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9400000004

第4章 导言(3)

(6)2005年4月,13位非洲国家前领导人出席在波士顿大学举行的非洲总统圆桌会议了(the African Presidential Round table 2005)时公布了一项他们的调查结果。他们调查统计《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过去十年(1994~2004)关于非洲的报道,发现过去十年,这些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远非公正、平衡。他们认为,隐藏在美国主要媒体关于非洲报道下的是被掩埋而没有讲述和出版的非洲经济增长、改革和持续稳定的故事。“这次发现的结果和其他的调查表明,以美国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正在尽力淡化非洲的进步和发展的潜能,因此导致非洲继续被异域化和边缘化。”

(7)《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对换循环与选择性认知》(Africa In The Western Media:Cycle of Contra-Positives and Selective Perceptions)。这是前利比里亚大学国际传播与媒介法专业副教授克罗马(Alhaji G.V.Kromah)2002年4月24日在布路明顿(Bloomington)印第安纳大学非洲研究项目中提交的论文。他认为西方媒体关于非洲报道的问题远不止是专业不适当和结构的偏见,社会文化因素能够很显著地说明如此刻板报道非洲的原因,它继续使西方在收集和传播有关非洲的信息时具有西方社会文化因素的标签;认为必须重新审视全球媒介所有权对来自非洲的新闻和流向非洲的新闻所产生影响的本质。同样重要的是,非洲新闻工作者面临尴尬处境,他们只不过是外来媒体的半工性质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该文分析了非洲在西方媒体以负面形象呈现的原因,认为是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社会心理遗产,是全球媒体所有权和结构不平衡的产物,并提出了一些改进非洲形象的方法。

关于非洲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巴勒斯坦裔美籍文学批评理论家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两书中进行了研究。萨义德的基本观点是,故事是殖民者、探险者和小说家讲述遥远国度的核心内容;它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历史存在的方式。萨义德认为,西方对第三世界的认识可以从格累厄姆·格林、V.S.奈保尔和罗伯特·斯通等不同的小说家、汉娜·阿伦特这样的帝国主义理论家,以及那些旅行家、电影制作者和演说家的作品中看到。这些作品的特点是刻画一个非欧洲的世界,以供分析和判断,或满足那些欧洲和北美的受众的特殊胃口。这种特殊的胃口就是自己文化与种族身份的优越感,向非洲和其他发展中世界传播文明的使命感,其核心是西方中心论。在这种观点看来,世界的这些边远地区没有生活、历史或文化可言;若没有西方,它们也没有独立和完整可展现。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描述的话,那就是难以描绘的腐败、堕落和不可救药。关于西方媒体如何报道伊斯兰世界,爱德华·萨义德也进行过较为详细的研究,其理论成果是《报道伊斯兰》。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领域展开:

(1)西方媒体关于非洲报道的效果研究。如《直播明星大型义演募捐活动的遗产:英国人眼中的发展中世界》和《媒体关于发展中世界的报道:观众的理解力与兴趣》等。这类研究既有长期效果研究,也有短期效果研究。一般采用调查统计和焦点讨论组等实证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这类研究一般是由非政府组织或机构负责。本书在描述非洲当下国际形象时主要借用它们的调查研究成果。

(2)西方媒体报道非洲的方法技巧研究,主要分析西方媒体选择非洲新闻的标准、报道非洲新闻设定的新闻框架等。如挪威恩科西的《非洲范式:挪威媒体关于津巴布韦危机的报道》和美国米尔顿的《黑暗的心:白人记者如何建构非洲的种族主义形象》等。这类研究很是详细具体,列举了很多个案,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

(3)对西方媒体报道非洲(包括不作为报道)的原因、非洲在西方公众心目中形成刻板印象的原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推论性研究,认为造成西方公众和媒体对非洲误解误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西方媒体日益减少驻非洲记者、日益减少对非洲的报道;西方媒体跟随政府外交政策走向,政府重视则多给予报道,政府不重视则少给予关注;西方中心论和种族优越论;殖民主义的遗产等。

从西方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关于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研究的资料来看,他们一般都认为西方媒体和公众关于非洲的形象并不是非洲真实的反映,西方媒体扭曲了非洲的形象,西方公众对非洲的认知有根深蒂固的刻板成见或偏见。他们的研究更为关注的是西方媒体传播的技术和效果层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除了非洲国家学者外,西方学者还是站在西方国家利益立场上,而对非洲的公众几乎没有关注,很少顾及非洲公众的反应。在分析西方公众关于非洲的刻板印象的成因时更多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较少从历史、文化、国际传播大格局等角度去分析。在分析如何改善非洲形象、如何客观认识非洲的现状时,也主要从技术层面入笔,很少从历史、文化、民族认同和民族国家建构、非洲认同和非洲统一的角度去分析,而这恰恰是造成非洲在西方媒体和公众中刻板印象和错误认知的深层原因,也是改善非洲国际形象最需要着手之处。在发现这个研究不足后,本书将用较多篇幅侧重阐述这些问题。

