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1500000023

第23章 可持续发展的金融(11)

更进一步,我们已经证实谣言显著改变了流动性,该流动性的改变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呢?一些文献认为(Dow、Werlang,1992;Mukerji、Tallon,2001),重大事件会对战略投资者的持股仓位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导致资产组合投资者被迫调整仓位,其结果是,在重大事件中,机构投资者的仓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场将出现显著的流动性异常,同时伴随显著的价格异常。根据我们对谣言内容的观察,谣言涉及的事件均是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因此,按照上述文献的观点,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在面临传谣、辟谣这些重大事件的时候,应该会主动或者被动地调整仓位。换句话说,机构投资者的调仓行为导致了涉谣公司的流动性和股价出现了异常。那么,上述推测是否是事实呢?上述问题如果能够证实,也可以回答散户投资者在面临谣言时是如何调整其仓位这一重要问题。

由于上市公司仅在每年的季报和年报才报告公司股东持股情况,我们只能收集到传谣日、辟谣日前一个季度和当季的股东持股数据,不能收集到传谣前后和辟谣前后的股东持股数据,因此,我们用传谣日、辟谣日前一个季度和传谣、辟谣当季的持股数据,来代替传谣、辟谣前后的持股数据,以比较两者之间是否出现了显著的持股结构变化。本文从上交所、深交所网站数据库中“定期报告”中的季报、半年报或者年报查询取得传谣、辟谣事件前后季报中的股东持股数据。

可以看到,相对于传谣、辟谣前一个季度,传谣、辟谣当季的持股人数增加而人均持股数量下降,股权集中度出现了下降,10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仅从上述统计描述来看,上述结果似乎说明,不管是在谣言流传的时候,还是在辟谣以后,机构投资者都并没有积极买入,而是实施了积极卖出的交易策略。积极买入的是散户,这直接导致了持股人数的增加和人均持股的下降。但是上述变化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传谣和辟谣并没有显著改变涉谣公司的持股结构,因此,我们不能判定在传谣和辟谣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积极的卖出、散户投资者进行了积极的买入。上述结果显示,在面临谣言时,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和可能采取了一致的交易策略,这也可以解读为,在谣言对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都有一样影响和冲击。

六、回归分析

我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来进一步深入探讨传谣、辟谣对股价的冲击效应。我们以累计异常收益率作为应变量,变量因子选择谣言性质、市场状态、对数规模、谣言内容、流动性比率及其他涉及公司特征的控制变量,利用OLS回归得到各个变量的估计系数。

同样可以看到,不管是基于CAPM模型的CAR,还是基于Fam-French三因素模型的CAR,回归结果均基本一致,因此,为了便于说明,下面我们仅以基于CAPM模型的结果进行阐述。

1、传谣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回归结果

在[0-2,0]的区间,利好、牛市、兼并收购和流动性的系数均为正,而且均通过了T检验。这说明,在传谣公开披露的当日以及前2日,利好谣言、牛市中的谣言与兼并收购谣言对股价具有显著的持续冲击的效应,与此同时,股价的累计变动也同时伴随着流动性的显著增加。上述结果与我们前面的统计描述结果是一致的,也证实了研究假设推论1-1中关于谣言性质、谣言的内容和谣言发布时的市场状态对股价具有显著冲击的猜测,也证实了研究假设3关于传谣会显著改变流动性的猜测。

规模变量的系数为负,规模越大股价冲击越小,但是未能通过T检验,说明传谣对股价的冲击不具有规模效应。这一结果与前面关于统计描述的结果不一致,因此研究假设推论1-1中关于谣言对不同规模涉谣公司的股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猜测未能证实。可以看到,在我国,尽管涉谣的公司的以较大规模的公司为主,但是传谣对股价的冲击没有体现出规模效应,这一结果与Huth and Maris(1992)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意味着,传谣对我国不同规模公司的股价具有相似的冲击效应。

传谣前5日至传谣当日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回归结果与传谣前2日至传谣当日的回归结果非常相近,此处就不再赘述。

2、辟谣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回归结果

在[1,1+2]的区间,除流动性的系数为正外,其余所有的系数均为负,这表明辟谣对股价产生了反向拉动作用。但是,利好谣言、牛市谣言和兼并收购谣言的辟谣没能通过T检验,这说明辟谣对利好谣言、牛市谣言和兼并收购谣言的反向拉动作用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前面的统计描述结果完全一致。规模的系数为负,而且通过了T检验,这说明辟谣后规模越大的公司股价回复越显著,这一结果也与前面的统计描述特征一致。流动性的系数为正,而且通过T检验,表明辟谣能够增加流动性,提高股票的交易会越程度,这也与前面的统计描述特征一致。

