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6600000012

第12章 关山飞渡

影片档案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1939年

类型:黑白西部片

片长:96分钟

编剧:达德利·尼科尔斯(改编自欧内斯特·海柯克斯的小说《去罗斯特堡的驿车》)

导演:约翰·福特

摄影:贝特·格伦农

主演:约翰·韦恩饰林果

克莱尔·特莱孚饰达乐丝托马斯·米切尔饰蓬纳本片获1939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奖(托马斯·米切尔)和最佳音乐金像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导演奖。

导演简介

约翰·福特是美国最伟大和最多产的导演之一,从影60载,拍片百余部,涉及类型广泛,其中西部片占三分之一。约翰·福特于1894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的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中。1913年高中毕业后,福特跟随兄长进入好莱坞电影界。1917年,开始担任导演,处女作是短片《龙卷风》。1924年,福特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西部片《铁骑》,并由此一举成名。1935年福特将小说《告密者》拍摄成电影,该片一举夺得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多项奥斯卡奖。1939年《关山飞渡》问世,该片奠定了经典西部片的基本模式,为西部类型片注入了新的活力。同一年拍摄的《少年林肯》被誉为“描述了美国成长的历史”。随后的《愤怒的葡萄》(1940)和《青山翠谷》(1941)让约翰·福特两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1942年至1944年间,约翰·福特在美国海军服役,导演了纪录片《中途岛海战》,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战后拍摄的“骑兵三部曲”,即《要塞风云》(1948)、《黄巾骑兵队》(1949)、《边疆铁骑军》(1950),成为经典作品。1952年的《蓬门今始为君开》为福特第四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1956年的《搜索者》,被认为是他最好的西部片。60年代福特继续为米高梅公司拍摄了西部史诗巨片《西部开拓史》,1966年福特拍摄了最后一部故事片《七个女人》。此后,他因为健康原因逐步减少导演影片。1973年获得AFI的第一个终身成就奖。1973年8月31日因癌症在加州去世。

剧情简介

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一辆驿车正在准备驶往罗斯特堡。上车的有穷困潦倒的医生蓬纳,酒商皮科克,挺着大肚子去探望军官丈夫的露茜和沦落风尘的达乐丝,赌棍赫脱飞以及绰号为“卷毛”的警长,在驿车前进的途中,又上来两位:携款潜逃的银行老板盖特乌,以及正在被警方通缉的越狱犯林果,他要到罗斯特堡去找仇家报仇。

驿车在荒原上继续疾驰。车厢里,林果和达乐丝意识到大多数乘客对他俩的蔑视,同病相怜,在感情上开始接近。驿车在傍晚时分到达途中的一个驿站,因为紧张和劳累,露茜早产生下婴儿。在休息几天后,驿车继续前进。在毫无生气的荒原中,印第安人突然出现,一只飞箭射中了皮科克的肩头,荒原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追逐战。大批的印第安人用弓箭、步枪等武器向驿车里的人们发起攻击,驿车里面的众人纷纷还击。在万分危急之中,一队美国骑兵出现,危险得以解除。

驿车终于到达罗斯特堡。露茜见到了丈夫,携款潜逃的盖特乌也受到警方的逮捕。而林果在黑暗的街道上杀死仇家,最终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带着达乐丝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影片分析

《关山飞渡》是美国电影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一部经典作品。影评家宝琳·凯尔说:“从1939年以来,所有好看的西部片多少都是在模仿《关山飞渡》,或者是从中学到了什么。”用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具有代表性的话来说,“《关山飞渡》是达到了经典性的、风格臻至成熟的、相当完美的代表作。约翰·福特把西部片中的社会传奇、历史再现、心理真实和传统的场面调度格局糅合在一起,做到了完美和均衡。这些基本构成元素安排得当,毫无倚轻就重的弊病。《关山飞渡》犹如一个造工优美的圆轮,转到任何位置上转向运动都是均匀平稳的。”

