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0500000010

第10章 边界的模糊 ——经济边界瓦解文化壁垒坍塌(5)

二、文化的“复制与粘贴”——认同危机:本土文化与

全球文化融合,导致文化边界模糊文化具有认同的本质,而网络的“复制与粘贴”语境,导致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融合,使文化认同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认同边界模糊。

“认同”(Identity)是一个较有争议的概念,无论在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领域,都受到了相当的关注。有学者认为:“认同性是一种预定人的社会角色功能,是一种传统的深化系统,它提供方向感和宗教性的支持,以确定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时又严格限制其思想和行为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在《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中从文明认同结构的三个变种——“传统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来探寻“世界体系的分裂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他认为,“文明认同可能被概念化为行为、举止、规则和观念的整套节目结构,它们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和/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台湾元智大学李天铎教授在《想象空间与认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中对文化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综合概述:首先,认同感的产生,必定是与外界互动而来的。霍尔(Stuart Hall)将认同的概念分为三个阶段:“启蒙时期主体”、“社会学主体”与“后现代主体”。在“启蒙时期主体”的阶段中,普遍认为人是与生俱来便有理性意识的,为统一(Unified)的个体;个体以自我为中心来诠释世界。

“社会学主体”则认为主体的核心并非是自我意识和自觉的;人的自我认同是后天通过与外界世界互动而产生的,认同是联构内在个人与外在世界的桥梁,将个人缝合在社会结构之中。进入“后现代主体”,则涉及了一种非固定的、具有流动本质的认同观。主体与多义的、片断的社会结构互动之下产生了一种内在矛盾、朝不同方向拉扯的认同观。社会环境和结构对主体认同的型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次,认同具有层次上的差异。认同是一种心理机制,随着与主体互动之结构不同,认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程度与层次。普列斯顿(P.W.Preston)认为认同涉及了地域(Locale)、网络(Network)与记忆(Memory)三个层次与概念。再次,认同必由实践层面而观之。普列斯顿指出,认同研究所探究的是行为者(Agents)如何认知其自身为一政治集合体中的一分子、此种认知是如何在例行实践中被表达出来,以及它们如何在公共领域上被正式合法化的过程即方式。

可见,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认同对变化着的环境和结构并非毫不动摇。不管认同怎么发生危机,而文化的根不会变化,文化的母本性结构永存,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文化本土性特征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网络的“复制与粘贴”功能为文化认同提供了一个充满矛盾、复杂多变的环境。这一条件下,各种文化的密集交汇,使不同文化“种族”相互碰撞,造成“全球性”与“本土性”的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甚至相互“克隆”,导致文化表征上的模糊。

一是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融合,使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整合,导致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边界的模糊。

网络开放的大门迎来了全球文化的自由流动,形成了宏大的全球文化景观:震撼视觉的全球影视文化几乎全被纳入了电脑视窗,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化令人目不暇接:纪实主义、欧洲先锋派、新现实主义和好莱坞等不同时期的电影派别尽收眼底;弗拉哈迪、伊文思、雷奈、里芬斯塔尔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科波拉、安东尼奥尼、博格曼等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导演争领风骚;从纪实电影《北方的纳努克》、《雨》、《桥》、《奥林匹亚》,到故事片《丢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广岛之恋》、《奥林匹亚》、《红》、《白》、《蓝》和《教父》系列;以至《泰坦尼克号》、《珍珠港》、《哈利波特》、《魔戒》以及《蜘蛛人》等好莱坞大片争奇斗艳。网络使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已经没有国界和国籍的区别。CNN的电视直播、真人秀、欧洲电视台的成人节目等已经无法封锁,甚至正在美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24小时》也会成为世界各地影视迷们讨论的热点。再加上海量存储的影视评论、影视资讯和影视花絮所形成的观赏与鉴赏的互动氛围,使个人无法脱离全球影视文化语言的熏陶。在其他艺术形式上,网络同样也发挥了强大的宣教作用。诸如,网络已经成为人体彩绘、行为艺术等各色后现代艺术的全球传播平台。网络把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混杂在一起,使本土文化开始相互超越民族界线,互相渗透,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开始化解。与卫星科技、有线电视、电影及商品等相比,网络比以上任何一种“媒介”都更大程度上干扰了文化主体对地域性的认知,使本土文化开始跨越国界,走向全球不同的文化舞台。

