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300000015

第15章 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2)

3.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是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在中国也开始得到重视,民主是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反对独断专行。近年来电视中所报道的选举干部、公务员分流、毕业生就业、火车票价格听证会等内容都体现了科学、民主和公正的思想。《新闻调查·大官村里选村官》报道一个边远村庄选举村长的过程,从提名到演讲到唱票都作了充分报道,从中看出村民民主意识的萌芽,意味着人的觉醒。

民主意识还直接体现在谈话节目和对话节目中,主持人提出话题后,让嘉宾和观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常出现不同意见的碰撞、争论,营造出民主、活跃的气氛。

4.消费意识

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成了国人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的习惯。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的经济报道也是重生产轻生活,重领导轻群众,所以它的收看对象局限在一部分专业人士和领导干部中。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与广大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至国家的方针政策,小至日常衣食住行,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当今我们正在走向消费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于是经济报道开始寻找经济现象与人民生活的结合点。一方面,对一些国家重大的经济活动,从老百姓的角度进行宣传。如关于中国入世的谈话节目中,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从老百姓熟悉的菜市场来解释WTO,并从入世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来说明入世的影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关注生活,引导消费,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用、休闲(玩)进行多方位服务,强调反映生活、服务生活、介入生活、引导生活”。于是,经济报道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投资理财到起居饮食,从养身保健到旅游休闲,从人文环境到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存的多方位观照;而且这种观照不仅是实用性的,更是引导性的,它提倡高品质、高层次、科学化的消费观念。它与消费时代同行,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引进新的生活观念,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得以更新,从而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这也是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衣食者,民之本也。稼穑者,民之务也。”过去只讲工作,只讲生产;不讲生活,不讲消费。如今禁锢被打破,电视传播帮助人们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品位,使人的生命意识得到满足和提升。自然,这里面有一个度要把握。过分地强调消费,又将导致物欲至上,奢侈浪费。因此,消费观念的引导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大多数平民百姓的生活同步。

批判性

对于人文精神,人们往往从正面来理解,认为它是对真善美人性的赞扬,这确实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而本文认为,对假恶丑人性的批判和揭露也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性是一个矛盾体,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人的本性既非善,也非恶,而是两者兼而有之。”而另一方面,恶是暂时的、局部的。“在任何形式的恶中,其本质也是暂时的,因为它不能与全体相调和,任何时候它都会被事物的全体所修正。”为了修正恶,就要动用批判的武器。只有在与恶的搏击中,才能显示出善的光辉。假恶丑是反人文精神的,对于假恶丑无情的揭露,正是为了更好地弘扬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这种批判精神,在当前更加需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现代化建设成绩辉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充分暴露:道德滑坡,价值失落,金钱至上,腐败丛生……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异化所造成的。什么是异化?按照费尔巴哈的理解:“人把自己的内在本质对象化为一个外在的对象(上帝),但是人所创造出来的这个对象却反过来压抑、支配、奴役人本身,人在异化状态中迷失了自我。”简单地说,就是人被自己创造的物和环境所奴役。市场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一部分人却被他所创造的物所统治,成为物化的人,导致金钱崇拜,物欲至上,乃至腐化堕落,贪赃枉法。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扬弃异化,实现人的复归。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弗洛姆所说:“显然,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去创造一种生产的形式和社会的组织。在这种形式和组织中,人能从他的生产中,从他的劳动中,从他的伙伴中,从他自身和从自然中克服异化;在这种形式和组织中,人能复归他自身,并以他自身的力量掌握世界,从而跟世界相统一。”

今天,我们对社会不良现象和腐败行为进行批判、揭露,一方面是符合民心。社会上的腐败分子和不法分子坑蒙拐骗,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害国害民,人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而蔓延甚广的不正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令人愤慨。对这些行为进行批判、揭露,大快民心,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百姓的利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人民群众由此看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巨大成绩,感到有了希望,更加积极地投入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对丑恶行为的揭示,将人性上升到普遍性、抽象性、哲理性的角度来认识,挖掘根源,警示他人,扬弃人的异化,达成人性的复归,促成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样就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人文精神。

