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6200000001

第1章 戏剧·文化经济·政府

——对所谓戏剧困境的思考

田本相

【引言】

这篇文章,是我学习《国际文化发展报告》的一个读书心得。

这本书是由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合编的。

作者,大都是我国驻外文化工作人员,经过很好的调查研究写出来的。这本书是多年来我见到的一本很有价值的好书。可惜,这本书出版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评介。我想看看他人的经验教1训,对于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于是,让我联想到关于戏剧命运的讨论,也联想到表演团体的改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即有关于戏剧危机的大讨论,进入新世纪,又有“中国戏剧命运”的大讨论,2005年并出版了《叩问戏剧命运》(以下简称《命运》)一书。这些讨论,实际上是针对戏剧的困境而进行的。《命运》一书的作者所描述的戏剧困境,是“危机四伏”,“观众稀少”,几乎是无可奈何、不可估测的命运。对于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所谓“斗室文娱论”,说人们泡在斗室看电视、玩计算机了,文娱方式的变革对戏剧造成威胁。二是所谓“不需要论”,说“需要决定价值,需要决定选择,这个时代不选择戏剧”。在如何解决困境上,有的提出彻底地“市场化”,把戏剧推向市场;有的则反对说:“舞台演出天生没有‘一本万利’的繁殖力”,“戏剧的商品价值不高”;也有人提出折中的意见。

近年来,又有表演团体的改制,似乎也争论。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而改制问题,更是十分复杂的工程,也并非简单从事可了得的。如果我们环顾世界戏剧发展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另外的一条思路,即从文化经济的思路来观察戏剧的命运,来思考戏剧的发展道路。

世界文化经济的观念和发展趋势

远则不说,近数十年来在世界上涌现出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迅猛发展的浪潮,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把发展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最早提出文化经济概念的学者是谁?尚需进一步考证。据我看到资料,在2003年,美国资深的经济学家雷·罗森在一次有关文化与经济的研讨会上就指出:“纽约经济已经陷入困境,以后,我们的经济将向何处发展?什么能够带动我们前进呢?”她的回答十分明确,是“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日本、韩国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文化战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将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定为战略目标,将文化产业定为国家战略产业。如美国在丧失了机器制造业的国际领导地位之后,一直在寻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近几十年来,它们逐渐把目标放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上。

戏剧在电视时代受到冲击;但是在面临电视时代所引发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结构性的变动中,戏剧依然是这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规模、演出形态等会有所变化,但是人们对它的需求依然存在。事实证明,在英、美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它们的戏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调整得到适度的发展。如美国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戏剧事业,就是范例。

戏剧作为文化经济的组成部分

如何看待戏剧作为一种文化经济,或者说文化产业,在这方面,争论很大。魏明伦先生有一个观点:舞台演出“一本”好戏,即使投合市场之需,也只能一本一利。如要再获一利,就必须再演一场。付出万本才能获得万利。显然,在他看来,戏剧就不能构成文化经济,注定是赔本生意。

我认为戏剧的经济价值,有显性价值,即直接的看得到的经济效益,更有隐性价值,间接的效益。这里,提出一个如何考察戏剧的经济价值的思路。对于戏剧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持怀疑的看法,是极为普遍的。中国的文化部门被视为事业单位,不讲究“利益”,靠政府拨款。但是,倡导市场经济之后,这些部门难以为继。戏剧也是这样,只靠政府拨款,就形成了“不演戏,不赔钱,越演戏,越赔钱”的恶性循环。于是,很多剧团常年不演戏,萧条成为戏剧的现状。

