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0500000028

第28章 冲突的平台——国际碰撞加剧本土裂变迭起(4)

意识观念从封闭走向开放。西方摄影艺术使我国本土摄影艺术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在不断挣破传统封闭的摄影意识的束缚,走向开放。网络的开放、自由特征给摄影艺术以极大的解放,使中国传统的摄影意识自由地呼吸着扑面而来的现代摄影空气。

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讲坛,给本土摄影进行着一次大规模的培训。网络对摄影艺术的介入主要是把各种摄影观念、信息交汇在一起,对摄影创作者或爱好者产生耳濡目染的熏陶。正是摄影观念的改变,使传统摄影不断地接受现代艺术风尚的洗礼,逐渐脱离禁锢,视角更加走向开放。逐渐被国人接受的深圳、广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人体摄影艺术展,也正说明一个道理:开放的摄影艺术观念已经开始挣脱网络的狭小圈子走向现实生活,并在扭转着人们的摄影观念。

在2005年11月的济南人体摄影艺术展上,一位78岁的老人深有感触地说,原来他在报纸上看到不少有关人体艺术展的争论,今天到现场一看,亲身感受到人体艺术是高雅的、美的艺术。在上海举办的人体摄影艺术展厅内一名八九岁的女孩问她的母亲:妈妈,你的身体跟照片里的阿姨一样吗?母亲回答:是的,你将来也会像她们一样漂亮的。这意味着不仅中国摄影家的观念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摄影受众的观念也在突围传统,走向现代,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由此看来,展览的社会意义大于作品的完美,影展的举办超出它本身的意义,因为文化的开放将会促进经济的繁荣。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狭隘、封闭的禁锢正在被打开,民众的审美意识正向开放、多维、多样化发展,审美天地将更加广阔。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平台上,西方现代的、开放的摄影观念与本土传统的、封闭的摄影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势必起到了铺垫作用。

网络语境下,西方现代摄影观念对本土摄影产生了极大感染,使本土摄影创作的视角从传统的单一、扁平走向立体、多元。这种变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本土摄影的创作实践。在上海展出的百余幅人体摄影,是从全国各地五千幅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展出作品多表现年轻女性的人体之美。而这次摄影展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幅在众多美女中显得十分另类的作品,它的名字叫《母亲》。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位枯瘦老妇,她花白凌乱的头发、浑浊的眼神、干瘪的乳房、脸上身上刀刻般的皱纹,浓缩了中国妇女千年的沧桑。这意味着,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本土摄影的视角与思想性都与以前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而受众平静的心态仿佛也昭示着西方现代摄影艺术观念对本土文化的感染力度。

网络承载着现代的、开放的摄影理念,而且这种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本土摄影艺术的土壤之中。视野开阔了,理念丰富了,意蕴深邃了,思想解放了,视角也更加多元了。

第二,从摄影创作原则上,网络语境下,传统摄影与数字摄影的艺术原则开始分离。

在传统摄影中,摄影是光学、化学和人的艺术灵感的完美统一。也就是说,传统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取决于光学和化学条件下摄影家的审美素质、审美实践和对摄影对象的感悟的影像化。以影像处理技术、远程数据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与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传统摄影的两大基础——光学和化学发生了动摇。由于数字化高科技的发展,使一些程式化的重复劳动逐步被计算机所代替,这标志着人类体力劳动这一最后工序将被大规模地压缩,创造性(创意)劳动将成为人类的唯一劳动。这样的结果使摄影艺术本源的权威性得到破坏,划分摄影艺术与非摄影艺术的标准日趋模糊。数字影像破坏了影像反映客观世界的权威性,题材选择、影像构成和拍摄时机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需求,更加强调人的情感存在,而世界的客观存在被放在了次要位置,最终导致数字影像的审美价值呈现出多元的不确定性,摄影作品的产生方式、审美的接受方式、影像的传播方式和摄影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数字影像的这种审美转型,使数字摄影与传统的机械摄影的创作艺术原则发生背离。

