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0300000057

第57章 广电系第一个毕业礼

王更新 副教授 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

“距2004级毕业礼还有50米、20米、10米、5米、1米……”沿着地上的路标,广播电视系2004级201名毕业生盛装踏上了红地毯。

平时喜欢运动、打扮休闲的男同学们,此刻都穿上了笔挺的西装,打着鲜艳的领带。一位男同学走到我身边“炫耀”地告诉我:他积攒了3000多元买了这套西服。女同学都穿着晚礼服、高跟鞋,有的还略施粉黛。丁海宴副院长深情地说:“这个晚上,男孩子们真英俊,女孩子们真漂亮。真想多看他们几眼!”

他们就要毕业了!

2008年6月19日晚7时整,南广大讲堂将激情上演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第一个毕业礼——广播电视系2004级毕业礼。

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首届毕业的815名学生中,有广播电视系的201名同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同学36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58名、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方向同学107名)。2004年入学时,这201名同学分别在新闻传播系和艺术传播系,2005年8月广播电视系成立后,他们加入了这个集体,从此用他们的智慧、才华为这个集体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他们是广播电视系最早、最年轻的开拓者。他们最自豪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广电人!”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成立后首批录取的本科生和第一届毕业生,他们这种特殊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在南广学院将拥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情感。从入学时的临时校舍江宁高级中学,到今天美丽怡人的南广校园;从被誉为“黄埔一期”的八百多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万人大学。虽说只是转瞬的四年,但是他们与南广学院共同经历了太多激情创业的日日夜夜……他们见证了南广学院的飞速发展,也伴随着南广学院一起成长、成熟。

毕业之际,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关切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

学院特别为他们制作了签字碑,每一位毕业生都骄傲地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为他们出版了第一本学生作品集《The First》;为他们设计了漂亮别致的学位服,同学们穿着它,把美丽的容颜留在了南广校园。

今年,我们即将送走广电系第二届毕业生,也将迎来南广学院的五周年生日,学院需要总结五年,规划五年,展望十年,广电系也同样需要,利用这个机会,回顾总结广播电视系的发展历程就显得格外重要。

广播电视系成立于2005年7月,是南广学院第二批成立的系部。成立之初,广播电视系共设三个专业,分别是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共203名学生,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原属艺术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原属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系首任系主任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文老师,2007年9月至今由王更新副教授担任系主任。

广播电视系成立之后,在借鉴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四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系自身专业特点,迅速明确了专业培养特色和发展方向,教学及各项工作逐步规范,稳中前进。

2005年9月,广播电视系2005级518名新生入学,学生总数达到721人;2006年9月,广播电视系2006级695名新生入学(包括新增电视摄影和图片摄影专业107名学生),学生总数达到1400多人;2007年,广播电视系2007级410名新生入学,学生总数达到1700多人,占当年全院学生总数的1/3。同年,学院成立摄影系,电视摄影和图片摄影专业从广播电视系分离出去,划入摄影系。另外,根据全院学科建设整体发展规划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自2007级始划入新闻传播系。2008年9月,广播电视系2008级318名新生入学,学生总数达到1839人。自此,广播电视系专业体系日渐完善,设有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两个专业方向,大三年级开设了出镜记者、电视导播、电视评论、纪实节目创作四个专业特色方向班。

目前,广播电视系有系领导3人,教学秘书和辅导员10人。教师队伍建设,从最初的仅有5名专任教师,发展到现在拥有30名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学历层次均在硕士以上,其中讲师及以上职称人数占40%,形成了以本系专任教师为主,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师资源和业界专家学者相结合,老、中、青三代相互协调,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