电视节目中深受欢迎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集中地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批判性。这里有的是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是由落后、愚昧所造成,如《焦点访谈》中对农村滥建豪华坟墓、滥建寺庙的批判;有的是属于不正之风,如对于公路乱收费、非法传销活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揭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腐败行为的揭露,真是无恶不作,无奇不有,令人触目惊心。而《新闻调查》播出时间比较从容,往往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发现其腐化堕落的心灵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新闻调查》编导长江在制作《逃亡日记》时,尝试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表现出贪污公款的逃亡者心灵的孤独、紧张、痛苦:拿着一箱子钱却感到思想贫乏,连个乞丐都不如,受尽了精神折磨;时时感到有人追捕,可能死亡……作品揭示了罪犯内心的惊恐、虚弱,启示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切莫走向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罪犯作为一个人,“原来生活中已有的亲情、友情以及人性中善的一面,不可能因为犯罪一下就抹得干干净净……如果人性还没有泯灭,也可以延续人间一切美好的亲情、友情。”这里表现了对罪犯一定程度的关怀和希望,那就是,悔过自新,复归人性。从中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开放性。

技术性

当今时代,科学与人文的融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意识,科学与人文的互启、互用、互构、互融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精神文明活动。电视作为以电子技术传播人文内容的传播工具,更是直接体现了作为科学中重要元素的技术与人文的融通:人文内容依靠电子技术传播、弘扬,技术通过传播具体的内容发挥作用。它们相依相伴,互融互进。

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一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的日新月异为电视传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便,使电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如果一味迷恋技术、依赖技术而忽视了思想的开拓和对人的关怀,就会陷入法兰克福学派所竭力批判的“工具理性”,从而丢弃了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利用电视技术从形式上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成为电视人文精神的独特话题。

电视声画同步的优势提供了直接感知现实的可能性,实现了人类跨时空交流的愿望,这是最符合人类需求的传播方式。如果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本性中的求知欲、交流感、参与感。

1.求知欲

电视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人们观看电视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得到知识。为了使信息更丰富、更深入,电视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上不断革新:除了消息外,出现了专题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道、谈话节目等有深度的节目样式,引起了观众思考;在节目编排上,出现了栏目化、板块化等结构方式,使信息集约化,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在传播手段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直播的异军突起。现场直播是最具电视特点、十分符合人的心理愿望的表现形式。它以即时收看、全方位展示的优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许多现场直播配上演播室评论、主持人采访以及运用多点、多向直播等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多方式地展示现场,使事物的共时性、丰富性、深入性得到最佳的展示,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在中国入世的现场直播中,不仅有白岩松在演播室的介绍、访谈和董倩在多哈现场的传播,并且还让山东、广东、四川三地的省长同时出现在屏幕上,与主持人对话,畅谈对未来的设想。多点的转播,给予观众丰富的信息量。

2.交流感

如果说,最初看电视,观众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收视心理的成熟,观众越来越希望通过收看电视达到交流的目的。于是,人的作用更加突出。传播者以个体的形象出现,使传播富有人际交流的特点,形成受众和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了传播的亲和力,更能体现出人文关怀。这种交流和互动,大体上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主持人以未知者形象探索未知世界,不断向观众讲述所见所闻,激起观众的兴趣、悬念、情感,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一种是富有个性的评论,有独特见解,鲜明生动,激起观众求知的主动性,调动了观众思考的兴趣。最富有交流感的是现场采访。报道者往往站在观众的角度对被采访者提出问题,一问一答之间,观众参与到现场采访氛围中,形成信息与受众的互动,满足了观众进行交流的愿望。

3.参与感

随着电视的发展,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要亲自到屏幕上一显身手。电视谈话节目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让大家在屏幕上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这种交流,与日常的交流十分相似。可以称作拟人际交流。这种传播方式更富于人性,更能体现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这是因为,对于直接上屏幕参与谈话的观众来说,他们在屏幕上侃侃而谈,个个精神焕发、生气勃勃,他们的个性、智慧、兴趣、见识得到充分展示,满足了人的表现欲。尤其是在相互的交流和碰撞中,激发起人心灵深处的思想和情感,使人迸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每个人因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而兴高采烈,整个节目焕发出人性的光辉。而对于屏幕下的观众来说,他们看到上屏幕的不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而是与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就会感到亲切,于是,他们把屏幕上的观众当作自己的代表,对他们有一种认同感。屏幕上观众的发言会带动他们进行思考,他们不知不觉地卷进了屏幕上的讨论,好像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的思维、情感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屏幕前的观众也因间接参与节目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因谈话节目“完整保留现场的人际互动氛围,对谈话中语言、性格、心态、氛围进行全方位展示”,形成信息场。在这种全方位的场的传播中,由于“信息的完整和势态的延伸,而让人获得诸多超越于言语之外的感知”,因而得到全方位的满足,他们的参与感也更加强烈。因此,以上几点都体现了谈话节目的人本化特征。

