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3300000010

第10章 电影里的细节 细节里的电影

应旗

国内有许多影片,创制精良,看得出导演在拍摄时用心良苦。然而,当影片摄制完成面见观众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的创作者们却总会发出相同的感慨:电影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仔细地加以分析、推敲,就会看到,影片里的失误与不当之处,似乎并不全是因为主题偏颇、情节离谱或者是人物树立不起来这样那样的原因。那么一定还有别的原因。我想,遗珠之恨往往是源于细节的缺失。

在上个世纪的下半叶,国内有文艺评论工作者提出过一种观点,后来在影评界这种说法又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即:美国影片大不真实小真实,中国影片小不真实大真实。我认为,大不真实与大真实暂且可以搁置不谈,但是美国影片小真实,中国影片小不真实的这种说法,确是一语中的。为什么国内的许多影片在放映过程中,时常会引起观众们的嘘笑,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影片中出现的各类细节很不真实,是些既缺乏生活依据,又没有艺术品位的虚假细节。作为影片的创作者,倘若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没有切肤之痛般的体验与感受,却硬要以耍弄小聪明来替代严肃而又深刻的思考,那么拍出来的影片里,当然是除了充斥着矫揉造作的噱头之外,哪里还会再有什么具备着审美价值的细节存在呢?!要解决这个有害于创作的顽症,需要从善于学习做起。列宁讲过一个真理:有比较才有鉴别。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在各种形式的细节的运用上,想想自己的似是而非,再看看人家的精准到位,不能不令我们有所醒悟。

举几个例子,看看能否有些启迪的作用。

1.物件细节

摄制于1957年的《晴朗的天空》,是一部优秀的故事影片,它也是苏联解冻文学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剧中的男主人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军飞行员,在历次空战中曾击落纳粹德军的数架战机。战后,这位苏联英雄非但没有受到赞颂,反而却为当局所误解。经过多年甄别,才终获平反。要说明一下,已经看过前面章节的观众和英雄的妻子(剧中人物)的心情与这部影片的流程自始至终都是一致的。妻子在等待公正的结论,观众们则还要看一下影片里如何出现这迟到的裁决。

某日傍晚,政府机关大门外;

路灯下,站着一个孤独无助的女人,她就是英雄的妻子;

离她百米之遥的地方矗立着政府机关的大厦,在暮色中显示出它的威仪;相比之下显得如此渺小的妻子已经站立了整整一天;

天终于黑下来了,妻子也终于等来了为求个公正结论而在机关大厦里“待”了一整天的丈夫(男主人公);

丈夫走到妻子的身旁,默默无语;

妻子探询的目光紧紧盯在他的脸上,急切焦灼;

良久,丈夫紧攥成拳头的右手在妻子面前缓缓展开,手心里有一颗红色的五星勋章;

在路灯的辉映下,五星勋章熠熠闪光;

夫妻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热泪横流……

红色的五星勋章,这么一个物件细节,在关乎人物命运的规定情境中被如此巧妙地加以运用,使每一个观众的内心都不由得为之一震。感动之余,也在叹服导演的睿智:它规避了常规化的表现手法,把官方给英雄平反的郑重场面推到了幕后,而重笔浓墨地表现了相依为命的夫妻二人在得到红星勋章后的喜极涕零。这种并非一般化的艺术处理,充分显示了该片导演在政治层面上的深刻思考,一个小小的红星勋章解决了英雄是不屈的,首长更是不会错在面儿上的这个“相悖两难”的大难题。在艺术层面上,如何对人物的情感进行刻画与描写,导演同样也是才华横溢。他利用的这颗红色的五星勋章,是一个生动而又独特的物件细节。小小细节,以小博大,“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人生意蕴境界,被它不落俗套地展示出来了。

苏联导演的经典影片与中国唐代大文豪的绝唱诗篇虽然相隔千年,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审美观念上却是相吻合的。异曲同工的依据在于它们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美学原则:艺术作品贵在委婉含蓄。

