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3000000028

第28章 “三论”教学的方法论与大学教育的价值论思考

王黑特

所谓“三论”是指艺术概论、美学概论、文学概论这三门大学本科生的课程。在不同的学校,“三论”的讲授对象各有选择,基本是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课或选修课程。但有一点几乎是共通的,即,“三论”课在各个大学一直处于既不能摒弃又不被重视的边缘状态。部分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轻视和疏远,原因是多层面的。其中可以看出从教学方法到教材编写,从学生素质到教育体制,从课程设置到就业动机等多元的互动与组合关系,可以说从这些普通的不为人侧目的课程本身可以折射出错综复杂的社会、教育和历史动因。本文试从价值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有些大学教师发表文章提出以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三论”课程的兴趣,笔者积极认同。但是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从方法论层面思考这些课程的讲授技术问题,根本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经面对新闻学、传播学、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思想政治、数字媒体艺术、公共事业管理、动画等专业的本科生,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但不同年级的学生中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位学界著名的博士生导师曾经非常气愤地说,我永远不再给某专业的学生上课。笔者和其他教师也有同样的感受:有些学生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使之静下心来听课或与老师交流。为了引发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时在课上播放著名的、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故事片,但这也仍然不能将这些学生留在课堂。这说明试图从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也许人们会说: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这话言之有理。教师大概就像厨师,学生是其食客,只有食客挑剔的权利,没有厨师解释的机会。但是对待皇帝这样的食客可能也只有想出“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办法解围了。

是的,80后、90后这些学生恰恰是我们社会的皇帝,他们在“一主六仆”的氛围下长大,世界永远得为他们服务。但是事实又不是这么简单。他们虽然是一代物质皇帝,但是他们也同古代皇帝一样是精神奴隶。应试教育体制无情地剥夺了他们求知的权利,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剥夺了他们游戏、运动、社交等等的权利。

他们是一代为考试而活着的可怜的孩子。所谓考试就是小学升初中时考他们小学时没学过的初中知识,考高中时再考初中时没学过的高中知识。让多数学生永远处于疲惫的追赶状态,毁掉他们的求知兴趣,毁掉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样的学生考入大学后对学习当然已经厌倦。作为正常的人,他们也应该得到一段放松和休息的时间,最好远离苦恼了他们十几年的知识和书本。

这样说并不否定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们仍然对学习保持着高度热情,但是其中又有多少学生是因兴趣而学的呢?恐怕学分、成绩、考研、保研、就业等功利性驱动仍是促使这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这样就导致了60分万岁、考研优先和与就业挣钱有关的课程优先的现实状况。似艺术概论、美学概论、文学概论这些与就业无关的课程(或与考研科目无关),学生们当然就可以敬而远之了。

这又导出一个价值论问题———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上大学?人们可以不加思考地回答,上大学当然是为了就业,不然大学毕业没有工作靠谁养活?这样的观点也往往是专家们的观点。笔者一次参加教育部下属机构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会上代表教育部的一位专家呼吁不要再扩大大学招生数量,他没提教育质量问题而是说将导致无法就业。这是显而易见的读书就业论。当中国读书人终于摆脱了古代的读书为科举、科举为做官的价值体系之后,现在又不由自主地钻进了读书为就业、就业为挣钱的新的功利主义价值模式之中。难道读书上学就只能为功利吗?

如果说60岁以前是人生的美好时光,如果一个人一直不间断地上学读书直到28岁左右博士毕业(出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再留校园作两年博士后),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有一半的人生好时光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而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从3岁上幼儿园起直到25岁左右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常态选择),一直不间断地在学习,以60岁退休为限,其在校园生活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一。即校园学习和工作、退休一样已经成为现代人生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常态。如果读书就是为了就业,那么这个就业准备成本恐怕太高了,时间也太漫长了!大学教育就业论其实是现代性所延伸的工具理性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理工思维模式管理大学的具体体现。

