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0600000016

第16章 本体论视角:性伦理中的“应该”与“合理”(9)

在规范逻辑中,道德“应该”和法律“必须”相对于“允许”具有同等的效用。汉语中的“必须”、“应该”、“有义务”、“有责任”等语词都被称为“必须”模态词。含有必须模态词的命题都是“必须命题”。必须命题陈述的是必须实现的某种行为或事件状态。如“公民必须遵守交

通规则”。汉语中的“可以”、“允许”、“准予”、“有权”、“有…的权利”等语词都被作为“允许”模态词。含有允许模态词的命题都是允许命题。允许命题陈述的是允许实现的某种行为或事件状态。如,“允许患有严惩易性癖的人通过手术改变性别”,在一定的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允许同性恋者组成家庭”。凡是法律和道德没有禁止的行为都是允许行为。反之,凡是被法律和道德禁止的行为就是不允许行为。在这里,“禁止”等于“不允许”。98规范命题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两大类:允许…、必须…表示规范肯定命题,禁止…、不允许…表示规范否定命题。若用P代表规范肯定命题,用非P代表规范否定命题,则必须命题和允许命题之间具有以下逻辑关系:

反对关系: 应该P真,则应该非P假;反之亦然。

下反对关系: 允许P假,则允许非P必真;反之亦然。

差等关系: 应该P真,允许P必真;应该P假,允许P不定;

允许P真,应该P不定;允许P假,应该P必假。

矛盾关系: 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另一个必真。

根据必须命题和允许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一种行为P是应该的(必须P真),则它是被允许的(允许P真);但一种行为P是不应该的(应该P假),则它不一定是不允许的(允许P不定)。反之,一种行为P是允许的(允许P真),则它不一定是应该的(应该P不定);但一种行为是不允许的(允许P假,即被禁止的)则它一定是不应该的(应该P假)。

在这里,要对性失范做具体分析。某些性失范行为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影响很小,则这种“不应该”是可以允许的。但是,说社会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某种性失范行为,并不等于说这种行为就是“应该”的。说某种行为是被允许的,只是说这种行为没有被道德和法律所禁止,某人具有实施这种行为的权利,但这种行为不一定是“应该的”。 如,公民不生育是允许的,但却不是应该的。“应该”是规范倡导的行为,允许则是规范没有禁止的行为。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虽然没有禁止公民不育,但也决不会提倡不育。反过来说,某种行为不是“应该的”,却可以是允许的。如“离异”、“变性”、“同性恋”不是应该的,却是允许的。“允许”比“应该”的外延更大,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从社会和谐与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的角度看,道德应当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如对离异者、易性癖患者、甚至同性恋者等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边缘群体也给予关心和包容。目前,社会对离异者已相当包容,人们也不再把离婚看作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对于包括易性癖、同性恋等在内的其他边缘群体是否可以包容的问题还有很多争论,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伦理学理论的突破。

4、性道德的理想状态和规范的合理性标准解析

按照道德的本性,道德规范之合理性标准可以表述为:一个规范是合理的,当且仅当它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增进全体人民的幸福。也就是说,它应当能够增加全社会个人利益的总量。这是道德的终极标准,也是性道德的终极标准。但是,社会是由多个具有不同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由于个体结构的相异性,个人、群体、社会三重主体的需要总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当自我目标的实现与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则增进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利益,必然要减少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些人的利益。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博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又可以说,道德之终极标准是一种不可完全实现的理想状态,如同物理学中的“理想气体”一样,只是一种理论的设定。生活的问题不可能在伦理学中得到标准答案,但是,伦理学的探索可以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之路导引方向。

对性伦理中理想状态和终极标准的研究之所以重要,可以比照物理学上理想气体的设定之重要性。物理学中的理想气体,即严格遵从气态方程,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气体,虽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但是,这种理论上假想的气体简化了实际气体的性质,排除了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等因素,在计算方面可以大大简化。因而,理想气体在理论上占有重要地位。同理,在性伦理学中,性道德的理想状态和终极标准的设定可以简化理论分析的过程,帮助人们更好的地解释性现象。

