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700000016

第16章 中外广播电视、摄影、美术简史(5)

第三节 中外摄影简史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摄影术这个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自发明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样的摄影流派。

摄影是同时代科学家们共同的发明创造。报考摄影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对摄影术如何介入社会史而非发明权予以关注,需初步了解各种摄影风格、摄影流派的成因、特点及其著名摄影家,并领会各种摄影理论之间的继承与演变。

一、中国摄影简史

1.中国人对摄影术发明的记述,最早见于1911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白话小说《上下古今谈》。其中,第八章的题目是“望远镜先登荷兰市,写真术创始协南城”。小说作者为吴敬恒。他以庚子事变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旧官僚的眷属乘船南下避难,在船上听水手讲外国新奇事件的故事。作者通过水手之口,讲述尼埃普斯和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的经过。这种形式,通俗新颖,寓科学于情趣之中。

2.1922年,广州摄影工会编辑印刷的《摄影杂志》第一期刊登了《摄影术略史》。

3.梁启超在20世纪初撰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到了中国清代数学家、广东人邹伯奇于1844年写成的《摄影之器记》及《格术补》两篇有关光学和“摄影之器”研究的文章,这是对中国摄影史人物的早期文字记载。

4.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图片摄影史研究进入到史料探索、收集阶段。1960年在中国摄影学会主办的《大众摄影》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吴群对于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文章6篇,引起了摄影理论界的兴趣。1957年,彭永祥在《新闻摄影》杂志上编《中国摄影术发展史》辑录连载。

5.根据广州博物馆馆藏的历史照片,1962年中国摄影学会会同中国摄影学会广东分会到广东省南海县邹伯奇故居、新会县等地进行考察,发现了邹伯奇用“湿版玻璃黑衬法”工艺摄制的原版照片及木制三脚架等摄影器具,同时发现的还有19世纪中叶拍摄的“老妪像”和“罗以礼像”。同年,中国摄影学会广东分会编印了《邹伯奇摄影史料初探》、《关于清代摄影家邹伯奇的初步研究报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由此,初步认定广东省是摄影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地区,历史上照相业发达。

6.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为上海“华社”发起人、后定居台湾的摄影家郎静山发表了题为《中国摄影史》的长篇文章,根据作者见闻着重回忆了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摄影社团活动情况,具有史料价值。在这一时期日本学者编著的《日本现代摄影史》一书中,提到了中国早期银版摄影师罗森于19世纪50年代到日本一些地区进行摄影活动的情况。以上发现为中国图片摄影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7.1979年,王立平等人成立“四月影会”,在北京举办第一届“自然·社会·人”摄影展览。

8.1979年,中国摄影学会改名中国摄影家协会,停刊十多年的《大众摄影》复刊,《国际摄影》和《摄影世界》等月刊相继创办。随着“四月影会”这样的民间摄影组织重新活跃,随着国展恢复举办,艺术摄影很快掀起又一阵浪潮。

9.1983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从这时开始,新闻摄影逐渐从混合于艺术摄影的展赛活动中独立出去。摄影界开始意识到新闻摄影特殊的价值取向,开始为新闻摄影的展赛制定评价标准。与此同时,艺术摄影被新闻摄影理论工作者归类于沙龙摄影,使得沙龙性的艺术摄影组织开始出现。

10.1985年,在“四月影会”的基础上,一个松散的民间艺术摄影组织“中国现代摄影沙龙”成立。这个组织汇聚了当时全国大部分具有先锋意识的艺术摄影人才,举办展览,在摄影期刊上推出专栏作品,出版了《中国现代摄影沙龙-85》。作品集里跨版发表的陈长芬作品《我们的家》,显示了沙龙对于这幅作品的重视。这是一幅描绘月亮与地球擦肩而过奇妙景象的作品。这幅作品与陈长芬1985年在山东烟台拍摄的《日月》可以看做同一个关于“天、地、人”主题的系列作品。如果说《我们的家》是一幅构图大胆的精品,那么《日月》就是一幅精品中的精品。

11.1987年,《中国摄影史(1840-1937)》和《中国摄影史(1937-1949)》出版。两部接续的断代史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史(1840-1937)》全书31万字,插图300余幅。由“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和“‘五四’运动至‘七七’事变时期”两大部分组成,比较全面详细地论述了中国摄影史的前期发展情况。

《中国摄影史(1937-1949)》由蒋齐生领衔编撰。该书分章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及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摄影发展情况。此书资料翔实、准确。

