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9400000014

第14章 西方如何建构非洲形象——非洲范式分析(1)

西方媒体一贯自诩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报道原则,但仔细研究以英美为主体的西方媒体对非洲的报道就会发现,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和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报道几乎成为它们获取公众信任的幌子。西方媒体在关于非洲报道上的双重标准及其标榜的客观、公正、平衡令人想起了法国寓言小说家拉·封丹的一首寓言诗《褡裢》:“对人家,我们的眼睛像野猫,对自己,我们的目光像鼹鼠。我们原谅自己的一切,对别人却毫无宽恕。看自己是一种眼光,对别人则是另一样。”

在具体分析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新闻后,一个规范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内在框架呈现出来,这个框架我们称之为“非洲范式”。西方媒体在报道非洲新闻时一般都坚持这种范式,或者说这种范式指导着西方媒体报道非洲新闻。

第一节 非洲范式及其分析工具

非洲范式是对西方媒体报道非洲新闻时所秉持的立场、价值观或原则规则,所采用的讲述非洲新闻的角度、框架,所使用的方法技巧等的理论概括。按理应该在具体分析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之后才能得出。这里采用倒叙的方式提前并介绍分析它的工具,以便于后面的具体分析和论证。

一、何谓非洲范式

怎样正确和理论化概括西方媒体如何建构、为何建构非洲负面形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借用“范式”一词,那么“非洲范式”自然成为相对精练和准确的概括。

库恩在该书中并没有给“范式”做明确的界定,在书中,他至少在以下三个意义上使用范式:(1)“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2)范式是“一套相互关联的理论和方法论的信念”。(3)范式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库恩认为,范式具有认知功能和规范功能,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它能告诉实践者哪些实体存在,哪些不存在,以及这些存在的实体如何活动;是在某段时间内所接纳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因此,库恩认为,范式如果不能克服它遭遇到的危机和挑战,就可能发生转变,而科学革命既是世界观的改变,也是范式的转变,是视觉性的革命性转变。“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

本书借用范式是“一套相互关联的理论和方法论的信念”和“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的内涵来概括西方媒体报道非洲时所坚持的立场、价值观或原则规则,所采用的讲述非洲新闻的角度、框架,所使用的叙述方法技巧。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模型和模式,或者说理论和方法论的信念,具有认知和规范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功能,而这种模式或理论和方法论的信念正在遭遇挑战和危机,需要超越和更新。

因此,西方媒体报道非洲新闻的价值观、立场、方法技巧等,用非洲范式来加以概括应当是准确的。所谓非洲范式,就是西方媒体在报道非洲新闻时所采用的讲述非洲故事的角度、框架,所使用的方法技巧,所秉持的立场、价值观或原则规则等的总称。西方媒体在报道非洲新闻时一般都坚持这种范式,或者说这种范式指导着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新闻。非洲范式可分成两个层次:表层的方法技巧层次,内在的价值观念与秩序利益层次。本章主要分析非洲范式的表层。

使用“非洲范式”来概括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模式,并不等于说西方媒体在报道其他发展中国家时有另外一套模式。事实上,西方媒体在报道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时基本都坚持类似的理论和方法论的信念,因而并不存在诸如“拉美范式”或“亚洲范式”,只是在报道非洲时表现尤为明显,因为只有非洲曾经全部沦落为西方的殖民地。

二、分析非洲范式的工具

为分析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新闻,非洲范式在它们报道非洲新闻时的具体适用,需要一定的理论分析工具。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行为是传播行为,所以在分析西方媒体报道非洲、建构非洲形象的非洲范式时,我们主要从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中借用信息处理概略理论、图片理解理论、普通语言学理论和客观性研究作为分析工具。有这四种理论,就有了分析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新闻的工具,从而揭露西方媒体在报道非洲新闻时虚伪性和双重性的一面,揭示非洲范式的本质。

1.信息处理概略理论

概略理论,也称图解观点,是美国传播学者罗伯特·阿克塞罗德1973年提出的一个信息传播模式,他称之为信息处理的概略理论(schema theor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概略“是一种认知的结构,它由组织好的从以往经验中抽象出的对情景及个人的知识所组成。概略被用来处理新的信息,并追溯已有的信息”。概略理论揭示,受众在处理信息时是“认知的吝啬鬼”,他们处理复杂信息的有限能力迫使他们奉行“认知的经济学”,即形成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概略是“对处理复杂事物虽不完善但有助益的工具”。