同类推荐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桃花庵:莫九离

    桃花庵:莫九离

    她本是傲视群雄的杀手,代号罂粟,奈何一场变故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让两条平行线开始渐渐接近。――――――――他不需要夫人,但遇到了她,‘夫人’这个称号太得他的心意!“夫人,夜深了,我们睡吧”某女无语的看着缠在她身上的妖孽,说好的清心寡欲呢!
  • 灵族凯歌

    灵族凯歌

    在人群中寻寻觅觅,却永远无法找到自己追求的美好。付出自己的汗水和真心,换来的却是冷漠和背叛。面对这些,方林选择了离开,孤独的离开。痛苦过,迷茫过,内疚过,遗憾过,最后还是全都放下。为了承诺,为了做真实的自己,继续孤独的前行。也许是上天的赐福,也许仅仅是个意外,总之,方林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就这样,平凡的方林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 毒医圣手

    毒医圣手

    药未必是救人的,毒未必是害人的。身为密宗医师应该低调,他却处处招惹美女青睐;冷酷的外表下,深深埋藏着一颗爱美护花的心……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以毒攻毒,以暴制暴!
  • 画禅室随笔

    画禅室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堡:千年古堡的重现

    古堡:千年古堡的重现

    本书内容包括:普特奥利古城、非洲的神秘“鬼城”、被大火烧毁的波斯古城、历史悠久的库斯科古城、雅典卫城的非凡建筑、楼兰古城为何消失、失落的集宁古城、淹没在海底的法老城等。
  • 魔鬼与天使

    魔鬼与天使

    魔鬼和天使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呢?天使的遭遇,魔鬼的所作所为。
  • 争锋仙途

    争锋仙途

    高智商少年将死之际,踏上仙途。承担着家族生存的希望,面临着种族的生死存亡!即使天道也不能阻止我前进的脚步;上天不公,我就要逆了那天!是非无常,不争即争,是以天下不能与之争!藏锋露锋,皆在指掌之间,故锋锐一往无前!精彩无限,敬请期待!PS: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 随风摇曳

    随风摇曳

    这个城市,人来人往,有些注定是陌生人,有些注定是朋友,有些注定不会错过。
  • 一方血土

    一方血土

    朦胧的不归雾海,神秘的盘龙古道,幽静寂寥,这里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骸骨遗体?当初的强者又为何陨落在此处?而幻世仙宫的祖上同修罗神联合所创的《焚衍决》,究竟能不能根治噬魂毒体?这里是以星力为源、魂力为本的东辰大陆;这里是一方血土,这里将是一方血土;在这里,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将演绎一个怎样的故事?被上苍遗弃、诅咒的噬魂毒体;未知等级,从未有人修炼过的《焚衍决》,为了一部可以借体还魂的秘法而大闹各大世家古族的少年修士……一切热血、激情、硬气、霸道,尽数绽放在《一方血土》!
  • 萌娃的腹黑爸比

    萌娃的腹黑爸比

    单纯善良的王子萌喜欢出身豪门,相貌英俊的江逸辰。但付出身心后发现只是被玩弄,含泪留下重重的一耳光,她从此消失。多年后她遭遇家庭变故,身边也多了一个温柔风趣的骑士和萌娃。遇见让她身心俱伤的他,心中只有仇恨。只是和他纠缠,无疑是卷入更大的漩涡,于是开始逃离。多年之后成为江氏集团总裁的江逸辰碍于自尊不断自欺欺人。再相遇,她对自己的态度天差地远,让火大江逸辰不断为难她。出现的萌娃诺诺,傲气挑衅自己的程烨,让他的心瞬间土崩瓦解,傲娇腹黑的他也是使出浑身解数,誓让王子萌留在自己的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