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2800000006

第6章 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2)

直到遇到了安德鲁之后,埃达才彻底摆脱了性别束缚,获得了身心自由。尽管在生理性别上埃达和安德鲁是不同的,但是安德鲁并没有威胁到埃达自我的完整性,正如安德鲁的名字所示——“你也一样”(Andrew=And you do),实际上他们是一样的。两人拥有同样的爱好,都喜欢谈话,而在谈话时,两人是平等的,彼此既是听者又是说者,没有一个人会剥夺另一个人的话语权,所以他们的谈话能够称得上是有来有往的交流。与安德鲁的平等交往使埃达变得自信起来,埃达的自我不再缺失,她进退自如,“既能停留也能前行、既能进也能出。”在小说的结尾,一个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埃达和安德鲁的性别能够自由地相互交换,埃达可以变成安德鲁,安德鲁也能变成埃达,不仅如此,他们两人还能够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斯泰因这样说道:“渐渐地这事出现了。它是埃达和安德鲁。”所以这篇小说以一声满意的“是”结束了全文。

反对“父权制”:双性同体的目的所在

斯泰因在《埃达》这部小说中通过男女主人公埃达和安德鲁的生活经历,表现了男性和女性消弭性别差异的可能性。其实,斯泰因对双性同体的认识是建立在她的生活经历基础之上的,因为她本人就是一个女同性恋者,不仅毫不避讳自己和同性伴侣艾利斯(Alice B.Toklas)的关系,公然与其生活在一起,还于1914年宣布了与艾丽斯的事实婚姻,而且在和艾利斯的关系中,她倾向于扮演男性的角色。例如,当她与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罗素(Bertrand Russell)等哲学家,艾略特(T.S.Eliot)、菲兹杰拉尔德(F.Scott Fitzgerald)等作家或塞尚(Paul Cézanne)、毕加索(Pablo Picasso)等艺术家探讨哲学、文学和艺术等问题时,艾丽斯是无缘聆听的,她只能和这些男性名人的妻子们聊聊女红、帽子、家具之类女人常聊的话题。所以美国文艺批评家盖尔文(Mary E.Galvin)在《五个现代主义女性作家》(Five Modernist Women Writers)一书中认为“斯泰因也许是除了萨福之外有记载的文学史中最著名的女同性恋作家。”Mary E.Galvin,Five Modernist Women Writers.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2000,p.36.的确,在20世纪初,她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向常态性别模式发出了挑战。美国女同性恋理论批评家葛尔·罗宾认为:“所谓常态主要指的是异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也包括那种仅仅把婚内的性关系和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作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依据罗宾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斯泰因在现实生活中认同了女同性恋的性价值观,成功地转换了自己的性别身份,勇敢地逃离了不属于她的疆界,用属于她自己的独特方式取代了男性权威。不仅如此,她还在诸如《埃达》等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了男性气质,追求男女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性别取向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合而为一,力求使她的创作达到双性同体的理想境界。

然而,令评论家们奇怪的是,斯泰因虽然在小说《埃达》中设计了埃达和安德鲁合而为一的结局,但是她却并没有就双性同体的观念作出深入的理论阐释,倒是与她同时代的英国作家伍尔夫对此发表过精辟的见解。1928年,伍尔夫发表了“文学史上最长最迷人的情书”——并把这部风格独特的幻想体传记小说献给了自己爱恋多年的女同性恋作家兼诗人薇塔·萨克维尔-怀斯特(Vita Sackville-West)。1922年,弗吉尼亚与当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女同性恋作家兼诗人薇塔(Vita Sackville-West)相遇,并堕入情网。书中,伍尔夫以怀斯特为原形,塑造了奥兰多这位穿越时空、集两种性别于一身的形象,初步显示了伍尔夫对男女性别二分结构模式的挑战。次年,伍尔夫又发表重要论文《一个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在这篇文章中,她受到一对青年男女分别从左右两侧一起钻进出租车的情景的触发,提出“双性同体”的观点,指出卓越的作家应该融合两性特征,即同时具备男女双性的素质,伍尔夫这样说道: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有两种主宰力量,一种是男性因素,一种是女性因素;正常而舒适的生存状态依靠的是这两种因素的和谐相处,融洽共存。柯勒律治曾经说过,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两种因素并存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只有两种因素融为一体时,心灵才会才气横溢,充分发挥其所有才能。

与伍尔夫相比,斯泰因一再宣称她对女权运动不感兴趣,既不热衷于获得当时大部分妇女渴望得到的参选权,也很少发表文章直接论述性别问题,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意无意地歧视学无专长的女性。但是当“新女性们”义愤填膺地致力于“谋杀”19世纪帕特摩尔(Coventry Patmore)诗歌中描写的“家庭天使”、争取男女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平等时,斯泰因没有采取事不关己的漠然态度。她虽然没有像伍尔夫那样旗帜鲜明、慷慨激昂地宣扬自己女权平等的观点,却在小说《埃达》的创作实践中运用“抽象、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技巧——把我们带到了熟悉的现实后面”。她取消了对埃达、安德鲁等人物的外貌、性格、举止和行为的具体描述,也淡化了人物具体可感的性格特征,甚至还有意识地模糊直至取消了人物的性别之分,从而用文学形式自觉地将文本创作和对以菲勒斯为中心的父权意识形态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语言和符号的深层层面探究取消父权制意识形态,建立女性符号、女性话语的可能性,使她的文学作品脱离了读者熟悉的语言形式和文类传统,使该小说摆脱了“教育小说”原本应该具备的社会性和现实性,从而用一种玄妙的方式揭示了双性同体的状态下整体不分的理想境界。

