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500000005

第5章 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1)

郭英德

作为戏剧史家,周贻白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在王国维、吴梅、齐如山、青木正儿等人之后,另辟蹊径,对中国戏剧史发凡起例,独树一帜。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戏剧史研究领域中,王国维和吴梅是开创中国戏剧史研究的两大先驱者。王国维把西方研究史学的方法与乾嘉学派治经史的考据之法结合起来,考证历史典籍文物,提出“以歌舞演故事”的崭新的戏剧概念,撰成《宋元戏曲考》(1915),开戏剧史研究之先路。但王国维持文学本体的戏剧观念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观,对明清戏曲采取否定态度,认为“北剧南戏,皆至元而大成,其发达,亦至元代而止”,所以他的戏剧史研究只到宋元时期便戛然而止,成了断尾巴的蜻蜓。

与王国维不同,吴梅有感于“自逊清咸同以来,歌者不知律,文人不知音,作家不知谱,正始日远,牙旷难期”,所以用毕生精力从事曲学,在制曲、谱曲、度曲、演曲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时人称道:“曲学之能辨章得失,明示条例,成一家之言,导后来先路,实自霜崖先生始。”吴梅的曲学是昆曲之学,所以他的《中国戏曲概论》(1926),将戏剧史研究延伸到明清时期,并且推重场上之曲,即戏中之曲,在王国维之外另标赤帜。但他受传统曲学影响甚深,偏爱昆曲,轻视花部地方戏曲,把当时最受民众欢迎的皮黄说成是“黄冈俗剧”、“胡索淫哇”,甚至从昆腔传奇的演出情况得出褊狭的结论:“乾隆以上,有戏无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实无戏无曲矣。”所以他的戏剧史研究也并不周全完备。

此后,齐如山把研究的兴趣扩大到了京剧艺术,从文学到艺术,从案头到演出,从历史到现状,全面地理解和研究中国戏曲,著有《戏剧角色名词考》(1928)、《中国剧之组织》(1928)、《京剧之变迁》(1935)、《国剧脸谱图解》(1932)、《戏班》(1935)、《上下场》(1935)、《行头盔头》(1935)、《国剧身段谱》(1935)、《国剧简要图案》(1935)等著作。从总体上看,王国维和吴梅虽然都以治戏曲之学名世,但是或限于史料的整理,或偏于音律的考订,都没有注意到戏曲的全面发展。而唯有齐如山,堪称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之后第一位具有戏剧全才的理论家。但齐如山仍然重在改编剧本和指导演出,并且轻视皮黄以外的地方戏。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受到王国维和吴梅的影响,1930年撰成《中国近世戏曲史》,1933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郑震节译本,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王古鲁全译本。该书填补了宋元以后戏剧发展的空白,但仅仅偏重于阐述明清时代的戏剧作家和剧本,对戏剧的舞台演出却很少涉及,所以严格说来是一部戏剧文学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史。

与以上四位戏剧史家相比较,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突出特点首先是把各种戏剧活动都作为戏剧史的构成部分等同看待与混融研究。周贻白“有感于中国戏剧的研究多论曲文而很少通史”,因此着意以治剧的方法研究中国戏剧史,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发凡起例,既重案头,也重场上,既重昆曲,也重乱弹,写出了一部真正的中国戏剧全史。1947年赵景深为《中国戏剧史》撰序时就评价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曾有一部比较完备的中国戏剧全史。有之,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始。”

就中国戏剧史的内涵而言,周贻白认为,综合性和演出性是戏剧艺术的两个基本特性,因此应该成为中国戏剧史的主要内涵。他说:“戏剧夙有综合艺术之称。在中国,因其脱胎于古之散乐,所包括之事物,尤为繁复。”又说:“中国戏曲史之作,不一其书,但皆注重剧本之编撰,或臧否文辞,或陈述梗概。本书则于文辞声律之外,兼及各代戏剧扮演情形。盖戏剧本为登场而设,若徒纪其剧本,则为案头之剧,而非场上之剧矣。”对综合性和演出性的高度强调,充分体现出周贻白戏剧史建构的理论意识。