2.动作细节

在荣获1970年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故事片《巴顿将军》中,巴顿的饰演者乔治·斯科特是个颇具实力的演技派演员。他在塑造巴顿将军这位历史名人时,确有其独到之处。一次,巴顿将军的同僚布将军与巴顿调侃:“听许多人讲,你最珍爱的是自己的鼻子,因为它长得漂亮。”有了这层铺垫,便有了下面的演员表演的动作设计:数日后,在作战掩体里,为了一个战役行动方案,巴顿同布将军发生争执。布将军有些冲动地对他说:“要知道,士兵们在前方是要流血的,要珍惜他们的生命!”巴顿听此言后不由一怔,几乎是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的鼻梁骨(每逢志得意满时,他总是爱摸自己的鼻子的)。这个动作,看似随意,实则经意。演员通过巴顿爱摸鼻子这个动作细节的设计,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巴顿将军自我欣赏、风趣幽默、自信不羁的独特性格。而此时的一摸,又恰是在听到“在前方是要流血的”这句话时,他感到了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这形象地反映出巴顿将军对生活的留恋。摸鼻子这个动作细节之所以得以成立,还在于它能把人物与剧情有机地融合。

我认为,演员的这种表演设计,在具有微相学特质的电影作品中,恰恰是最迫切需要的。我们的有些演员实在是需要借鉴这种好的经验。不客气地讲,在当下的影视演艺界,有相当多专业演员的表演是不过关的。职业道德水准偏低,表演技能水平也不够高,这只是导致表演有虚假成分的一个方面,恐怕在演技观念上也要认真地反思一下。为什么乔治·斯科特在镜头前就有这种游刃有余的动作设计,利用侧写手法不露痕迹地来描绘人物的性格色彩。而我们的那些过不了关的演员在塑造人物时不是显得东施效颦,就是佯装松弛自然。其实演的都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最多也就是他(她)们自我欣赏的酷B相。这样的费力不讨好的表演与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毫无关系。

上述的这两类演员,前者女性演员不少,后者男性演员居多。在创作角色时,“内心中似乎已有、而外部动作皆无”的苦恼往往把他(她)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还是学一下乔治·斯科特这位演技派大师吧,因为他深谙镜头前表演艺术的玄机。这样说的主要意义在于,乔治·斯科特确实能让观众忘记他是在表演,并且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能毫无任何杂念的审视与感受一个真正来自于生活的人物形象,诚然它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3.时空细节

美国经典故事片《西部故事》的开场戏:

简陋的火车站月台上,三个匪徒席地而坐在等火车;月台上别无他人,铁轨上也没有停靠的火车,显得冷清;一个匪徒在掰弄手指;

另一个匪徒不时地用舌头舔着自己帽檐上滴下的水珠;还有一个匪徒则是目不转睛地盯视着自己眼前一只飞来飞去的苍蝇……

匪徒们百无聊赖且又单调重复的动作,使画面上本来就已显得异常沉闷的气氛更加被强化。观众对如此沉缓的节奏感到压抑,但这绝不是对这部经典影片本身的厌烦,而是和剧中人物的心情一样,感到难耐:火车怎么还不来?此种心理暗示的奇效,恰恰是导演所需要的。

艺术不等同于生活,如果真在银幕上如实地表现匪徒们等了几个小时,那电影院里还会有观众吗?这虽是个短小的情节段落,但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聪明地解决压缩真实时间的问题,使观众们在若干分钟内就能体会到经历若干小时的感觉。这样的时空细节,达到了改变真实时空的艺术目的,不能不承认这是高招。

4.视像细节

日本获奖影片《砂器》中女主人公理惠子与男主角秀夫激烈争吵后,愤怒地从秀夫的小轿车中跳了出来,在黑夜中一路狂奔。跑着跑着,她自己也感到了头脑昏沉,很不清醒,如何体现这种情绪呢?演员的表演固然是重要的,但还不够,富有灵感的导演此时加进了一个一列火车从理惠子面前飞驰而过的视像细节。火车的呼啸声惊醒了仍在梦幻中的她。也就在此时,观众们的主观情绪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仿佛刚回过味儿来,发觉自己刚才和理惠子一样也处在一种迷蒙的状态中。