这两本书的出版集中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中期中国图片摄影史的研究成果。1991年台湾摄影家出版社根据原著并增加部分图片,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

12.1989年8月,摄影作品《日月》的拍摄者陈长芬被美国TIME杂志评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来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他的肖像被刊登在封面上。

在《日月》的画面中,作者将第一次曝光拍到的、初升的半个鲜红的太阳置于黑暗中的上方,将第二次曝光拍到的,黄绿相间的半个月亮置于黑暗中的下方。这样,上下两个半圆相合于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框内,构成一幅颇像古代太极图案的画面。日月交替,阴阳矛盾却又统一着、平衡着,让人联想万千,因而显得哲理性极强,意境深邃。

13.1991年,解海龙拍摄了《大眼睛》。这幅作品表现了一名贫困地区女学童充满渴望的目光,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引起全社会对失学儿童的关注,并作为“希望工程”的标志影像广为流传。后来,在2006年11月23日北京华辰秋拍会上,这幅限量30幅的作品以30.8万元成交。

14.1996年,李楠拍摄的《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获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这是中国作品首次获得该项赛事的金奖,是我国摄影家在国际摄影展赛的一次突破。

15.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数字技术来制作照片的风潮席卷全世界。中国的艺术摄影也因此迅速复苏,并逐步与纪录摄影分离。一批海外摄影著作、画册等被翻译介绍给国内摄影界,极大地拓展了国内摄影人的视野。

16.1999年出版的《摄影艺术系统理论》(宋岗著)率先提出摄影作品分类不应该按照题材分为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等,而应该更科学地按照作品的价值取向,分为纪实摄影作品、艺术摄影作品、商业摄影作品。在这种分类后,作品的不同价值取向将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摄影理论研究上的突破。

该项研究成果后来在摄影国展作品征稿的分类中被接受,使得第20届国展的摄影征稿改变了以往按照题材划分的不科学做法。同时,也使得真实性原则在摄影作品中因为种类不同而被区别对待。

17.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摄影手法为媒介,以行为艺术为内容的当代“观念摄影”悄然出现。例如,行为艺术家张洹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九个洞》等,行为艺术家苍鑫《舔》系列照片、《病毒系列:平反的极致》等,行为艺术家马六明的《芬·马六明》女装照片等。

二、外国摄影简史

1.历史上第一张摄影照片是在1826年由尼埃普斯在沥青上拍摄完成的,但尼埃普斯没能最终完善这一技术便去世。法国画家达盖尔在其成果基础上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并于1839年8月由法国政府宣布获得摄影术专利。现在的宝丽来相机仍使用着与银版法类似的摄影方法。

2.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创始人,英国人塔尔博特(1800-1877)于1841年发表了卡罗式照相法,由此产生了可被多次复制的底片,奠定了现代摄影负转正的工艺流程。

3.在初创期,摄影的艺术探索分为希尔和亚当森所代表的早期肖像摄影、格雷所代表的早期风光摄影,以及汤普逊和奥沙利文所代表的地质考察摄影的探索。其中,风光摄影是以展现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创作题材的原创作品(如自然景色、城市建筑摄影等),是多元摄影中的一个门类。从摄影术诞生那天起,风光摄影就独占鳌头。人类第一张永久性摄影作品就是风光摄影(1826年,法国人埃普斯拍摄了他自家窗外的景物《鸽子窝》)。

4.在摄影术诞生的早期,摄影家在创作风格上深受绘画的影响。1851年到1853年是画意摄影的发端时期,1880年后渐渐退出主流摄影。画意摄影具有善于表现个性才华和反对刻板的传统模式,美感等画面因素比现实的题材本身重要,避免世俗或丑陋题材以美化效果等显著的三大特点。

以美国摄影家为主导的、风格更为多变的画意摄影又包含了三个流派:高艺术(High Art)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主义摄影。其中高艺术摄影指的是由英国摄影家所建立的早期受绘画中的拉斐尔前派影响的摄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间达到顶峰。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摄影艺术的迅速普及和摄影纪实观念的冲击,高艺术摄影流派终于走下艺术神圣的殿堂,逐渐消失并发展为画意摄影流派。

