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900000016

第16章 金融危机、文化安全与媒介安全(1)

第一节金融危机与经济安全中的大众传媒

非传统安全将金融危机与经济安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09年,当全球陷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时,中美两国大众传媒在积极应对危机,实现媒介安全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何镇飚,2009)。大众传媒在金融危机中的首要作用就是安全,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媒体预警功能,提前引起关注

广电媒体作为环境监视功能最为明显和迅速的大众传媒,在金融危机的早期阶段——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初期,就已经向社会发出了预警。2007年8月16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栏目中,第一次对“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与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及时报道了相关信息。2008年7月15日,美国彭博电视台播发了专访:《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的金融危机》,直接向社会预警:“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了席卷全美的“金融危机”。同年8月,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出现了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频道在10月由《经济信息联播》和《经济半小时》联手推出系列特别报道《直击华尔街风暴》,就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就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科学的预测。这一节目收视率很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充分发挥了电视检测社会环境并积极作出反应的预警功能,使国内公众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有了及时而充分的了解,各相关部门也因此有了预判和准备的时间。

二、设定危机议程,促使社会重视

麦库姆斯和肖(Mccombs and Shaw)用“议程设定”来描述一种在选择的情境中长期受到关注和研究的现象。媒介所赋予的“议题”重要性或者显著性的次序会影响到公众对议题的认知。不同媒体的议程设定的功能是不同的,而电视是议程设定功能很强的大众传媒。

中央电视台的《直击华尔街》系列报道从2008年的9月一直持续到当年的12月30日,通过连续、高频次的播出,使“金融风暴”成为各级政府与民众高度关注的议题。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采访两会代表时,提问的重点经常也聚焦于金融危机,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应对金融危机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对于电视的这一危机议程设定功能,美国的电视媒体也很擅长加以应用。2008年9月27日美国总统竞选的首场电视辩论中,美国PBS(公共广播网)“新闻时间”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吉姆·拉勒尔担任辩论主持,他在电视辩论伊始就说:“尽管本场辩论的焦点是外交政策,但经济问题过去两周来一直是竞选的核心,所以今天辩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经济的。”第二场电视辩论中,来自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主持人汤姆·布罗考在设定辩题时,把经过遴选的网民提问抛向奥巴马、麦凯恩两人,使辩论再次将重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从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中可以看到,电视主持人把“金融危机”列为辩论的首要议题,充分彰显了电视的“议程设定”功能,显示了电视媒体对民意的积极反应和对金融危机的高度关注。美国广电传媒的行为直接产生了两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使美国总统候选人和普通大众都高度关注金融危机,对危机有了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另一方面,则为美国受众展示了未来两党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使公众对危机的解决方案有了大致的直观了解。

三、有效避免恐慌,实现社会安全

根据皮勒得和卡茨的研究,人们在面临社会危机时,对大众媒体有严重的“依赖”,渴望通过大众传媒获取全程参与社会所需的资讯,而人们对媒介资讯与阐释的期待现象,事实上是由媒介造成的。这种现象尤其以“电视”为然,电视讯息不只用于满足资讯的需求,也具有逃避压力,以及产生和外界搭线的感觉(费斯克,1996)。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人们对于这一社会危机的恐慌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不知道危机的危害性有多大,另一方面是对如何解决危机的迷茫。而大众传媒具有“媒介安全”的功能,可以战胜媒介恐慌和社会恐慌。

2007年7月3日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播出了报道:《亚洲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增强》,这已经为新一轮的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预先做了心理上的防范。2008年9月17日,央视播发了《德财长:美金融危机不会引发欧洲多米诺效应》的新闻。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在金融危机的相关报道中,央视非常注意将各种乐观的声音平衡地报道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报道危机的负面信息。这种全面、客观的报道方式是对恐慌的最好制止。

在对负面新闻的报道中,关于《受金融危机重创德国巨富自杀》这一国际新闻,央视只在2009年1月7日的《新闻30分》和下午4点30分的新闻中播发了两次,没有进一步的渲染,而且更多报道的是这个事件的特殊性,而不是金融危机的共性,也避免了出现可能引起公众恐慌的镜头或语言。

