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6200000001

第1章 戏剧·文化经济·政府

——对所谓戏剧困境的思考

田本相

【引言】

这篇文章,是我学习《国际文化发展报告》的一个读书心得。

这本书是由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合编的。

作者,大都是我国驻外文化工作人员,经过很好的调查研究写出来的。这本书是多年来我见到的一本很有价值的好书。可惜,这本书出版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评介。我想看看他人的经验教1训,对于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于是,让我联想到关于戏剧命运的讨论,也联想到表演团体的改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即有关于戏剧危机的大讨论,进入新世纪,又有“中国戏剧命运”的大讨论,2005年并出版了《叩问戏剧命运》(以下简称《命运》)一书。这些讨论,实际上是针对戏剧的困境而进行的。《命运》一书的作者所描述的戏剧困境,是“危机四伏”,“观众稀少”,几乎是无可奈何、不可估测的命运。对于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所谓“斗室文娱论”,说人们泡在斗室看电视、玩计算机了,文娱方式的变革对戏剧造成威胁。二是所谓“不需要论”,说“需要决定价值,需要决定选择,这个时代不选择戏剧”。在如何解决困境上,有的提出彻底地“市场化”,把戏剧推向市场;有的则反对说:“舞台演出天生没有‘一本万利’的繁殖力”,“戏剧的商品价值不高”;也有人提出折中的意见。

近年来,又有表演团体的改制,似乎也争论。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而改制问题,更是十分复杂的工程,也并非简单从事可了得的。如果我们环顾世界戏剧发展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另外的一条思路,即从文化经济的思路来观察戏剧的命运,来思考戏剧的发展道路。

世界文化经济的观念和发展趋势

远则不说,近数十年来在世界上涌现出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迅猛发展的浪潮,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把发展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最早提出文化经济概念的学者是谁?尚需进一步考证。据我看到资料,在2003年,美国资深的经济学家雷·罗森在一次有关文化与经济的研讨会上就指出:“纽约经济已经陷入困境,以后,我们的经济将向何处发展?什么能够带动我们前进呢?”她的回答十分明确,是“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日本、韩国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文化战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将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定为战略目标,将文化产业定为国家战略产业。如美国在丧失了机器制造业的国际领导地位之后,一直在寻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近几十年来,它们逐渐把目标放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上。

戏剧在电视时代受到冲击;但是在面临电视时代所引发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结构性的变动中,戏剧依然是这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规模、演出形态等会有所变化,但是人们对它的需求依然存在。事实证明,在英、美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它们的戏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调整得到适度的发展。如美国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戏剧事业,就是范例。

戏剧作为文化经济的组成部分

如何看待戏剧作为一种文化经济,或者说文化产业,在这方面,争论很大。魏明伦先生有一个观点:舞台演出“一本”好戏,即使投合市场之需,也只能一本一利。如要再获一利,就必须再演一场。付出万本才能获得万利。显然,在他看来,戏剧就不能构成文化经济,注定是赔本生意。

我认为戏剧的经济价值,有显性价值,即直接的看得到的经济效益,更有隐性价值,间接的效益。这里,提出一个如何考察戏剧的经济价值的思路。对于戏剧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持怀疑的看法,是极为普遍的。中国的文化部门被视为事业单位,不讲究“利益”,靠政府拨款。但是,倡导市场经济之后,这些部门难以为继。戏剧也是这样,只靠政府拨款,就形成了“不演戏,不赔钱,越演戏,越赔钱”的恶性循环。于是,很多剧团常年不演戏,萧条成为戏剧的现状。

但是,欧美国家对非赢利的文化机构,包括非赢利的戏剧院团,却认为它们可创造经济效益,并且已经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如纽约百老汇产业园区2003—2004年演出季收益中,话剧共演出新剧目14台、老戏翻新9台、复排旧戏1台,观众人数157万,毛收入约8600万。在英国,温特汉姆缩写的《温特汉姆报告》和由谢拉德所写的《英国剧院的演出活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两个对伦敦西区和全英剧院的演出的调查报告,提出“不应该单纯地把剧院或剧团本身是否在演出中盈利作为惟一衡量标准,还必须认识到戏剧演出队活跃小区经济所产生的作用”。这样一个重要的调查结论,可以打开人们的视界,重新审视戏剧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作用。

第一,他们认为,只是计算票房收入来评估剧院演出的经济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将相关开销和支出,如交通费,餐费,以至观看演出的住宿费用,都应列为剧院演出的经效益之内,由此,拉动消费市场,提供了就业机会。虽然,我没有做过调查,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它的经济价值,绝非它的门票收入,在北京王府井一带,它大概是一个经济增长点。第二,剧团在当地购买补给和支付给当地雇员的开支,以及它的雇员在当地消费开支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能孤立看待戏剧的经济价值,还应将戏剧放到文化艺术的系统中来考察和评估。

