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2800000040

第40章 从色彩的符号意义看东西方文化(1)

——以紫色为例

盖莲香、张舒阳

内容摘要: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色彩,每一种色彩对我们来说都有其特别之处,代表着一定的文化意义,紫色也不例外。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中,专门对紫色进行的跨文化研究尚属首例。国内的研究仅限于紫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西方,相关的研究也仅限于其文化圈内部。涉及颜色的跨文化研究常常很笼统,没有人逐一进行系统的考量。本项研究采用类比法,从符号学、传播学、历史、宗教等多个社会领域着手,具体分析紫色在中西方社会、文化中的意义和内涵。

关键词:紫色、跨文化、符号意义

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色彩研究归于符号学范畴。真正确立了符号学基本理论的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他将符号分成意符(signifiant)和意指(signifié)两部分。符号学起源于语言学,人们对于符号学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向来有所争议。一方认为“符号学只是广义语言学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以索绪尔为首的学者则认为“语言学只是符号学一部分”。两种看法对“符号学”和“语言学”的界定标准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姑且采纳索绪尔的观点,把语言学定义为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从广义上取符号学的定义——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色彩的研究也就与符号学产生交叉了。

不过,在符号学的分类中,很难界定色彩学的所属范围;它不属于民谣学,与叙事学、言谈分析之类也相去甚远,虽然与人类学、神话分析和艺术符号学有交叉,却又不能单独归入其中一个类别。因此,笔者认为,倒不妨把它作为一个类别,单独进行研究。

一、关于紫色的认识

颜色是社会化的颜色。没有人去看也没有人使用的颜色是“不存在”的。据科学研究,物体本身并没有固定的颜色,人只是借助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和感觉器官来获得色觉,所以我们看到的颜色,从生理上来说只是人体系统对光线所做出的反映。一种颜色被社会公众约定出某种象征意义才成为符号。只有当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的存在意义才凸显了出来。色彩符号意义的研究涉及范围很广,从历史到现实,从社会学到心理学,从文学到艺术,还有时尚。它的跨越性增加了实现难度,人们很难把它归入一个业已存在的领域,更何况它本身还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不同领域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颜色;而人们本身对颜色的感觉又常常取决于其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性格特征——这就大大增加了研究的模糊性。然而这并不是说色彩文化意义的研究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它对于我们探索自身的历史、文化是有极大助益的。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紫色为例,尝试对色彩背后的符号意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析。

1.中西方对紫色的命名

颜色的社会性首先体现为其命名的社会性,而命名是对颜色现象的一种符号化。颜色的名称,不但具有指示功能,还承载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情感意义,是颜色这一完整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紫色来说,“紫”是其色系的总称。紫色由红蓝混合得来,色彩的深浅取决于这两种原色的比重。在中国,以色之深浅为颜色命名的情况比较多见,比如深紫、浅紫;又有与其他颜色或颜料名组合命名的方式,如紫红、绛紫(“绛”同“赤”,大红)、黛紫(深紫;“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等;也有更为具象的命名方式,如以花、草、树木、动物、天、地、日、月、星辰等的自然色为颜色命名(如檀紫,“檀”是一种落叶乔木),不过这样的用法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而是常常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里,这也使人们对于色彩形成了一种模糊感。

但在西方国家,以具象事物命名的方式似乎更为普遍,以法国为例,其对植物名字的使用就极为频繁,对色彩的区分非常天然:对紫色来说,有些花(紫罗兰、锦葵、丁香、薰衣草等)、蔬菜(茄子)、水果(紫李)等,它们可以直接被用作色彩形容词,而不必在后面加上表示色彩的标志,这一点与中国的色彩命名方式不同。

至今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仍在使用这些事物的名称作为色彩形容词,对于色彩的描述更为形象和立体,淡化了抽象的感觉。

