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1800000012

第12章 国外证券化实践:对次贷危机的审视(2)

在发起人与安排人之间,具有信息优势的是发起人。由于发起人可以通过发行原始贷款获得中介收入与转让溢筹。显而易见,原始贷款的规模越大,发起人的收入越高。因此,发起人有着与抵押人共谋,制造不实贷款申请的动机,进而不仅可能造成前面提到的掠夺性放贷(贷款方诱导借款方过度贷款),还可能形成掠夺性借款(与掠夺性放贷相反,指的是借款方诱导贷款方过度放贷,即此时信息优势方为抵押人,如抵押人造假以成功融资)行为。

当然,为了防范抵押贷款中的造假行为,证券化过程中是设计有许多应对机制的。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安排人的严格审贷,在证券化过程中分立发起人与安排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严格审贷来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安排人与发起人多为同一家公司。一旦安排人没有对风险有足够的重视,进行审慎的查核,就很难避免发起人大量造假现象。如Rucker(2007)指出,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安排人审查不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二是发起人的信用担保。在证券化过程中,要求发起人就抵押人资信做出声明和保证,进行承保。一旦发生违约,发起人往往有义务回购不良贷款。但这一回购条款设计能真正起作用的前提,是发起人有足够的资金回购这些贷款,从“次贷危机”的教训看来,这实质上反而强化了流动性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作用,发起人的流动性风险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之一。

(3)二级市场之二:安排人与第三方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这里所指的第三方包括了为安排人持有贷款池提供融资的暂持贷款人(warehouse lender,其目的是为实现外部信用增级)、资产管理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等。相对他们来说,安排人在掌握抵押贷款的质量上都具有信息优势,由此容易出现逆向选择现象:安排人将劣质贷款证券化,而保留优质贷款。下面分别说明:

①与暂持贷款人的逆向选择问题:

一般说来,在证券化过程完成之前,安排人都是抵押贷款资金的提供者。如果安排人本身就是储蓄性机构,这部分资金一般可以内部解决。而对于专业安排人来说,在完成证券化实现再出售之前都需要从外部的贷款者(即暂持贷款人)那里得到融资。由于暂持贷款人对抵押贷款价值具有信息劣势,故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对抵押资产价值的高估,如对初始贷款人的深入核查,折扣贷款、收取信用利差等。其中,折扣贷款即超额抵押,如就抵押资产价值100万的贷款,暂持贷款人只提供90万的融资额,剩下的10万头寸由安排人自己承担。这种方式简洁明了,不需支付第三者费用。但超额资产在证券未到期前不能移作他用,流动性受到限制。

事实上,上述折扣机制的设计,使得第三方贷款人对基础资产价格判断的逆转可能使发起人(或安排人)陷入困境。Wei(2007)和Sichelman(2007)都指出,在2007年上半年大量单一业务结构型(无自身储蓄业务支持的)发起人的倒闭均与他们无法应对第三方贷款人的超额抵押要求有很大关系。

②与资产管理人的逆向选择问题

在抵押贷款证券化中,一个重要机制是破产隔离机制。贷款池会由安排人出售给SPV,由SPV来发行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对于证券化方式的信用转移功能而言,SPV起着核心作用。一方面,它保护了投资者不受发起人或安排人破产的影响。另一方面,只要不触及发起人所做的外部信用增级条件(如有关回购的陈述与保证),一旦贷款出售给特殊目的实体以后,抵押贷款的损失就不会传递给发起人和安排人。

在此基础上,安排人承销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给资产管理人(主要指各种基金管理机构),这些资产管理人是最终投资者的代理人。显然,安排人与资产管理人之间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安排人具有信息优势,由此可能引发典型的柠檬市场问题。为减轻这一问题,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如重视安排人的声誉、安排人以自有资金对这些证券化产品进行信用增级、以及资产管理人对安排人和发起人进行核查等。

③与评级机构的逆向选择问题

评级机构对抵押支持债权进行评级,对信贷质量的判断通常依据一套公开的评级标准,将贷款池的风险特征归于估测的损失分布,以此来考察一系列与信用质量相关的指标,如违约率、回收率、损失率等,据此评定信用等级。以损失率为例,评级机构根据某一特征损失分布,来计算要某证券达到某一给定信用级别所需的信用增强。就评级机构的评级而言,仍然存在柠檬市场问题(安排人具有信息优势,评级机构对安排人和发起人的核查仍然有限)。

