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400000026

第26章 国家传播战略模式(3)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者和奠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家。他们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活动,始终伴随着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报刊活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们创办、主编和参加编辑的报刊有十余家,指导过的各国工人报刊有数十家。他们通过对自己报刊活动实践的总结和对新闻事业一般规律的理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中的主要精力用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因此在他们的报刊实践和报刊理论中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报刊的内容占了很大比重,特别是党报理论成为他们新闻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而正是这些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

(2)党报党刊必须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按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作。

(3)党报党刊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他们自己的报纸。

(4)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个党有力量的表现。

(5)党报党刊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

(6)党组织要加强对党报党刊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观,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在我国,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新闻工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党和国家命运所系的事业,并结合国内和国际形势,继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形成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其中,新闻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以“三贴近”指导新闻工作,是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

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是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发展,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形成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涵。因此,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可以说,没有创新,不能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三)印刷媒介对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推动

报纸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媒介,无论对人类历史进程,还是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推动,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由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此,以报纸为主的印刷媒介对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推动,体现在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

第一,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而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报纸的大众化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地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这一过程当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第三,报纸的大众化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它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出,印刷媒介对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推动,首先归因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现代资本主义是一种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开放的社会形态。在资本增值的商业逻辑支配下,不断突破地域界线,在海外争夺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和商品市场的对外殖民成为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上的资本逻辑决定着文化上的信息逻辑。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新兴的工业国逐步替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旧的贸易大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J.Habermas)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印刷媒介对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推动同时得益于地理大发现、远洋航运和邮政系统的改进及其所导致的印刷媒介的全球化。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媒介的产业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促进大众化报业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更大的规模。这是因为,产业化是各种资源的优化和强化,它有助于报社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助于报纸稳定售价,扩大发行,争取更多的广告;有助于报业经营者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概括地讲,从18世纪至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这其中,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即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全球性的传播体系发端于印刷媒介时代。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造就了大众传播,把人类首次引入到大众传播的时代。伴随着印刷媒介的跨国、跨地区传递,印刷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由近及远地渐次传播出去,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民众纳入读者群当中。

第二节 电子媒体与国家传播战略模式

一、电子传播时期

(一)电子媒体的发生和发展

进入19世纪中后期,人类在电子传播技术上的突破,是继印刷媒体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后,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电子传播一般分为有线传播和无线传播。在有线传播方面,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和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Samuel F.B.Morse)的名字与电报的发展紧密相连。电报本身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讯手段,而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的通讯社,也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现象之后,1843年,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电报机,之后他想方设法说服让抱非常勉强态度的国会批准,拨款三万美元架设一条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超过40英里的电报线。1844年,该电报线修建并投入运营。摩尔斯的第一份电报电文是“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电文是用摩尔斯发明的迄今仍被称为“摩尔斯电码”的点、划电报符号发出的。1858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完成。1876年,贝尔(Alexander G.Bell)发明了电话机,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的先河。电子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传播事业的发展。

电报发明后,各国纷纷将电报应用到新闻和信息传播中去,开始建立现代新闻通讯社。19世纪30至50年代,通讯社首先诞生在法国。当时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大众化”的报纸,发行量激增,对新闻的需求量大为增加。与此同时,电报通信事业迅速发展。60年代形成了从欧洲、美洲延伸到亚洲的有线电报通信网络,通讯社专门采集各地新闻并以较经济的订费同时供给多家报纸。它的出现,使新闻事业内部实现了社会分工,促进了报业的发展。

在无线传播方面,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G.M.Marconi)和俄国电气工程师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了最早的不用导线传递电信号的无线电通讯装置,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和研究,马可尼于1901年实现了横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为广播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最初的无线电仅作为通信工具而没有用于新闻娱乐这些大众信息传播方面。美国的西屋电器公司(Westinghouse)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该台于1920年11月2日正式广播。首次播出的内容就是关于哈定和考克斯两位候选人在总统竞选中的得票数。其时效之快,使美国报界大吃一惊。此后,新兴的电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21年美国的电台只有30家左右,到1923年,数量猛增到600家。1926年美国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网——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1927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立。30年代末期,广播界有了自己的新闻采访机构。1943年,美国第三个广播网——美国广播公司(ABC)成立。广播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以社会收音机的保有量为例,1930年,美国广播接收机的数量为1400万台。194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国已有4400万台收音机。这一时期,广播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得到发展。

在无线广播发展的基础上,扫描技术的发明为电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都在研究无线电视。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了柏林奥运会。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开始正式播送节目,标志着电视媒介的正式诞生。此后,法国(1938)、美国(1939)、苏联(1939)等国相继开办电视台。在无线广播电台出现十几年后,电视技术就被推向社会,成为广受欢迎的大众媒介。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电视的发展,使之在50年代初重新开始。然而,又是仅过了十几年,苏联和美国于1962年将通讯卫星送上天空,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信号的洲际传播,从而,在相距遥远的地方之间进行瞬间可达的声音和图像的传播得以成为现实。1969年7月20日,当美国宇航员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时,他们在月球上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实行实况播映,当时有47个国家约7.23亿观众收看到了这些图像。

