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4400000002

第2章 译制的基本理念(1)

译制片是什么?怎样认识译制现象?译制工作应遵循什么创作规律、具有什么特殊品质?衡量译制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很简单,因为译制片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所熟悉的译制概念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具有了新的意义。要真正了解译制、认识译制,尤其是认识当代译制的特点,还必须从我国译制产业的历史发展、译制的组织生产、关于译制的理论研究以及译制生存的社会语境等方面来加以分析,这其中首先要避免的是对译制的简单化理解,尽管单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对译制片的理解并不困难,然而,译制片的生产过程却没那么简单。电影译制的生产是集剧本翻译、艺术再创作、技术支持和组织制片为一体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认识这个系统,必须把握作为精神文化生产的译制与我国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离开了基本国情,就无法领会译制在我国存在与发展的真正意义。

第一节 译制的历史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译制片的发展见证了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为,与其他许多文化产业一样,译制业走的同样是一条从无到有、逐步繁荣、日益多元化的道路。这说明,译制片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译制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社会的进步是推动译制进步的根本动力。

一、概念界说:电影译制片+电视译制节目(电影、电视剧、专题)+网络字幕片

译制的概念最早是针对外国电影而言的,因为电影本是舶来品,后来才有了国内生产的影片。习惯上,人们就把国内生产的电影叫国产片,而把经过译制加工的外国电影叫译制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进入我们的家庭。同样,电视节目既有国产的,又有从国外引进的,其中不仅有电影,而且还有电视剧以及电视专题类节目。于是,译制的概念就不得不宽泛起来,从引进电影的加工扩展到引进电视剧、电视专题类节目的译配,甚至还包括国内影视作品涉及汉语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译制加工。

这就是说,译制的概念已远远大于一般意义的译制片的范畴。从定义上讲,所谓译制是指对影视作品进行的语言转换,或者说,译制就是把影视作品中的语言从一种符号体系转换成另一种符号体系。因此,只要是对原作中的语言系统进行转换,就可以认为是采取了某种译制的手段,而不管这种手段是配音、解说还是字幕。不过,从传统意义上讲,狭义的译制片是指经过译制加工的外国影片,而广义的译制片则应包括电影译制片、电视剧译制片以及其他经过译制加工的电视专题类引进节目。

译制的两种基本方式是配音和字幕,二者哪一种更具有现实性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配音片在过去独领风骚,后来字幕片逐渐风行起来,而且大有取代配音片的势头。然而这仅是一种假象。虽然,从某种程度来看,采取原声加中文字幕的方式在我国的大中城市有一定的观众群体,但是,从全国的电影发行拷贝数量来看,配音版拷贝占有绝对优势,这说明中国的广大老百姓更喜欢配音版译制片。其实,跟配音相比,字幕有几个明显的缺点:首先,阅读字幕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而我国尚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和半文盲;其次,看字幕分散视觉注意力,影响视听效果;最后,因为说话的速度一般比阅读文字的速度快,再加上屏幕的限制,所以字幕往往不能跟实际话语完全同步,常常需要概括大意,甚至删减压缩,结果造成字幕的效果远不如配音那样“吻合”。有鉴于此,在我国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的译制方式是配音,也就是用汉语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配上与其表演同步的话音。我们平常所说的典型的传统译制模式指的就是外译中的配音译制。而从更广的意义上讲,译制的方式还应该包括外译中字幕、民族语言译制(以配音为主)以及中译外字幕等多种形态。

二、电影译制(1949)

外国电影最早于1896年引进到中国。起初也有某种形式的“译制”,比如现场解说(被称为“活的说明书”)、打印字幕、“译意风”(同期解说)。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译制,也就是将外国原版影片加工成用中文配音的影片,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才出现的。如果粗略地讲,我国电影译制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17年初创发展期

我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5月完成的《一个普通的战士》。这部作品具有开创的意义,可以说基本确立了我国译制工作的创作模式。人们赞誉当时的厂长袁乃晨在开创我国译制片事业上的杰出贡献,称他为“中国译制片之父”。

上海电影译制厂(前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组)是我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电影译制的厂家,第一部作品是1950年3月完成的《小英雄》。几十年来,在上海电影译制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电影翻译家陈叙一呕心沥血地培实的谎言养帮助下,上海电影译制厂先后涌现了邱岳峰、毕克、李梓、乔榛、丁建华、沈晓谦、程玉珠、刘风等一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配音演员。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影视片以精良的制作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影视片译制也作为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首肯和赞誉。