5.19世纪是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代”,在人像摄影、自然主义摄影、风土摄影方面都有所发展。风土摄影的代表人物是柯蒂斯和庞汀。而人像摄影的代表摄影家之一——卡梅隆拍摄的人像作品,开创了以“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的方式;不摆布,较注意控制光线;拍摄著名诗人、科学家、艺术家,表现其“内在的伟大性”。卡梅隆本人更被公认为19世纪最伟大的女摄影家。另一位人像摄影的代表是纳达尔,其特点是打破全身像的固定格式,拍摄半身像或者特写;被摄对象可随意选择姿势,不刻意安排造型;画面背景简单,集中表现人物。

6.自然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是彼得·亨利·爱默生。自然主义摄影有四个特点:(1)在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强调对自然的直接感受;(2)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非有意的安排、设计;(3)构图依据场景、内容而定,而非强加的“艺术准则”;(4)提出“焦点摄影理论”,人的视觉中间清晰,边缘模糊,摄影不必追求全面的清晰,作品更加自然。

7.绘画主义摄影的开拓者卡梅隆夫人在其创作后期发展了印象主义摄影。印象主义摄影诞生于1889年,后逐渐发展,并在欧洲摄影界兴盛了十余年,今天仍为一些摄影家所重视,对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创作理念与方法是从印象派绘画中获得灵感,力求再现光线气氛和视觉印象;画面可以完全置于焦点之外;针孔成像;使用柔焦镜头;放大时使用漫射滤光镜;在照片上直接用画笔画出朦胧的效果。其代表作是德比逊的《葱田》、美国摄影家斯泰肯的《罗丹及其作品〈雨果〉和〈沉思的人〉》、拉夫罗亚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廉斯坦普约创作的《夏天》等。

8.这一时期也诞生了摄影流派组织的先驱——连环会。连环会订立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主要反对皇家摄影学会所提出的:把各种摄影混为一谈,用画家、雕刻家和其他非摄影人士评审艺术摄影作品,将摄影题材分为优劣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风光、肖像、景物等。该组织于1909年重组,改名为“伦敦摄影家沙龙”,是今天“沙龙摄影”命名的起点。

9.1910年,连环会解体,标志着摄影依附于绘画时代的结束。“摄影分离派”也于此阶段形成。摄影分离派摒弃画意摄影中纯仿画的手法,提出了纯摄影主义的理论;同时强调在技术上、创作上更多考虑摄影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更纯粹,独立于绘画之外。

1902年,“摄影分离派”由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创办,并一直由他个人组织领导、经营和挑选作品发表和展览。1905年在纽约第五街开设“291展厅”,其后还出版季刊《摄影作品》。1917年,展厅关闭、季刊停刊,摄影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画意摄影不再是“前卫”运动。

10.纯粹摄影是成熟于20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属于现代摄影主要类别之一。该流派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清晰的画面、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该派摄影家代表有斯泰肯,他刻意追求“摄影素质”,即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摄影家科班的《俯瞰纽约》是纯粹派中的佳作。画面是从高处俯瞰纽约某个广场,虽没有任何加工、修饰,但新颖的构图和独特的造型使人耳目一新。纯粹派后期的作品则向线条、图案和歪曲形象的抽象方面发展。

同类推荐
  •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名师1+1导读方案:悲惨世界》以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代表的作家编委会+以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为代表的语文教育专家编委会组成强大的名师1+1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精心制定名著阅读方案,教你轻松阅读名著,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 WTO知识学习教程

    WTO知识学习教程

    本书共十章,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概述、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WTO规范货物贸易的基本规则、WTO规范服务贸易的基本规则等内容。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火山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火山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火山的内容。详细介绍的火山形成的原因、目前的状态以及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本书分为10个章节,介绍了世界上著名的15座火山。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王爷宠上天,调皮王妃很倾城

    王爷宠上天,调皮王妃很倾城

    【本文正在全部整修中,希望读者们多多包含】他对任何人都是了冷酷无情,凶残暴虐,可对她却是百般温柔顺从。可是.......“司徒冰,如果再出去给我惹桃花债,看我怎么收拾你!”某王爷愤怒道。“王爷啊!这不赖我,谁让你家王妃我这么漂亮呢!”某女得意地说道。“那本王就让你下不了床,看你还怎么去给我惹!”说着就把某女压在身下。
  • 马上就办(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马上就办(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马上就办”,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执行力。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梦想,多少严谨的计划,多么强大的实力,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高效的执行,最终都将一事无成。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力的论述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中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帮助你打开梦想之门,走向成功。
  • 九域苍茫