概略的概念被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政治科学家和传播研究者广泛应用,因为它对了解人们处理信息的方法明显管用。概略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受众和新闻记者如何可能处理那么多的新闻。他们似乎通过很多不同的匹配策略企图将一则新闻中的信息纳入某种现有的概略中。如果匹配的策略可以找到,信息的某些部分或来自信息的推论便很可能以一种修改后的概略形式存贮起来。如果匹配的策略不能找到,则该信息便可能一闪而过,无法被吸收。“概略”在这里类似于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提出的“刻板成见”或社会心理学中提出的“预存立场”,只有符合原有认知模式和预存立场的信息和观点才可能被选择性记忆。在西方媒体中广为流行的再现非洲的工具是刻板模式。刻板模式的功能相当于速记,通过它,媒体可以将问题简单化。“既然永远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或空间去叙述(describe)个体所有的丰富的复杂性,那么就可能采取某些捷径,作比较、冒险抽象化或普通化、贴标签。”所以刻板成见几乎是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模式。李普曼认为,西方媒体之所以坚持刻板成见,另一个原因在于“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这个原因也许更为深刻。一旦加入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因素,那刻板成见就几乎可能导致西方媒体突出什么,而忽略什么。

分析西方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意味着许多相同的议题——框架和表现的概念。框架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在这种框架中,问题得到描述,这影响到这个议题或问题被理解的方式。西方媒体不仅仅是反映非洲的现实,它们也通过有意义指向的实践和再现重新建构和塑造了现实。正如霍尔(1997)所认为的,再现(representation)并不必然承担着对世界及其内在关系进行直接描述(presentation)的任务。对霍尔来说,“再现与反映(reflection)是两个差别很大的概念。它意味着积极的选择、描述、结构和塑造的工作:它不仅仅是传递已经存在的意义,而且意味着使事物具有意义的积极劳动。”使事物有意义的一种方式就是刻板模式:一个选择、放大或减少的过程。媒体再现(Media representation)简化、压缩、浓缩或选择/拒绝错综复杂的社会内在联系的方面,是为了把它们再现为固定的、自然的、显然的和易于消费的。因此,媒体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一个方面(选择),使它膨胀到适应一种事先确定的特征(放大),然后确立为一种最容易被认知的形象(简化)。

信息处理的概略理论对分析西方媒体选择报道非洲新闻的技巧和新闻框架很有启发意义。不光一般读者运用概略解读媒体上的信息,就是记者在采写新闻稿件时也遵循概略模式对信息进行处理和选择。那么西方新闻记者大脑中原有的概略图是什么呢?这就是2002年英国志愿者服务组织调查报告中指出的“刻板成见”。西方媒体选择非洲新闻的过程不仅服务于刻板成见,也排除了非洲问题的许多特征和理解非洲问题的方式。正是通过这种选择和浓缩,非洲的负面形象经常堆积在西方媒体上。负面性是事件可能被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个主要特征或维度,发生在非洲的负面事件增加了这些事件被媒体报道的可能性,而正面的事件却很少获得西方媒体的注意力。因为在西方媒体中一直有这样一种趋势,即把非洲描述成一个为疾病、部落冲突、绝望与萧条所折磨的大陆。非洲的消极发展和事件很符合西方媒体的刻板成见化。这能解释西方媒体在关于非洲的新闻报道中为什么不提供背景和历史渊源,而是根据事件的意义,也就是事件所谓的新闻价值和对西方受众的吸引力来判断取舍。

2.图像理解理论

正如李普曼所说的“图像始终是最可靠的观念传达方式,其次则是能够唤起记忆图像的词语”,媒体经常将图像作为消息的一部分使用,尤其在读图时代,选用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主要策略。因为图像可以让人们的情感倍增,而让他们的思想弱化;可以煽动他们的感觉,而使他们的头脑空洞。但是关于受众如何理解这些图像,我们并不清楚。

美国学者斯科特提出一种关于视觉修辞的理论来帮助我们了解受众是如何处理图像信息的。斯科特认为,大多数对广告图像的研究都把图像当做现实的透明反映,或是情感诉求的运载工具,她主张另一种可能——将图像作为符号,即可以用来建立论证修辞的语汇。她认为,视觉成分可以表达观念、抽象事物、行动、隐语和修饰物,它们可以组合为复杂的辩论方式。不仅如此,这种对形象的观念化表达还可能意味着,图像就像其他信息一样,需要以认知的方式处理。

斯科特对大众传播媒介图像的运用提出三种思考方式:作为对真实的透明表现、作为感情或情绪的引发因素和作为组成修辞论辩集合符号的复杂系统。在大众传播中,不同种类的图像可以在不同等级上采用这三方面不同的思路。如较之广告,新闻图像可能更多采用“透明反映”现实的思路,而较之新闻,广告图像可能更多采用修辞论辩的思路。这两种图像有时也可能更多地采用情感诉求的思路。但使用图像的效果如何并不取决于传者的意图,受众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李普曼和斯科特关于图像理解的理论为分析西方媒体和援助机构运用图像有意或无意塑造非洲形象提供了分析工具,对我们理解今天西方主导的国际电视如何塑造西方公众头脑中的非洲印象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绝大多数图像的解读者都把图像当成事实本身,而实际上图像不过是对事实信息的另一种符号表征,它与其他符号系统一样,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至于传递的信息真实与否,图像本身并不保证。我们应该审慎对待这两句话:“图片不说谎话”和“一图值千言”。