2.国内的研究

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友谊源远流长,同样被西方媒体主宰的国际传播秩序妖魔化、负面化,中国学者也比较重视非洲研究。而新世纪以来,非洲日益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成为国家领导人频频造访之地。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中国愿与非洲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在同年11月召开的中非北京峰会得到确认,成为中非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这种背景下,非洲研究在中国也蔚然成风,非洲学几乎成为国际政治关系中的显学。

主要表现在相关研究机构及组织关于非洲的研究活动十分活跃,众多研究机构成立并出版、发表了较多学术水平较高、资料性较强的著作和论文。相关研究机构及组织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湘潭大学非洲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亚非学会、中国非洲问题研究学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中国非洲学会、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

同类推荐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得失作出的反思和总结。
  •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这是新周刊总主笔肖锋近年来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记录。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魔幻时代。老辈人与新世代,大城市青年与城青年,时时处处彰显着这个时代的分裂。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都较之从前截然不同。如何评判这些变化,如何在这个变化的大时代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万象,作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从业多年的资深媒体观察者,一个有深刻忧患意识的60后对中国社会的思考,给了解当今中国社会提供一种视角。每个人都操心自己的小日子,大时代的变革才会到来。
  •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
  • 仰山论丛(2012卷)

    仰山论丛(2012卷)

    本书汇集了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职员工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其他相关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财经、人文、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
热门推荐
  • 浮华渡

    浮华渡

    “若问三界俏儿郎,琴帝蓬莱当莫属。若问三界美人最,箫皇之外再无君。”琴帝梦华,乃一十三天最为淡漠的上古尊神,常年于缥缈宫避世不出,万年难得一见。同为上古尊神的蓬莱仙境之主百里轻染与箫皇君染歌偶在重大宴会上露面,供后辈敬仰。琴帝与蓬莱之主同为上古尊神,却是诞生至今不曾见过半面,可谓十万八千里也到达不了的距离。这样的遥远距离直至那日天君墨麟晨与北荒女君离心被打破。那日,天界暖风洋溢着感染人心的欢喜气息,春风扑面桃花迷人。在地界幽冥司,一座仙气缭绕的凉亭内,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就此不断。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 仙武天下

    仙武天下

    东土大陆,仙武并存,宗门众多,万族林立,群雄争霸。在大炎王朝的都城东京,有两家著名的仙道学院,天命学院和战神学院,在天命学院中,藏有神秘莫测的天外神石——天命石,被天命石选中的修士,可以觉醒自身血脉中的神秘力量。那一日,当一个叫作唐昊的少年将手放在天命石之上时,一声凤鸣响彻寰宇,随后,又传来一声摄人心魄的低沉龙吟……
  • 北上

    北上

    大学毕业,北上工作,历经坎坷,这就是我写的故事,一个穷二代变富一代的故事。这是一部讲述猪脚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小说。没有太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莫名的巧合造就的成功,这里有的只是汗水和沉默积攒成堆后爆发的智慧。在充满勾心斗角的社会里,友情,亲情,爱情,时而平淡,时而炙热。你若不遵循人与人之间的游戏规则,我们不是朋友。你好,我不求你,坏,我可能踩你。你若给我挣钱的机会,挣的多,我当孙子;挣的少,钱收了关我屁事儿。对于小朋友读者,我想说,看懂我的书,那你已经开始成长。对于大龄读者,我想说,一起分享一下这个社会吧。希望这部小说能有读者伴随我一起完成,我希望能展现给所有人真与善。
  • 亚斯帝国之超级炊烟寥寥

    亚斯帝国之超级炊烟寥寥

    一个音乐才女碰上温柔兼腹黑公子,火花不断
  • 终极一家之晚or未晚

    终极一家之晚or未晚

    火焰使者被夏天一行人感动,终于不顾任务返回了自己的星球,可是夏天他们和其他时空的危机该怎么解决,难道结局已经固定,无法挽回还是可以更改......
  • 修真神医

    修真神医

    千百年来,修真神医世家早已经没落,如今就剩下于龙一个人,是一名真正的修真者,他在离开之前就曾经发誓,一定要将家族的医术发扬光大,有朝一日,必定震惊世界!医术好,要钱?不,要权?不,要美女?不!不也不成啊,金钱,权利,美女,非要围着转,躲都躲不开啊……
  • 迷离水晶之恋

    迷离水晶之恋

    母亲中毒,时日不多,王位无人,魔界蠢蠢欲动,为了母亲的愿望,来到人类世界寻找跌落在人类世界的继承人,一边要找寻继承人,也要帮助继承人报仇,一边要防着魔界的人,但是,虽一直防着,但是还是爱上了身为敌人的他,遇到他,他正被神界的人追杀,她为他打跑了神界的人
  • 黄泉purgatory

    黄泉purgatory

    帕维尔一族,曾被称之为“傀儡制造术”第一的种族而名垂青史,而这个种族由于战争,被迫隐居了起来。葵竹,帕维尔一族的青年,被誉为“傀儡制造术”与“傀儡操演术”的天才,但由于曾涉及人体试验这一领域而被逐出了帕维尔一族······
  • 创世荒神

    创世荒神

    万古的传说,人们一直都在追寻神的足迹!神到底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