当进入现代传媒时代,尤其是电视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艺术系统造成结构性的变动之后,各种传统艺术,几乎都在产生危机,它们在艺术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都在产生变化。戏剧,它的观众显然被电视夺走。但是,我们却只看到,在这样一个结构变动中,戏剧的显性经济价值是越来越低,但其隐性经济价值却被忽视了。如经济效益高涨的电视剧,它的基本演员队伍,大都来自戏剧队伍,它的编剧、演员、舞美,甚至导演,都来自戏剧队伍。目前中国的剧团,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在为电视剧提供劳动力,成为电视生产的主力军。有人说,中国的话剧团人员都有很好的收入,但是,剧团却穷得演不起戏。在这里,存在着不合理分配;但是,它却表明,戏剧的经济价值依然在透过另一种形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戏剧的经济价值,在新的文化艺术系统的结构中体现出来。在中国内地,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没有从方针、政策加以研究,将戏剧的隐性价值变成推动戏剧发展的力量。说句通俗的话,是电视在剥削话剧,从话剧碗中抢饭吃。

英国是一个戏剧产业发达的国家,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估戏剧的经济价值的。据说在1998年之前,还没有人研究戏剧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而正是著名的《温特汉姆报告》(1998),第一次提出如何看待戏剧所产生的整体经济效应的问题。继之,谢菲尔德大学的谢拉德对英国所有剧院的演出活动对当地经济所产生的作用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这两个报告都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当人们计算演出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时,不应当只是把剧院或剧团本身是否在演出活动中赢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还必须将戏剧演出对小区经济所产生的拉动作用计算在内。

根据上述两个报告所做的统计,2002年到2003年,英国的戏剧业为英国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38亿英镑,其中伦敦西区约占20亿英镑。伦敦西区的政府负责人西蒙·米尔顿说:“西区剧院是伦敦市中心的一部经济引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吸引人的演出,人们才会乘飞机来伦敦;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剧场,酒店才会顾客盈门。”

谢拉德在他写的《英国剧院的演出活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中,对伦敦之外的三个剧院:普通人剧院、皇家中心剧院、德比剧院做了专门调查,对他们所做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贡献进行了如下的分析:直接贡献是包括剧团在当地购买补给和支付当地雇员的花销;间接贡献包括直接贡献带动下的二次开销,雇员用工资支付在当地的生活开销,这些开销周而复始地在当地循环,促进经济增长。外地观众在用餐、交通、购物等方面的消费,对当地经济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剧院也由于演出活动而稳定了就业率,成为经济和社会再生产的动力源泉。我们没有做过调查,按照上述估算方法,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它对王府井一带的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我想一定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在戏剧创作经济价值上,纽约和伦敦的经验是值得汲取的,他们精心打造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成为园区化戏剧产业的榜样,并且被誉为“世界戏剧之都”。像北京,在王府井地区,完全可以打造一个“世界戏剧之都”。在这个地区,已经有北京人艺的三个剧场(长安戏院,青艺小剧场,加上距离不远的国家大剧院),初步构成一个剧场群;中国是这样一个戏剧大国,不但有话剧,而且戏曲剧种很多,在这里可以展演五彩缤纷的戏剧,这里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世界性的戏剧百花园。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将是不可估量的。上海也有这样的条件。

政府的作用

文化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一些国家和城市的政府,将发展文化经济列为国策,将文化经济定为国家战略产业,并将其定为国家经济的战略目标。政府在推动文化发展,自然也包括戏剧发展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的世界趋势,无疑为文化艺术发展带来最好的机遇。戏剧虽然不比视听产业具有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同样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政府支持和扶助。

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政府,更加重视文化经济的发展,政府给予强力支持。

众所周知,英国的戏剧事业相当发达,英国的戏剧艺术闻名全球。据记载,每年英国的戏剧能够创造38亿英镑的产值,这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英国文体部为鼓励戏剧创作而设立了指导性拨款,它通过全英四个地区的艺术理事会对各种戏剧创作项目实施小额资助:英格兰1亿英镑、苏格兰1280万英镑、威尔士640万英镑、北爱尔兰210万英镑。这些资助被称为“英国戏剧长胜不衰的动力源”,对于英国戏剧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艺术理事会鼓励商业戏剧演出机构同非商业剧院的合作,特别是有可能促进就业增长的被资助项目,这种合作使非商业剧院创造了收入。类似的政府支持,使商业的和非商业的戏剧都能得到发展。

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些推动戏剧发展的规划、方针和政策,往往成为戏剧发展的原动力。西方一些城市对于戏剧的支持是值得借鉴的。如纽约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成为世界戏剧的名牌,其中就有政府的规划和助力。

北京,本来也有着一些可以发展成为戏剧园区的地区,如大栅栏;但北京市在对北京的规划中,缺乏对戏剧的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将剧院摆得十分分散。如把国家话剧院放到缺乏观众的崇文区,将梅兰芳大剧院也摆到城市的边缘地带。显然,缺乏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观念。