这样成熟而负责任的报道是电视媒体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积极作用的体现,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的同时,避免了恐慌,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2009年两会期间,电视直播的多次新闻发布会也都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报道,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起到了明显的成效。政策实施后,有些数据涨得太猛,包括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但为了应对危机,宁可出手快一点,出拳重一点。”这样的电视新闻报道,在议程设定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电视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报道直观的优势,稳定了社会情绪,避免了可能引发的公众恐慌心理,实现了媒介安全。

第二节信息安全、文化安全与媒介安全

一、信息安全与媒介安全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正在分享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成果。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手段,也是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人类也正面临着信息安全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一系列信息安全事件,使信息安全成为了重要的非传统安全因素,也成为了关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而言,谁拥有信息权,谁就获得了信息资源相对更大的利益和相对安全的权利”(张维华,2007)。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信息安全置于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以前,政府运行的信息交换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权力,信息安全风险往往取决于政府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的权力的实现程度。当今信息时代,前述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甚至已经出现了“信息决定权力”的情形(尚小溥,张润彤,2010)。传统的信息安全包括“通信保密、计算机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信息保障”(沈昌祥,左晓栋,2007:7)。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普遍认识到,对信息的流动进行有效管理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前提。

2006年,俄罗斯联合中国等国家向联合国提交了《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看信息和电信领域的发展》,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保护个人、社会和国家在信息领域的根本利益,尤其将无节制的跨界散布信息、操纵信息流动、破坏社会心理和精神等列为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胁之一(沈昌祥,左晓栋,2007:20)。

对我国来说,目前的信息攻击形式日益复杂化,病毒技术、黑客攻击和信息恐怖主义的结合,直接威胁着我国的信息安全。信息攻击形式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主要包括对信息的修改、删除、伪造、添加、重放、冒充和病毒入侵等,被动攻击主要包括对信息的侦听、截获、窃取、破译和业务流量分析、电磁信息提取等。而信息恐怖主义的兴起,更使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着有政治目的、有组织的威胁(尚小溥,张润彤,2010)。

信息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在信息空间的破坏,是一种针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储存的非法攻击并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至少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Denning,2000)。目前,大多数以网络战为导向的信息恐怖主义的攻击策略是瓦解性与破坏性相结合。破坏性攻击指利用恶意病毒、蠕虫等,造成现实或虚拟系统事实上的破坏;瓦解性攻击,指利用电子邮件炸弹、使用垃圾、涂抹网络等黑客技术“闷死”网络系统,造成现实或虚拟系统失效。信息恐怖主义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的攻击往往是匿名攻击,有效制止这类信息攻击与惩罚信息罪犯的难度空前增大。

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引发新的信息安全风险。一般而言,当某种新的信息技术投入应用时,人们往往对其潜在的安全风险知之甚少,防范风险的知识与技术有限,加之其所导致的信息技术环境的改变等,将增加信息安全风险。如属于社会软件范畴的对等网络技术在初投入应用时,就因使用了一种被称为智能隧道的技术,规避着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等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作为基于IP技术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语音通信系统的IP话音,在初投入应用时并未采用任何标准的加密流程和数据整性的核查,易被篡改和窃听,且易受恶意代码、拒绝服务等攻击(尚小溥,张润彤,2010)。

需要指出的是,媒介安全是一种传播安全,信息安全是一种技术安全。

传播安全和技术安全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正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媒介即信息”,对于信息的监管是通过媒介监管来实现的,而媒介监管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技术实现。例如我国互联网络的“关键字”过滤技术,不止是信息安全,也是运用在媒介安全中的技术尝试。

二、文化安全与媒介安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从文化的内容角度分析,国家文化安全状况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六项总体指标体系来评估国家文化安全,其中在第一项总指标文化活动与发展趋势中的子指标提出报纸与书籍、图书馆与文化用纸、广播与电视、电影院与电影、录音音乐,在第二项总指标文化贸易与传播趋势中子指标中包括了传播、传播新技术等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从中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对于文化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文化安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大众传媒来实现的。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的文化霸权对本国的文化发展构成了威胁,这个威胁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可以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文化安全成为了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内容,文化安全也成为了媒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曹泽林,2006)。潘一禾教授在《文化安全》一书中,将文化安全分为:非传统政治文化安全、传统文化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语言和信息传播安全、国民教育体系安全。其中,在当代中国的非传统政治文化安全中,又分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安全、国家政治文化安全、国家宗教文化安全。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非传统安全中,又包括了传统文化和基本价值观的安全、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安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潘一禾,2007)。