上大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就业!大学教育应该自成价值体系,大学教育是一个自律体系,或者说整个校园教育是一个自律体系,应该自成价值。校园应该成为人们享有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最佳选择。因为,校园有相对的清纯,有相对的安宁,有相对的超脱。如果大学教育具有社会功利目的的话,也应该是长远的整体的社会目的指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人文、艺术素养。从大的历史范畴看,较高的大学教育普及率会更多地降低社会发展成本,会使中华民族厚积而薄发,最终屹立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

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享有大学自由超脱的学术环境,就是为了分享人类现代化的成果,而不是为了受制于现代性的制约。如果将人生分为校园学习、社会职业和退休养老三个组成部分的话,就业也是人生一个不可或缺的转折。大学教育作为一种人格的素质养成过程没有必要一定学以致用。起码人文学科可以是这样。事实上现实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差距或相距甚远(人文学科更显著)。这一事实也说明,大学学习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基本能力平台,这一平台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职业能力要靠自己在此平台上去自我搭建。就像在计算机上安装和使用专业软件一样。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人类何以要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光做职业准备。

明确了这样的大学教育价值论,我们就可以回到本文最初的讨论:“三论”课程教学的方法论。根据本人这些年从事艺术概论、美学概论和文学概论教学的经验、教训,笔者对“三论”的教学方法作出如下思考,其中肯定有不少是其他教师早已实践过的旧套路,但此举只为抛砖。

一、课程设置要恰到好处

艺术类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在开设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之前首先讲授艺术通史和本专业的艺术作品分析课程,概论类课程宜放在了解、掌握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史知识基础之上再进行理论概括式的知识传授。非文学、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将“三论”作为必修课程没有必要,作为素质教育他们有必要开设艺术通史和艺术作品赏析类的课程。“三论”课可以作为在接受了艺术史和艺术作品课程教学之后的选修课程。重视艺术史教育是发达国家教育的通行做法。文学概论可以考虑只作为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设置。

二、课堂教学要有意脱离教材

人文学科的教师应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知识系统,不应依赖于既有的教材,死抠教材的教学方法既给学生以死板、懒惰的印象,又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形成。依赖教材的教学方法是我国僵化教育模式弊端的具体显现。如果以考研为理由要求教师按教材讲授,事实上是在延续中学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转变为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是使大学生成为高四、高五学生的做法。何况越来越多的人文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明确规定不指定教材。在我校,过去即使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出题教师也极少按指定书目出题。教材是大学生阅读和形成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的基础书目,不是教师的教案。教师的讲授至少应对教材所写内容进行尽可能的发挥和挖掘拓展。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教师对教学不负责任或无能的表现。而我国现有的“三论”教材大多老套、肤浅和僵化,因而,更不宜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支撑。

三、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现在已经成为常态的教学手段,没什么讨论的新意。

笔者倒是觉得在高度电子化、媒介化的今天,在工具理性主义泛化的时代,电子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许是把双刃剑———它在给师生带来便利和快感的同时,也把学生媒介化了。学生们对网络的沉迷已经无法分清虚拟和现实之别。如果抛弃功利主义的教学目的论,而把素养教育作为重要的选择,那么亲身体验艺术也许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当下需要,很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更深层的良性影响。所谓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在艺术实践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艺术的审美魅力,其方法可有三种:一是安排学生们进行一次艺术创作活动。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选择音乐等艺术。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选择非本专业的艺术种类进行创作,并在课堂上请学生们讲解自己的创作体验,使学生们对艺术(以及非本专业的其他艺术类型)产生亲近感,理解其中的美学内涵。

二是走出校园,带领学生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欣赏音乐会或戏剧戏曲演出。

带领学生们参观文化名人故居等等。笔者每次带领学生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都亲自为学生们讲解文物的文化、历史、艺术知识,讲解美术作品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观赏兴趣。亦曾几次带领学生们参观北京八道湾的鲁迅故居,并且就地与周作人佣人的女儿张淑芳老人交谈,倾听老人讲述二先生一家的生活轶闻,以及她所经历的民国历史。可以说,学生和教师都能从中得到人文、历史和民俗的有机的生动体验,这是任何书本教学都无法实现的。