善是一种道德评价的尺度,某种性行为符合增加全社会个人利益的总量这个终极标准就被视为“善”,反之,则被视为“恶”。人皆图谋私利,这是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利益冲突迫使人们制定某些规范以避免过分冲突,这也是事实,但并非理想。从冲突发生的表面原因看,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去伤害他人的。如,婚外恋者为了满足利己需求伤害了其配偶的感情,但在许多情况下,这并不是行为者本来的意愿。人是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幸福必须以爱护他人为条件,否则,良心的自责会大大地降低其幸福感。人是利己的,同时又是利他的,利己和利他的辩证统一是性伦理之“善”的定义的出发点。

经济学在讨论人的选择行为时,将行为者假设为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曾成功地解释了许多诸如成本、效益之类经济现象。但是,在性伦理中,情况则完全不同。因为,性与人们的情感的关联远远大于与人的理性的关联。一切具有情感价值的行为都显得不那么“理性”,如,温莎公爵为了爱情而放弃了王位,用经济学的标准来衡量就是“不理性”。因此,性伦理学的分析框架也不能变成“利益冲突/规范合理”这样缺乏情感的思想模式。“伦理学所要揭示的不是‘现在是怎样的’而是‘未来应该是怎样的’,即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合乎生活的本意,人如何越来越象人。”99因此,性伦理在探讨性道德的理想状态和终极标准时不能仅仅从冲突出发,还应当考虑人的情感因素。

在性伦理中,有些冲突不是现实的利益冲突,而是因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情感冲突。例如,人们不能接受同性恋,并不是因为这个群体侵犯了某个人的利益,而是因为其行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悖而引起人们的反感。如果将道德的终极标准定为增加全社会个人利益的总量,则这类冲突不必在性规范中加以体现。

我们可以借用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给出性道德的理想状态。“帕累托最优”原则,在性伦理中体现为“增减整个社会的利益总量”,或者“最大利益净余额”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原则。”等。100性伦理中的“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某种行为至少能使一部分人得到利益,同时又不至于使他人的境况变坏。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按照这一标准,便应该不损害任何一个人地增加人们的权益。例如,对于同性恋、异性癖等少数族群,在法律上、伦理上采取宽容的策略,增加他们的权益,使他们的生存境况能有所改善,同时又不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则性伦理上的“帕累托最优”是可以达到的。

当然,性道德的理想状态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在向这种理想状态逼近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矛盾,现实的伦理环境中涉及的要素太多,要想具体地测量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利益的增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或者说不具备可操作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给出一些定性分析,以确定哪种行为是必须限制的,哪种行为可以不必限制。性制度和性道德是保证社会的“性秩序”和个人“性权利”的有效手段,但制度和道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性在价值上的特殊性在于,性需求的满足只能是现实的个人的需求被满足,而不是抽象的、集合意义上的人类需求的满足。但是,性需求的满足又是与人类的种族繁衍、社会公正、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伦理学应当超越盲目和偏见,从人的社会存在出发,去寻求性禁忌和性规范合理性的依据,把个人需求的满足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作为研究性规范以及性禁忌合理性的基础。

人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在文化传统与现?实存在的矛盾运动中创造社会历史的。当人以伦理的方式建构起自己的形象,?按照“应当”?的价值取向进行活动时,人同时把自己从动物式的生存状态中分离了出来。性禁忌、性规范的出现是对纯粹动物式的“性欲”的否定,同时又在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中体现出人的自由的本性。正如黑格尔的名言所断定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即只有合理的——合逻辑(规律)的,才是现实的——这里的现实并不是现存的世界,相反,在黑格尔看来,现存的东西并不就是合理的,那么,要使它们变得合理起来,就必须按逻辑(规律)的要求进行改造。101

我们在找寻“性规范”合理性的依据时,千万不能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存在和具体的社会环境。所谓的“合理性”就是“适应性”,即与社会存在、生产方式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合理性。由于现实本身的复杂性和矛盾交错,“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同事实上不存在理想气体一样,在现实社会中,没有,也不可能存在对于一切人,一切时代都完全适用的绝对的合理性标准。

只要是规范,就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就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人,只能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更多人的利益不受损害。仍然会有一部分人(也可能是少部分人)要受到这个规范的限制。同时,规范的确立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和局限性。因为道德规范主要是通过舆论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而能够左右舆论的往往只是少部分人----决策者、学者、记者或作家等。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其个人利益和个人观点,往往会对规范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他们本身对社会的“另一部分人”存有偏见或者好恶程度的差异,用不同的标准去审视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则他们所确立的标准就是不公平的。

性道德标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必然导致一部分人的观念和行为要受到约束和限制。所谓公平,最多也只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具有基本一致的权利,不可能有绝对公平的权利。性道德的理想状态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只是为我们追求合理性目标提供了一个参照系。随着人们对性道德的终极标准的理解不断深化,人们会变得更加宽容。但是,完全认同、允许所有人的性观念和行为,仍然是难以实现的一个理想模型。性伦理学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深入的调查与理论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价值实现愿望,促使性道德向终极标准和理想状态无限逼近!