1949~1965年这17年间,我国译制外国电影多达775部,平均每年45部左右,每年观众数以亿计。

2.10年“文革”萧条期

1966~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译制的影片很少,片源国家的数量也十分有限。比如,长春电影制片厂这期间总共译制了50部电影。

3.改革开放大发展期

规模:进入80年代,我国译制片年产量稳定在35部左右,后期又有增加的趋势。这个时期是我国译制片的辉煌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译制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00年,我国译制片产量为42部,其中,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28部,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7部,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7部。2003年,通过电影局技术审查的译制片(故事片、纪录片)有46部。其中以胶片形式发行的40部,数字形式发行的5部,胶片数字共同发行的1部。影片涵盖加拿大、巴西、美国、法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进口影片的品种从故事片、纪录片、专题片发展到70毫米、球幕、环幕、IMAX巨幕、动感等特种影片,品种在不断增加。

技术: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影译制单位都使用了当代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全能够满足国际电影市场对电影译制的需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译制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都具备SR·D和DTS双制式电影录音及制作能力。

专业:我国电影译制工作者已经掌握了电影译制的基本规律,而且在大量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满足电影译制生产各种需要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手段,从而使我国电影译制形成了一个成熟健全、专业性强的行业。比如,由于电影对白语言具有电影艺术的特殊性,是生活化的、口语化的语言,是银幕人物形象的语言,因此这对电影剧本的翻译就有特殊的要求。电影翻译还必须考虑到人物口型,用业内人士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把对白装进去”。电影剧本翻译完成后,译制进入排演、录音阶段,这时需要译制导演、配音演员、录音师配合工作。

机构:目前我国经国家指定的有四家电影译制单位,即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制中心、上海电影译制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分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

译制影片与中国电影一样,经历了从70年代单声道模拟“低保真”电影声音发展到今天普遍使用数字5.1声道高保真电影声音的发展过程。中国译制影片的发行拷贝数量也从每年的几部、十几部发展到现在的几百部,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不可缺少的品种。

三、电视译制(1958)

电视译制片属于电视译制节目的范畴。电视译制节目就是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电视节目通过翻译和配音解说后,播放给本国的电视观众收看的节目。目前,我国的电视译制节目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电视译制片,主要是在电视上播出的外国电影和故事片;第二类是电视译制连续剧;三是电视译制专题节目,这类节目包括了除电视译制片和电视译制连续剧之外的所有译制节目。

1.电视译制历史回顾

我国电视译制工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世界各地》、《外国文艺》、《动物世界》和《电视译制片》是我国电视译制节目发展初期的几个代表性节目。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译制片——菲律宾故事片《我们的过去》。1979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成立了译制组,专门负责译制外国电视剧和电视影片。可以说,1979年是我国电视译制片(经过翻译和对口型配音在电视上播出的外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开始。

中央电视台于1980年开办了《电视译制片》(1993年更名为《国际影院》)栏目,标志着我国开始有了专门的译制片栏目。最早播出的电视剧包括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法国故事片《红与黑》、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等。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电视译制节目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现有工作人员近百名,拥有较强的译制和采编力量,主要负责外国电视节目的引进、译制以及部分境内外的节目采编工作,负责一大批译制栏目。这些栏目旨在向广大电视观众介绍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和优秀影视作品,是中国电视观众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国际部的栏目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一直受到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好评。此外,各地方台电视译制节目工作近几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出了许多精品。

2.我国电视译制节目的特点分析

译制节目已经形成规模:以中央电视台为例,现在中央电视台负责外国电视节目引进、译制工作的国际部已经创办了《正大综艺》、《世界影视博览》、《国际艺苑》、《人与自然》、《环球》、《动物世界》、《外国文艺》、《世界各地》、《世界文化广场》、《世界名著·名片欣赏》、《周日影院》、《假日影院》、《国际影院》、《海外剧场》、《原声影视》、《佳艺影院》、《佳艺剧场》17个以译制节目为主的电视栏目,每天首播时间达25个小时。这与译制节目开办之初,每周不足1小时的节目量相比,增长势头可谓突飞猛进。

译制单位多元化:除了中央电视台是电视译制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大户外,其他省市地方电视台以及一些具有实力的电视制作公司也从事电视节目的引进和译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福建电视台、青海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在内的多个省市电视台都拥有专门的译制队伍,开设有固定的电视译制栏目,并且投入相当的精力和人力进行电视节目译制工作。