(4)二级市场之三:服务商(servicer)与抵押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抵押贷款通过二级市场出售,产生了新的债权人,他们对最初的抵押人并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SPV都会雇佣服务商负责按期收汇证券化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向SPV预付抵押人未支付的利息、记录本息、向抵押人提供客户服务、保有支付税收保险的相关款项、联系欠款的抵押人、管理断供和资产处置。服务商的收入来源一般来自SPV的定期付费。在很多情况下,服务商都是由发起人兼任的,原因在于他们在了解初始抵押人信息方面最有优势,便于转付本息。

所谓道德风险,是指重新配置风险所引起的事后行为模式的变化。如以保险为例,当被保险人无须承担全部恶果时,保险就容易诱导事后的风险行为。在抵押贷款市场中,也存在类似问题,一方(抵押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其后果是与另一方(服务商)共担的,但前者(抵押人)的行为既难以观察又不负全责。因此,在管理贷款违约方面,抵押人与服务商间存在典型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服务商与投资者激励相容的情况下,服务商会尽力管理违约贷款以实现损失最小化;而当抵押人疲于偿付贷款时,可能会难以支付各种税费和物业维护费用。如抵押人未支付物业税可能导致投资者行使留置权时的成本增加;不支付物业灾害保险等可能使投资者存在全损的可能性;懒于房屋维护则可能使房屋的市价受损,加大断供时投资者出售物业的费用。而在接近断供时,抵押人往往是没有动力进行上述举措的。

为防范上述问题的出现,一般的解决措施是,要求抵押人定期向服务商缴纳保险和物业税费,而当抵押人未预付这些款项时,则由服务商代表投资者进行支付。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服务商在判断损失可能和回收物业方面过于轻率,对服务商回收违约债权的行为,美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法案进行规范,如《房地产清算程序法》(“the Real Estate Settlement Procedures Act”)、《正当债务催收作业法》(“Fair Debt Collection Practices Act”)等。

(5)二级市场之四:服务商与第三方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服务商在抵押贷款资产损失实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穆迪公司(Moody)认为,服务商的质量会给抵押贷款损失带来正负10%的作用;而损失无论对投资者,还是评级机构都会产生影响。一般说来,投资者总是想最小化损失,而评级机构总是想更精确地评估损失程度。因此,他们都不免会与服务商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一方(服务商)的行为会直接影响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但其行为却难以观察,损失后果也与他方共担、不负全责。

①与资产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服务商的收费标准是抵押贷款本金余额的固定比例。此外,服务商一般是月初查收抵押人各种预付款项,而在月末才分配给投资者,这样一来,服务商也可以获得浮动的利息收入。

服务商与投资者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合理的垫付费用,二是贷款变更与断供决策。

首先,就垫付费用来讲,服务商具有报高的动机。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只要认为还不存在偿付问题,服务商都会向SPV预付未付利息(有时甚至包括本金),换言之,抵押贷款一般是有90天的滞纳期的。在预付利息的同时,只要抵押物业还存在,服务商就还得缴纳各种物业税和保险费用。此外,一旦断供,在物业变现前,服务商都还得支付各种费用。显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尤其是当断供资产的回收率还较好时,服务商都会倾向于报高费用。

其次,对服务商而言,取消抵押人赎回权所产生的大多数费用都是固定且在早期发生的:如在服务系统中进行登记、首发通知信函、进行各种税费分析和预付准备等。与此同时,贷款服务期越长,服务商的收入也会越多。由此可见,服务商会希望抵押贷款在其帐薄上的存续期尽可能长,这就使服务商有很大的冲动变更违约贷款的期限,推迟断供。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平衡以下矛盾:一方面,从理论上说,除了要在服务协约中制定严格条款限制贷款变更,资产管理人(投资者)还需要对服务商的费用情况实施严格监控。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当一部分投资人努力监督时,另一部分人总是会搭便车),资产管理人(投资者)往往倾向于放松对服务商的监控,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监控费用。因此,评级机构对服务商的质量评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服务商声誉与主服务商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商声誉,是指为维护声誉,致力于长期运营的服务商会加强自控,尽量减少道德风险现象。主服务商制,是指由一个主服务商负责监控服务商是否较好履行着贷款池和服务协约,它会核实服务商的报告、复查违约贷款的服务情况、代表信托实体纠正服务商的违约行为。

