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9000000011

第11章 影视基础知识(6)

3.第三代导演———春华秋实两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被称为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1)谢晋

谢晋(1923—2008),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十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其中,1957年拍摄的《女篮五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的电影作品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不仅具有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凌子风

凌子风(1917—1999),原名凌颂强,生于北京。1948年开始执导影片,主要作品有《中华儿女》(与翟强合作导演)、《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中华儿女》展现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是新中国最早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1960年执导影片《红旗谱》,在处理革命历史题材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经验。“文革”结束后,凌子风的艺术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把自己的创作视角集中到对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上,将老舍、沈从文、许地山、李劫人等人的作品接连推上银幕。

《骆驼祥子》、《边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构成了凌子风的创作特色。

(3)谢铁骊

谢铁骊(1925—),江苏淮阴人。代表作品有《暴风骤雨》、《红楼梦》(共6集)、《海霞》、《早春二月》、《清水湾,淡水湾》、《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长河》。其中,《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堪称新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20世纪80年代,谢铁骊把《红楼梦》搬上了银幕,以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封建制度的挽歌。20世纪90年代,他先后导演了《月落玉长河》、《天网》等优秀影片,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谢铁骊的导演艺术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颖脱俗的艺术魅力,能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缜密的情节结构、精细的人物刻画融会在一起。

(4)崔嵬

崔嵬(1912—1979),原名崔景文。主演过《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上的红花》等。《小兵张嘎》最具特色的是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当时西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这种探索显得十分可贵。《青春之歌》像一首优美而激昂的长诗,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学思想上,崔嵬追求电影的群众化、民族化,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曲艺术片,他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5)成荫

成荫(1917—1984),原名成蕴保,出生于山东曹县。一生共编导20余部影片,以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著称。代表作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与汤晓丹合作导演)、《万水千山》、《拔哥的故事》、《西安事变》等。《西安事变》标志着成荫导演艺术的高峰。成荫影片的显著特点是:着力于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把历史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起来,把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始终坚持革命现实主义道路。

(6)水华

水华(1916—1997)原名张毓番,湖北钟祥人。20世纪30年代投身左翼戏剧运动,1949年后转入电影界任导演,共拍了7部故事片———《白毛女》、《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鸡毛信》、《伤逝》、《蓝色的花》。他的成名作是《白毛女》,别具匠心的银幕显现,使原剧固有的民族特色更为鲜明生动。

《林家铺子》是水华的巅峰之作,曾于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

(7)王苹

王苹(1916—1990),原名王光珍,出生于南京。作品有《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晚年又成功地执导了另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柳堡的故事》突破了以往表现战争题材只是描写战斗的框架,像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显示了导演的艺术胆识和追求。影片的音乐也十分优美,尤其是插曲《九九艳阳天》,至今仍被传唱。

4.第四代导演———在夹缝中探索生存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谢飞

谢飞(1942—),湖南宁乡人,出生于延安,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第四代导演中最有成就和最具国际影响的导演之一。其代表作品有《我们的田野》、《湘女萧萧》、《本命年》、《香魂女》和《黑骏马》等。他的电影受商业化影响较小,娱乐因素很少,保持着一贯的严肃风格。谢飞电影的常见题材,是在大自然的慰藉下人性的复苏、人的心灵创伤和苦难的消解、生命意识和人格理想的重新振奋。谢飞电影中浓郁的民族意味和东方气质,正是他引起欧美电影界关注的原因之一。

(2)吴贻弓

吴贻弓(1938—),浙江杭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要作品有《我们的小花猫》、《姐姐》、《少爷的磨难》、《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阙里人家》、《海之魂》等。《城南旧事》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难以企及的范本。吴贻弓继承了前人对诗的电影语言的探索成果,大量运用空镜头,使人物融入环境,环境渗透人物性格,营造了气韵深远的意境。

(3)黄蜀芹

黄蜀芹(1939—),广东番禺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主要作品有《人·鬼·情》、《画魂》、《童年的朋友》、《青春万岁》、《嘿,弗兰克》、《我也有爸爸》等。黄蜀芹是一个不多产却力求完美的艺术家,女性的身份注定她与生俱来的关怀取向:书写女性,关怀女性。《人·鬼·情》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位戏曲女演员坎坷的一生,其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相交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奠定了她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4)吴天明

