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0200000021

第21章 教学工作(1)

2004年9月,南广学院共设有语言传播系、新闻传播系、艺术传播系、媒介管理系、科学与艺术系5个系,开设14个艺术类专业和6个普通类专业。2005年,根据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经学院领导的仔细研究和慎重考虑后,对学院系别及专业进行了调整,设有语言传播系、新闻传播系、艺术传播系、媒介管理系、广播电视系、国际传播系、动画系和信息技术系8个系。2007年9月,学院新增艺术设计系、摄影系和语言文学系(基础部)3个系。南广学院现共设11个系,开设32个本科专业(约60多个专业方向)。

一、管理机构

南广学院教务部成立于2004年9月,承担全院的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申报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籍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学设备维护(设备科直到2006年12月才成立)等工作。成立之初,教务部整个部门包括部长韩宪柱教授在内只有3个人。2005年8月金梦玉教授调到教务部,人数增加至5人。

2006年1月,金梦玉教授接替韩宪柱教授任教务部部长。

2006年8月至12月,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学管理工作量相应增加,教务部人员增加到8人,同时,教务部增设设备科。

2007年9月,南广学院在校学生达到8000多人,教务部成员增加到11人,各岗位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

2008年9月,南广学院在校生人数突破1万人,教务部成员增加到13人。

教务部队伍的不断壮大,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教职人员的逐步增加,正是南广学院不断成长和发展壮大的具体体现。

二、教师培训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务部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最基本的业务素质——教学技能。

1.教学技能大赛

2006年6月24日,南广学院举行首届教学技能大赛。首届参赛的青年教师共15名,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优秀奖7名。

2007年8月26日,南广学院举行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12名。赛事活动的评分标准,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5个项目。

2.新教师业务培训

自2005至2007年,每年8月中旬新教师报到后,为了提高新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使年轻教师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大学教师岗位的职责要求,教务部都会根据南广学院的相关规定,组织各教学系部对新教师进行为期一至二周的教学业务培训,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要求和内容体系、编排体系;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区分重点、难点;要求在开课前完成本学期所授课程三分之二以上的教案,开课一周内填写完成教学进度表;不少于两次试讲,试讲时间应达到正常课时(50分钟);要求同一系部的新教师之间互听互评等。

3.成立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点

在学院领导的指示和关心下,经过与校本部研究生院多次协商,学院设立了中国传媒大学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南广学院教学点,日常教学工作由教务部负责,完全依据校本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进行管理。2008年报名参加考试的教师有45人,通过GCT考试、成绩合格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的教师共32人,涉及7个专业13个方向。

4.外请兼职教师

2004—2005学年校本部及外请兼职教师117人(外请11人,校本部106人)。

2005—2006学年校本部及外请兼职教师135人(外请45人,校本部90人)。

2006—2007学年校本部及外请兼职教师217人(外请112人,校本部105人)。

2007—2008学年校本部及外请兼职教师263人(外请187人,校本部76人)。

2008—2009学年校本部及外请兼职教师293人(外请257人,校本部36人)。

三、教学质量管理

1.教学质量管理规则

2006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规定(试行)》颁布实施。该文件的颁布施行规范了教学管理,完善了教学监控体系,确保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严肃了教学纪律。

2.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由教务部工作人员姚雷具体承担。2005年10月16日,校本部教学督导组首次抵达南广学院,开始为期两周的教学督导工作。

2006年9月至12月,教务部工作人员焦斌丽承担部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2007年1月,教务部工作人员徐怀丽承担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2007年11月5日,校本部教学督导组专家第二次莅临南广学院进行教学指导。

2007年11月,南广学院教学督导组正式成立。南广学院督导组的特点是从专任教师中聘请具有教学经验的老、中、青教师担当督导组成员,定期组织教学检查,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通过期初、期中、期末、新生专项教学检查和干部听课制度,院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给教学系和教师,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008年11月2日,校本部教学督导组第三次莅临南广学院督导期中教学检查。