几年来,广播电视系紧紧围绕南广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努力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上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的专业之一,具有较成熟的专业建设经验和专业品牌优势。因此,广播电视系在专业建设上,借助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建设经验和品牌优势,并结合自身特点及传媒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了以培养了解广播电视等传媒领域相关信息,掌握影视传播基本理论和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四年本科培养方案逐年完善,建立了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明确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传媒人才的目标,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原则,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宽口径、厚基础、优外语、强专业”的特色,并根据两个不同专业方向分设主干课程,使课程之间的衔接更趋合理,并力求突出专业特色,第一至第四学期实行通识教育,第六学期分方向培养。开设专业方向班,在原有电视编导、文艺编导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方向,2004级开设了出镜记者、电视导播、电视评论三个方向班,2005级又增加了纪实节目创作方向班,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兴趣和专长强化专业训练。另外加强系列创作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别在电视编导、文艺编导两个专业方向设置了影视纪实作品创作和影视文艺作品创作系列课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并采取多种方式,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开设系列创作课程,增加实践或上机、课外学时等。使学生学有所专、专有所长,更具应对就业竞争和市场需求的能力。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适用范围较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较强的特点,广播电视系面向全院学生第一个开办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辅修班,不但延伸了专业建设,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多方邀请业界专家开设讲座,平均每月两次,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传媒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广播电视系依照南广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三三制”的原则(1/3自有教师、1/3校本部教师、1/3外聘兼职教师),在坚持聘请校本部教师和业界专家来我系授课的同时,也注重自身队伍的建设,并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为适应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抓教材建设。由我系教师组织编写的《影视精品导视》《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文化学》三部专业教材已完成初稿,即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和王贤波的“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研究”、巨浪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王博宇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研究课题已申报。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培养新世纪的传媒人才,本专业十分重视教学实践活动,并为此建设了实验室,购进了相关仪器设备。目前,有非线性编辑机房三间,拉片实验室两间,摄像机48台,基本上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践从前期到后期的需求。在教学上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并重,将小学期教学实习与社会调查、综合实训相结合,从2006年暑期开始,开展了“暑期教学实习暨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认识生活,进行专业创作。经过连续三年的实践,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系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探索。

2007年3月起,广播电视系又与江宁广播电视台合作,在江宁电视台开办了《青春校园》栏目。这个栏目完全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独立完成从前期采访到后期制作的各项工作,播出后得到观众喜爱。广播电视系还通过承办江宁大学城五周年文艺会演,参与全国十运会的转播,与媒体或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等渠道,为学生实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附:

学生专业实践创作成果

2005年9月,广播电视系2004级30名同学参加了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的电视转播工作。这是广播电视系组织的第一次专业实践活动。

2006年10月,广播电视系2004、2005级部分学生应江宁区团委邀请,拍摄了“江宁区十佳青年”候选人宣传片,共24部,在江宁电视台连续播出,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06年12月29号,广播电视系学生在电视演播馆举办了南广学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元旦直播晚会“家和万事兴”。

2007年4月,广播电视系承办了“春色满园——庆祝江宁大学城成立五周年驻区高校文艺会演”晚会。系主任周文担任总导演,摄像、导播、灯光及后期制作等工作全部由学生完成。

2007年9月,广播电视系组织35件师生作品参加“2007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有两部作品获得DV类十佳节目,九部作品获DV类优秀作品奖。其中作品《空宅》入选法国FIPA电视节、德国女性电影电视节、半岛电视节。广播电视系获得大会组织奖。

2007年10月,广播电视系学生作品《世界》首获“未来影像——第四届亚洲国际青少年影像大赛”中国选拔区“优秀影像类作品”。

2007年11月,广播电视系参加“江苏高校数字短片大赛”,共选送作品15件,获得了三个优秀奖。

2007年11月,广播电视系参加南京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和谐南京”公益广告大赛,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

2008年9月,广播电视系组织参加了“2008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24件师生DV作品参赛,共获得两个金奖、四个银奖、两个铜奖的优异成绩。

2008年10月,广播电视系组织参加了由北京市教委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共同举办的“半夏的纪念”活动,有四部学生作品入围,并荣获最佳剪辑和最佳音乐电视奖。

2008年11月,广播电视系组织参加了“2008全国影像交流节暨全国校园DV、摄影作品展示活动”,获得了DV组一等奖、二等奖和摄影组一等奖、三等奖的荣誉。

2008年12月,广播电视系学生关于城市和谐发展的拍摄创意“城市五行”,被2009年“中欧城市发展论坛”选中,并获得了1000欧元的拍摄经费。

2009年1月,广播电视系学生赴泰国参加“第六届亚洲大学生纪录片挑战赛”,赢得泰国、日本和菲律宾师生的赞赏。

同类推荐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这是新周刊总主笔肖锋近年来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记录。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魔幻时代。老辈人与新世代,大城市青年与城青年,时时处处彰显着这个时代的分裂。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都较之从前截然不同。如何评判这些变化,如何在这个变化的大时代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万象,作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从业多年的资深媒体观察者,一个有深刻忧患意识的60后对中国社会的思考,给了解当今中国社会提供一种视角。每个人都操心自己的小日子,大时代的变革才会到来。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热门推荐
  • 无上魂尊