试想,如果没有火车的飞驰而过、一声嘶鸣,观众与剧中人物情绪上的共鸣怎么能够得到确认呢?!说句题外话,现在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论述多如牛毛,所谓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比如讲,观众变成受众,心理被说成是心态,文学作品也成了文本,这类文字游戏与真切实在的道理是南辕北辙的。其实真正应该潜心研究的,倒是导演如何全方位地调动观众加大加深对影片创作的参与程度,如何让观众真正从情感上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砂器》这个例子证明,该片导演不仅是从剧中角色出发来创制这样的视像细节,同时也是为了让观众能更真切地感受人物命运而这样来设计视像细节。该片导演的这种独具匠心是有收获的,火车飞驰而过这一神来之笔的艺术感染力之强就是印证。

5.蒙太奇细节

仍以影片《砂器》为例:

火车站月台上,男主人公秀夫的患了麻风病的父亲与儿子被迫分手;

火车从远处驶来;

相隔几十米之遥的父子俩都意识到此时的离别实际上就是永诀,再拥抱一次吧!共同的心声驱使着父子俩同时向着对方奔跑而来;

火车急促驶来;

父子俩迅速地接近;

火车越驶越近……

在这组镜头中,导演两次插入喷着浓烈蒸气的火车头进站的短促镜头。

我理解,这里面有双关的用意:一者是规定情境使然,这是从生活真实的角度来考虑的;再者,它又是一种隐喻蒙太奇,象征着一种势不可挡的要把他们父子两人拆散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可以说,蒙太奇细节组接的隐喻功能在这一情感段落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展示。为什么观众们在观看时并没有突兀之感,就是因为场景选择与戏剧纠葛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明智的导演绝不会让人物的行为动作发生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地方,而是一定会让它发生在一个如进行艺术处理肯定会有生活依据的地方。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确实不易把握,因为真理与谬误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艺术实践表明,父子永诀发生在火车站就是一场经得住推敲的戏,因为它情理分寸把握得当。也正因如此,该片导演的蒙太奇隐喻功能的艺术构思,就自然能产生顺理成章、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

上举数例,皆为上个世纪的电影作品。说起来这几部影片我都是二十几年前看的,而且也只是看过一遍,为什么时至今日我还能念念不忘?细细思之,还是在于那些灵动细节在影片段落中所起到的点睛之笔的作用。今天提起笔来重新论述它们,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温故而知新。

在西方的文艺经典理论中,称“细节是作品的命根子”。可见在文艺创作中对细节元素的重视达到了何种的程度。作为时空艺术与视听艺术,电影作品尤为能够印证细节对认识生活真理,表现艺术真谛的作用。联系到实际生活与创作,我们实在是应该留意那些鲜活的、具有独特性、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节,撷取它们,加以筛选,并让它们在建构事件、呈现人物、营造意境与抒发情怀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一部电影作品比喻为一具艺术之躯,不言而喻,它的细胞和血肉就是作为创作元素的细节。艺术哲学告诉我们,局部与整体间是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的,它们相互依存,谁也不可偏废。

中国古诗云:“滴水见太阳,微尘识大千”,这说明远在古代年间,我国的文艺创作就深知细节元素对于整部作品的重要意义。今天的电影创作者是否应该认真地琢磨一下,何为真生活?何为伪艺术?

