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6600000031

第31章 放大

影片档案

出品:BridgeFilms 1966年

片长:111分钟

编剧: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托尼诺·古埃拉(Tonino Guerra)

爱德华·邦德(Edward Bond)

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大卫·海明斯(David Hemmings)饰托马斯

凡尼莎·瑞德格雷夫(Vabesa Redgrave)饰简

莎拉·迈尔斯(Sarah Miles)饰帕特里西亚

导演简介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12年9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工业小城费拉拉。高中时期,安东尼奥尼就很喜欢电影,开始与同学撰写影评。1936年6月30日,安东尼奥尼开始在地方报纸Coriere padano发表了第一篇影评,此后到1949年间,安东尼奥尼共发表了200多篇影评,另有一批用笔名发表的文章散见于二战期间,至今部分文章已无法证实是否出自安东尼奥尼的笔下。之后他为罗西里尼和马塞尔·卡尔内做过助理导演,并开始编写剧本。

1943年,安东尼奥尼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一部描写二战时期意大利生活的纪录片,但该片部分拷贝在送往法国的途中被销毁。安东尼奥尼在导演生涯初期以新现实主义风格拍摄了一些短片,他早期的长片,从《爱情事件》到《呼喊》(II Grido)等五部故事长片都留有新现实主义的印记,但他个人独特的风格已经初现端倪。六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1960年拍摄的《奇遇》(L"Avventura)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作品,虽然本片在当年戛纳电影节遭来一片倒彩声,但其在国际间大获成功。加上之后的《夜》(La Notte)、《蚀》(L"Eclisse)、《红色沙漠》(Red Desert),这四部电影被世人誉为是安东尼奥尼借助电影对现代生活的一番完美探索。

1966年,已获得国际声誉的安东尼奥尼接受了米高梅公司的合约,拍摄了三部英语电影。第一部影片《放大》(Blow-up)在全球引起巨大的反响,并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但他诠释学生运动的《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则遭受票房的惨败。在完成《过客》(The Passenger)之后,安东尼奥尼回到意大利,拍摄了《奥伯瓦德的秘密》(The Mystery of Oberwald)和《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Identification of a Woman)两部影片。

1985年,安东尼奥尼中风失声。直到1993年,在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帮助下,他拍摄了改编自他本人小说的影片《云上的日子》。2004年,安东尼奥尼邀请王家卫、斯蒂文·索德伯格共同合作三段体式的影片《爱神》,他在其中执导了第一段《欲》。2007年7月30日,安东尼奥尼在家中去世。

剧情简介

一群奇装异服的学生乘着吉普车大喊大叫地沿街游荡,还向路人募捐。而不远处的一个穷人接待中心里,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在鱼贯而出。其中有一个人却向相反的方向离去。原来他是一名乔装打扮的摄影师,名叫托马斯,是为了工作而来这里拍照的。托马斯约好了女模特拍照,但他们并不仅仅只是拍照。托马斯在画家朋友比尔家看到一幅彩色斑点组成的画,看起来像照片放大后的样子。一日,托马斯在公园里偷拍到一对情人约会的照片。但之后却有人跟踪他。回到家中,照片上的那位女子出现在托马斯面前,她试图偷走底片,却被托马斯骗过。托马斯对照片起疑,于是把照片不断放大,最后在模糊的颗粒中,托马斯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一具尸体和一个拿着枪的人,他似乎发现了一起谋杀的现场证据。托马斯试图根据照片上那些含糊不清的证据来揭露这桩谋杀案,于是他在夜里回到公园,并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具尸体,而一个莫名的声音又吓得托马斯迅速离开了现场。回到家中,托马斯发现他的工作间遭到洗劫,照片也不翼而飞。这时比尔的妻子来找他,看到一张落下的照片,说很像比尔的画。托马斯决定去弄清事情的原委,在途中,他看到了那个公园里的女子,但她却消失在人群中。托马斯带着相机再次回到公园,打算拍下尸体。但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此时,一辆载着一群奇装异服的人的吉普车开过来,上面的人正是募捐的学生。他们把车开到了一个网球场旁然后开始比赛,他们挥动球拍,在球场上跑动,观看的人也在认真地来回注视,但却并没有球在飞行。托马斯渐渐被他们吸引,他也跟随着他们观看比赛。突然,一个人将球击出了场外,他们示意他帮忙捡球。托马斯犹豫着,然后跑过去,捡起了那个并不存在的“球”,扔了回去。