早在撰写《中国戏剧史》时,周贻白就明确地提出: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虽不因综合而产生”,但“其胚胎之孕育,惟有溯源于各方面始能详究其整个的来源”。他熟悉戏曲的唱做念打、场面调度、演出程式、剧团体制、观众好恶,也了解西洋话剧和电影的特性。丰富的艺术实践使他对“戏剧”这一概念产生了比较全面的看法。他一直认为,戏剧是综合艺术,“兼具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六项艺术”,“其所谓综合,是指其能够融合众长,由是而形成一项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立形式”,在他的戏曲史论著中,周贻白不仅探讨了唱词、说白、情节、结构等戏剧文学诸要素的历史变迁,而且对历代的各种戏剧演出形式,包括音乐、表演、服装、化妆、剧场等等,都有所探讨和论述。他对戏剧中各项艺术成分的一贯强调,从他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系列论文的题目中也可看出:《中国戏剧的上下场》、《中国戏曲三大声腔源流》、《中国戏剧与舞蹈》、《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中国戏剧与杂技》、《中国戏剧与傀儡戏影戏》等等。

同时,周贻白还认为,戏剧不是捧着读的,不是闭眼听的,而是演来看的。因此,他从来都是联系舞台演出来探索戏剧发展轨迹的。王国维以来的一些戏曲史著作,往往只着重于讲述戏曲的词章结构,这无疑不能说明戏剧历史的全貌。不讲舞台演出,就不可能真正进入戏剧的历史领域来探讨它的发展规律。周贻白最初之所以在《中国戏剧史略》之外另著《中国剧场史》,就是因为有感于“往昔论剧者,审音斠律,辨章析句,所论几皆为曲而非剧。实则曲为文体之一,因其应用于作剧,乃名剧曲。中国之有戏剧,固远在未有曲体之前。”因此他说:盖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不比其他文体,仅供案头欣赏而已足。是则场上重于案头,不言而喻。设徒根据剧本以辨源流,终属偏颇。往昔,予曾以不多篇幅,著为中国戏剧史略一书。因感于场上情形,所叙过简,复另撰中国剧场史一种,藉资补救。两书虽能并行,然已离案头与场上为二。昧厥初心,不无耿耿。当时即已萌改编之念,而苦无余晷,搞战军兴,潜居多暇,乃以年余之力,从事撰作。初稿既成,较前两书扩充不止十倍。

可以看出,合案头与场上为一,通观戏剧的历史变迁,一直是周贻白自觉的戏剧意识。正是这样的戏剧意识,促成他所撰写的戏剧史论著,不再是单纯的戏剧文学史,而是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史。正如冯其庸所评述的:“他的戏曲史给予我们的戏曲概念,不是躺在桌面上的死物,而是活跃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种立体的活的艺术,使我们能从今天的舞台演出中看到它的某种历史渊源。”

同类推荐
  •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妖怪文化并不是恐怖的文化,也不是猎奇的文化。之所以说妖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价值,决不是因为被它的光怪陆离照花了眼,而是透过荒诞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包含在其中的严肃内核,撇去虚幻的浮沫,我们能够明白地看到它其中蕴涵的真切道理。 日本的女妖敢爱敢恨,正是这强烈的情感使得女妖们血肉丰满,性情激烈,呼之欲出。因为“恨”,她们能不惜一切代价去报仇,去反抗。这些痴人,因为无法化解心中的纠结,又无法将生命瓦全于人世,终于在另一个世界中找到了一席之地,或痛快淋漓、或无可奈何地游荡于苍茫天地之间。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热门推荐
  • 悟空志

    悟空志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
  • 华夏传说之墨色

    华夏传说之墨色

    红尘漫漫,假如过往太疼,那么,她拿什么掩盖或是忘怀?前路坎坷,那么得需要多坚强,才能让她这命运,不输成尘埃?岁月走过,留给她的,是无尽的冷漠,还是温柔的情海?她在蹒跚中,也在默默期望着那样一个人。他可以不如阳光般光芒万丈,也可以不似行云般温柔绵暖。她只希望,在时光尽头,当她长发褪尽墨色时,他依旧如从前那般,轻抚她霜鬓,情丝漫漫,齐眉举案。流年波折,是她输给了命运,还是她身边的这个男人,执手与她,将命运踩在脚下?红尘有埃,情路漫漫。拔剑咏歌,情丝墨染。
  • 中学生不可不知的著名哲人

