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900000031

第31章 消除媒介恐慌与失语的媒介安全模型(4)

(三)虚假的反恐恐慌

美国最大的媒介恐慌是关于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的。反恐战争本身就是媒介恐慌的产物。布什政府无法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却是媒介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制造的最大的恐慌内容。整个反恐战争都是媒介框架构建的,反映的并不是真实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现实,而是美国政府建构的现实,并以此使欧洲一同加入其中(Paul Todd,Jonathan Bloch&;Patrick Fitzgerald,2009)。在电视上长篇累牍的“反恐战争”新闻是对于政府与军方政策和议程设置的媒介包装与再现。

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对美国大众传媒通过反恐战争制造媒介恐慌的原因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看法,他运用后现代理论,作了深层次的诠释。2001年的反恐战争是解决“意义危机”的尝试,是美国的新保守势力取代冷战的长期替代品。哈蒙德(Philip Hammond)运用鲍德里亚的观点,认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续篇,当时通过大众传媒强调了伊拉克的化学武器、装甲部队等,将一场“非战争”描述为血腥的世界大战(Baudrillard,Jean,1995)。而事实上萨达姆的军队自1991年以来早就萎靡不振。强调伊拉克并不存在的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为了制造恐慌,维持公众的恐惧,达到通过战争来战胜这种恐慌的目的(Philip Hammond,2007)。

广告制造媒介恐慌的手段也被运用在反恐战争中。相关利益人运用媒介恐慌进行对公众的心理恐吓,使公众通过电视等媒体获知恐怖信息并产生恐怖袭击事件就发生在身边的错觉,而且觉得自身的安全遭到莫大威胁,从而使布什政府“贩卖战争”的企图得以实现(Laura Miller,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on,2004)。

在反恐战争的新闻中,小布什总统一再将恐怖主义和美国的民主对立起来,认为恐怖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摧毁美国的民主与自由。他在演讲中一再强调,美国民众的恐慌都是恐怖分子制造的,原因是恐怖分子恐惧美国民主制度,恐怖分子因此屠杀无辜的美国妇女和儿童。而大众传媒则不加修饰和批判地就把总统的讲话作为重要新闻,没有怀疑也没有争议地照搬、传递给公众,造成“自由与恐怖”对立的媒介虚拟现实,使反恐战争披上了维护自由、为民主而战的外衣(Susan D.Moeller,2009)。事实上,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很多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反抗,虽然手段是错误而恶劣的,但根源绝不是仇视美国自由民主这么简单。包括乔姆斯基在内的大量学者认为美国在反恐战争上撒了谎,而大众传媒是最大的帮凶,为政府的战争谎言推波助澜,媒介恐慌就是美国政府和大众传媒合谋实现侵略战争的重要手段(乔姆斯基,2006)。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手段之一,也参与到揭露虚假反恐警报的行列之中。

获得2004年金棕榈奖的美国电影《华氏“9·11”》由迈克尔·摩尔编写、导演和制作,该片以纪实手法回顾了从小布什当选总统到“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这不同寻常的四年。关于美国成为恐怖组织袭击目标的原因,摩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影片甚至惊人地揭露了布什家族和本·拉登家族两代人之间的恩怨和“9·11”事件的幕后交易。摩尔透露,拍摄这部纪录片,他雇用了很多自由摄影师和记者,采访了大量政府官员、美国和伊拉克民众以及参加伊战的美国大兵(何镇飚,2004)。而为了使影片更吸引观众,他以自己的方式给影片加入了许多讽刺和幽默元素。“拍摄这部影片,我的动机很单纯,就是要告诉人们究竟发生了什么。此次,布什是喜剧演员,借他之口,我让人民知道了许多他们从不曾知晓的事情。影片一定好看,因为其中承载太多东西,有愚蠢、有恐怖、有真相。”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摩尔认为,《华氏“9·11”》展现了大众的恐惧。“解放伊拉克人民?给他们自由?世界是危险的,一直都是。我们要使它变得安全,但采取的方法不能是强制,我认为这是影片的要义。”(Michael Moore,2004)

2003年,一本名为《被内容植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书在加拿大出版了,对于该书,连乔姆斯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书中大量的篇幅不是作者的观点或原创,而是将在伊拉克战争前所有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纸新闻进行汇总,并根据时间和内容程度梳理出线索,进而分析为什么这个不存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成为了美国士兵付出生命、美国国民付出劳动和金钱的战争理由。作者丹尼·施科特得出结论,是美国五角大楼利用大众传媒制造了全国性的对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慌,从而成功使议会通过了战争决议(Danny Schechter,2003)。

和火星人入侵地球一样,在伊拉克无法找到、事实也基本在战后被认定不存在的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映出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R是几乎为零的,而媒体却就此进行大肆报道,△M非常可观。因而再一次造成了图9.5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媒介恐慌模型S=△M/△R几乎无穷大的状况,媒介安全系数S>;1,不仅是媒介恐慌,而且呈现非常不安全的状态。果然,不久之后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国因此陷入长期的国际危机之中。