3.实践教学体系

2005年3月,南广学院初步探索“小学期”教学模式,并于同年7月开始实施。“小学期”实习是南广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2006年12月27日,由金梦玉部长亲自负责,黄中兴和徐怀丽协助组织举办了首届实习与实践教学总结表彰大会。学生实习实践成果上万件,国际传播系学生叶中兴获得“第五届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优胜奖和最佳即兴演讲奖;广播电视系学生董志军获得“上海文广杯”全国青年DV大赛全场第二名,并获最佳人气奖;刘洋在“美国纽约人寿保险广告”比稿中中标。新闻传播系发表作品达1120件,涌现出一批优秀实习生,18名教师受到了表彰,103名学生受到奖励。

4.规范毕业论文设计与创作

2007年10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手册》颁布施行。该文件由金梦玉部长拟订,规范了南广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保证了南广学院2004级首届毕业生的顺利毕业。

5.规范辅修专业管理

2006年12月,教务部拟订了《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和《辅修专业学费核算办法》并报江苏省教育厅备案和江苏省物价局批准。

2007年4月,首届辅修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方向)专业顺利开班。辅修专业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复合型应用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6.举办高级研修班

2008年6月和10月,教务部组织开办了两期河南省委组织部高级研修班,该研修班的开办对促进南广学院的继续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7.组织质量工程一期项目申报

2009年3月,教务部组织了质量工程一期项目的申报工作。一期项目基金会拨款49.88万元。一期项目包括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优质示范课程、教改立项、优秀教学奖共87个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旨在提高南广学院的专业培养能力、课程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

四、学籍管理

南广学院教务部在学籍管理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2006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学生学籍信息普查,摸清了在校生状况,为后续学籍异动管理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11月,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转专业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转专业的流程,明确了转专业的条件和后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2007年4月,针对南广学院学生的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南广学院的学风建设,完善南广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学生、家庭三结合教育的功能,教务部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籍预警制度》。

2007年4月,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无学籍试读管理办法》,对达到退学条件的学生给予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学生管理上尽量做到以人为本。

2007年5月,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成绩管理规定》、《学生课程重修管理规定》、《关于体育课免修重修缓考补充说明》等成绩管理方面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南广学院学生成绩的管理。

2007年9月,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4级毕业学年的教学要点和工作安排》,对毕业工作进行了总体计划和部署。

2007年9—12月,完成了教育部首次部署的全面使用学信网进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

2007年10—12月,初步对2004级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处理。对2004级学生成绩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导入,实现了全校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同时,整理了2004级学生的学位考试通过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毕业工作提供了依据。

2008年3月,就2004级学生毕业和学位方面的问题和校本部教务处领导进行积极沟通,邀请校本部黄侃处长、许一新副处长和李珍晖副处长到南广学院指导毕业生学位授予工作,基本确定了学位资格审核的进度和流程。

2008年4月,组织南广2004级学生毕业资格审核和学位资格审核。

2008年5—6月,整理材料,在校本部顺利完成学位资格审核工作。

2008届有763名本科生、61名“专转本”学生,共计824名学生。有9名学生因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含7人毕业论文不合格不能毕业)。经南广学院初审,教务处复审,共有669名学生建议获学士学位,其中建议获学士学位的“专转本”学生为60人。毕业生中有164名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其中因课程成绩不合格不能授予学位的66人;因英语未能过级不能授予学位的108人;因计算机未通过考试不能授予学位的19人;因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不能授予学位的7人;因纪律处分不能授予学位的15人。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占毕业总人数的19.9%。

经校本部学位委员会审议,共有669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占毕业生总数的81.2%。毕业后又补发了31名学生的学位证书。截至2009年3月,2004级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共计70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5%。

2008年7月,完成首届毕业生的网上电子学历注册工作。

2008年9月,2008级新生报到后,在校生总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

2008年9—12月,完成自2007级以来全国普及的第二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

五、考务工作

1、考试类型

(1)南广学院自行组织的考试

期末考试、补考、毕业前补考、辅修专业的考试、新生入学英语分班考试。

(2)南广学院代为组织的考试

中级公关员职业资格考试、中高级摄影师职业资格鉴定、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3)南广学院为考点的考试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统测,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