(1)“前期的制造性功能降低”与“后期的创造性功能增强”的背离,导致审美价值的不确定性。

传统摄影基本上是摄影师利用自己的审美原则和经验,来发现客观世界影像的结构、光影及其与环境的对应关系所构成的造型,然后,使用具有一定成像标准的摄影机把这种影像造型“制造”出来。虽然也要经过后期暗房技术的处理,但是,基本上是一个成型产品的“定影”和“显影”环节,对摄影机制造出来的影像创造余地很小。网络的数字化传播使数码摄影彻底改变了传统摄影的“制造”功能。因为网络上的诸多增值功能,使数码摄影不再拘泥于前期拍摄过程中的影像约束,后期的“创造”功能可能使前期的影像从审美价值上产生更多的影像结果。

(2)“传统摄影过程的瞬间决定性”与“数字摄影后期加工的任意性”的背离,导致创作过程的审美体验消失。

传统摄影的功力重在能否犀利地把握客观影像的“决定性的瞬间”。现实之“决定性瞬间”乃是一个极致基点,由此引导着理想意味的另一端观念极致。没有坚实的现实根基,影像的线索便飘荡不定。在传统摄影中,“决定性瞬间”就是决定性的意义。对“决定性瞬间”的认知质量,直接导致对“决定性瞬间”拍摄的影像质量。影像质量不理想,来自对“决定性瞬间”认知的仓促浮浅。“决定性瞬间”在摄影时空中具有质量深度,同为对瞬间的拍摄,既有入木三分与浮光掠影之别,也可以被认作是时空观念的差距。“决定性瞬间”是光,图像是影,无光即无影。摄影作品的飘和薄,在于感“光”不足,对摄影意识的时空观念两端极致的认知不到位。若心灵感光的观念质量浅薄,就没有厚重的影像。所以,优秀的摄影家特别珍视“决定性瞬间”的那一刻灵光。

基于网络的数字摄影既是“人人成为艺术家”的时代的到来,也是传统摄影艺术家的终结。因为,在数字影像时代,数字摄影的反复性和后期处理的任意性,“决定性瞬间”惊心动魄的艺术冲击力在摄影者心中突然滑落,摄影者仅仅是影像的拷贝机器,那一刻的灵感不会像传统摄影那样弥足珍贵。

由此可见,随着数字摄影对后期加工的依赖性增强,前期拍摄中的“决定性瞬间”的哲学、美学和心灵的震撼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3)“前期的创作意识降低”与“后期的制作技巧增强”的背离,导致创作实践功能降低。

正是因为网络技术的介入,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创作原则发生背离。传统摄影中,前期拍摄主要靠摄影家的创作意识、创作经验、创作技巧综合完成,后期处理仅仅是把这种创造价值提炼出来。而数字摄影中,摄影家的创作意识减弱,前期获得的仅仅是后期制作的素材,所以,数码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对后期“制作技巧”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4)传统摄影材质使用的一次性与数字摄影材质使用的反复性的背离,导致摄影艺术原创价值降低。

传统摄影胶片无法重复的一次性功用,确定了摄影艺术版权的独立价值,这也使摄影艺术的创作价值更加珍贵;而数码摄影反复性、再生性和复制性使摄影艺术的原创价值彻底丧失。网络传媒中的数字影像传播是以开放的、虚拟的、平等的和互动的形式进行的,其影像的拷贝,可以通过广泛运用电子复制技术、电子仿真技术、拼贴影像技术和空间变形技术多次加工。从这里可以看穿影像的客观性从来就不在摄影影像本体里面,其“摄影真实性”已经被不同的主观意识扭曲得面目全非。数字化操作的深度介入直接破坏了影像反映客观世界的权威性,摄影艺术的原创价值被降低。

(5)文学艺术——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学的现实意识形成反差。

全球化网络语境不仅加速着文学艺术的“世界大众化”,也加速着文学艺术的“通俗化”。“大众文化的滥觞和对精英文化和文学的冲击并非中国语境下发生的独特事件,而是一个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的普遍现象。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自然使得有着传统人文精神的高雅文化和文学创作再度被边缘化,精英文学的领地变得越来越狭窄,高等学校中的人文系科也不得不经历萎缩、重新结构和重新组合,从事纯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人变得越来越少,高谈现代性大计已成了后工业现代社会的一种奢侈行为”。