一、西部片

一般认为,1903年埃德温·S·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是西部片的开山之作。西部片,是以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为主要的故事背景,反映在此过程中的个人利益与社会进步、文明社会和蛮荒地区、白人种族和印第安人少数民族等基本矛盾的类型电影。西部片首先发源于美国,也主要在美国发展和繁荣,它是最为观众和研究者熟悉的一种电影类型,也是最经典的电影类型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西部片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颇为规范、完整的模式。

例如,西部片中常常出现的地点有沙漠、小镇、酒馆、木屋、警察所等;人物使用的道具也是定型的,有左轮枪、马匹、牛仔服、套马索、宽边帽等;人物形象的设置有不变的象征意义,如善良牛仔和警长代表正义和秩序,歹徒代表混乱和邪恶,东部来的淑女则代表文明的观念等;经典西部片时期有固定的题材和叙事模式,一是拓荒故事和建立法律的过程,二是拓荒者与印第安人的关系。矛盾冲突一般设置在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或者是在善良和罪恶的牛仔之间。

二、电影片头的作用

对于早期电影来说,片头的作用只是用来介绍片名、出品公司、导演等。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片头逐渐突破简单的纪录功能,而渐渐地参与到电影的整体叙事。一般来说,电影片头大致有如下几个作用:第一,显示演职人员名单,这是电影片头最基本的作用;第二,交代影片中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让观众对之有一个大概了解;第三,奠定影片的风格基调;第四,暗示影片的内涵。

影片《关山飞渡》的片头就非常精彩,基本涵盖了电影片头上述的四个作用,对于影片的时代背景、电影类型和故事内涵都有揭示。简单说来就是,影片的片头场景设置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出现了五种不同方向的运动,对应的也是不同的人群;当不同的人群出现的时候,对应的是不同风格的音乐;出现人群的顺序也是精心安排的。当看完整部影片,再回头细细品味电影片头,会发现影片的所有东西都囊括在这短短几分钟的篇幅之中了。

三、剧作结构

大部分剧中人的目的从最初出发时就已确立了:从东部来的露茜是去探望她在骑兵连的丈夫,威士忌酒推销商皮科克准备回到家里与妻儿团圆,警长“卷毛”此行的目的则是要抓住越狱的林果,不受人们欢迎的医生蓬纳和风尘女子达乐丝,是想另找一个他们能获准住下的地方,赌徒赫脱飞同样也没有固定目的,只是试图保护露茜一路的行程。影片叙事在驿车出发那一刻少交代了两名旅客,并安排他们稍后再上驿车,为的是把他们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一个是携款出逃的银行家盖特乌,他的目的是想偷偷逃走;另一个是越狱的林果,影片主人公,他为的是去罗斯特堡找那几个杀害他父兄的普罗姆兄弟复仇。

当驿车抵达行程终点罗斯特堡后,剧中人物在行程开始时的目的也就一一得到解决,银行家也被当场逮捕。至于那三个没有固定目的的旅客,赫脱飞已在与印第安人的作战中被打死,蓬纳大夫通过这一次旅途的经历已经改邪归正,达乐丝则由于她和林果彼此的爱,从而获得了新的生活。而作为最后一个进入该行程的旅客,林果报仇的目的也就在大多数其他旅客已经各走各的路之后,占据了该片情节的最后一部分。在叙事动机上表现出来的这一前后呼应,正是和全片中所有的元素都服务于制造一个严谨的叙事体这一目的相一致的。正是建立在这一严谨的叙事基础上,《关山飞渡》才被称为最经典和最完美的西部片。

四、视觉风格

在任何西部片中,追逐和最后的枪战是不可或缺的。就《关山飞渡》而言,片中印第安人进攻这一段落的长度实则已完全超出了叙事的必要。叙事在此中止下来,而只是将这一追逐完全作为一种壮观的运动节目呈递给了观众。

