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200000065

第65章 地震大考:关于传播体制构建的若干思考

■喻国明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灾难,犹如一场大考,集中地、尖锐地考验、透视和拷问着我们及我们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以担当社会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为己任的传媒业,在这场大考之下,业已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答卷既凝聚着传媒人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所换来的职业荣誉,同时其中的空白、盲区及混乱也直指我们传播体制、机制及运作模式的问题与缺陷。如果我们有足够负责任的态度,不妨以本次“地震大考”为契机,来进行关于国家应急机制中媒体价值构建问题的深层思考。

众所周知,公开、及时、平衡是传媒履行社会守望职能、实现社会的知情权保障的基本要则,在社会面临紧急事态的情况下尤其是这样。因为不公开、不及时、不平衡所戕害的不仅仅是媒介的信誉和品质,最为根本的,它是对于社会的、公众的权益的一种无视和巨大伤害;在非常情况下,它意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失去了信息的保护屏障。因此,为国计民生计,一个好的社会传播基本制度的构建应该从信息的公开、及时和平衡为基点展开。这也就成为我们对于本次地震报道进行制度性反思的逻辑起点。

一、“公开”的价值:充分的信息分享是减灾除弊的第一步

公开是信息价值最重要的社会分享形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执行的是“新闻、旧闻、不闻”的传播政策,信息的社会分享被严格地限定在宣传性的框架之内:凡是不具备宣传作用的信息很少能够获得社会分享的传播“通行证”。据说,公开负面信息就会导致负面效果的发生,成为扩大灾难的“帮凶”。

坦率地说,把报道内容按照所报道事实的好与不好划分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这本身就显得很可笑,因为它缺乏传播学的起码常识:传播的好与不好,应以传播的社会效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正面信息的报道未必一定起到正面的传播效果,负面信息的报道也常常会产生极其良好的正面效果。

信息是一种权力和权利资源。“知”的权利是表达权、监督权、决策权、行动力的前提和基础。在计划体制之下,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信息资源也同样高度集中于最高层——层级愈下,所能够分享的信息资源就愈少,而广大人民群众则长期处于“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社会被动中。人们缺乏形成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所必需的信息,在社会危机面前的主动、自救、自组织的能力被限制在最低限的水平上。市场体制所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运作,政府的角色已经从“全能政府”蜕变为“有限责任政府”,大量的社会事务需要社会成员的自主行为完成。这种决策权力的社会分享相应地要求信息资源的社会分享——这便是“知情权”的由来及其社会权利的基础。

因此,公开资讯、充分地分享资讯,这是实现社会良性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巨大的灾害面前,这种“负面信息”的充分公开的社会分享绝对是减灾除弊的第一步。因为,当一场巨大的社会灾害来临时,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应对,而社会力量聚集所产生的“涌现”现象的前提无疑是充分公开条件下的信息资源的社会分享。负面事件的公开报道会不会造成社会不稳以及放大负面事件的连锁效应?这次的大地震报道和世界上无数类似的例证一样充分证实,绝对不会。相反,在巨大灾害面前我们的人民和社会之所以产生“万众一心”的“涌现现象”,其重要的原因恰恰是相关信息传播的公开与充分以及我们的传媒人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从制度上,让那些阻碍信息公开的规定搬入历史的陈列馆,应该是此次地震报道启迪我们作出的最大的呼吁。

二、“及时”的追问:我们还能做什么?

在灾害的威胁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报道的时效性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便彰显出其“第一价值”的本性。

这次的大地震报道,国人的普遍感觉是传媒业的反应非常迅速。的确,与以往的类似灾难报道相比,我们取得的进步是明显的。但是,我们还是有理由问:我们的报道足够快了吗?有资料显示,第一个对汶川大地震做出报道的新闻机构并不是中国自己的媒介而是路透社,路透社的地震报道整整快了20分钟以上。更进一步说,传媒的报道甚至不如某些中国网民个人博客上的报道更为迅捷。在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要关头,我们这二十分钟的时滞到底耗费在了哪里?是中国传媒人的专业意识和操作不够到位,还是某些制度安排阻滞了如此重要信息的发布呢?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还仅仅是在“天灾”的报道,如果是“人祸”呢?我们传媒报道的“制度性耽搁”恐怕就不止这二十分钟了吧?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自然是我们极其不愿意看到发生的,但是,它事关社会的安危福祉,一旦发生了,就应该在第一时间作出最为迅捷的报道,这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们这个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立党之本的共产党人进行传播制度构建的最高原则。

什么叫“及时”?及时是指传播技术支撑条件下传媒能够达到的时效性标准。在数字技术的条件下,WEB2.0所支持的自媒体表达,为我们提高报道的时效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新的标准。以腾讯网的情况为例,5月12日下午2∶28分,在腾讯的IM(即时通讯)上面一刹那之间有200多万的用户瞬间非正常离线。从技术的角度上看,这几乎可以断定在那个“集体离线”的区域内一定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事变,结合到发生地震这样一个事实,便很容易推断出遭到地震破坏最大的震中地区的范围。不仅如此,利用IM技术,可以迅速查清事实的真相:腾讯推出的第一个策划是,在IM社区平台上发出“你们那里有震感吗”的询问,各地的网友纷纷回应,3600万同时在线的IM线上用户在社区(Q-zone)或者是QQ群里讨论、互相询问使事实的真相迅即查实。这比照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介的报道,在时效性和准确度上要迅捷、优越得多。

