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6600000028

第28章 伊万的童年

影片档案

出品: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62年

类型:黑白片

片长:90分钟

编剧:弗·鲍哥莫洛夫、米哈伊尔·巴巴瓦

摄影:伊凡·尤索夫

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主演:柯里亚·布尔里亚耶夫饰伊万

瓦列恩金·茹勃柯夫饰霍林大尉

本片获196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旧金山电影节大奖。

导演简介

塔尔科夫斯基生于1932年,1961年毕业于苏联电影学院导演系,师从苏联著名导演米哈伊尔·罗姆,他的父亲是苏联时期的诗人。他在电影学院时的毕业习作《压路机和小提琴》已经非常成熟凝练,在纽约获得了大学生短片电影节的一等奖。《伊万的童年》是他毕业后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他的成名作。1967年他拍摄了《安德烈·鲁勃廖夫》,该片在1969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奖。后来他又拍摄了《索拉里斯》、《镜子》、《潜行者》。之后他因为国内政治压力不得不去国外拍片,定居在意大利。1983年他导演了《乡愁》,两年后在拍摄完《牺牲》后与世长辞,终身只拍摄了七部长片和一部短片。他是苏联战后诗电影的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他的影片常常以诗的形式结构,对人和自然、社会、历史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所以往往显得有些艰深难懂。在他创作的晚期,为了澄清自己创作电影的美学主张和哲学依据,他写作了电影论文集《雕刻时光》,这本书也成为迄今为止最为优秀的电影理论文集之一。

作为苏联第二代战争片的代表作,《伊万的童年》与《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等一样,把影片的主人公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一个战争中的男孩。影片拍摄完成后送到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即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影片金狮奖,之后又获得了旧金山、加拿大等十几个电影节的大奖,可谓载誉无数。可是获奖后影片在国内却受到众多的批评和政治上的压制,不被允许上映达数年之久。

剧情简介

少年伊万在树林里玩耍,树林里的苹果成熟了,纷纷掉落在地上。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唤,母亲提着一桶水走到井边,伊万把头凑过去。井水倒映着星光,闪动着波纹……突然传来隆隆的炮声,机枪的扫射声,整个世界震颤起来,母亲手中的水桶掉在一边,身子歪倒在井边。伊万突然警觉地坐起来,原来只是一个梦。他环顾四周,这是一个被战火摧毁了的磨坊,他小心地走出门外,外面就是战场,这是苏德战争的一个角落。

哈尔采夫上尉正在打盹,一个士兵叫醒了他,说带来了一个形迹可疑的十二岁男孩,这男孩皮肤黝黑,瘦骨嶙峋,背上还伤痕累累,这个男孩正是伊万,他是红军的一名小侦察员。哈尔采夫让伊万先休息,然后他向军部报告,可是伊万神经十分紧张,一直在说梦话。

霍林大尉来接伊万了,在回军部的路上,他告诉伊万打算把他送往后方的军校学习,伊万十分不愿意,他希望一直留在前线,他认为自己能够完成其他侦察兵不能完成的任务。

哈尔采夫从霍林那里了解到,伊万的父亲是边防军,可能已经牺牲了,母亲和妹妹也被打死了,他在敌人的集中营和游击队都呆过。霍林打算战后收他做儿子。而此时的伊万一点也没有休息,他正在阴暗的掩蔽部里模拟着与德国人作战,他把挂着的一件军大衣当成了敌人,哭喊着要审判它,他哭得难以自抑。这时敌人的轰炸也来临了。

出发去继续执行任务之前,伊万又小睡了一会,他又梦见了幻想中的和平生活。严峻的任务把伊万从睡梦中唤醒,哈尔采夫和他一起去。伊万换上脏衣服,脸上抹黑,带着武器和霍林、哈尔采夫一起乘船出发了。他们望见岸边两个被吊死的侦察兵的尸体。小船在沼泽中穿行,不断听到机枪扫射声。快到目的地了,他们离开了船,伊万不让霍林他们送了,他独自一人朝沼泽地的深处走去。

战争结束了。士兵们欢呼着“乌拉!”哈尔采夫在满地散布着纸张的盖世太保总部翻阅着卷宗,他突然看到了一页档案,上面正是伊万的照片,在这个少年的眼中,满是不屈的仇恨的怒火,他最后死于纳粹的绞刑。