性伦理秩序的构建过程必须考虑人的价值实现的要求。性伦理不能满足于“ought to be”,而应当在追求规范合理性的基础上将性的伦理价值制度化, “把?个体的价值追求纳入已制度化的共同体价值框架中予以?整合”,102从而使公民在认同、尊崇、信赖、依靠、服从规范的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一个伦理价值制度化和制度规范价值化的双向过程,如帕森斯所言,价值?系统自身不会自动地实现,而要“依靠制度化、社会化?和社会控制一连串的全部机制”。103性伦理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性规范与社会成员价值?追求动态耦合的规律,使规范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同和?内化,进而为性伦理秩序的构建提供更自觉、更恒?久、更稳固的内在支撑。?

同类推荐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中国社会病

    中国社会病

    目睹中国之病现象,这是一部不遮家丑、真正关心百姓的书。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社会进步。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李松用他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热门推荐
  •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就不会痛得如此彻底。世人常感叹世事无常,生活就是没有剧终的连续剧,演绎这世间百态,好与坏、是与非、得与失、又岂是你能把握?历经俗世沧桑后,突然发现,彼此的梦、彼此的幸福、彼此的承诺已渐行渐远、朦胧飘渺,看着一点点、一步步、一天天的远去,却没了力气、没了勇气、没了欲望去抓住,守护,那最初的一切……那最初的美好,已被情难自己的现实打得粉碎,硬将这物是人非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实是绳,捆绑了翅膀,束缚的又岂是自由。梦和现实,一起,碎了,洒了一地,乱了自己。
  • 墙角落的蔷薇花

    墙角落的蔷薇花

    墙角落的蔷薇花题记每个人的心中,都深藏着某个人的影子!那是在年轮和流年的祭奠中,挥之不去!当灰黄色的记忆影像都已散尽,你还会记得她吗?我曾经在心中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已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作者题记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于郑州
  • 巫凰

    巫凰

    她拖着残破的身躯,一步一步向他靠近,颤抖的嗓音问道:“为什么?”他紧抿着下唇,凉薄的话语比十月的冷风还要刺人入骨:“你们很像。”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曾有一男子对她说:“如果你为了天下苍生牺牲自己,那我便杀尽这天下人。”在桃花绽放的时节,曾有一男子对她说:“我不会强求你,但你要记得,有一个人,一直在等你。”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爱错了人……
  • 代号:上帝

    代号:上帝

    杀手从近万人的残酷选拔中脱颖而出的恶魔出关以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居然是去杀一个女人坑爹的是任务居然失败了……
  • 修罗君临天下

    修罗君临天下

    修罗一族惨遭灭族,唯独修罗皇之子带着修罗一族的希望穿梭异界,从此踏入杀之道!杀之道!吾若有情,万物皆生!吾若无情,万物皆杀!何为有情?何为无情?吾心所向,吾剑所指!
  • 神魔天尊前传

    神魔天尊前传

    神魔天尊,分前1.2.3部,分别写了他在地球的红尘历练。本人处女座,谢谢。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我是灵师

    我是灵师

    李易偶然买了一把的黑剑后,竟然凭此获得了神奇的能力,成为了一名灵师。但随后他发现自己和其他灵师并不一样,在被同道鄙视为伪灵师后,李易奋发图强,让他们看看,谁才是最强!
  • 科技发动机

    科技发动机

    萧然拥有一台来自未来的超级智脑,治愈癌症、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这些统统都没有问题,萧然就像一台发动机一般为地球带来源源不断的黑科技,且看萧然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新书《炼金术士闯未来》已发布,欢迎大家收藏推荐!
  • 无敌私生子

    无敌私生子

    异能界虎榜高手”大机械师“陈平因为身受重伤,回到江宁市养伤。本想养好伤就回异能界,却不想因为一个女人、因为一个家族,因为自己私生子的身份却陷入了各种利益纷争的漩涡中。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虎落平阳也不可能被狗欺负到。且看,陈平如何展露利爪,抖擞精神,以无敌之势碾压一切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