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2100000034

第34章 电视新闻节目评析(1)

电视新闻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品种。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解析电视新闻节目是为了挖掘记者叙事的用意,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新闻如何反映现实世界。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其二,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其三,电视新闻的功用。那么,解析新闻作品就不能简单地从记者的主观视野窥视世界,而要从上述三层含义出发,把握新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性、认识新闻反映现实事件的目的和效果,亦即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价值评析、叙事评析、视听语言评析、效果评析。

第一节 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随着电视的诞生而出现。它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作为传播手段,又从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等传播工具那里沿用了制作传播的方法、技巧。它博采众长、汇集众家之精华,以声、画形象发挥出独家优势,在新闻媒介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

一、电视新闻的定义

陆定一“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的定义,为新闻界所普遍认可。这一定义与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的“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都强调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定义也突出了新闻要“新”的质的规定性,强调新闻绝不是“旧闻”,不是“历史”。

电子摄录系统(ENG),使记者可在新闻事件现场,随着事态发生、发展而进行同步的现场报道。卫星传送,即使在远隔大洋的现场报道新闻,也可以做到现场直播——观众看到的新闻现场与事态本身是同步的。电视新闻实践,特别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同步报道,使人们惊叹电视新闻改变了新闻的时效。日本新闻学家说电视新闻已使新闻时效由“TNT”,变成了“NNN”,即由“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变成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所以,在定义上要强调“就近或正在”的概念。

1990年7月,由中国广播学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牵头,组织电视新闻理论工作者和从业者,根据电视新闻的实践发展,经过多次的认真修改、探讨,对电视新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与界定,并对电视新闻的有关条目作了界说:“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是界分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电影《新闻简报》的不同的个性。前一句,说明电视新闻与广播一样,同属电子媒介,以区分于属印刷媒介的报纸。后一句,是在电子媒介中区别它和广播的不同,广播是以声音为传播符号,电视则是以声音和画面——视听双通道传播信息。因这一独特的传播符号,使电视新闻具有个性化的传播特点与优势。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是指《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报道。广义的电视新闻,则是指荧屏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

在“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的研讨中,较集中的意见是把电视新闻节目分为三大类: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各类节目中,又有多种节目传播方式与形态。

消息类新闻节目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情,是电视新闻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要渠道。

专题类新闻节目是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度的报道。它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典型的人物、经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剖析等。要求记者能在事实的基础上,对事实、问题作出分析,以独特的见解引起观众深层次的思考。电视新闻评论是评论者(群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表示的意见和态度,它是电视新闻的旗帜、灵魂。需要说明的是,横跨两大类的一些新闻报道与节目形态。例如,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两者都是对同一新闻题材做多次连续的报道,从单条新闻看是消息新闻,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播出;然而,从整体报道的内容看,也是对新闻题材做详尽的分析、解释类的深度报道,应归属于专题类。另如,新闻杂志节目是借鉴杂志的栏目编排方式,用不同的栏目、板块承载不同内容,构成整体节目。它既可以进行深度报道,也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述。

新闻评论性节目是集深度报道与评论于一体的节目。它与阐述论点为主体的报刊评论不同,更多的是展现事实过程,通过对事实真相的深入调查,作背景的分析、解释,用事实、过程说话,用逻辑力量来说理,用记者现场评点和主持人评论来加重评论分量。这是更符合电视传播规律,更为观众所接受的评论方式。

电视新闻纪录片是影视特有的报道方式,不同题材的纪录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既可用于新闻题材,也可用于社教类题材。新闻纪录片是运用纪录片的手法报道新闻题材,它又可分为报道与政论两大类。前者如《广东行》,就是对重大新闻题材作深度报道的;后来如《让历史告诉未来》、《世纪行》等,则是寓理于事地对历史与现实作深刻的评析。

电视讲话同样是新闻节目的一种传播形式。根据传播的需要,讲话者既可以对事实作详尽的阐述,如物价开放决策的出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电视讲话中对决策实施的情况作详尽解释;也可以对某一现象、事态发展进行评论。前者是报道,后者则是评论。

三、电视新闻采制特点

(一)提供直观形象

报纸、广播记者运用文字语言进行采访、提炼主题、构思报道,用文字思维工作;电视记者则是把具体、可视的画面形象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耳闻目睹,产生亲临现场之感。视觉形象的现场直观感受,产生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是电视新闻所以能后来者居上,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根本原因。电视新闻实践也证明,越是视觉形象发挥得好的新闻,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形象直观性的优势,要求记者能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抓拍典型的细节和情节