    无上魂尊

    少年萧鼎瑞受家人陷害,被迫成为鼎炉,偶得五行神玉,恢复魂脉,入阴煞林,杀魂兽,筑魂脉,家族比武一鸣惊人,四族大比,力挽狂澜……终成一代魂尊!
  • 死亡电梯

    死亡电梯

    我当了很多年的电梯乘务员,不是因为没有提升的机会,而是因为有着不能离开这个职位的原因。末班地铁,夜晚公交,都是灵异事件的多发之地,而我,是个开夜间电梯的乘务员。高科技产品,不一定充满着科学,你乘坐的电梯,不一定只载活人!
  • 反方向的钟

    反方向的钟

    突然到来的死亡游戏,十二个人,十二个【钟】,穿梭于时间的血战,不死不休!
  • 鬼契

    鬼契

    吓死宝宝了!我的姥姥背着我吃人肉。我从小没有父母,是跟着我的姥姥在农村长大的。我们那个村子叫蒙村。直到我十三岁的一天,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我和鬼签订了契约,代价是,我只能活十年。
  • 魔魂绝

    魔魂绝

    是神创造了人,还是人造就了神?时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的极限又是什么?主角是个敢于挑战宇宙的人。魔魂师的境界大可分为魔魂者魔魂师魔魂宗魔魂圣入圣后再突破便可窥视神的边缘...
  • 我家魔主睡醒了

    我家魔主睡醒了

    苎筱慧一个大好的北漂高知高收的金融系统打工妹,哪知遇到个和尚赐福送了个法器,晚上睡一觉就穿越了!醒来黑白双帅告诉自己是魔域之主,问题这个小身子怎么回事?我的36D呢?!当了大半辈子的剩女,现在发一群帅哥围着我就当是收利息了吧!那位面瘫男你别拦我!面瘫男:不可能!
  • 忧郁青春

    忧郁青春

    晨雾弥漫时曾携手走过桂雨飘落的山间竹叶上清露滴落似悄然顾盼时目光流转温柔刹那间在胸中溢满任山风吹溪涧流带走了时间经年后夜夜翻开青春的画卷那多情的女孩和花一般浓郁的梦恍如隔世恍若重山思索着苦苦挽留的是爱情还是青春/
  • 第一章的历程

    第一章的历程

    一场意外让他来到异世,原本在T城有着呼风唤雨地位的他,如何面对如此陌生的处境。看不名一文的他如何在古代创造新的一翻天地。在美男如云的古代,谁又能看穿,他竟然会是“他”…“你不应该让自己活的这么累,别忘了,你只是个女人。”反射性扼住他的手腕一使力,只听到一声衰嚎声,蓝野危险的眯起眼道,“只是女人,嗯?”“啊……你快放手!我的手真的要被你折断了!”南洛风一张俊脸因疼痛而皱在一起,早不复原来的光彩形象。“老大,是我错了!!你是比男人更加强捍的女人!!!”
  • EXO陪我们走过美好时光

    EXO陪我们走过美好时光

    女主作为许氏小姐许沁柔,逼着哥哥许亦寒将自己以男生身份送到EXO组合里,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呢?
  • 总裁的一诺千金

    总裁的一诺千金

    她是儱国欧阳大将家里的掌上千金,更是L国地下统治者的外孙女。他是欧阳家族收养的义子,更是儱国商场上的决裁者,冰冷的气息终年围绕在他的身边。自小患有自闭症的她讨厌所有人的接触,可是唯独对他渐渐的倾心。全是白的的房间中,坐着一大一小的两个人,一个在安静的看着手中的报纸,一个~“一诺,一诺不想去上学。”看着旁边安静看着报纸的男子,小一诺大大的眼睛中绪满了泪水。小小的脸上满是害怕的苍白。小手一直不断的撕扯着手里的书包。欧阳寒无奈的放下手中的报纸,伸手揉了揉额头。“诺儿,乖乖的听话,学校里有许多的和诺儿一样的小姑娘。诺儿要听话。”说完伸手揉了揉一诺的小脑袋。这是讲的一个自闭症女孩,在众人的帮助下,完美蜕变的故事。我是一新人,所以新人时期求一切,求收藏!!求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