[1,1+5]区间的回归结果与[1,1+2]的结果基本一致,稍有不同的是,[1,1+5]区间利好谣言通过了T检验,这意味着,在这一区间,利好谣言在辟谣以后股价出现了显著的回调。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结果在前面的统计描述中没能显示出来,因此,此处回归结果说明,只要时间延长,辟谣能够显著回复利好谣言。

七、小结

谣言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常见的现象。本文首次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谣言进行了梳理,对谣言与股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特别是首次系统地分析了辟谣对股价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第一,我国股市上流传的谣言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我国股市上的谣言,不管在牛市还是熊市,都主要以利好谣言为主。报纸和网络是最主要的传谣渠道,其中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也在传谣者之列,周刊、半月刊和月刊等期刊杂志则几乎没有出现过传谣。涉谣的公司多是那些规模较大、市场关注较多的明星股,其中又尤以规模较大、业绩具有不确定性变化或者业绩具有持续提升潜力的股票为主。

第二,传谣对股价产生显著的异常冲击。相比英美市场平均不超过2%的5日累计异常收益率,我国股市谣言的5日累计异常收益率高达3.5%以上。涉谣公司的股价在谣言被媒体曝光以前就有显著的反应,这一反应在曝光前2天和当天最为剧烈和显著。这一状况似乎说明谣言早就在市场流传,媒体对谣言的刊登很可能仅仅是“转述”市场的谣言。在所有类型的谣言中,兼并收购谣言不仅是数量较多,而且对股价的冲击也最为异常的显著。牛市中谣言对股价的冲击远远大于熊市中谣言的冲击,另外,涉谣公司的规模越大、谣言对其股价的冲击越显著,传谣表现出了明显的“大盘股效应”或者“明星股效应”。

第三,辟谣对股价的回复作用不明显,辟谣澄清了谣言、却拉不回股价。一直到辟谣后的第5天,涉谣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依然高达3.3%,与谣言曝光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基本持平,辟谣对股价的回复作用相当有限。不管是利好谣言还是利空谣言,投资者都采取了“宁愿信其有”的策略,结果导致利好谣言在辟谣后股价并未显著下降,而利空谣言在辟谣后股价却继续下跌。尽管辟谣在总体上不能显著回复股价,但是大规模涉谣公司的股价在辟谣后有较为显著的回调。

第四,在面对谣言时,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采取了基本一致的交易策略。尽管我们推测机构投资者更加的理性,在面临谣言时,应该采取比散户更加沉稳的交易策略,但是我们没能证实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与散户投资者有显著的不同,传谣、辟谣当季的持股结构相比传谣、辟谣的前一个季度没有显著改变。这一结果也可以解读为,谣言对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有着相同的影响。

本文的实证研究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进一步研讨的问题。第一,有部分谣言是财经记者以所谓新闻报道的方式出现的,到目前为止,证监会仅仅对证券分析师的传谣进行监管和处罚,财经记者的传谣是否也应该受到监管呢?如果财经记者的谣言导致了投资者的损失,投资者能否提起相关赔偿诉讼?第二,为什么投资者对所有的谣言都采取“宁愿信其有”的策略,哪怕在辟谣以后也还是“宁愿信其有”?这是因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投资者心中的权威性不够,还是投资者不够理性?第三,为什么我国流传的谣言主要是利好谣言(英美主要是利空谣言),这是否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做空机制?更进一步,如果未来股指期货等对冲机制建立了,我国利空传谣是否将显著增加?而这正是我们所担心的,因为根据本文对利空谣言的研究,利空谣言在传谣时、辟谣后均会对股价造成严重的单向负面冲击(传谣时跌、辟谣后也跌),很显然,在有做空机制的情况下,上述状况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做空者利用。事实上,此次次贷危机就有学者指出正是那些别有用心的“做空大鳄”在市场绝望的时候散布恐惧性的谣言导致了一大批公司的倒闭,美国甚至为此禁止了已经实行数年的裸卖空规则。上述情况不仅值得上市公司重视、也值得监管层重视。第四,为什么辟谣并不能拉回股价?是否存在涉谣公司的股价受到了操纵的可能性?