但是,欧美国家对非赢利的文化机构,包括非赢利的戏剧院团,却认为它们可创造经济效益,并且已经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如纽约百老汇产业园区2003—2004年演出季收益中,话剧共演出新剧目14台、老戏翻新9台、复排旧戏1台,观众人数157万,毛收入约8600万。在英国,温特汉姆缩写的《温特汉姆报告》和由谢拉德所写的《英国剧院的演出活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两个对伦敦西区和全英剧院的演出的调查报告,提出“不应该单纯地把剧院或剧团本身是否在演出中盈利作为惟一衡量标准,还必须认识到戏剧演出队活跃小区经济所产生的作用”。这样一个重要的调查结论,可以打开人们的视界,重新审视戏剧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作用。

第一,他们认为,只是计算票房收入来评估剧院演出的经济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将相关开销和支出,如交通费,餐费,以至观看演出的住宿费用,都应列为剧院演出的经效益之内,由此,拉动消费市场,提供了就业机会。虽然,我没有做过调查,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它的经济价值,绝非它的门票收入,在北京王府井一带,它大概是一个经济增长点。第二,剧团在当地购买补给和支付给当地雇员的开支,以及它的雇员在当地消费开支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能孤立看待戏剧的经济价值,还应将戏剧放到文化艺术的系统中来考察和评估。

当进入现代传媒时代,尤其是电视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艺术系统造成结构性的变动之后,各种传统艺术,几乎都在产生危机,它们在艺术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都在产生变化。戏剧,它的观众显然被电视夺走。但是,我们却只看到,在这样一个结构变动中,戏剧的显性经济价值是越来越低,但其隐性经济价值却被忽视了。如经济效益高涨的电视剧,它的基本演员队伍,大都来自戏剧队伍,它的编剧、演员、舞美,甚至导演,都来自戏剧队伍。目前中国的剧团,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在为电视剧提供劳动力,成为电视生产的主力军。有人说,中国的话剧团人员都有很好的收入,但是,剧团却穷得演不起戏。在这里,存在着不合理分配;但是,它却表明,戏剧的经济价值依然在透过另一种形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戏剧的经济价值,在新的文化艺术系统的结构中体现出来。在中国内地,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没有从方针、政策加以研究,将戏剧的隐性价值变成推动戏剧发展的力量。说句通俗的话,是电视在剥削话剧,从话剧碗中抢饭吃。

英国是一个戏剧产业发达的国家,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估戏剧的经济价值的。据说在1998年之前,还没有人研究戏剧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而正是著名的《温特汉姆报告》(1998),第一次提出如何看待戏剧所产生的整体经济效应的问题。继之,谢菲尔德大学的谢拉德对英国所有剧院的演出活动对当地经济所产生的作用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这两个报告都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当人们计算演出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时,不应当只是把剧院或剧团本身是否在演出活动中赢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还必须将戏剧演出对小区经济所产生的拉动作用计算在内。

根据上述两个报告所做的统计,2002年到2003年,英国的戏剧业为英国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38亿英镑,其中伦敦西区约占20亿英镑。伦敦西区的政府负责人西蒙·米尔顿说:“西区剧院是伦敦市中心的一部经济引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吸引人的演出,人们才会乘飞机来伦敦;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剧场,酒店才会顾客盈门。”

谢拉德在他写的《英国剧院的演出活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中,对伦敦之外的三个剧院:普通人剧院、皇家中心剧院、德比剧院做了专门调查,对他们所做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贡献进行了如下的分析:直接贡献是包括剧团在当地购买补给和支付当地雇员的花销;间接贡献包括直接贡献带动下的二次开销,雇员用工资支付在当地的生活开销,这些开销周而复始地在当地循环,促进经济增长。外地观众在用餐、交通、购物等方面的消费,对当地经济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剧院也由于演出活动而稳定了就业率,成为经济和社会再生产的动力源泉。我们没有做过调查,按照上述估算方法,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它对王府井一带的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我想一定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在戏剧创作经济价值上,纽约和伦敦的经验是值得汲取的,他们精心打造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成为园区化戏剧产业的榜样,并且被誉为“世界戏剧之都”。像北京,在王府井地区,完全可以打造一个“世界戏剧之都”。在这个地区,已经有北京人艺的三个剧场(长安戏院,青艺小剧场,加上距离不远的国家大剧院),初步构成一个剧场群;中国是这样一个戏剧大国,不但有话剧,而且戏曲剧种很多,在这里可以展演五彩缤纷的戏剧,这里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世界性的戏剧百花园。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将是不可估量的。上海也有这样的条件。