画面上又出现了影片开头伊万的那个梦,只是这一次,梦里不再有战争与枪炮的阴影。

影片分析

一、主题分析

伊万的形象不是苏联传统儿童题材战争片中那种穿着威武的小军装和皮靴的小战士的形象,而是一个面孔黝黑,神经质,浑身战栗,背上布满伤痕的小男孩。战争毁灭了他的童年,使他具有了与他年龄完全不相称的成熟。失去亲人的仇恨让他失去了儿童应有的纯真,只有在梦境中他才恢复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或者,只是回忆。

在梦境中,伊万是作为一个自由完整的人,一个幸福的孩子而存在的,他与大自然、周围的人和生物和谐地相处,在这里一切都是美好、光辉的。而在现实中,伊万仅仅是作为一个复仇者、一件武器而存在,他存在的意义仅仅只是要复仇。他经历了不应由他这样年龄的孩子遭受的伤痛,因而他对战争的憎恨也比别人更为深切。当部队里的军官们为了爱护他,要把他送到后方的军校去学习,他却拼死也要留在前方,军官们不能理解,仇恨已经紧紧地攫住了这孩子的心,只有复仇才能让他的内心获得安宁。现代的战争机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异化了一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这正是影片对于战争最有力度的批判,这种批判已经不仅仅只是站在苏联与德国的敌我立场上进行,而是推而广之到整个人类社会。这种在主题上的进一步深入正是苏联第二代战争片较之前同类题材的优秀之处。

二、视觉语言

在视觉形象上,影片以极其风格化的画面表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创痛,塑造了饱受蹂躏的俄罗斯大地的形象。就像在其他许多这一时期的苏联电影中一样,摄影师伊万·尤索夫与导演通力合作,将儿童与战争这一主题具象化为电影画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许是片中多次出现的倾斜地平线和对阴影的大胆使用。在影片的开头部分,伊万从破烂的磨坊里溜出来,整个画面的构图是倾斜的,地平线在这里不再具有水平指示的功能,而带给人一种极不稳定的感觉,同时伊万的整个身影是隐没在阴影中的,但是暗部的层次仍然非常清晰。在他的头顶是破败的磨坊风车,像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十字架就要压倒下来。这幅画面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美学特征,阴影和死亡的气息,给观众带来关于战争的最直接的印象。在整部影片中,伊万的现实世界都是用低沉的调子表现,在场景中大量使用局部照明而造成大面积阴影效果。在另一个重要段落——伊万和哈尔采夫去沼泽地执行任务的那一段,夜间摄影的可能性被发挥到极致,在大面积的黑暗中仍然能够看清非常完整的景物细节,从前景的人物面部细节到远景的白桦林和沼泽地,在傍晚接近夜间这样的照度条件下能保持大景深,摄影师对影片的贡献功不可没。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苏联电影中经典的白桦林形象在这个段落中被转化成夜间林立的瘦削阴影,配合整体压抑的调子,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一系列的视觉手段使得伊万的这次任务显得凶多吉少,让观众再次为伊万揪心的同时,也暗示了影片结尾揭示的小伊万不幸的命运。

与影片的主体部分低沉压抑的画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伊万梦境中的高调画面、明媚的阳光、光照充分的人物面部,整个画面几乎没有一处明显的阴影部分。在摄影和视觉表现上的这种鲜明对比,把伊万所生活的两个世界以非常具体而风格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予观众最直接的冲击力。这正好符合了影片主题的要求,这是导演与摄影师合作对文学原著进行视觉化改造的经典范例。

三、表演分析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影片中扮演伊万的小演员柯里亚·布尔里亚耶夫。作为一个并未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十多岁的孩子,他并未经历过那场战争,但他成功地在影片中扮演了受战火摧残和异化的伊万的形象。通过内敛而复杂的,难以想象是经过刻意表演出来的形体动作,将伊万战栗的肢体,神经质的面部表情和内心的恐惧、愤怒、仇恨以及那一丝未曾泯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丝丝入扣地表现在银幕上,他那在黑暗中因为充满仇恨怒火而闪闪发光的眼睛,相信会深深地留在每一位观众心中,久久不能忘怀。同时,在伊万的梦境部分,我们又能看到他的眼睛是那么清澈明亮,笑声是那么天真无邪。在这样的对比中,小演员表现人物的天赋令人惊叹。布尔里亚耶夫在出演伊万的时候还是初中生,后来他成为了职业演员,却再也没有过如此无与伦比的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出色的电影表演也许只是一瞬间的,绝响之后,再无从寻找它的踪迹,时间不断流逝,而那些无法被忘怀的身影却会一直留在胶片和银幕上。