三是教师讲解自己的艺术创作体验。比如笔者在2009年秋季学期给传播学和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讲授艺术概论,恰好笔者在做电视连续剧《美丽会说话》。

笔者不但在拍摄现场给学生们讲解导演的场面调度及各专业的配合,而且给他们安排角色参加演出,并让录音艺术专业的同学们现场感受录音师的工作过程。这一学期笔者还给北京一家中医院做装修设计,装修运用到了汉代艺术符号,追求汉代美学风格。笔者把构思过程、艺术创意设想以及设计过程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一一讲授,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本人的教学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确实给学生们留下了持久的印象,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再次相见时,他们早已经忘记了课堂上讲授的各种理论概念,但是他们却忘不了体验式教学的一帧帧画面。一些在电视媒体工作的学生,遇到问题不是去找他们当年的专业课老师,而是找到我这个教“三论”课的老师。

四、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

在工具理性主义盛行的今天,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学的影响,应试教育体制的形成恰恰是工具理性主义泛滥的后果。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享有大学的自由精神,享有超功利的人文艺术精神。因此,教课的重点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信念。这样的教学理念与中央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是对中国儒家和谐、中庸思想,道家清静无为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让学生明白艺术、美学和文学不属于科学技术范畴,而是属于人文学科。从体系来源和发展来讲,人文学科不属于科学,科学最初属于人文。

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和人文共有的批判、质疑能力。明白科学与科学主义的区别。

可以从某一个知识点发散开去,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人文知识体系,可以适当讲述马克斯·韦伯、卡尔·荣格、法兰克福学派等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贡献。

五、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过程比考试重要为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宜有意淡化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制约和影响,可以考虑将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大,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减轻。期末考试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质疑批判能力、有机综合能力,撰写论文应该是有效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引导到平时课堂讨论、非试卷作业和艺术审美发现方面来。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感受力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工具理性主义和大学理工管理体制笼罩下,在应试教育体制和教育就业论的大语境下,“三论”类的课程教学很难与实用价值高的课程相匹敌。事实上,整个人文学科普遍面临着种种困惑和危机。要想摆脱这种窘迫,单独靠某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能力的单纯提高是不现实的。这是一种社会悖论:为了美好的人生而必须接受教育,教育又毁灭美好的人生。本文上述方法论的五点思考绝对不是实现悖论突围的有效方略,仅仅是供同仁参考的压力缓解方式,仅仅是某个版本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简陋配方而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王黑特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同类推荐
  •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王,你何曾爱过我

    王,你何曾爱过我

    秋起,有微风滑过的清香,有阳光照射的明媚,有树叶儿滑落的声响,还有,一抹抹微凉拂过心头的舒畅。微风,轻掀起衣角,轻吻着发丝,不经意间,那些春花夏梦的记忆,就感染这个多情的秋季。于是,心,慢慢的沉浸,轻轻的驻足,让心停歇,聆听风,倾听雨,原来,岁月处处都充满着暖意……
  • 符武天下

    符武天下

    这个世界,强者为尊,而世间却是苦海,常人难渡。被侯府赶出来的少爷,被骂作废物的方羽,一心追求武道巅峰,用符法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我必登武道巅峰,求得天道极致。我要符武双修,渡过世间苦海!谁敢拦我?魔挡杀魔,神挡杀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双面王爷:绝艳少主(大结局)

    双面王爷:绝艳少主(大结局)