不难看出,网络已经成为世界文化荟萃的平台,它所形成的合力正在加速着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黏合的速度。网络的快捷传播功能使不同文化之间经过相互整合导致文化隔阂逐渐消除。在“复制与粘贴”中,因为网络的整合能力使各种文化形态交汇在网络平台上,而且还向网络之外的社会辐射。当网络打通一切之后,有两种情况开始出现:

一是出现了全球性多元文化的同台亮相。我们非常熟悉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格莱美颁奖典礼”等美国大众文化仪式性活动,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文化庆典。二是出现了文化趋同现象。比如,在音乐方面,法国电影《蝴蝶》主题曲的主旋律与中国民族音乐《吉祥三宝》的旋律的相似性问题;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花儿乐队抄袭日本歌曲事件等等,这些都是网络开放语境下,本土音乐与国际音乐趋同化倾向的表现。

网络加速了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全球文化在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模仿中走向趋同,使文化的边界开始模糊。

二是全球文化本土化趋势加强。也就是全球文化流入本土之后受到地方化改造,从而导致文化边界的模糊。

网络为本土文化提供了全球化的语境,同时,也为世界文化提供了本土化的“语法”。全球化把西方开放的、现代的文化渗透到“本土”的同时,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导致“全球性”与“本土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合。比如,行为艺术、人体彩绘艺术虽然是西方的舶来品,它们都是开放的、甚至血淋淋的艺术,但是,它们被移植到本土门户网站之后,“网管”不可能听之任之,势必对其不适宜的部分进行修正,所以网民接受的都是本土化了的版本,已经属于完全具备本土认同资格的全球艺术了。从文化的意义上讲,网络尽管为本土提供了开放性的文化氛围,但是,这种文化氛围却不得不接受本土的搅拌。从饮食文化来看,进入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西餐了,它们已经被掺入了中国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理念。不管麦当劳、肯德基怎么变着法子来诱惑小孩子,它推行的营销手段还必须遵循中国家长们的文化认同。

对于网络本身来说,网络既是世界的,又是本土的。我国的几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等不都是在全球网络发展潮流中在本土崛起的产物?还有网络游戏、网上养宠、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能在中国广泛流行,都是西方网络文化的本土化改造的成果。

随着网络语境下“全球文化本土化”的推行,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合理“内核”,比如诚信、理智、公义、同情、责任、礼仪、社群等语汇逐步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熏陶,网络文化的和谐、纯净、秩序的“认同”将会实现世界性的普及,这也是全球文化边界模糊的一种体现。

第三节“多媒体和数据库”——经济、文化的物理

界限模糊网络是历史的分野,是一块高耸的界碑。它巍然耸立,俯瞰人类信息传播的每一个脚印,是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集大成者。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不断扩大的沟通欲望,从而也创造了媒介。因为劳动的需要,人进行沟通;因为沟通的需要,人创造媒介。媒介注定成为人类沟通的重要桥梁。人类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飞跃,文化的繁荣,高效、快捷的沟通不仅更加必要,而且成为必然。伴随而来的就是沟通领域不断扩大,沟通方式千变万化,沟通媒介循序演变:从岩石、龟甲,到铜鼎,媒介的人为痕迹不断加深,文化生存价值增大;从木简、竹简、石碑到羊皮纸、牛皮纸、宣纸、铜版纸、黄草纸、新闻纸,造纸术使媒介实现了从依赖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的转变,也因为纸媒介的便携,也使人类传播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报纸、杂志和书籍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再到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影,媒介电波化使信息传递声像并茂,人类传播再上一个阶梯。直到今天的网络,实现了媒介的数字化和一体化,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媒介的演变清晰地描绘出这样的轨迹:沟通的意图从被动的“无意识”到主动的“有组织”;沟通的手段从静态的“传递”到动态的“传播”;沟通的载体从天然的“媒介”到人造的“媒体”;沟通的渠道从分割的“条块”到系统的“网络”。