(郑隽尧)

参考书目

《雕刻时光》,[苏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李宝强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同类推荐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热门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欲碎虚空

    欲碎虚空

    仙路万般难,我心自磐石。苍天有眼,我主苍天。苍天无眼,我便破天。
  • 星之卡比重回梦幻岛

    星之卡比重回梦幻岛

    关于星之卡比帮助Magolor(马格洛)找到飞船上所有的齿轮而发生的故事。人物介绍和技能介绍在作品前言内
  • 第二天体

    第二天体

    军用T系列型号的机器人正仔细检修着一台蓝白色机甲,而斩风则坐靠在这台机甲的不远处,看着眼前的全息影像陷入沉思,他记得自己是一名退役的特种战队长官,但作为特种兵来说他是不合格的存在,因为特种战队守则的第一条就是不可以忘记一切,但此时的他似乎忘记了很多东西。他记得的自己的名字叫斩风,还记得在他灵魂深处飘荡的一句话:他是罪恶的源泉,杀死他!一定要杀死他……新人混的不容易,希望喜欢的朋友别忘记支持一票哇!!!冲榜了!冲榜了!冲榜了!冲榜了!冲榜了!冲榜了!新人榜最后一周,再次冲刺,拜托各位朋友支持一下了!!
  • 穿越之蓦然回首

    穿越之蓦然回首

    被伤了的心是否还能再爱?当上官凌语刚肯定了自己答案的时候,那个她想回答的人已经不在了。――――――――――现代的分界线“慕容千秋,我发现我爱上你了。你呢?”上官凌语假装淡定的问。没有人想到,这个曾经被称为杀手之王的人竟然在紧张,只为等一个人的答案。“淼淼……”男人阴冷残戾的面孔柔和下来,幽绿色的瞳孔竟然散发着柔光,“除了你我还能爱谁?”ps:已经恢复更新。
  • 杀手皇妃:拱手天下讨你欢

    杀手皇妃:拱手天下讨你欢

    她本是现代傲视风云的杀手,却被小人妒忌设计所害,一朝穿越,梦回远古。无权无势无名,谢欢凭借着自己杀手特长,独步皇宫!世人都说红颜误国,她却要看看,究竟是红颜误国!还是红颜救国!你好,这里是可萌可萌的森沐君,欢迎支持!
  • 那些最可爱的人

    那些最可爱的人

    本篇为极短篇小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5周年。本篇将以历史背景和一部分视频、文献资料为基础,分20章向读者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令人难忘的战斗瞬间,讲述志愿军从鸭绿江到三八线、从出国到归国的战斗故事。部分故事有借鉴资料,以确保真实度。本篇小说中全部主角为虚拟人物,感谢所有提供名字的朋友。特别鸣谢部分网友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 镜花语言

    镜花语言

    威风瑟瑟,大陆之象变幻莫离,一个是平行世界、一个是镜中的世界,两者皆有道不同而不相为谋的结论,在这里在这里将会看到一切无法想象的事情,所谓的预言只是一个虚幻飘渺的传说而已。
  • 三昧真火之大话仙侠

    三昧真火之大话仙侠

    网吧,午夜时分,狭一身尿意起身,于厕所门前骤然惊惧,心中大恐怖!“麻辣鸡丝!谁把厕所门锁了!”暮然回首,幽暗的走廊里,仿若漂浮着无数白毛毛的人影,不由心中大骇!于是,一身尿意似是无穷尽般汹涌而至!彷徨中,左顾右盼之下,悄然推开女厕大门!然后……眼前一黑!“麻辣鸡丝!这是哪?”心中念着,口中将要诉说愤慨,却听阵阵啼哭于耳侧!思来想去,果断昏迷!
  • Within the Law

    Within the L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