影片分析

一、“心理的新现实主义”

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在影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在60年代拍摄的影片。他促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转向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形成了一种反通俗化、严肃的电影风格。这种新的方向被安德烈·巴赞称为“心理的新现实主义”。这些影片描绘了存在于当时社会繁荣经济体系中的反常状态。安东尼奥尼在他的多数影片中,对于中产阶级的描绘是早期新现实主义的有机延伸。60年代的“现代情感三部曲”:《奇遇》、《夜》、《蚀》以及《红色沙漠》成功地建立起安东尼奥尼对现代人心理冷静的视觉化分析。这种风格被美国影评人安德鲁·萨利斯(Andrew Sarris)称为“安东尼式无聊”(Antoniennui)。安东尼奥尼将现代城市用冷酷的摄影机镜头描绘成人类自建的迷宫,上流社会的人物始终疏离于他们自己建造的世界。金钱、权利、物质追求都无法满足他们情感的空虚。人与人之间似乎被安东尼奥尼用影像远远隔离,缺乏沟通。性爱永远只是身体上的暂时满足,科技产物似乎比使用它们的人更生动活泼。

《放大》的主人公托马斯原来坚信技术发明,如照相术能够使他获得和征服现实,因而沉迷其中。后来他终于发现现实与关于它的复制品,以及人们对后者所产生的幻觉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结尾时,学生们表演一场想象的网球比赛,对托马斯产生了某种启示作用。对于那些表演者,那个想象中的网球当然是“真”的,正如那些作为证据的照片上的形象对于托马斯而言很可能只是一种幻想一样。学生们的表演成为托马斯的思想发生变化的象征,托马斯此时已不再试图区别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他想象网球正出了界,把它拾起来扔还给学生们。托马斯在拾起想象中的球时,并没有放下他的照相机,对他来说,现实与关于它的复制品以及人们的幻想之间的界限可以说是并不存在的。

二、开创性

在叙事手段上,安东尼奥尼是一个出色的先行者。经过《失败者》(I Vinti)和《喊叫》的段落式叙述之后,纯粹的现代主义式的故事讲述成为了安东尼奥尼利用的主要手段。在《红色沙漠》中,安东尼奥尼用极其缓慢的节奏展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工业社会景象,片中颓废的色彩运用可归结为女主人的心理困惑,或是安东尼奥尼对这个败落的现代社会的具体观感。安东尼奥尼擅长在事件之间,加入许多沉寂时刻(temps morts),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寂静氛围,故意模糊角色之间的情感关系。此外,开放式的结尾亦是安东尼奥尼热衷的表现手法。在《放大》中,安东尼奥尼以往电影中的疏离效果,与一种对电影或技术媒介本身的反省结合起来。虽然影片借用了一个侦探故事的框架,但内核仍然是对现代社会的剖析。在《红色沙漠》中已经有过出色处理的色彩使用在《放大》中延续下来。开头的黑灰色场景、公园的绿色以及托马斯工作室不同层次的暖色都成为一种情绪化象征。

深焦镜头与摄影机的跟拍镜头是安东尼奥尼电影中的标志。在他看来,人物心理的发生和转变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所以用视觉方式呈现心理过程成为他影片的重要手段。通过趋于抽象的构图,细致区分空间中的层次;再加上剪辑对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和人物对此的暧昧的反映建立起一种疏离的效果。在《放大》中,安东尼奥尼对空间构图的处理由于主题对媒介更为全面的思考变得更为分裂和抽象。