吴天明(1939—),陕西三原人,曾先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场记、副导演、导演、厂长。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崛起影坛,以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而受人注目。深厚的文学造诣、电影艺术经验的积累、浓重的民族情感、强烈的艺术责任感,成就了吴天明电影质朴而凝重的独特风格。《人生》、《老井》真实再现了中国北方贫瘠山村的生活风貌;《首席执行官》让人感受到他对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祖国的热切关注,对发展、前进的渴望和企盼;《变脸》、《非常爱情》则是对在商业狂潮中依然涌动的人间真情的倾情颂歌。吴天明以深沉、饱含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手法发现、弘扬美好的东西,在长期的电影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浓郁的民族特色。

(5)翟俊杰

翟俊杰(1941—),河南开封人。1963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1982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进修班学习。1986年执导影片《血战台儿庄》,是国内首次表现国民党军队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影片强调在纪实的风格中塑造出血肉兼备的人物,在战争影片史上取得了艺术性的突破。1988年,他编导并出演了影片《共和国不会忘记》。1989年,翟俊杰担任《大决战》第五摄制组导演,真实地再现了决战之际国民党统帅部的情景特别是蒋介石的形象。翟俊杰擅长导演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代表作有《大决战·辽沈战役》(上下)、《大决战·平津战役》(上下)、《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金沙水拍》、《长征》等。

5.第五代导演———走向市场创造辉煌

第五代导演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大多毕业于电影学院,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以创新前卫的观念驾驭自己的电影创作,在选材、叙事、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锐意求新,带有强烈的探索意味,建立起了当代中国电影的话语方式和美学特征,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又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票房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何群、霍建起、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冯小刚、冯小宁、李少红、胡玫、周晓文等。

(1)陈凯歌

陈凯歌(1952—),北京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4年执导《黄土地》,成为第五代导演探索影片的典范。影片在摄影、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别出心裁,又内蕴深意,其磅礴的气势震撼了整个电影界,获多项国际大奖。其代表作有《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温柔地杀我》、《和你在一起》、《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等。《霸王别姬》曾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等8项国际奖。陈凯歌的成就,首先在于其高度的人文精神,对人的本体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他的影片充满了对和谐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向往,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2)张艺谋

张艺谋(1951—),陕西西安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6年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其作品有《红高粱》、《代号美洲豹》、《古今大战秦俑情》、《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也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千里走单骑》、《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等。由于张艺谋是摄影专业出身,所以对电影的构图有超常的感悟力,注重色彩、画面、造型、意境等视听元素的冲击力。强烈的颜色对比、美轮美奂的画面,构成了张艺谋电影的独特风格。张艺谋将电影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这是他对中国电影的创新。张艺谋推动了中国电影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成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有特点、有新意,既不重复别人,也不断地改变自己。

(3)吴子牛

吴子牛(1953—),四川乐山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任潇湘电影制片厂导演。吴子牛擅长富有人文色彩的历史戏、战争戏,如《喋血黑谷》、《晚钟》、《欢乐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等,流露出他对历史、战争、人性等问题的反思。消除战争,呼唤和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他创作的主题。吴子牛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在外观的严峻、粗犷中,蕴涵情感的绵绵细流。

(4)冯小刚

冯小刚(1958—),1997年独立执导贺岁影片《甲方乙方》,从而以贺岁片独领风骚。其代表作有《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冯小刚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群,用平视的目光展示他们日常生活的悲喜剧。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影片是商业片,追求高票房,在市场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冯小刚的商业电影并不是模式化的套路,就故事性而言,他用通俗娱乐的市民喜剧的形式,提供给观众笑声,并让观众笑中带泪,受到感动;就制作而言,他的影片的色调、画面、场景都相当精心和投入,可谓制作精良。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IN.世界·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作品范本全集·B卷