电视新闻形象化传播以具体物象作为信息载体,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并由感受而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直觉思维。这种直觉思维的形成基础是要有具体、生动又能典型地说明某种思想的形象,离开形象由文字说理就不是电视新闻。电视记者在现场因具体事物的形象感受而产生思想,新闻传播则要让观众重新经历这一过程,要以拍摄到的声画结合的形象,让观众感受而认知,优秀的电视新闻无不体现这一特色。

2.蒙太奇思维

蒙太奇思维,本是电影的术语。它指的是编导在构思影片时要在脑海中不断“过电影”,不仅考虑画面的构成,还要考虑画面与画面的组接,运用连续画面进行思考的方法。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方法也同此理,不仅要在现场善于捕捉形象,还要用连续的形象画面考虑新闻报道的结构。狭义的蒙太奇指的是后期画面编辑的技巧:把先期拍摄的画面按一定的逻辑(生活逻辑),一定的原则(美学原则)组合起来,叙述一个事件,阐述一个主题。它要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思维规律和生活逻辑,使人觉得顺畅合理。作为构成节目的形式方法的总称,广义的蒙太奇已不单是编辑的技巧,而是包含了编导、记者对现场生活,对事件的思考和解释——运用视觉形象来叙述事件。蒙太奇贯穿于电视记者工作的全过程,它是电视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驾驭这一基本功的娴熟与否,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

(二)立体信息传播

电视的声音与画面形象是同步的,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是一种立体的场结构。立体信息传播的观念,使得电视新闻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同期声的运用

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反映、提供情况的语言,以及新闻现场人与物发出的声音,即效果声。前两种声音在新闻报道中是准确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效果声也是再现现场真实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真实生活中,有其形必有其声,也正因为形声不可分割,才有“万籁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独特的意蕴。同期声使观众不仅能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真正做到视听立体感知的亲临现场、目睹事态的真实感和强烈的现场感。

2.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

伴随人物同期声讲话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也因此有人把它归类到“语言”中来,称为“体态(或态势)语言”、“环境语言”等。要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更密集的信息,因此,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信息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技巧。

非语言符号的潜信息与语言符号信息的确定性不同,它更加需要通过观众的联想、想象的参与。不同知识修养、不同人生经验的观众,从中得到的感受也有层次上的不同。在信息结构上,它更具有开放性,同时也更有力度。非语言符号的信息还会因讲话人个性化的动作、神态,而使报道具有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情感因素,从而也更能调动起观众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三)现场纪实再现

直观画面的形象报道,使电视能如实再现现场,现场感强是电视新闻的一大优势。因为电视观众即使已经知道了某一事实,也想通过电视新闻亲眼观之,以满足“眼见为实”的欲望。电视记者必须到现场才能拍摄到新闻,但不能说所有电视新闻都有现场性,要真正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感的优势,必须以“现场的视角”去报道新闻,必须用纪实的手法去拍摄新闻。

1.现场的视角

新闻的报道对象绝大部分应当是正在发生的。任何新闻都有事态发生、发展或变动的现场,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摄录,要把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新闻事实总是围绕人展开的,记者在现场的聚焦点应该是人。摄像机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而人物的行动又是在一定空间中的,记者应立足于“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反应等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纪实手法

立足于现场,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事实,采访摄影、追随摄影是符合新闻客观规律的纪实报道的手法。对时空相对集中的新闻题材,常用追随报道的主体、再现生活的原生状态这一追随摄影的手法。对于多时空的新闻题材,则常用追随记者足迹,再现记者在现场调查、采访过程的纪实手法。消息类新闻中运用得最多的是挑、等、抢的采访摄影的纪实手法,追随摄影中同样也需要记者在现场以敏锐的新闻眼光去挑选、抢拍。

(四)观众多层次参与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不仅是展现记者与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而且把这一过程直接传播给观众,激发观众的参与感,甚至能调起他们上电视接受采访,发表观点、见解的参与欲,使观众感到更平等、亲切。电视新闻的视觉传播,使观众不是被动地观看,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报道中去,它能增强观众的收视兴趣,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电视是受众参与最活跃、最广泛,也是最直接的媒介。

从新闻报道选题、采访制作到播出的整个传播活动中,观众的参与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间接参与

观众以来电、来信等各种形式,反映情况、提供报道线索,或者对节目提出意见、建议。电视台各栏新闻节目播出结束前,都标出“欢迎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拨打热线电话”等,目的都是为了吸引观众参与。以中央电视台名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为例,大量的采访线索来自观众。让观众提供新闻线索,不仅能提高节目的新闻性,更能提高节目对社会的关切度,使报道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