政府的作用

文化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一些国家和城市的政府,将发展文化经济列为国策,将文化经济定为国家战略产业,并将其定为国家经济的战略目标。政府在推动文化发展,自然也包括戏剧发展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的世界趋势,无疑为文化艺术发展带来最好的机遇。戏剧虽然不比视听产业具有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同样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政府支持和扶助。

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政府,更加重视文化经济的发展,政府给予强力支持。

众所周知,英国的戏剧事业相当发达,英国的戏剧艺术闻名全球。据记载,每年英国的戏剧能够创造38亿英镑的产值,这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英国文体部为鼓励戏剧创作而设立了指导性拨款,它通过全英四个地区的艺术理事会对各种戏剧创作项目实施小额资助:英格兰1亿英镑、苏格兰1280万英镑、威尔士640万英镑、北爱尔兰210万英镑。这些资助被称为“英国戏剧长胜不衰的动力源”,对于英国戏剧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艺术理事会鼓励商业戏剧演出机构同非商业剧院的合作,特别是有可能促进就业增长的被资助项目,这种合作使非商业剧院创造了收入。类似的政府支持,使商业的和非商业的戏剧都能得到发展。

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些推动戏剧发展的规划、方针和政策,往往成为戏剧发展的原动力。西方一些城市对于戏剧的支持是值得借鉴的。如纽约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成为世界戏剧的名牌,其中就有政府的规划和助力。

北京,本来也有着一些可以发展成为戏剧园区的地区,如大栅栏;但北京市在对北京的规划中,缺乏对戏剧的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将剧院摆得十分分散。如把国家话剧院放到缺乏观众的崇文区,将梅兰芳大剧院也摆到城市的边缘地带。显然,缺乏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观念。

政府除财政支持外,在法律、方针、政策上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戏剧作为艺术,演出的作品创新,被证明是发展戏剧艺术,同时也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重点。政府在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如美国百老汇之所以保持兴盛,主要原因之一是文化氛围宽松自由,多元共存,鼓励革新创造),而在资源配置的专业化、剧场分布点的集群化、剧目投资的风险化以及产业运作的法制化等方面,均可看出政府的功能和作用。

同类推荐
  • 爱无助

    爱无助

    是—本从男人的视角来透视生活中女性的书,故而所写的人物皆为“男人的另一半”!
  • 沉默也会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

    这是一本你我都会感同身受的书。你只身在异乡打拼,在暗夜里痛哭;你在父母的争吵里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幸,长大后一直在缝合心理废墟,整个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救灾;你感觉在某个阶段,人生的路好像都断在眼前,你想改变,却深觉无力;你在贫瘠中长大,受着蒙昧的教育,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被谁偷走,你丢失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几年。是的,它讲述的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痛楚和自我救赎。这本书,是一个人的大城漂泊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出走书。绿妖作为一个外地青年的标本,用自己的十年的生命写就了这本带着温度的书。她在这个城市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如何沉默,如何奋起,她所遇到的尴尬和难堪,无所隐瞒,力透纸背,让你惊讶和震动。
  • 总是唐诗最风流

    总是唐诗最风流

    《总是唐诗最风流》由王鹏编著。 每一首唐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位过尽千帆的诗人。当故事走远之后,心里的情感却天长地久,这也是我们一次一次翻读起了泛着沉香的诗卷的原因。《总是唐诗最风流》以诗中有故事、故事中有诗的形式讲述了唐朝诗歌里的风流、妩媚、浪漫、雄浑、安详、温暖、沧桑、凄美与悲凉。
  •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滚石填塞去路。深深地下降然后以臂力攀升,如蚂蚁的影子在垂直天梯上匍匐、蜿蜒。野花如雾,涌上我的热泪。赤日蒸晒,峥嵘人间。有纵横之健翮坠亡,顷刻间被虫蚁食尽。石头扑向心,气息崚嶒而凌厉。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天阳神帝

