵

    剑侠魔灵

    寒绝魔脉、地煞之躯、荒绝之体、星煞之手、冥火之心、冥影之灵、九天魔鸣、魔灵血瞳八大禁忌体横空出世,封印少年不走寻常路。幻灵一途,一体、二气、三修、四命、五地、六天,神碑、方休、得天道。
  •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 光暗双咒:绝世妖妃逆天下

    光暗双咒:绝世妖妃逆天下

    她,千羽凌,华夏第一的佣兵杀手,凭着光暗双咒闯荡四海,在临死之际,却因一个诡异的十字架穿越到了一片强者为尊的大陆。且看她千羽凌如何傲视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之前欺凌她以及狗眼看人低的家伙秒杀!骂她废物?!不仅拥有至尊神兽,炼药炼器,她也无一不会!就算是创造之术,她也无比精通!说她花痴?!看清楚点,是那些个少主皇族,他们都是自己自愿贴上来的好不好?说她干什么?
  • 逼前妻回家

    逼前妻回家

    刘娟,一位美丽的现代大专学生,有两年的豪门媳妇生活,后被强势的婆婆逐出豪门,回到自己娘家生活。两年之后,母亲重病,无奈之下刘娟挑起生活的重担。为生活所迫,刘娟接受了前婆婆的金钱资助,从而又一次落入前婆婆黄琴仙的掌控之中。刘娟原本虚荣,浮躁,生活的磨练会给她带来她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成长。
  • 变身之轮回境界

    变身之轮回境界

    世界线的跳动给予了世界不同的未来,世界的恒常性汇聚了无数偶然。一颗地外天体光临地球,滨河理工大学大二学生苏源一夜间由男生变成了女生。由此展开了一段欢乐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这是一部涵盖变身、科幻两大元素的小说,拥有相对成熟的逻辑体系,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关键词:世界线,时光机!Ps:新书《变身绝世冰姬》已经上传,欢迎阅读!!群号:118293119二次元新书《龙珠之最强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