文化安全也是媒介安全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需要辨析的是,通过大众传播的安全功能,是可以实现文化安全的功能和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新闻封锁、新闻审查或者其他通过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控制和约束手段。文化安全关注的是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不受外来文化的侵害。这不是大众传媒的使命,更不是大众传媒的目的。相反,大众传播具有文化交流的功能,能够实现文化间的沟通与交融,促进文化与文明的进步。因此,针对文化安全的媒介安全,有两个特点。一是日常化,在日常的媒介活动中,就应注重对文化安全及其基本价值观的传播;二是事件化,对于突发的文化安全事件,应及时、有效地采取专业措施,发挥大众传媒在危机中的安全功能,保护文化安全,避免大规模的社会骚乱或动荡。

同类推荐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热门推荐
  • 房术鬼师

    房术鬼师

    白童一直以为日了狗是最高境界,没想到胖子,居然连鬼都敢上,吃屎不擦嘴,也是服了,白童认栽,谁让他们是兄弟,酥胸软玉入怀,其实吧!和魑魅魍魉打交道,也挺不错。
  • 创世神的旅行

    创世神的旅行

    无尽的虚空周围灰茫茫的一片,那是世间万物之根本鸿蒙真气。在鸿蒙真气汇聚的鸿蒙之海深处一股真气漩涡逐渐形成。渐渐的汇成一到人影。人影渐渐凝固化为一男子。男子睁开双眼“我是谁?”“这是哪里?”“我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 道在立命

    道在立命

    文也好,武也好,道也好,魔也好,成魔也好成仙也好,又哪有界限之分,分的只是人心。一步叠一步,自有平步青云直上九天之时。一笔压一笔,自有山河遍布直下黄泉之底。
  • 庶女风华之凤临天下

    庶女风华之凤临天下

    前一世,姨娘教她温柔小意,教她隐忍为上,教她孝顺嫡母,教她尊敬主母,可是这一切却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她发誓,若有来世,所有欺负过她的人都要付出代价。上天垂怜,她重生到出嫁之前,这一世,她决定,不在温柔小意,不在懦弱无能,这一世,她要变得坚强勇敢,她要学会阴谋诡计,她要好好地活下去。这一世,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世,看她如何步步高升,凤临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高标处世 低调做人

    高标处世 低调做人

    国际著名人生专家说过,人一生中能够确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处世。而历览古今,纵观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标处世,低调做人。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就正是这一标准的生动注解。我们翻阅历史,注目现实时,往往还会发现:大凡高标处世者,其做人的基调都很低;大凡低调做人者,其处世的标准都相当高。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因果:越是低调做人者,往往越能成就大事;越是功成名就者,往往越是低调做人的典范。
  • 豺狼人要生存

    豺狼人要生存

    啊啊啊,新鲜的肉..又有骨头可以啃啦!这就是你们对豺狼人的印象吗?不不不,那是在霍格的带领下,现在霍大爷的路已经到头了。这是主角带领豺狼人努力摆脱炮灰命运,努力成为艾泽拉斯世界主战种族的史诗般的故事。
  • 杂七杂八

    杂七杂八

    只是在这里记录下那些旧时光。可能不会有人看的吧。
  • 白描江湖

    白描江湖

    古来的江湖,倘若定格下来,想来是一幅瑰丽的群像。或血色,或峥嵘,或是离情,或是别恋,或是背信弃义,或是生死相依......一幕幕的定格,一幅幅的画面。曾经的念头想着会否有这样一支笔,为我们记录和描绘下那些令我们向往的江湖故事?————仅以此书向香蕉大魔王致敬
  • 迪迦奥特曼之光的使命

    迪迦奥特曼之光的使命

    呃呃呃呃呃呃额额,实在不知道写什么了,总之多看看这本书如果写得好多送花花啦!!!!!!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