2.直接参与

受众直接介入到节目制作中,在新闻事态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提供有关事实,述说自己的观点、见解,这都是具有电视特色的,在屏幕上直接展现的参与。在很多电视新闻中,如果缺少了群众在现场直接提供的第一手材料,报道就不可能完整,群众作为传播活动的主体,直接参与节目制作是电视新闻表现手法上的重要特征。

3.思想参与

思想参与是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参与。它是指观众在看新闻时,被报道中的人和事所吸引,观众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被屏幕形象调动起来,并由情感而引发思考。电视新闻的再现现场的纪实手法,不论是形象地再现记者采访调查过程的现场采访报道,还是用追随摄像记录事物的原生状态,都能把观众带到现场,目睹整个事态发生、发展甚至解决的全过程。成功的报道展现在屏幕上的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人的情感,人的命运始终为观众所关注;观众也能从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对其人格作出分析。观众情绪会随着屏幕形象上人物的语言、情感而起伏,并因此引发联想、思考。

同类推荐
  • 俄罗斯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俄罗斯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俄罗斯中小学教育概况,俄罗斯中小学的教育管理,继承与发展——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
  • 灾害能否预防

    灾害能否预防

    地球奥秘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发现更多的丰富宝藏,破解更多的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的文明,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地球的无穷奥妙,我们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本套丛书,主要包括地学、地球、地理、海洋、探险、失踪、灾难、灭绝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热门推荐
  • 麦瑞的秘密

    麦瑞的秘密

    这是一个从梦境回到现实,再从现实改变梦境的故事。故事讲完了,也许再过很久,再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心境。期待和读过这个故事的您再相逢,开的新书《我不想当球王》,起点体育,足球类,欢迎点阅!
  • 万物寂

    万物寂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时间将变得缓慢;当物体运动达到光速时,时间便会静止;当物体运动超越光速时,时间就会变为负数,也便实现了时光倒流!
  • STAGE-LAND

    STAGE-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家万千

    道家万千

    万千世界,佛道对立!断七情,绝六欲乃佛修。佛门式微,道家大兴。分三千大道,成三千道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乃仙修。一往无前,遇强则强乃武修。一诺千金,律法法无情乃法修。且看少年如何纵横百家,傲世苍穹!
  • 风起尘归

    风起尘归

    这世间由来孤寂独往,但纵使百般伤痛,也仍为遇见幸福和欢喜而努力。你如风般温柔,也如风般强劲,与你纵横这世间江湖一场,也是快哉,快哉。
  • 王者血途

    王者血途

    王者荣耀英雄同人!以英雄李白为主线,从盛唐到秦汉三国的冒险故事。
  • 眼通阴阳

    眼通阴阳

    命有生死。世有阴阳!当罗毅拥有了阴阳眼,眼透阴死之界!只剩下三十年阳寿的他如何逆天改命,又如何在众人的围杀之下,掀起血雨腥风!
  •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作者陈咸宁犹如一位标新立异而又尽显乖张才华的导演,他仿佛洞察读者每一个隐秘的心理需求,趣味盎然、爆料不断又险象环生的历史大戏吊足读者胃口,充分满足读者求真窥隐的欲望。在他的“导演”之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千古留名的巨人褪去了令人敬畏的神圣或恶魔光环,还其本来面目: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勒),一个幻想重建罗马帝国的记者(墨索里尼),一个半生失意的烟鬼政客(丘吉尔),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斯大林),一个“上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的国王”(罗斯福)……曝露最全面,剖析最深刻,讲述最勾人,你能读到的最佳二战读本——《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深度撩拨你的兴奋点,邀你一起与真相贴身肉搏。
  • 盛宠小娇妻:傲娇总裁别误会

    盛宠小娇妻:傲娇总裁别误会

    初遇时,她救他于深潭碧水间,他藏她于心底最深处。重逢时,她对他上下其手地调戏,他压倒她恼羞成怒地羞辱。执着地寻寻觅觅,却又阴差阳错地频频误会,他们是否有缘拨开迷雾看清对方的真心?小剧场:他危险地看着她:“你调戏我?”她抛给他一朵妖娆地笑:“调戏?这样的事情不是应该男士来做的吗?”语方毕,她就被扑倒了......她对他说:“我怀孕了,我们结婚吧!”他冷冷地凝着她:“你确定你怀的是我的孩子吗?”离婚前,她说:“我爱你。我真的很爱你,失去我,是你的损失。”离婚后,他对她说:“对不起。”她说:“你不用对我说对不起,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
  • 凰翼

    凰翼

    她,国际上大名鼎鼎的佣兵K,隐姓埋名,本想就此退休,怎奈一朝被雷劈,背生双翼,无奈被卷入争斗的漩涡。保护富家少爷?不去!保护会做饭的富家少爷?谁也别拦着我!其实,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