    天阳神帝

    若生,则天地我为主宰,若亡,则天地为我同泣。
  • 不朽阵师

    不朽阵师

    经历最恐怖魂穿,来到阵师世界。拥有最强悍神眼,走向无尽征程。打败最变态反派,成就不朽王座……好吧,以上仅供参考,其实这是一个无耻骚年青春热血的奋斗史!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魔王的名字

    魔王的名字

    我住在一座大城堡,里面有个大帅哥在照料我的生活起居,我很平凡,但是真的要说我有哪点和别人不一样呢那就是我的身份,我,是一个魔王.总算是找到魔王了,可是眼前的看起来有点阿达的真的是他伟大的魔王吗?;当魔王有饭吃吗?;大家听听!!这是个魔王该说的话吗?!看来,要把这少年磨练成魔王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 A Charmed Life

    A Charmed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穷小子

    极品穷小子

    三年前,我能名动京华,搅动苍穹,赢得伊人倾心。三年后,我依旧王者归来,睥睨天下,闹得满城风雨。你,又能奈我何?猫仔新书发布,求收藏求支持。穷小子书迷群:169422389关注最新更新,与猫仔互动来吧~
  • 幻想乡的神明大人

    幻想乡的神明大人

    那是被众神眷顾的幻想乡还没有建立的时代。境界与幻想尚且清晰的时代。而要述说的则是,一个名为紫的妖怪与一位神明大人在这个时代中的故事。与人的因果,与妖怪的羁绊,与神明的因缘。最终,那个被人类所向往,让妖怪眷恋,由神明所祈愿的幻想的乐园会如何出现。从未体验过的幻想,由此展开新的一幕。啊,其实这就是一本妖怪贤者成长日记,或者说东方十万个为什么。
  • 大明之勇往直前

    大明之勇往直前

    酷爱明史的青年,穿越回明代中叶,勇往直前的,开创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
  • 隐世谪仙

    隐世谪仙

    受生死兄弟陷害,他含恨陨落……再次来到这世间,他逆天改命,突破轮回之路,重又站在了这世间的最顶峰!!!
  • 黎明梦深深

    黎明梦深深

    他在黎明等她,怀抱一世永恒,她却在深夜泥足深陷找不到出路。被背叛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太疏忽?是对手太漂亮?还是这个人的心根本不在她身上?留学回国第一天她就遭遇情变,她在男友和姐姐的订婚上一无所有,原因只因为她没有姐姐的雄厚家产。只好毅然带着妈妈的骨灰回到妈妈的故乡,怀念她曾今的梦。而在她的“他乡”竟会有个人在等她回家,沿着光亮走去才发现是他在尽头为她点燃烛光。再度踏上故土她是财团的绝对正统继承人,挽着同样出色的男人出现在他们的结婚典晚宴巧笑嫣然。没有小虐怡情,更没有大虐伤身,只是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为她盖了座城堡但那个女人不知道的故事。黎楚的生活:全球知名的脑科医师,出生自医学世家。姚深深的生活:修完MBA之后,不上班不学习,无所事事,懒人蜗牛一个。当知名医生遇见豪门继承人,当一个成熟温柔的男人遇见一个受伤胆怯的小女孩,他疼惜她然后保护她。不管中间隔着前男友,还是现情敌,他都不会放手。作者飘过:看腻了豪门争斗,换换口味不错,欢迎各位欣赏批评~~~~~~绝对专情+宠文,无虐点~~~~~~~~~各位看官喜欢就收藏一下下吧,不喜欢就留言提点一下下吧,总之是好是坏本人都会很荣幸的接受。求拍砖~~~求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