    IN.世界·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作品范本全集·B卷

    本书为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大赛获奖者作品集,作者均为90后的获奖者,每个章节主题独立,构思新颖。本作品依然体现新概作文参赛者不同凡响的创作水准,高手云集,形式多样,内容健康阳光、积极向上,是为千万份新概念稿件的甄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们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诡计多端的列那狐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能巧妙地化险为夷。他躺在路上装死骗过鱼贩子,从容地饱餐美味的鳗鱼;他让老狼叶森格仑把尾巴伸进冰洞里钓鱼,结果变成了秃尾巴狼;他一次次捉弄狮王派来的使者,以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所有的敌对者……他既聪明伶俐,又狡诈残忍,让人又爱又恨。列那狐的故事引人入胜,精彩隽永。
  •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高岩、陆明、李松石、闫冰编著的《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是按照文学史的时间顺序架构的,体系比较严谨,选篇的版本也比较规范。在选篇上照顾到所选文章的思想性、经典性以及丰富性,考虑到教师在讲课时的拓展空间,备选课文也比较充分。赏析文章侧重编者原创,注意融入时代精神。在现当代文学的篇章里,所选篇章与赏析都比较独到。《中国文学名著导读》除做教材外,也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自学阅读。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
热门推荐
  • 人间再无广陵散

    人间再无广陵散

    魏晋之际,竹林之间,天下绝唱;刑场之上,江湖之下,广陵散绝!
  •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简,但已流传甚广。
  •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数字笔记》这是我的两本书,不是什么小说,只是散文随笔,一些情感感悟,诗词而已,还有点哲理的人生感悟。出版请联系,原创QQ:498775557
  • 夺魂珠

    夺魂珠

    盘古开天之前,天地间是一片莽莽苍苍的混沌,乱世中的混沌有着强大的力量。女娲造人后,世界活了起来,是人类给这个世界增添了活力。有人就有魔,有魔就有神,这样天地才平衡。可是人和魔,生来就是对立的,此消彼长……江湖、仙界、魔道……魔界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江湖告急。无休止的争战,何时能够停息?
  • 傲娇小娇妻

    傲娇小娇妻

    她是家里的掌中宝,他是视女人为衣服的无情冷男,却在一场意外遇到了她顾小暖
  • 海底捞能捞多久

    海底捞能捞多久

    海底捞火锅连锁全国也不超过百家,为何会吸引如此大量的关注,对顾客有这样的吸引魔力?陈禹安提出了海底捞的三大悖论。复制悖论:为什么海底捞没有确立标准化(高度同质化)的制度与流程,却能够复制成功?激情悖论:为什么海底捞的员工能够激情四溢、乐此不疲地去对待一份单调、繁琐、强度巨大的工作,甚至为了捍卫门店的利益而奋不顾身?人治悖论:为什么海底捞近乎奇迹般的成功能建立在广被诟病的人治基础之上,而和我们惯常认为的科学管理背道而驰?作者详细分析了海底捞的缘起和火爆,探索它成功的奥秘,并对它的未来进行了预测。
  • 狂主

    狂主

    浩瀚无际的苍穹,玄奥迷离的命运。下凡应劫的神将,谱写着一曲华丽的玄幻战歌。一腔热血挥洒天下,无上狂主叱咤乾坤!风云动乱,魔将临世,单薄肩膀扛起天地命运,奈何回头时,身旁红颜却已化为云烟。何处寻壮志天下?何时能傲视乾坤?何人能与我共舞风云,奏一曲宿命鸳鸯?随吾踏天行,风骚独领!......
  • 仙路行

    仙路行

    他出生之日,国亡了,家没了,亲人相继死去;他十三岁生日之时,从小长大的山村不复存在;注定孤独的路他要一个人走完全程,半路出现的她,是希望的灯火还是另一个无尽的深渊?先天帝气,天地孕育!先天帝气者,秉承天地正气,应运而生!紫微照命,帝运相生,复仇路上神魔难阻!身怀帝气,与天争,与仙争,与人争!紫微斗数,斗转星移,天道有缺,补天创世!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撕裂九层天

    撕裂九层天

    万仙大陆万仙涅盘万仙归宗万仙幻灭万年之前,一场旷古的万仙大战在这片空间爆发。最终,成为唯一胜利者的九天佛仙创造了用万仙仙骸汇集而成的一片大陆——‘万仙大陆’。父母失踪,家族衰败,仇家追杀,险遭灭门,未婚妻为己而死,觉醒的魔帝血液,定当屠戮九域、劈山蹈海,撕裂九天。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