总之,在《埃达:一部小说》的创作中,斯泰因改变了写作手法和技巧,有意识地淡化了情节要素,去除了小说人物传统的文学体裁的整体性和封闭性特征,使用了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她理想中的双性同体的境界,以此来抗衡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和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Bradbury,Malcolm and Robert Mc Farlane,Modernism.Harmonds worth:Penguin Books,1976.

Elliott,Emory ed.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Galvin,Mary E.Five Modernist Women Writers.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2000.

Gilbert,Sandra M and Susan Gubar,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by Women:The Tradition in English,Part Two.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85.

Stein,Gertrude Stein:Writings 1932~1946,New York:The Library of America,1998.

葛尔·罗宾等著、李银河译:《酷儿理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伍尔夫著,瞿世镜译:《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伍尔夫著:《奥兰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同类推荐
  • 歧路灯称谓研究

    歧路灯称谓研究

    本书共三部分,对《歧路灯》中的称谓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从语义学角度将称谓分为八类,即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敬谦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职业称谓、俚俗称谓。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今生前世劫

    今生前世劫

    一世界,正邪相生相克,道修绝世奇才与魔修顶尖妖孽巅峰决战,使得空间破碎,时间逆转,二人被卷入虚空乱流。然造化弄人,另乾坤,生死仇敌转世投胎竟成孪生兄弟,际遇不同,再次造就阴阳。何谓善?守我本心征战沙场。哪道恶?蔑视苍生唯我独尊。善一念成恶,恶转身为善,世间无绝对,只是众生相。神魔变,搅乱风云为哪般?只因前世情仇未断。本是神,却炼成了魔,原为魔,却修成了神。懵然惊醒两世缘,笑看原来为哪般。兄弟同回前世,神魔共睹因果。生生世世、恩怨情仇,弹指间灰飞湮灭。神道魔道皆为道,道不同,又如何,终归一场梦星河。
  • 三国诸侯初长成

    三国诸侯初长成

    受到书友们的批评,无缘再次让周剑复活了.请大家看看无缘的新作"恨世绝"吧,传统武侠人物对抗二十一世纪的知识青年,谁能笑傲天下.(另外征询意见,是否让官雨蝶也一起穿越?请大家到"恨世绝"发发顺评,让无缘也有个底,谢谢了!)
  • 来世我会做个好人

    来世我会做个好人

    十一岁本该是在学校学习成长的少年,因家庭原因,一人离开了学校,离开的家乡。过上了漂泊无依的生活。那年他才十一岁,没有鞋穿,他就赤脚走,漫无目的的往一个方向走。饿了,就捡路边能吃的东西,困了就找个桥洞,有车过去,就扒车,光着脚走上了远方的路。慢慢的他实在忍受不住饥饿,去偷,去抢,这样走上了他人生,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他认识了一方的黑道大哥,替别人卖命。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给年迈的爸妈留下自己能给的,再次离家之前,他对爸妈说了一句话:爸,妈,你们不要给我打电话,除了我找你们,你们是找不到我的。从此一去不回……
  • 殇梦飘雪

    殇梦飘雪

    呐,姐姐!去复仇吗?当然!对了,我可是没有牵挂哦!当然啦!
  • EXO不负时光

    EXO不负时光

    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变越美好的东西,只有回忆那些美好的日子和我曾爱过的你,还在我心里那是一段时光而你是我的时光恋人
  •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选自世界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代表之作,故事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寓意深远,小故事中隐喻着大道理、大智慧,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又可在欢笑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其蕴涵的哲理,并从中获益。
  • 娜斯比亚的方舟

    娜斯比亚的方舟

    为了保护失去了双亲的妹妹,男主角林雷决定以管家的身份与身在豪门的妹妹林沐雨相依为命,两人不但要寻找双亲逝世的真相,还要面对因家族、种族等关系所造成来自各方面的攻击,以及连存在本身都是迷的十二座人工岛屿。围绕着是非之地的十二座人工岛屿所展开的阴谋论,正在悄然浮出水面。
  •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艺术常识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艺术常识

    本书以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精选出600个小学生最爱的问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众多艺术门类的问题进行回答,内容简洁而生动,便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得艺术知识,快速提升小学生的艺术赏析能力,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备书籍。以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精选出600个小学生最爱问的中外文学中的问题进行回答,内容简洁而生动,便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得文学知识,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备书籍。
  • 二战史·叱咤英豪

    二战史·叱咤英豪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神明

    神明

    用你的时间来购买你遗忘的记忆,生命因为记忆而变得美丽,变得丰富,遗忘是因为你自己不想记得,你真的要记起来吗?好了,至今为止,你已经用完一生来购买你的记忆,你的一辈子都属于我了。每个男人都是自己喜欢的女人的神明,你卖给我的时间,从今往后的全部还给你,找回的记忆,是属于你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