②与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如前所述,服务商的质量也会影响证券信用评级。因此,为了最小化这种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一般会深入审查服务商,根据审查结构调整证券评级,并公布调查结果供投资者参考。

服务商的质量评级旨在考察服务商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预防和减缓损失的优劣。它包括了对清收/客户服务的评估、损失减缓、断供时机管理、经营水平、人力资源与培训、财务稳定情况、容灾等相关技术、法规遵循度、监管与财力情况的考察。具体来说,通过将服务商的实际历史损失情况分为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程度,以及服务商清收与服务管理能力两部分来完成。就评级机构的评级而言,仍然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只能依赖评级机构的严格核查来解决。

(6)二级市场之五:资产管理人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

在金融市场中,尽管投资者提供了购买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资金,但由于他们大多不具备专门的金融知识,所以通常是由资产管理人(主要指各类基金)代表其制定投资策略,审查可能的投资品情况,以最优价达成交易的。显然,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之间对理财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投资者并不一定完全理解投资策略,也不知道资产管理人的能力究竟如何,是否对投资品进行了足够的研究审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投资委托书、用相应基准或与同行的业绩比较等措施来缓解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例如,公共养老金会限制资产管理人所投资证券的信用等级,以某一基准指数来衡量资产管理人的能力。再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会限制参保银行投资于高风险证券,或者提高风险资本金要求(风险权重是基于信用评级做出的)。而结构设计精美的CDO通常会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

此外,投资委托书中的很多条款都会涉及到信用评级。由此可见,通过提供对相关证券的信用评估,信用评级机构在证券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者正是借由评级进行投资决策的。

(7)二级市场之六: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不对称

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来自安排人而非投资者的付费,这无疑形成了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间潜在的利益冲突。投资者对评级机构所采用模型的优劣很难判别,信用评级可能存在影响投资人利益的两类误差: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与证券化产品的日益复杂,模型本身的客观误差难以避免;另一方面,评级机构收入来自于安排人所导致的利益问题,也可能使评级机构不能完全公正地评级。

这种由安排人付费机制所产生的利益冲突广受诟病。如Tomlinson和Evans(2007)指出,以穆迪公司为例,其2006年44%的收入都来自结构化金融产品。一些研究指出,在这种收入激励下,很难保证评级机构做出完全客观、独立严苛的评级。

Ashcraft和Schuermann(2008)认为,已有的两种机制使主观误差并不突出:一是评级机构的声誉机制。声誉是评级机构运营的基础,因此,很难想象评级机构会为了赚取来自结构化产品的收入而拿声誉来冒险,有意提高相关证券的信用评级。二是评级和降级标准的公开报告,主观地歪曲模型结果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3.2.2次贷危机与信息不对称

下面,不妨从信息不对称这一视角对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做一个简单的考察。

同类推荐
  • 财务玄机:如何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含义

    财务玄机:如何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含义

    本书阐述了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理解财务报表的必备知识、简单认识财务报表的“家庭成员”、看懂资产负债表有绝招、学会开出虚假财务报表等。
  • 与科特勒对话营销诀窍

    与科特勒对话营销诀窍

    本书从营销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结合科特勒的理论给出答案,帮助读者理解和借鉴,在中国市场中实现营销制胜。
  • 使命必达:MBA商学院最受欢迎的员工管理课

    使命必达:MBA商学院最受欢迎的员工管理课

    本书以“使命必达”为主题,根据员工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建立与实践需求,深刻剖析了责任与执行的核心理念与行为准则,提出培养高度责任心与完美执行力的有效策略,帮助组织者重塑团队,提高组织效率,培训优秀员工。
  • 管人管事十大谋略