就这一段落的视觉表现而言,它打破了传统的流畅剪辑中的一些规则,即破坏了银幕方向的一致性,也就是越轴。在导演福特的记述中提到,六匹马拉的驿车在平坦的盐滩上飞奔,它的速度已经达到一小时八十公里,不可能再快了,但是节奏似乎还应当再强烈一些,于是,福特想出的加强节奏的办法就是把反方向的运动镜头接在一起,形成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从而在观众的视觉感受上造成强烈的视觉变化。所以驿车和印第安人在银幕上时而从左向右前行,时而从右向左运动。而当林果跳向马背来抓住缰绳时,他先是在一个中远景中从右向左跳,但在第二个镜头中,他却是从左向右跳。很明显,此处的跳轴并没有使观众感到糊涂,因为我们从叙事中早已得知,只有一辆驿车,也只有一群印第安人,且追逐是在一个平坦的盐滩上以直线方式进行的。

(王万尧)

参考书目

《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同类推荐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生肖集邮概说

    生肖集邮概说

    本书内容包括.生肖集邮的文化底蕴、生肖邮票的发行、生肖集邮的兴起和发展、生肖邮品的收藏、生肖邮集的编目与评审、生肖集邮的社会功能。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热门推荐
  • 白袍国士

    白袍国士

    陈观鱼原本是听潮书苑里的教书先生,每日矮纸作草晴窗分茶,同三两好友吃酒闲谈,教书授徒恬淡怡然。不过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他不得不为家人为百姓为天下图谋立事。将相王侯归尘土,一世功过凭人述,祈历十三年的春天这拉开了这场大戏的序幕。
  • 相逢在最美年华

    相逢在最美年华

    我永远是你的奶包。-吴世勋。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会相信。-边伯贤。我可以守护你一生一世。-鹿晗。快乐病毒不会离开你。-朴灿烈。你只能是我的。-吴亦凡。女人,你还是这么傻。-黄子韬。我一直站在你身后。-张艺兴。
  • 唐摭言

    唐摭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升屠仙

    飞升屠仙

    破障聚灵,紫府元神,法相太虚,渡劫涅盘。飞升天外天,我笑天仙如牛马,指破日月星辰,任我快意屠仙!
  • 暮色游记

    暮色游记

    这里,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这里,熟悉的场地,熟悉的大圣,陌生的人,陌生的故事。一位生如夏花的少年,天降大任,是否能够完成使命,而又能否明哲保身,死如秋叶之静美?西游一事,佛道兴而道教衰,光辉璀璨的背后,藏污而纳垢,血腥且惨烈。暮色,代表晚霞,代表杀戮。暮色游记,揭开西游序幕……
  • 凰指天下:倾城杀手妃

    凰指天下:倾城杀手妃

    她,一代风华,赏金杀手陨落;再次睁开精眸,天下为之变色;嗜血是她?没错;修罗是她?没错;妖孽归她?没错;天下归她?没错!当她初识异世,传奇一生就此开始!【女强+男强=强强联合,超爽宠文!】
  • 创世龙枪

    创世龙枪

    持龙枪,看六道,踏金龙,游太虚,胜者王,败者寇,洪荒之子,对战邪灵,太虚创世,实力为颠。
  • 每天都在用美食收妖鬼

    每天都在用美食收妖鬼

    一道菜一个故事。这年头连收妖捉鬼都少不了美食,吃货拯救世界!
  • 和幸福捉迷藏

    和幸福捉迷藏

    包容了大悲大喜的感动、关爱呵护的温暖、昂扬向上的感奋、回味无穷的哲思、人性力度的张扬、文清字丽的愉悦;在内容走向上更加关注人心智的成长,关注人精神的慰藉,关注人价值的实现。阅读《文苑精品书系:和幸福捉迷藏》,不仅会使你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灵魂的深度,而且会使你发现,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江、风驰萧萧、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