3.语言符号编码理论

语言符号是交流信息最主要的符号。语言编码就是将目的、意愿或意义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语言具有三个基本的特性:一、语言是静态的,而真实是动态的。语言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因经历一段时间而改变,但用语言来描述的事物却处于变化中。真实是一种过程,然而,对这种过程的描绘只能用固定的字眼和静态的语言。西方媒体经常使用“黑暗、愚昧、部落、贫穷”等静态的、陈滥的词汇描述非洲,并不能展示非洲动态的发展,从而导致西方受众对非洲发展的无知。二、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非洲国家众多、历史悠久、种族多元,文明荟萃,有限的语言往往只能描述非洲之一隅,从而挂一漏万。三、语言是抽象的,而事物一般是具象的。抽象意味着选择某些细节和舍弃其他细节。任何语言都含有抽象成分,而且抽象是语言最有用的特征之一。它能使我们想到它的范畴,因此使我们能够概括它。抽象是词汇的一种特色,但它同样也可能产生问题,尤其是当人们没有意识到语言抽象存在时。所有的字都采用了抽象的方法,而且越是抽象,字词与现实事物的联系便越不直接,它们之间相符的程度就越低。2006年国际新闻学年会上,南非副总统要求西方媒体不要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来描述非洲,就是因为西方用抽象概括的语言扭曲了非洲的本真。

语言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结构和词汇都含有很多对真实现象的假定。很多假定非常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都不能察觉到。本杰明·李·沃尔夫认为:“任何语言都是与其他语言不同的一种巨大模型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种语言都有文化规定了形式和类别,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形式和类别进行交往,而且用以分析现实,注意或忽略某些关系和现象,梳理自己的推理并建构自己的意识。每一种语言以不同的方式人为划分对现存事物不断涌现和流动的意识。”在英语中,隐含假定的一个例子便是不大被觉察到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表现在西方媒体对非洲的新闻报道中,就是大量使用那些带有种族歧视、文化歧视的词汇,如“黑暗、部落、部族、贫穷、愚昧、野蛮”等。

同类推荐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热门推荐
  • 糖果屋里的星星

    糖果屋里的星星

    独自长大成人的伊星星,在经历了父母离异,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独自守着在米安的支持下,利用父母离异后给她留下的屋子,开了一家糖果屋。之后认识了带着弟弟欧水经过的欧永,从而开启了另一段精彩的生活。在一大群好朋友的包围下,孤单的伊星星再也不会哭泣了。
  •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无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后来的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描述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四种模式,都不能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因为就业被这些理论假定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教育服务是非同质的,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本身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本书作者放弃了这种假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就业能力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 恨海

    恨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舞馥

    舞馥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杀手的女儿不会“杀”,偏偏习得一身好舞艺。为保护心爱的他,舍命一朝穿越成武将之习武爱女。“我真的不想整日打打杀杀,采个奇花异草,调香熏衣多惬意。”管它宫斗、宅斗、沙场斗,她只需御馥轻罗,倾世舞姿一展,片刻神马都是棉花浮云。至于如意郎君,前世他欠她的,这世打包还来。问你失忆,还是天意,既为她穿越者,两世斗天也要结为连理!———————————————————————感谢好友july七月的雪,倾情提供的封面!O(∩_∩)O~~
  • 沂蒙山传奇

    沂蒙山传奇

    这是一部你看了会上瘾的作品,在这里你既能看到国家情民族义,也能看到独属于沂蒙英雄的乱世爱情和兄弟情义。
  • 记忆移植

    记忆移植

    她的身体里,有两个半的灵魂……爱他,却被他当成了器皿;不爱他,却被他点点滴滴不经意的温柔所桎梏。痴痴缠缠,总有人是过客。
  • An Accursed Race

    An Accursed R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哥们是校花

    我的哥们是校花

    有的时候命运就如同你手里的一颗玫瑰的种子,如果你种下它,或许你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或许你会如愿得到一朵盛开的红玫瑰。我的一次无心之举,彻底改变了命运,从而走进了一座百花争芳的人间天堂。
  • TFBOYS十年之约凯玺源

    TFBOYS十年之约凯玺源

    三个女孩,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千金,她们和三只经历了许多事情,最后幸福的走上了婚礼的殿堂
  • 至尊妖娆

    至尊妖娆

    她,苏若自爆金丹以避免沦为炉鼎的命运。原本以为在劫难逃,一觉醒来,却成为一名村间小农女。当准备开启种田模式时,仙门来选徒了;当准备开始修仙模式时,资质烂到底了;当准备放弃猪脚模式时,幸运来敲门了;只是使用之后,才发现,此幸不是“幸”◆作者玻璃心,写文自娱自乐,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