(4)校本部的考试

学位英语考试、学位计算机考试。

(5)社会化考试

广播电视系统招聘考试(出卷、批卷等)。

2、考试工作组织

(1)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设立考试管理岗,由曹勇负责各类考试工作。

2006年9月,南广学院组织400多名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251人通过一级考试,4人通过二级考试;

2006年10月,南广学院组织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2042名考生参加,一级通过460人,二级通过5人;

2006年10月,教务部通过与南京第一国家职业鉴定所合作,成功引进中高级摄影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第一期15名考生顺利拿到资格证;

2006年11月,副院长丁海宴、教务部部长金梦玉、国际传播系主任刘林利多次与上海英语专业考试委员会协商,使南广学院获得了举办全国英语专业考试考点的资格;

2006年12月份,南广学院举行第二次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共有2860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580名学生顺利通过四级考试。

同类推荐
  •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本书介绍了“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活佛转世制度”、“伊斯兰教的生死观”、“长寿主义的生死观”等。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九品全能高手

    九品全能高手

    男人,当醒掌天下权,当醉卧花下。男人,当俯视苍生,不惧鬼神。当傲骨铮铮,浩气长存。
  • 神仙极境

    神仙极境

    一个普通的城市职工在一次散心之旅时误入"神灵禁地",得到仙宝混沌仙莲,走出一条不同凡人的路,在这一路上他历经千难万险,冲过修真三个境界,终极一跃成为仙中仙,然而,仙是不是最终的结果,只有他可以问鼎三界求结果。
  • 丑女夺夫记

    丑女夺夫记

    他外表帅气,内心闷骚狂热,她长相平凡,性格可爱善良还有点傻气。当极品男遇上平凡女结果就似火星撞地球,轰!听响。而他们则是人界穿越到异界的跨界之恋,爱的火花四溅。滋……十分好看。
  • 娱乐江湖

    娱乐江湖

    多年之后,再度回到这座属于他的城市。人生恍如南柯一梦,这座城市,也早已不是他当年的江湖。退出江湖,开始另一个崭新的人生!于是,他开始了从黑道大哥到职业经纪人的华丽转身,从此踏上五彩缤纷的娱乐圈,迈入一个全新的娱乐江湖……人生,何处不江湖?娱乐江湖,故我娱乐江湖。———萧野
  • 风云胜天

    风云胜天

    一人一剑闯天下,上天下海无人敌。笑傲群雄把酒歌,孤芳自赏青天剑。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希望大家能进来感受一下。本书有些慢热。不要着急啊!!!!最后一句,求收藏!!求点击!!!!!
  • 残鳞

    残鳞

    “不会的,”赵帅一见林峰那样,摇了摇头,“今天早上警察给我录口供的时候,说是见到几个男子从里面落荒而逃才发现我们的。我想,黄毛男子在我把他打飞之后,见警察来了就跑了。”
  • 《易经》与人生运势

    《易经》与人生运势

    从某种意义卜来说,我们的人生运势可以从文王八卦推演出来,而文王八卦出自何处?《易经》!所以说,《易经》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的人生、你的运势、你的前程,都能从《易经》中探知,也都能从神秘的《易经》中找到开运、转运的答案。
  • 王者悲歌

    王者悲歌

    这是一个关于虎豹的故事,一个神秘王者的传说,一个种族的坟墓,森林之王在人为大环境下绝迹的生存悲歌,人性的贪婪以及所显现出来的冠冕堂皇和所谓的高尚在森林王者的面前时多么的可笑,是多么的无知......
  •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总裁的契约情人

    总裁的契约情人

    六一儿童节,女总裁给儿子招聘临时爸爸,结果对方竟然是死去的丈夫。恶婆婆、极品小姑、生病的公爹,究竟是谁设计出这样的阴谋?只有失忆的老公最可爱,心甘情愿当情人,会做家务、会打架、还会哄小包子。一家三口同心协力,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到碗里来!等水落石出,女总裁才知道她全身心依赖的男人竟然是丈夫的孪生兄弟,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