同类推荐
  •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这本书就是为年轻人,也包括企业家和金融家们讲述金融历史和观念的。”我想,这是作者的明志之句,需要呼应一下的。为什么金融观念很重要?据作者之见,“缘于我们有太多的金融观念似是而非。而建立在这些糊涂观念基础上的思维模块混沌不清,但常常潜意识地支配着我们的金融思想”。这是说,深藏在人们观念里的“想法”可不是无关宏旨。观念影响思维模块,作用于金融思想。思想受了影响又怎么样?那就表现为行为,因为人的行为说到底就是不断的选择,其中思想的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常常是实际行为的第一步。
  • 好奇者的经济学

    好奇者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由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面向普通读者而撰写的普及性经济学读物。经济学大师们从自己认为有趣而实用的经济学问题入手,撇开深奥的术语和乏味的数据分析,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讲述给读者。作为著名的经济学人,这12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颇有建树。在本书中,他们用各自成型的经济学理论,以精到的语言分析了经济的萧条和衰退、可持续发展、就业、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直面了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这些挑战无论出现在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值得我们注意。
  • 搞通财务出利润

    搞通财务出利润

    阅读本书,您可以:读懂各种财务报表,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掌握有效提升企业利润的方法;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洞悉财务数据背后的问题。财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为管理者提供了深入洞察数字中财富信息的方法。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可以利用财务数据作出决策、分配资源和进行费用预算,从而为实现企业利润服务。
  •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本书通过三峡诸多相当于中原商周遗址的发现,为认识早期巴文化提供了物证,多处与盐业有关的遗址的发掘,解读了巴人与盐的关系;为“巴盐”与“盐巴”,提供了物证。
热门推荐
  • 尸乐园I

    尸乐园I

    这里没有救援,没有人类,没有希望。但是没有问题,这里被称之为——尸乐园。PS:不知道有没有人玩过【求生之路】这款游戏,本小说就是按照这个游戏里的套路进行。逃亡一次便是一卷。本书可能有时候更新,有时候断更,因为作者一年后要当兵,岂能把时间浪费在小说上。
  • 一等宫女

    一等宫女

    八岁时,她沦为宫女,禀着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在这个不见硝烟却充满阴谋诡计的后宫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最终,她不是皇后,却拥有皇后的实权,不是妃嫔,却能独宠后宫。她的名字叫荀真。谁说宫女就不能和皇上做朋友,她就不相信凭她的才情,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
  • 傲气总裁的一亿下堂妻

    傲气总裁的一亿下堂妻

    “丫头,开个价吧,要多少?”展子豪开门见山道。不是很满意对方不专业的态度,她学他高傲的扬起下巴,伸出五根手指在他眼前摇晃。他吐了一口浓浓的烟雾,有些不屑的看她,“没见过世面的女人就是这样,屈屈五十万就能打发了。”“老头,你哪只耳朵听到我说五十万?我要五十亿!”他愣住了……
  • 遍地黄金

    遍地黄金

    在命运嬗变的撕裂与疼痛中,他们再一次上演人生壮歌 。演绎凄美与永恒的爱情故事 ,他们用生命铸就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 。他们是背负共和国前行的中坚和脊梁,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采金工人……
  • 古书武侠录

    古书武侠录

    一座山,一本无名古书,穿越到武侠世界,历经磨难,得灵天神祖传承,勇闯世界巅峰终于破碎虚空,飞升那遥远天界!
  • 噬天录

    噬天录

    吾修之道,噬天之路。被家族抛弃的废材,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上古修士的道统。往日的侮辱,都变成了今日成为强者的动力。一次次的机缘,造就了他强横的杀意和成就。聚五行,噬师门,杀小人,创宗门。且看韩明如何逆转人生,吞噬天地。
  • 如果没有遇见:消失的那些光年

    如果没有遇见:消失的那些光年

    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甚至是亲情。都没有最纯粹的一面那些本质里陈杂的渣滓那些华美泡沫包裹起来的感情一旦有一天露出了它原来的嘴脸该怎么办呢?是笑着面对。还是逃避。青春走到尽头。是否只剩下无悔或是误会?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 奇异修仙传

    奇异修仙传

    修仙修的累了?开着汽车去兜兜风怎么样?撩妹撩的累了?躺在沙滩上喝着果汁再抱个美女怎么样?
  • 历史年鉴:1908

    历史年鉴:1908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