安东尼奥尼的风格在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盛行的六十年代西方受到高度重视,他也一直激励着世界上许多电影工作者去探索省略情节和开放式结尾的叙述。包括米洛斯·杨索、安哲罗普洛斯等导演都从安东尼奥尼的独特风格中受益良多。科波拉的《对话》(The Conversation)和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爆裂》(Blow-Out)则直接产生于安东尼奥尼的《放大》。

(徐萌)

同类推荐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热门推荐
  • 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落归本

    木落归本

    我本爱佛,佛当如何?我若信魔,佛必诛我!
  • 落架凤凰

    落架凤凰

    一睁开眼睛,获悉她即将要出嫁,出嫁的对象是一位王爷,但出嫁的形式确是“买一赠一”。新婚之夜,她这个“赠品”甚至连她的夫婿都没能见到。不过,既然穿越了,她倒是很享受这种有人养着的米虫。可是,那些丫鬟,仆人,闲杂人等会不会欺人太甚,一个个都妄想爬到她头上作威作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灭真魂

    不灭真魂

    当有着九世悲惨遭遇的洛天带着逆天壮志来到这个世界,骇然的发现自己竟然渐渐的在脱离这个世界。强大神秘的混沌金身却让他成了犹如透明一般的存在。五帝分身掌控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法则又该何去何从?冥冥之中一只无形的大手继续捏造着他悲惨的人生,身边的人接连遇难,他又能否打破?身负天价悬赏成为世界公敌的他又卷入了天道守卫者的阴谋之中。是救世主还是毁灭者?他要做的是一切唯我,掌控自己的命运。只是这一切真的能做到么?
  • 主管实用全书

    主管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自我定位篇、关系处理篇、管理强化篇等八篇二十六章。对于主管工作在宏观上给予理论阐述,在微观上给出具体可行的指导。主管工作无巨细,主管的素质层次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高度。
  •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豪门蜜宠:腹黑总裁不好惹

    一只被“禽兽”看上的小白兔,在婚后不断跟禽兽抗争,却慢慢发现禽兽对自己似乎“别有用心”的故事,沈糖在顾行北的精心设计下不得不嫁到顾家,却对初恋情人恋恋不忘,始终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信誓旦旦说将来一定会娶自己的男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娶了别的女人,顾行北从来不擅长表达自己的任何情感,他对沈糖的付出从来都是默默无闻,但好在只要真心总能被发现,他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总算明白了彼此的心意,从此携手不再孤独!
  • 王爷你的节操呢

    王爷你的节操呢

    不过是翻个围墙而已不至于穿吧!喂,无赖王爷,不要追我啊!
  • 恶魔总裁狂追妻

    恶魔总裁狂追妻

    “老婆!我知道错了!原谅我可以吗?”苏冰文放下身段,从大都市千里迢迢来到西部山区,只为博得前妻的原谅。“谁是你老婆,我可没有像你这样癞皮狗的老公。”安以晴不耐烦地大声对他吼了一声。“不是老婆,那也总得是孩子他妈,不是吗?”苏冰文虽然受到安以晴的轰炸,但还是嬉皮笑脸的跟在安以晴后面附合。“行!要我原谅你是吗?”安以晴指了指远处的那座山,贼贼的对着苏冰文说:“你将那山上的木头捆绑好背回来,完成这个任务,说不定我会原谅你呢?记住不能动用其他人帮忙,必须亲自动手!哈哈”“老婆不带这样儿的……..”苏冰文一副吃瓜的表情,苦不堪言.
  • 历史的B面

    历史的B面

    96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即将结束的黎明。涌动的黑潮里,那些几乎就要忍受不住的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丝熹微的亮光。自唐末以来近百年的战乱就要结束了。或者说,已经有人正在考虑并着手实施如何拉上这百年暗夜的帷幕。
  • 中国兵家

    中国兵家

    "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国悠久而灿烂、源远而流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的推进剂。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本土文化即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东亚文化的母文化,同时又是世界古文明系统中一直迮续至今的文化系统。因而它既有自身独具魅力的特色。又包容着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因而它是传统、现实、未来的统一,是继承、扬弃、拓展的统一,有着永久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