传统上,我们一直相信只有训练有素的专业精英才能将重大的信息报道好、解读好,但在互联网面前,这种理念已经受到了根本性的颠覆:在互联网上,WEB2.0的即时反应、互相纠偏、复合印证以及结构性的信息提纯能力,让我们对于微内容、微价值的聚合力量刮目相看。

如果我们的包括CCTV在内的传统媒体能够与类似腾讯这样的WEB2.0网站实现功能上的链接与互补,或许我们的报道时效会更快、更准确、更详尽、更到位。

三、“平衡”的期冀:以“社会本位”的传播架构替代“行政

本位”的传播架构报道内容及价值的展开是有一个结构的。任何一个报道面(报道维度)的缺失或者比例失衡都不利于人们全面了解事态的发展,并据以作出正确的反应、决策与行动。

而所谓报道维度是指报道展开的逻辑空间。这种报道逻辑空间展开的开阔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报道的社会价值程度。在此次地震报道中,我国传媒的地震报道在报道量上是足够大的——连续100多小时的直播报道,大篇幅的版面使用等等。但是这种数量上的大,并不能掩盖其维度展开的狭窄和单一。我们看到的是报道逻辑始终一贯地指向行政逻辑的方向——我们的官员到了什么地方,我们的报道就到什么地方;我们的领导提出什么问题、关心什么问题我们的传媒就采访什么问题、报道什么问题。这种对于行政逻辑的追随本身并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报道仅限于此,成为一种“行政本位”的报道模式,将会带来什么问题?仅仅沿着这种单一报道逻辑展开的价值空间对于反映如此纷繁复杂大灾变的需要是否足够?从现代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看,政府并不能包揽社会事务的所有方面和全部细节,处在复杂联系中的现代社会除了政府的管理与协调之外,还大量地需要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协调和自我救助。并且政府的管理协调逻辑也需要从社会的行动逻辑中汲取决策的智慧、确立决策的方向。传媒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为社会的自助行为提供传播平台,并且还有责任随着事态的发展设置议程,协调各种社会力量来面对和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此而言,我们的传媒在本次汶川大地震的报道逻辑和报道结构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的。

我们应该从这次地震的“大考”中学到和应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这些用数万人的生命和数十万人的伤痛换来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刻地思考和反省,如果我们的未来发展能够建立在思考和反省的基础之上,真的是国家和社会之大幸。

同类推荐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热门推荐
  • 彪悍小女子之随身空间棒棒哒

    彪悍小女子之随身空间棒棒哒

    穆雪因在家睡觉意外猝死,穿越到一个穷不拉叽,四面环山的一个小村庄。醒后发现自己成了穆家村全村最穷穆家二女儿,而且刚死了爹娘,爹娘尸骨未寒、家中穷的开不了锅、幸好老天爷对她还不错,让她拥有随身空间一枚,看她如何利用空间跟现代知识、带着未出阁的姐姐跟包子弟弟将、发家致富,成为全村最有钱的人家。不料却被隐藏在黑暗中的某个腹黑妖孽给盯上了....(这文不是抄袭哟,是由我的另一本文文种田小农女改过来的,详情文文中会祥述滴)
  • 金箓放生仪

    金箓放生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查理九世之水中迷宫

    查理九世之水中迷宫

    传说,拿到卡林娜女王三滴眼泪组成的圣洁眼泪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多多他们来到湖边找卡琳娜女王..........
  • 校草独爱:腹黑小萌妻

    校草独爱:腹黑小萌妻

    【不定时更新,欢迎入坑】简介:开学第一天,她以男装的样子惹了他,调戏了他,他恼怒,和她各种纠缠,没想到居然分到了一个宿舍里。某女:“帅哥,你肥皂掉了。”某男:“........”某女:“大哥,难道你对我一男的感“性”趣?”某男:“........”——直到有一天,他终于知道她是女的,“你...你想干嘛?”某女惊慌失措,“怎么?害怕了?晚了。”某男笑,扑到某女身上。
  • 侠少异界逍遥

    侠少异界逍遥

    本乃华夏风流侠少却转世魔法与斗气的异界,且看天纵奇才之华夏子孙如何于神奇世界风流逍遥。魔法斗气,华夏内功,神奇药师,魔兽奇遇,美女世家,尽在其中,敬请关注。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纷华见尽道弥尊

    纷华见尽道弥尊

    他从凡尘而来,自幼被至尊权势把玩于手掌,命运走到哪里会翻盘?冥冥之中,他将拥有什么,又将失去什么?
  • 朱游记

    朱游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朱啸天闯荡游戏世界,只为沿途欣赏异界风光美景。旅途之中,总会被卷入世俗的争端,他只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游客,可却成为了惊世骇俗的游侠。随手收了个超强NPC当小弟,连黑社会老大的女儿都跟着他跑了。当然了,组建一支旅游团观光游戏世界的风景却也十分有趣。
  •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再一次出任务时,遭遇僵尸袭击,中途被自称是女主前世丈夫的道士所救,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的刁蛮校花

    我的刁蛮校花

    为了寻找师父而下山的杨晨,阴差阳错成为了首富千金的小保镖。从此开启了另一番旖旎人生路。在杨晨脚下,没有不敢踩的人,只有不屑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