    他,拥有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是天朝第一美男子他,永远温文儒雅的笑,那笑的背后藏着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的痛楚和冷漠世人都认为,他是当朝皇帝的桊养男宠却不知他背后隐藏的残忍和血腥她,是他收养的孤女她,只是他众多棋子中的一个爱上一个被他亲手送给胞弟的女子这份矛盾的心碎该如何释然她争取过,放弃过,痛苦过,也幸福过转了一圈,终究回到原点,她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她面对的压力实在太重太沉后妃、皇帝、王爷、官家小姐、旧情人。。。都是她的情敌然而在她心底始终秉着一个信念:只要他爱着她,不论身处何处,经受怎样的磨难,她都甘之如饴!只为了那当初的誓言:她一定会保护他,守护他,但这一切都得付出代价而那代价竟是永远的离开他。。雪无染:我的心底有份说不出的爱,我知道我爱你,却永远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我怕你不够爱我,我怕我没有资格爱你,我怕不能带给你一生一世,不能带给你幸福,所以我只能选择放弃,为了你,我愿意自己品尝苦果。雪炽天:初月,你不是最美丽的女子,却是最令我心动的女子,在这纷杂的宫廷内,你的心犹如一块璞玉,干净剔透,然后我的一次一次追寻最后却换来你的致死抵抗,难道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遇到心心相印的人?初月:无染,我对你的感情你不应该质疑,不应该退缩,为何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却总是失败,我追得好辛苦好辛苦,但是我仍然不会放弃,因为,我爱你,直到生命的结束,那时,不是我不爱你了,而是无法再爱你。雪澈:我是皇帝,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可是有谁知道其实我只是个爱情的卑微者,我爱上的人不是别人,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也许世人都唾弃我,都会以怪物的眼光看我,但,我无法阻止我的爱意,只要和无染在一起,我不在乎任何人的目光,不在乎这个皇位,因为,我不为一世英名,只为他的温柔一笑。本文QQ群:41865453群名:绝艳少主囧(*^__^*)嘻嘻……敲门砖:雪无染(咱比较向着美男。。。。)新建的百度贴吧名:仇雪妃言情吧。欢迎捧场哦!《总裁前夫,别装酷(全本完)》讲述男版麻雀变凤凰:如果有一天你的老公从无名小卒忽然变成身价超过千亿的大总裁,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惊喜?哇!我做阔太太了!猜疑?他会不会嫌弃糟糠之妻呢?委屈?他越来越没有时间和我亲亲热热了!看坚强女性沐筱琦与温柔男颜逸琛演绎新版总裁故事,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哦!http://www.*****.com/?a/115771/
  • 现代幻想

    现代幻想

    自洪荒之后,仙就成了一个飘渺的传说。千百年后,百家争鸣,都想要在求仙路上走出关键一步,但仙不再人间,只剩各个秘境当中遗留的蛛丝马迹让后人不断探寻。一个青年,带着一个疑惑,被卷入了这个神奇的世界!“他,是谁?”而他自己又是谁?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重生之云苏

    重生之云苏

    嘴角的似笑非笑是她的招牌,她的笑能迷了人的眼,乱了人的心。一双红眸,有人道她是妖;一袭白衣从天而降,有人道她是仙;面对情,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淡漠的上官寒晨:“苏儿你在那里?五年了,你可还记得晨哥哥”温和的游离:“苏儿,谢谢你在第一眼便认出了我”妖魅的邪无痕:“为什么我不可以,小苏儿你说过我们是同类”祥和安静的花永逸:“苏儿,你要记住牵起手的那一刻,我就已是你的了”......
  • 脉门全开

    脉门全开

    脉门,作为打开强者之门的通道,是玄脉大陆强者的象征。亿万年来,地界人都以能够为天域强者服务而感到无上光荣。当每一个人都对天域顶礼膜拜,当每一个人都认为被天域的命令是天经地道时,他,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他,要以草芥的身份,向天域发起挑战......
  • 道刺

    道刺

    世间一切,不过都是一枚刺。有锐利的尖端,光滑的侧面。存在的过程,只不过是刺对向谁,光滑处又对向谁。待到最后,或无刺或曾经的光滑都变成刺刺剌剌的棘束。只是因为有过曾经,有过经历,有过一颗年少热血的心,最后被世间冷却。原本的刺也就变了...会变成什么,无从而知,或许这就是时间,这就是道。天地之道何止千万,我的道只是一枚刺。我,也只是一枚刺。
  • 初一落倾容卿月

    初一落倾容卿月

    当今女主,多重身份,倾国倾城的容貌,来无影去无踪,却时时陪伴他左右。他一代妖帝,却有一副闭月羞花的容貌,找他看来,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人心狠手辣的他却独独她宠爱不已。————写不好请见谅,我我已经很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