网络使人类的传播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尤其是由通信网络、多媒体联机数据库以及网络计算机组成的一体化高速网络,保证了图、文、声、像信息的高速传输服务,使网络真正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实现了传统媒体的聚合,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使传统媒体的边界更加模糊。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热门推荐
  • 盛武八荒

    盛武八荒

    四海八荒,生灵万众,弱者如蝼蚁,强者为尊。俊朗少年盛光一步步修炼成至强武神,持神丹,握神器,携神兽,灭魔神……傲视四海,盛武八荒……
  • 最强福利袋

    最强福利袋

    张晓峰一个刚刚走出大学的宅男,郁郁不得志,想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却也处处碰壁。掏了掏比脸还干净的裤兜,攥着手中仅剩的300多元钱,看着满脸鄙视的房东来催租,悲催的心中一片衰气,看来月末在找不到房子只能回家种地了。可谁有知道,有一场大造化在等着他呢。
  • 云战之路

    云战之路

    天云大陆,百族争霸,看废材少年罗云,在艰难法师路上,与天战、与地战、与人战,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从卑微少年一步步走向自身的顶峰,从而揭示这方天地的秘密。火、水、土、风、光明与黑暗,六系法师以惊人的毅力、平凡的资质战天斗地;光之都、暗之源、炎之心、水之韵、地之母、风之灵,人族六国争锋;兽人、精灵、侏儒、地精、矮人、翼人、亡灵、魔兽......天云大陆,百族争霸;位面与位面的战争,牵扯到光明诸神、元素诸神、黑暗诸神的众神之战;
  • 西北军歌

    西北军歌

    祖国的大西北,神奇壮美,雄浑辽阔!这里沙漠无垠,戈壁广袤,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在这里,改革开放的大潮奔腾不息,波澜壮阔;在这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像春雷滚动,震撼山河!这里军号嘹亮,步伐铿锵,战鹰翱翔,神箭劲射。在这里,一批批的有志官兵深深扎根,勤奋工作;在这里,一代代的祖国儿女默默奉献,顽强拼搏!本书的作者,长期在西北军营学习、工作和生活,多年以来坚持笔耕不辍,终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培育出自己的劳动成果——《西北军歌》。它虽显单薄,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对西北军营的深情与厚爱;它虽显稚嫩,但言语之中却凝结着对部队建设的探寻和思索。这是一首赞美军营的诗,这是一曲赞美军营的歌!
  • 快穿系统之女配游记

    快穿系统之女配游记

    她被疯狂的同事杀了,再睁眼,传说中的系统君居然出现。面对自己的死亡,她只能按照系统君所说的,完成任务
  •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是一本易懂、实用的教材,编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点评,系统地介绍了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职场、从国内到国外等社交礼仪方面的基本知识。
  • 基地危机
  • 封门诡影

    封门诡影

    一群人走在荒无人烟的鬼村里,他们又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又有怎样的谜团等待他们解开呢?本小说由电影改编,本故事纯属虚构,到后面结局并不会向原著中那么无看点,但是还是会向原著致敬。夜晚QQ;2641562101
  • 原来爱情他来过

    原来爱情他来过

    遇到李沫白那年,我二十五岁。他是端坐贵宾席的贵客,我是狼狈地躲进化妆间的新娘。婆婆恶意驱逐,丈夫有心背叛,我成了世上最没有尊严的女人。李沫白说,做我的女人,我让你拥有一切!沦陷在他的深情里,我甘愿做他的情人!只是我终不信,我们之间是否真的有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灵裔

    神灵裔

    神的后裔,超越规则的力量。一无是处的大学生颜慕在平凡的生活中,误入了新的世界,揭晓那藏在历史背后的神秘力量,经历的不为人知的巨大事件。探知绚丽的神之历史,经历灵与灵之间的残酷战斗,热血与刚毅的生活,支持所有人守护那些不能让世人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