2.中西方对紫色的使用——历史的比较

颜色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就能构成符形,并在社会约定下产生符号意义。所有颜色的历史都与其社会化过程密不可分,紫色也不例外。在西方,紫色染料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那时所使用的紫色染料主要是普紫(la pourpre)。罗马人和拜占庭人对紫色的厚爱,使它赢得了今日的声誉。一代又一代的罗马和拜占庭皇帝,都曾穿着紫色染料染成的衣服,君临天下。从此,在漫长的时光中,普紫染料一直被用来制作罗马皇族的衣服,而普紫也成为用来签署重要皇家文件和宗教文件的颜色。普紫色的服饰,成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那时普紫染料的制作方法非常有趣——它是由一种海蜗牛的“眼泪”得来的,这“眼泪”实际上是海蜗牛腮腺分泌的一种液体,原本是透明的,在阳光照射下就变为性质稳定的普紫色。

罗马帝国的衰败宣告了普紫色辉煌历史的结束——1453年之后,提取方法困难而又昂贵的普紫色逐渐为胭脂红所取代。尽管今天,红衣主教们都是身着红衣,但在1453年之前,普紫才是红衣主教的代表色。

中国有关紫色染料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紫色衣服的尊贵来源于齐桓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齐桓衣紫”的说法。秦朝时,始皇帝嬴政亦在其皇陵兵马俑上使用了紫色的化合物作为涂料。这种涂料的制作方法在今天看来仍是一个谜,在当时的条件下被生产出来可以说是奇迹了。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紫色的服饰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之一;紫虽不属于正色,却也被封建统治者和贵族们频繁地使用,就像在西方一样。那时的高官常被称为“紫衣”,如“金印紫经”,将紫与金色并提,作为高贵、尊严的象征。

二、从中西方对紫色符号的解读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1.关于紫色的普遍解读——中性的紫色

“紫色的稳定性差,容易受其他色相的影响”,是一种中性色。混合色都容易给人暧昧模糊的感觉,其中紫色的性格尤为不客观。紫色中两种基本色相互对立又同时保持了自己潜在的影响力,使得紫色集两色的特性于一身。蓝和红本身有着极强烈的对比:蓝色是极冷色调,给人平静祥和的感觉;而红色则为暖色之首,象征着激情与动力。如此一来,紫色系的颜色就有了双重的内涵——它同时喻示着神秘、财富、敏感、智慧和冲击、悲伤、孤独。

温和、柔情、浪漫、感性……这些是人们赋予紫色的正面意义。而这种冷却的红同时也表达着期望被爱和被保护的心声。但混合色的紫永远那么变幻不定,难以捉摸。它的两种组成色让它很容易失去稳定性。倘若蓝红两色的比重不均衡,色彩内涵的天平便要有所倾斜了——倘若红色占主导地位,紫色中便会更多温暖活泼;而紫色愈深愈蓝,便越显严格、呆板,神秘气息愈浓。

紫色是艺术家的颜色。它常常被和艺术气质、伟大的思想、对事物与生俱来的直觉和智慧联系在一起。

2.跨文化的紫色——西方与中国

也许很难令人相信,在对颜色的符号解读上,东西方有着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性应当不是偶然,也可能并不只限于颜色。从对紫色的符号解读来说,这种相似性在政治、历史和宗教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当然,这种解读也存在有差异:西方常常以小见大,就像绘画中的写实派;而中国人则总是天马行空,喜欢从大处着手,恰合山水画写意的境界。

我们之前提到,颜色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并在社会约定下产生符号意义。社会的约定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通过强制手段进行约束;另一类则是文化性的,出自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或生活习俗等。