努力吧,只有脚踏实地地去探索,才有资格期待着出现奇妙运用鲜活细节的灵感喷涌。请相信,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里,不会出现雷同化、庸俗化的细节,而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细节凭借着它们自身的魅力,一定会让这部电影作品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灵性……

同类推荐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热门推荐
  •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典

    剑典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用了一把开天大斧,而之后大斧化为一把大荒剑,谁得到他它就能获得统治之力。从小长在铸剑山庄的叶云是个被预言“救世主”的奇才,但从小因误食一种毒物,从此变成一个世人触摸就会身亡的怪物。看他如何与青梅竹马的柳秋然寻找破解之法,又如何炼成五毒法,又是如何证明预言,一步步冒险,一步步成为救世主呢?一切就看叶云的造化了。叶云是否会坚持不懈的向前方走下去吗?
  • 网王:我媳是外星人

    网王:我媳是外星人

    在迹部景吾没遇到梵拉之前,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会很美好。自从遇到少女之后,他觉得眼前被蒙了一层灰。他深感少女是个披着羊皮的狼,而狮子绝不会喜欢上狼,但狮子想要吃掉狼。当那头狮子被狼反压时,狮子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关于一个蠢妹子攻略狮子的和♂谐故事。]
  • 问道财务:28个降低成本的高招

    问道财务:28个降低成本的高招

    本书将把企业的成本比作人的身体,健康和苗条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企业的“健康”和“瘦身”就在于其合理高效的“成本控制”上,书稿从日常开支、供应链、资产管理、财务等方面介绍了诸如建立成本控制的有效机制、降低成本、不加工资提效率、避免差错、合理评价业绩等28个降低成本的高招。
  • 一世倾城:君临天下

    一世倾城:君临天下

    到底是灭门天才,还是万古之王?是废柴痴女,还是绝代女神?谁说天才和废柴一定对立?昔羽:“云宸你给我过来!家里红旗不倒,外面还要彩旗飘飘?想都不要想!”“夫人说的哪里话,为夫可是一整天都没出过家门呢~”某爷挑眉,从某女身后悠哉悠哉的走来。咦?在后面,那前面这个是?“娘亲~”诶?被耍了??!!“夫人的智商,真让为夫担忧~”!!!!!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EXO之梦里彼岸花开

    EXO之梦里彼岸花开

    她,叫寒冰月,为他们付出一切,却换来遍体鳞伤……他,叫慕容冰羽,他们为她倾尽所有,她却不屑一顾……他们,是EXO,愿为她流尽鲜血,只求她一世安好……愿为她放下一世枭雄,只与她生死与共……愿为一世清泉,只伴她生生世世……愿为她一双羽翼,只求她生死相依……愿燃尽生命,只盼她回眸一笑……如果一切重来,他们能否再相遇?如果不能相遇,他们可愿意重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暴力法神

    暴力法神

    以魔能为力量,分为武士和术士,武士擅长近战,术士擅长远攻,这几乎是千古以来的定律,但是因为一个人——黎阳,这一切的定律都不再是定律。武士?术士?近战?远攻?这些区分对我都没有用。我是术士,但是我也可以让对手尝试一下我的拳头!法神不暴力,好意思自称法神吗?身为一个古武者,就算是穿越到了异世界,也要沿袭古武者近战的风格!身为一个古武者,就算是被判定为远攻的术士,也要沿袭古武者暴力的风格!身为一个古武者,别人只拥有一种属性,我却是要拥有所有的属性……以身体为阵,收集六属性本源成为阵基,看黎阳怎么一边成为一个顶尖阵术士一边修炼成一代法神。
  • 六合清浊

    六合清浊

    清,清理,扫除;浊,浊气,污浊。清浊,清扫浊气,还天地清明,究竟是清浊之战,还是六合奇缘,让我们一起去唤醒那段沉睡太久了的远古奇谈。看一场落雪也好听一回风雨也罢这悲旷寂寥的天下埋不下过往刻不得风华琴涩染秋风挥剑斩相思带着悲伤带着缺憾是午夜梦回时的妮妮缠缠亦或聚散流沙般的情深缘浅
  • 狂杀

    狂杀

    以杀证道,以杀名世,以杀铸就历史丰碑,以杀造就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