    中学生不可不知的著名哲人

    《中学生不可不知的著名哲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著名中国哲人,包括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列子、苟子、韩非子、董仲舒、柳宗元、刘禹锡、朱熹等;二是著名外国哲人,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尔、卢梭、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等。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每一位哲人的生平、著作和思想。本书语言简洁、内容通俗、知识全面。阅读本书,是一次了解哲学大师、走进哲学大师的心灵之旅。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激发广大中学生朋友对哲学的兴趣,能够帮助中学生朋友了解哲学,学习哲学,用哲学指导思维,轻松、快乐地生活!
  • 灵舞沧海

    灵舞沧海

    对不起,这里不再更新了。
  • 幕叶

    幕叶

    古书《天决》记载里,有一个内容,这个内容是一个能长生不老的叶子,叫做《幕叶》。幕叶种植在神农架地底,且看一笙如何。遇鬼王,灭天皇。主浮沉,傲长空。史上没有修为的天决幕叶争夺者!
  • 邪王的混混王妃

    邪王的混混王妃

    惹事大王游瑶瑶被仇人用车撞穿越了,穿越也就穿越了,居然穿越到一个将军府超级废物四小姐身上,被自己的哥哥姐姐虐待拜托她游瑶瑶可不是吃素的,要不然怎么会在现代招惹那么多仇人了呢?所以她决定要在这势利的古代闯出一片天来,可是一切都那么不如意,先是那腹黑霸道邪王,后是帅气无比的流氓,虽然都是帅哥缠上来,但什么第一美人,相府千金,一个个都找上们来,当然还有一批批的帅哥扑来,但那腹黑王爷却挡我看帅哥啊啊啊跟腹黑王爷拼了,,,,
  • 重生之看透人生

    重生之看透人生

    一个从没想过重生却意外重生的大学生,一个对自己做的事从没后悔老天却给了他重来的机会,前世的他有些自闭,有些猥琐,有些好色,但却看透了人生的种种。没想到在一场意外中他却重生了,让我们来看看他如何把人生做到完美!
  •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顾筱念一贯看不起多金多情的男子,而他却看不上清蒸豆腐类的悍妇,可是他这一潇洒多情美男子怎么就这么栽在一凶悍女子手里了?他才不相信这是命,他要反抗!只是为什么她身上就有种莫名的吸引力……
  • TFBOYS定格在四季的微笑

    TFBOYS定格在四季的微笑

    王俊凯,“我”小学的朋友;王源,“我”初中的同学;易烊千玺,“我”的青梅竹马。王俊凯就像是一个很霸道的人,管理着我的生活使我的生活有着不同的精彩,但是如果他突然不在我的生活也许会乱掉;王源就像是一个棉花糖,他会卖萌,他会很甜,他会让我开心,让我快乐,也许他突然不在我会着急;易烊千玺就像是我的“敌人”,我们从成为青梅竹马开始他就会找时机欺负我,但是他会在我痛苦孤独时陪伴着我。他们三个都是我生命中除了亲人以外最重要的三位伙伴,可是。当他们三人向我表白时,也许我的内心深处已经有了答案……
  • 放轻松:心理专家不告诉你的身心均衡术

    放轻松:心理专家不告诉你的身心均衡术

    东方的神秘宗教,基本上是利用禅坐训练及无我思想来提升、转换意识层次的。这种引起西方人极大研究兴趣的所谓的“道”,其实就是一种整合身心的有效法门,其实质就是让我们——放轻松。放松是为了展现超能力的预备工作。当心念和意识自由时,蕴藏在深处的真实潜能会浮现,而且让人更能体验到美好的事物。享受真正的喜悦、充实、超我的境界。这种神秘经验,可以被视为完全放松的终极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