(1)从历史角度看权力的紫色

①西方——生于紫色

古时,紫色是罗马帝国皇室的特权。印染一件加冕披风要300万紫螺做原料,价格非常昂贵。恺撒是罗马皇庭中第一个使用普紫色的人(他引入了一种长及脚踝的紫色长袍仅供自己享用),紫色的服饰被严格限定为皇室和贵族所有,服饰上紫色的多少和装饰的位置代表着地位的高低;珍贵的书籍用紫色染制,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正式签名全部用紫色题写。那个时代,对于紫色的规定几近严酷(紫色是西方历史上被规定的最多的颜色),庶民擅自使用紫色有时甚至要以杀头为代价。历史上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曾用这种紫色装饰她的船帆甚至整个宫殿。几个世纪后,拜占庭皇帝们纷纷效仿,建造紫宫,“于是,‘生于紫色’即‘born in purple’一词应运而生,意思便是,生于帝王之家”。

同类推荐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 初中数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数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近几年来,说课活动已成为被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新的练兵形式。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 年提出来的。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自己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可以说,说课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的展示。
  •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关于文字与影像、文字文化与视觉文化、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的同与异、电子文化的霸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忝列旧说,只是认为在中国的影像工业包括影像传媒中,有一些新的现象值得注意,有一些新问题值得探讨,有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值得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真审视。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
  • 中国社会病

    中国社会病

    目睹中国之病现象,这是一部不遮家丑、真正关心百姓的书。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社会进步。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李松用他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热门推荐
  • 幻想大陆:绝色女帝

    幻想大陆:绝色女帝

    是女人又如何,在这个幻想的大陆上,女人照样可以成为最强者。十年苦修,被挚爱做抛弃,师父为了就自己而惨死,家人也横遭不幸。天不容我,我便逆天。
  • 难立三十

    难立三十

    张原立,四川边陲县城里出来的凤凰男,改革开放后长大的一代。没有殷实的背景,没有显赫的靠山,自己一人在上海独立打拼,到现在还和女友分别租住在不足十平的格子间里。总想着出人头地,却总是实现不了,展眼三十将至,张原立还是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挣扎,不知该去向何方。
  • 琴师之惊凰琴

    琴师之惊凰琴

    个人文笔不能再写,此次弃坑,来年再续。终完次坑
  • 我的十八岁

    我的十八岁

    校园生活虽然过去了,但是留下的,不是悲伤,是一页页的记忆。我愿意用我笨拙的文字描绘我的校园生活。其中虽然乏善可陈,但是倘若大家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印记,这说明作者与大家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套用一句话:世上根本没有作家,其实每个人都是作家。
  • 天神遗株

    天神遗株

    有少部分人就是世界上的神明。这是一个解开世界辛密的故事。也是一位另类神明的成长之路。
  • 少年的小阿姨

    少年的小阿姨

    一个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在现实中相遇相处相离的故事。那是他和她的青春,他和她的年华流转,奔向未知的将来...
  • 清穿之翻云覆雨

    清穿之翻云覆雨

    玉书原本的打算是:吸龙气,事了登仙去!哪知中途硬被逼成:吸龙气,登皇位,而后才能登仙去!结果中间跑出来个不和谐音符:某人:亲爱的,你要去哪里?我和你一起!玉书:……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际:暗黑之旅

    星际:暗黑之旅

    岩松碰瓷而死,却意外成为了地球的领主,本应该身价亿万的他却发现自己债台高筑,简直就是坑爹啊!地球的资产居然是负数!他居然已经陷入了文明泯灭的绝境……
  • 武逆三千

    武逆三千

    无尽空间,无穷无尽,何为尽头?什么寰宇万千、诸天万界,都不过其中一个泡沫罢了。形形色色的奇异种族,千奇百怪的修行方式,然殊途同归,一切尽归大道,大道三千,亘古永恒。崛起于红尘凡世中的天才少年,怀着强者之心,冲出凡世,覆压诸天,纵横万界。
  • 无敌打工仔

    无敌打工仔

    我是无敌农民工、我是超级职场白领、我要创造我的商业帝国!N市的夜晚非常的好看,这让初次来到这里的吴迪大开眼界,只见路面上到处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各种只有在电视上才见到的好车时常从身边穿过,道路两旁的商家橱窗里、门脸上都点着不断变换颜色的霓虹灯,大大小小的彩色招牌叫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