除广播和电视外,电影作为另一种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电影是美国著名科学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于1889年发明的。1894年,他的电影摄像机开始在纽约放映电影。1895年12月28日,法国发明家和电影导演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用现代电影雏形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自己拍摄的影片,这一日子被认为是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

同类推荐
  •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翻译技巧和心得,虽然主要针对英语翻译,但是这些“秘笈”实际上对其他语种的翻译也是适用的。大同小异,其他语种的译员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吸收。考虑到自己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还专门采访了10多位优秀的成功翻译人士,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做翻译的经验、心得,比如女士做翻译应该怎样避免电脑辐射,小语种译员的从业心得以及营销策略,等等。希望能“授”读者以“渔”。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苏]阿莫纳什维利实验教学体系与教育论著选读

    [苏]阿莫纳什维利实验教学体系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热门推荐
  • 天帝证圣

    天帝证圣

    “天之道损有余而盈不足……”“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道可道,非常道……”诸神失去了踪迹,修士的修行没有目标,凡人不再信仰神。圣人紧闭宫门,不闻世事,可是域外天魔蠢蠢欲动。少年天帝必须以自己的肩膀撑起天,守护这世界。成圣的路布满荆棘,可是成圣后真的不受人摆布吗?(本书主角得到的不止是功法,还有记忆,所以三界秘闻都是很清楚的)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别动,本宫有火

    别动,本宫有火

    她,身负异火,拥有攻击力最强的火源力,嚣张狂妄,粗暴简单才是她的本性,被勾错了魂,怪谁?废话,当然是阎王!什么?阎王是地府老大?不能惹?靠!管他老大还是老幺,不让还阳,照样烧了你地府,肉身已毁,只能去古代借尸还魂?MD!阎王,咱这梁子结大了!且看嚣张火爆的现代女杀手如何火烧后宫,上至皇上太后,下至宫女太监,一个字,烧!
  • 主妇的春天

    主妇的春天

    婚姻如职场,不懈怠,不拘泥。动力来自于爱,爱自己,爱伴侣,爱家人。
  • 天妖奇谭

    天妖奇谭

    一个不顾一切想要变强的疯狂少年,一部诡异无比的血色妖书,两者相遇,便造就了冥冥中本不该出现的一尊绝世之妖。
  • 盘龙之霍格

    盘龙之霍格

    再次写盘龙同人,用来慢慢怀念、纪念曾经的青春。因为之前已经写了虎啸、巴鲁克,相隔这么长时间,有点手生了,所以刚开始写得有点不好,希望各位朋友见谅。
  • 冷面王子,俏皮公主

    冷面王子,俏皮公主

    蔺烟宜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她堂堂蓟枫集团的千金大小姐,怎么会去一个破烂学校给一个什么男生送情书呢?一个是冷得像冰的萧海夜,一个是温暖如风的男神耿照齐,一大把追求蔺烟宜的男人她都没兴趣,这两个同时闯入她生活的男人,该选哪一个好呢?
  • 妻从天降

    妻从天降

    从狠厉杀手到失忆闺秀,从天涯孤女到高门贵妇,从未来到异世。童菲说:我跨越时空历经万难来到此间,只想平平淡淡活着。童菲说:贵族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嘴巴不能说理,我不介意用拳头。童菲说:你所依仗的不过是身份,若有一日我地位高与你,又当如何……————这是一部大灰狼脱掉羊皮继续奋斗的故事。
  • 落雪时节爱上你

    落雪时节爱上你

    任一晨可以说是文晓雪第一次心动的男生,这心动贯穿了她的一生。高一初见,她是有些讨厌他的,但喜欢在一个莫名其妙的瞬间落进了她的心里,从此便无法自拔。他拒绝了她鼓起全部勇气的表白,对她视如陌路。她的心像被纷飞的玻璃碎片击中般疼痛。高中毕业,文晓雪以为和任一晨会老死不相往来了。可是,他突然出现了,如此猝不及防。他像一道最明亮的阳光照进她本已灰暗的生活。他们会在一起吗?他们的故事究竟会怎样?还是让他们自己对你说吧。
  • 追魂,追魂

    追魂,追魂

    时间就像一条如同生命般涌动的河流,有时低缓,有时湍急。我们在的时候,它在。我们化为尘埃时,它还在。时间会往前,生命还在继续,我们都会推着向前,最后都变成了一滴或清澈,或浑浊的水,最后融入历史中。给别人留下的是或赞颂,或谩骂的回忆。一切都会继续,而我们只是黑白棋盘上的棋子,只是受命运控制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