    九域苍茫

    浩瀚乾坤,九域并立。一个必死之人,无意中得遇一怪人而摆脱了病魔,并开启了一段修行之旅。随着穆枫修为的加深,也渐渐了解到了所谓的九域,并从修真界,逐一进入其余八域,展开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旅行。乾坤九域,流传着无数传说。修行路上爱恨交织。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传说。一张张面孔,恩怨交错。命运轮转,群雄逐鹿,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孤战天下,永不低头,九域苍茫,唯我号令。
  • 灭世神之腹黑伪萝莉

    灭世神之腹黑伪萝莉

    她异常呆萌可爱,却没有人知道,她其实是一个伪装系的腹黑萝莉。上天给了她一副可爱的面容,强大的力量,强大的背景,却为何又给了她一副娇小的身材,虽然说娇小不是不好,但也不能这么玩人吧,长到12岁了,身高居然还只有一米四几,呜呜,我要长大!片段一:一个可爱小萝莉抱着一个洋娃娃,眨着可爱的眼睛,看向对面的人。“哥哥,你是要拐我吗?”歪着脑袋不解的问。“不……”某人还没有解释完,就被拉走了,“哥哥,拐走我吧,我饿了。”三十分钟后……“姑奶奶啊。我真的不是人贩子啊!”某人看着空空如也的口袋,郁闷的说。“额。”某萝莉刚刚喝了点酒,啪,一巴掌扇了过去,“来,叫大姐大……额。”“……”片段二:人前呆萌可爱,人后杀人如麻,残忍邪肆。某个带着银色面具小萝莉,手上玩转着扑克牌,眼神冷酷,让人看不清她的思绪,深邃的眼神里,只看的出毁灭!手上的牌射出,一个人迅速倒下!“为什么……要杀我~~”“本尊杀人从来不需要理由!因为我就是法则!”某萝莉邪笑着,站起身来,“再有背叛者!杀无赦!”她的存在是要毁灭世界的,因为她是要灭世的,但是,为什么会舍不得了呢!既然舍不得,就让它成为玩具吧!温馨提示:萝莉喝酒了!大家快跑啊!萝莉生气了!大家跳海吧!萝莉发飙了!嘻嘻,乖乖等死吧!萝莉守则:一、杀人绝对不需要理由二、绝对不要拥有感情三、绝对不要把真性情暴露在人下四、绝对不能让人背叛,否则,杀!五……六……本文双结局,是灭世神系列第二部,创世神系列的姐妹文!
  • 跨世之恋:废柴华丽转身

    跨世之恋:废柴华丽转身

    废柴华丽转身,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打得了流氓,休得了夫。烧得了皇宫,骂得了皇帝。揍得了小三,惩得了贱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怎么滴,我就横了,你管我?)(不敢不敢~)
  • 人生三经

    人生三经

    本书揉儒、佛、道思想于一处,熔深邃的人生哲理与老道的处世经验于一炉,在总结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聚财的妙术。治家的秘诀,堪称修养身心之典籍。
  • 守护甜心之血染樱花

    守护甜心之血染樱花

    过去如梦,一点一滴的流逝,只记得在那一张陈旧的相片,以及那句“我恨你”;现在如画,一点一点的刻画在我的心头,那些笑声和你的笑脸,已经印画在我的脑海…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街头,看着天空,云已经不再独自荡漾在湛蓝的天空;看着街边的人们,不再是独自一人,而是和朋友与爱人一起,走过那些自己曾经走过地方…我坐在樱花树下,闭这眼靠在树旁,突然,几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睁开眼,看见的是你们的那些笑脸,眼睛不禁的落下了泪,身体,不受控制的扑了过去,扑向你那温暖的怀抱…
  • 绝世毒仙

    绝世毒仙

    国色天香的美女佳人,竟曾是冷血无情的杀手第一人。白衣飘飘,轻轻手一挥便是请君见阎罗。神秘宝戒,携带无上宝藏,与主人再度重生。狠辣毒功,在异界大陆能否再现辉煌?在这个奇异的大陆,不同于过去,神奇的武功伴随无尽的惊险,刺激的生活令人热血沸腾。绝世毒仙,风华绝代,一笑倾城,舞袖灭城,塑造世家,占领世巅,肃立千古,无人撼动!
  •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本书语言清新,资料翔实,记叙生动。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语言极富感染力,从而将人物描写得极具立体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她们,进而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 横空述异传

    横空述异传

    从天下最荒凉的大山走出来的赤子究竟怎样挣脱束缚?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究竟怎样磨练他的内心?末法时代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这个天地的存在到底是牢笼还是火种?请君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