政府除财政支持外,在法律、方针、政策上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戏剧作为艺术,演出的作品创新,被证明是发展戏剧艺术,同时也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重点。政府在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如美国百老汇之所以保持兴盛,主要原因之一是文化氛围宽松自由,多元共存,鼓励革新创造),而在资源配置的专业化、剧场分布点的集群化、剧目投资的风险化以及产业运作的法制化等方面,均可看出政府的功能和作用。

同类推荐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神通抽奖盘

    神通抽奖盘

    你有灵丹妙药、神奇法宝、顶级功法?我有神通抽奖盘,万千神通任我抽取!大道神通:超脱宇宙的保障!天道神通:宇宙争霸的前提!法则神通:一方霸主的必须!术法神通:菜鸟修士向前冲!玩儿转世俗界,财宝、权势手中握;争霸修仙界,仙尊、道主脚下踩!.....................新书《穿越携带乾坤鼎》敬请支持!炼化血脉本源,提升天赋;炼化灵魂本源,增强悟性;炼丹、炼器,更是基础功能。有了乾坤鼎,修仙不用愁。地球屌丝刘波携带乾坤鼎异界附身,成就修仙传奇。
  • 蜀山之乱

    蜀山之乱

    一部仙侠史,写不尽的是人事沧桑,一把长剑,断的是谁的爱恨缠绵?时空之间,是谁说自己就是命里的大地之主,为救大地子民而生,又是谁说自己就是资质平平,怎么也是修不得半点仙道?妖不妖,人不人,夜夜轻叹,是谁的爱添了谁的恨,一把执念,尽是纠缠。爱不能,恨不能,正不受,邪不可,何不如埋了长剑,从此逍遥为魔!
  • 灵瞳

    灵瞳

    我妈不是人,怀我十五年才生下我……从我出生起就注定了我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被活埋,被殴打,被鄙视,被孤立,但我只想说:谢谢你们曾经给我的冷漠,为有了你们,让我一步一步成为了一个不平凡的女人!这个世界其实不仅仅有鬼,还有妖魔,还有神仙,还有几个异度空间,所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里你都可以看到。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而我,也可以有三十二变。
  • 后来都不是原来

    后来都不是原来

    我们的人生一开始像张白纸,会在不断地成长中遇见各色各式的人将它图画的五彩斑斓,直至最后,也许可能会被撕碎。在风华正茂的青春里,那些宣誓的人,不知道经年过后会在哪里,最初说好要最后的人也许路还没有开始就选择了分离,形形色色的生活,教会了我们学会成长。韩乔乔,若干年以后你也会明白,不必为任何事情停留,要勇敢往前走,宁可带着伤痛继续选择,决不要轻易的选择放弃,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带着希望继续上路。
  • 老学庵笔记

    老学庵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代求生录

    古代求生录

    卡文,更新不定,谨慎跳坑……没有绝佳的头脑,只有一颗坚定的心,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也不会像百科全书一般什么都懂,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林月只能寡言,如瞎子一般摸索前进……这就是个女人穿越到异世,艰难挣扎,想要活下去的故事!秉着小虐怡情的主旨,so文风不会太轻松!喜欢的亲要记得收藏,推荐哦!╭(╯ε╰)╮e
  • 逆天王道

    逆天王道

    一个不算繁华的偏让小镇,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衣着破烂不堪,手里握着一个刚乞讨来的馒头,狼吞虎咽的啃食着。而就在他的身后,也跟着一个和他一样脏系邋遢的少年,少年看来比大汉吃的比较好,尽然是一个鸡腿,虽然从他们的外表看起来确实让人觉得不堪入目,邋遢脏臭至极,然而看这位少年吃起鸡腿来比起络腮大汉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却显得斯文优雅许多。一场未知的存在,就在这一老一小的前行中拉开了序幕……
  • 7天让你读懂管理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管理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快穿之男主这边看

    快穿之男主这边看

    因为各个平行世界女主的玛丽苏光环开的太大,导致被她炮灰的男主未婚妻、男主的青梅竹马、和她抢男主的各类女配BOSS……她们的怨气影响了玄元星的居民,于是在玄元星有了一项新的职业——逆袭者,身为逆袭者的舒宁表示,她的任务就是——女主你个小婊砸,接招吧!于是舒宁就走向了和系统君1314的攻略之旅……【快穿】【系统流】不喜勿喷,如果实在讨厌请点右上角“×”。暂定世界:青春校园文——
  • 重生之珞颖

    重生之珞颖

    “我,瑶雪妍以血起誓,若有来生,必要你生不如死,尝尽世间之苦!”血泊中一白衣女子瞪着眼前这个锦衣男子,眼里无尽的绝望和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