第三节媒介失语:大众传媒在危机中的话语权丧失

一、媒介失语的定义

所谓“媒体失语”,就是大众传媒在面对新闻事实、尤其是在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中,迫于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舆论的原因,对新闻事实不予报道、评论或报道不及时(庄猛,2011)。媒介失语是对话语权主动或被动的放弃。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王治河,1999)话语权是目前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词。

话语蕴涵、显现并行使着权力,话语权即讲话的权力,是由其权势和某一领域的权威所决定的。话语的拥有意味着对权力的拥有。在媒介话语权的背后是受众的知情权。国内较早由庹继光和李缨提出“媒介失语比媒介审判更可怕”(庹继光,李缨,2005)。

青年学者邵鹏在《媒介失声论:探索媒介雷达与预警功能的病理》一文中,比较详细深入地论述了媒介失声(Media Aphonia)现象,并分析了这一现象的特点、危害及其防范(邵培仁等,2009)。

邵鹏将美国和全球媒介集体失声的深层原因分为四种,分别为“国家和政府控制下的媒介障碍性失声”、“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控制下的媒介痉挛性失声”、“过度公司化和高度专业化导致的媒介过用性失声”以及“基于某种病理和自我保护机制的媒介麻痹性失声”(邵培仁等,2009)。

2009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特别规定:“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有偿不闻”第一次出现在了自律准则中,意为大众传媒为了经济利益而“失声”(属于邵鹏分类中的“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控制下的媒介痉挛性失声”),主动放弃了话语权。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准则》新加入这个条款也为防止有偿性的“媒介失语”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类推荐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十五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其中的一些作者,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优秀表现,被国内的知名大学录取。大赛也因此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那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子开辟了新的通往名校的渠道。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些凭借一篇作文上名校的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文笔犀利,或情感细腻,或空灵隽秀,或质朴绵长,表现出作者们卓尔不群的思维方式、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认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依法行政、诚信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
热门推荐
  • 村庄的河流

    村庄的河流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符龙

    符龙

    不要说你们是天才,因为我还没来!——黄真。一道符演绎万千世界,一道符毁灭千百轮回。曾经顶尖的符龙族,却成了整个大陆的敌人!少年在复仇的路上,逐步揭开了一个充满激情的世界之门……ps:新作者初来乍到,建立了一个交流群,575029505,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一起讨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鬼殓师

    鬼殓师

    被鬼骨融合的右拇指,被怨气所浸染的左眼,被解开的封印,非专业的鬼殓师——给鬼整理容貌的职业。
  • 家有妙招(珍藏版)

    家有妙招(珍藏版)

    本书是一本方便有效的现代家庭生活指导手册。辑录了大量的实用性与科学性非常强的小妙招,涉及美食、服饰、家居、日常应用、出行及家族理财等方面。
  • 边界禁区

    边界禁区

    果然还是不会写简介,其实这本书就写了阴谋论和一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想法,水平高低不好说,至少自己看着还满意,供君一乐吧。《人类的一百万种未来》系列的开山之作:边界禁区。深陷二次元游戏世界的主角,恍然发现,原来幻想中的一切,已经悄然在身边发生,而明白了这些的主角不得不承认,幻想是幻想,现实总是坑。预备互动群:209580781,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够与看到的各位永远的一起走下去。
  • 星道记

    星道记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公元2020年,有陨星自太空飞来,降落在人间,带来强大的能量,道家隐士观陨星而悟道,人类自此进入武道时代。十五岁的少年李墨凡,为给妹妹治病,为了家庭责任,踏修道一途,开启了逆天强者征战星空,追寻道之本源的路。道起源于宇宙,宇宙起源于混沌,混沌起源虚无,道之一途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 通灵档案

    通灵档案

    祖上留下的“茅山道术”残本,遭遇恐怖的女鬼、僵尸、迷魂术,降头、古墓、海难等一系列怪异事件,处处暗藏玄机。。。
  • 霓裳舞

    霓裳舞

    霓裳,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女孩,当她出生之时,正在黄昏之时,晚霞红透了半边天,如霓裳羽衣般灿烂夺目,于是父亲就给他起名霓裳,也希望霓裳长大后能摆脱贫穷的命运,着上霓裳余衣……
  • 网征之三十六计

    网征之三十六计

    首届纪实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换一个角度俯视网络世界,用中国人的谋略拆分网络事件的真谛。关注网络史、关注权术、关注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虚拟世界。
  •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趣味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断案推理故事、培养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斗智斗谋故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趣味思考故事、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中华谜语故事、陶冶艺术情操的诗词歌赋故事、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等,内容丰富、精彩。这是一本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的儿童经典文学书籍,注重了童真趣味和文学经典的双重体现,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