精品栏目不断涌现:以《国际影院》、《海外剧场》为代表的影视类译制栏目,以《环球》、《世界各地》为代表的综合类译制栏目,以及以《动物世界》、《地球故事》为代表的专题类译制栏目不断推出叫好、叫座的电视节目精品。

近年来,国际部组织译制了一大批译制质量、文化品位和艺术水准都很高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堪称经典,如《基督山伯爵》、《乱世佳人》、《德伯韦尔家的苔丝》、《卡弥尔克洛代——罗丹的情人》、《巴黎圣母院》(新版)、《一曲未了情》、《浓情巧克力》等。

节目内容日趋丰富:译制类节目可谓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电视译制片外,综艺节目、体育节目、文化节目、新闻节目等都可以在电视译制节目中找到。即便是在电视译制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片种,如动画片、纪录片,等等。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参与译制播出的栏目多达15个,分别是《佳片有约》、《影人1+1》、《东方院线》、《情感剧场》、《欧陆影坛》、《喜剧天地》、《流金岁月》、《周日点播》、《原声影院》、《探索影厅》、《动作90分》、《青少年影院》、《电视电影》、《译制片》、《银色经典》。外国优秀电视专题片不断增多,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正大综艺》、《地球故事》等栏目,以及一些体育、经济、动画类节目都采用了不少外国的纪录片或专题片。我国的各个地方台也有不少专题译制片播出。

同类推荐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的石窟及石窟雕塑绘画等不朽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群、大佛寺石窟、响堂山石窟、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千佛崖石窟、花山谜窟等。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与主要机构。包括历朝中国历代音乐发展演变历史,包括宫廷音乐、民歌民乐、礼乐制度等、古代音乐机构、学校,并简单介绍古代音乐名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育……
  •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
  •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热门推荐
  • 美妙旋律:青涩恋情

    美妙旋律:青涩恋情

    这篇是高峰美音,春音爱良,天宫律舞和藤堂响,涉还有翔的爱情故事
  • 阴阳剑帝

    阴阳剑帝

    一对与众不同的经脉造就一个绝世剑帝的传奇。昔日惨遭灭国的王子死而复生,执三尺青锋,横扫天下,踩绝顶天才,灭绝世强者,从此天下无敌!“不是我的人,你就不用再做人了!”——林雷格言
  • 拽丫头的男神校草

    拽丫头的男神校草

    倒霉的苏涵第一天上学就遇到了帅帅的腹黑毒舌男,面对重重挑战,灰姑娘能华丽逆转吗
  • 三百克的阳光

    三百克的阳光

    我们都是从单纯的少年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纯真爱恋,最终虽未曾修成正果,却在记忆深处,永远挥之不去。
  • 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哦

    恶魔哦

    我,吴凡人。不懂什么叫高手,也不懂什么是弱者。我只知道,人人平等,叫了就是兄弟!一辈子的兄弟!弱者也可以靠不断努力变强,强者,也可以努力变成传说!但我,要打破无敌传说,变得更强!所以来吧,一起奋战!
  • 屠神戳魔

    屠神戳魔

    洪荒大陆是一片传承自远古的大陆,有着令异界眼馋的鸿蒙灵气,异大陆的亡灵法师偶然间进入到了洪荒大陆,吸收鸿蒙灵气的亡灵法师进阶到亡灵法神在洪荒大陆上搅风搅雨......异界入侵了......这是神奇玄妙的仙术与绚丽魔法斗气的碰撞,血性与残酷并存,为了家园而战,为了荣耀而战......战!战!战!屠尽异界诸神!精彩尽在《屠神戳魔》。读者交流群172793265欢迎大家的加入
  • 深瞳毁灭

    深瞳毁灭

    一少年,流落他乡,其天生擅观云纹知天象,预测气象准确无误,甚至童言无忌说过破解星云神文就可以驾驭、俘获宇宙······云纹神道,与天同在。天象之目,毁灭星辰。五行矿脉,漂移星系。信手推移星系,侧目堕落星辰。毁灭与诞生,全在一念间。
  • 苗域秘境

    苗域秘境

    一个在殡仪馆工作的员工,火化了一具诡异的尸体后身中奇蛊,在解除蛊术的路上遭遇了很多超现实的诡异事件,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鬼?是否真的有僵尸?超现实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神秘的地底世界,人类不知的神秘种族,巍峨壮阔的地下皇城,身负剧毒的烛龙......“怎么是你,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 那年花开如你

    那年花开如你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墨白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可知。——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