    管人管事十大谋略

    桑柏的《管人管事十大谋略》从理论和实例的结合上,详细论述了管人管事的十大谋略,即以和为贵、坦而不露、平等相待、欲取先予、感情投资、人尽其才、灵活授权、激发竞争、刚柔相济、赏罚分明等。《管人管事十大谋略》虽然主要面向企业领导者,但同样适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者阅读。
  • 金牌班组长团队管理

    金牌班组长团队管理

    本书重点介绍了现场作业管理、现场物料管理、设备工具管理、现场质量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等。
热门推荐
  • 明星格格驾到

    明星格格驾到

    这是个神马地方?言情举止风气大胆,舞池的女生一块烂布蔽体,搔姿摆尾。他们说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虾米?没听说过诶?此物不应现代有,是的没错,我就是咱们大清皇上最宠爱的十二格格樱言也~!喂喂喂……你莫不信,我可是真的是格格诶,还是正版。
  • 异能全才

    异能全才

    陈晨一个平民的崛起之路,萝莉、御姐、熟女各种美女随之而来,且看陈晨的崛起之路。注:(本人第一次书,有不好之处敬请大家能原谅。)
  • 帝国婚宠:总统,我们不熟

    帝国婚宠:总统,我们不熟

    一纸契约婚姻,宫千穗成为了那个神秘男人的妻子。说好了做彼此的天使,互相不干涉,可她却不小心睡了他。他无赖的要她负责,要不就付他巨额违约金。负责?要怎么负责?当然是肉偿……原以为是灰姑娘遇上王子的童话故事,他却变成了万人之上的总统。再次见面,她说:总统大人,我们不熟。
  • 傲剑神尊

    傲剑神尊

    剑者,百兵之君;刀者,百兵之帅;枪者,百兵之王;棍者,百兵之祖也……若问世间最强神兵利器,惟我麒麟臂。玉天云,一个内心萌动的少年,却由于“天生丑陋”而游离在亲情、友情、爱情的边缘。试问,丑者,必将没有爱情吗?丑者,真的不能享受父母的温暖吗?丑者,必将永在人下吗?不,天生我材必有用,踏破苍天我为尊,我必麒麟臂现苍穹破。看玉天云在断臂之后回复真身,在那友情、爱情、亲情的陪伴下站立在整个世间的至强颠峰!时隔两月,新书出炉,请大家多多支持,俺在此拜谢曾经或即将支持俺的兄弟姐妹们了!!!
  • 都市绝世狂刀

    都市绝世狂刀

    他命运悲惨,印验孤星命格。从此煞气笼身,受孤煞之痛。然一把绝世凶刀改变他的命运,从此凶刀在手,斩灭前路之敌。纵横间,他笑傲长天,冷然曰:“孤星照命,一刀破之!”
  • 网游之七人之福

    网游之七人之福

    传说中,集齐七颗龙珠可以召唤神龙。那么在‘九州世界’中,集齐七人小队,又能做什么呢?一个网络作者,为了孤儿院的存亡,决心在游戏中拼搏赚钱。在‘九州世界’里,他不是在孤身作战,他还有六个队友。帅气开朗的精灵射手————右翼;善解人意的双系牧师————倩儿;憨厚义气的铁血狂战————那桑;精灵古怪的双系法师————十四;嘻哈好色的双系召唤————忒流;聪颖多谋的喋血杀手————鬼琪;而他,则是外表高冷,内心逗比的风云剑士————墨武。他们能拯救云风孤儿院?他们能在游戏中所向披靡?他们能集齐七颗龙珠?且看他们在‘九州世界’中如何义气如虹,纵横八方,打宝赚钱吧!
  • 链之羁绊

    链之羁绊

    在一次狩猎中无意得到一串项链,因为这串项链,他的弟弟丧命了。因为这串项链,他的家,没了。他在路上不断地探索着前因后果。他知道这很危险,但他知道:无知往往比死亡更加可怕。他踏上了复仇的路,因为友情,也因为那一份羁绊。他想要复活弟弟,更想为弟弟报仇。破碎的记忆,离奇的属性,嗜血的魔化,一切都是一个谜····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名臣碑传琬琰集

    名臣碑传琬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