如果全球化把本土文学创作推入了嘈杂的创作时空的话,那么网络的自由开放空间,使文学创作更加我行我素,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反叛意识,与忠于现实的高雅文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文化上说,网络文学创作骨子里透着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气息,它和高雅文学界限分明,它远比高雅文学的“现代主义”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民主的和大众消费的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戴维哈维在《后现代主义》中谈论到一些关键词:“分裂与混乱”、“不连续”、“对元叙事的怀疑”、“承认分裂、多元论与他者声音和他者世界的本真性”、“拼贴和蒙太奇”话语形式、“一系列纯粹的和无关联的现在”、“事物在时间上的秩序的崩溃”、“各种价值和信念中的历史连续性的丧失”、“丧失短暂性和追求瞬间冲击力的另外一面是相应地丧失深度”、“时间纬度的崩溃和专注于片刻”……在网络文学里似乎到处可以看到这些语汇的影子。这使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表现得越来越泾渭分明。

同类推荐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给知识分子、人民大众以道德信仰和人生价值指引是徐贲的一贯特色,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个人政治参与,徐贲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发人深思的,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本书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阐述公民知识和道理的启蒙,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到宪政引导民德,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 逃离北上广3:广东太竞争

    逃离北上广3:广东太竞争

    广东这块地儿,永远都和竞争密不可分。 因为广东人喜欢“食头箸”。谁都知道竞争是激烈的,更是残酷的。但埋怨冇用,不如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聚集了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都大摇大摆地从广东撤离了,你还在纠结离开是“前进”还是“后退”吗?
热门推荐
  • 不灭龙域

    不灭龙域

    “不要碰,是陷阱……”耳边传来高人的警告,再一看那个送快递的小伙瞬间被诡异的黑烟冰封,碎裂一地!两个无神论的青年,被卷进了一场灵异事件!一场面试却惹上了杀身之祸!远古的魔头,神秘的组织,诡异的道术,将他们代入了危险的境地!然而所有的起因都是年前的那次外出,那条诡异的石龙,还有神秘的龙域……
  • 谪仙入世

    谪仙入世

    年少轻狂,追逐与乱世,枭雄起舞,红颜相伴。
  • 萧风易晚

    萧风易晚

    从前,他是逆光生长的野藤,将尽半辈子尽在无边的黑夜中挣扎,她送了他一段值得珍藏的时光,他回味无穷。他说过:这辈子我一定待你好。那时他就坚定了决心,他要变强。从此失踪,杳无音信。后来,她从天堂跌入地狱,一个人坚强成长。在知道他的身份后,她笑了,她说:好久不见。他也笑了,明明是见面了也不曾认出他来。不过,那又怎样?从此奢靡社会,腐朽生活,总有一人相伴,永不离分,这就够了。萧风易晚,爱从不晚。
  • 神续之武朝遗梦

    神续之武朝遗梦

    她,是一位现代老总的千金,一次和父母出游不知怎的穿越了大周朝。用她的机智和勇敢帮狄公他们侦破一件又一件的案件,瞧她如何和上至武皇、大臣们如何相处,下至她如何在江湖中闯出名声来!虽然他是穿越而来的可在这武朝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身世的秘密,她知道身世后又何去何从呢?说白了这文也带些前世今生……本小说是《神探狄仁杰2》的续文。故事由狄仁杰、李元芳等人坐船离开扬州前往神都·洛阳的途中从大运河救起一个女子而开始......本故事纯属虚构无历史根据,请不要对号入座!
  • 暗香袭夜

    暗香袭夜

    她一直都只是想平凡的活着,不过这一切在救了那原本和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丞相夫人之后有了千般变化,同时也有万般的无奈!在那一刻,她从来都没有想过,原来平凡如她也有那般高贵的血统。她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活着寻找自己的位置,可是是凤凰总有一天是会浴火重生的,尽管一直卑微的活着,但只要浴火回归之后,她依旧是暗夜中最不可忽视的那一抹香!(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界图

    三界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苍天之至尊修罗

    逆苍天之至尊修罗

    紫离大陆掀起一场狂暴的血雨腥风,万宗为敌,天下混战。林啸,林门嫡子,斗气为零,弃于墨宗,成为墨宗外门天赋最低的弟子。师兄欺凌,师弟嘲笑,如蝼蚁一般活着。他颓废,他懦弱,他无所事事...就在他即将绝望之时,那个神王般得灵魂进入他的体内。废材?已经不是了!如神一样的灵魂支持着他的信念,坚毅的魄力,坚定的目光。他要告诉那些辱过他的人,“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斗破苍穹,至尊修罗!一步一步,踏上巅峰,轰开神门,睥睨天下!且看少年如何强盛,封神如何嚣张!
  • 无上神君

    无上神君

    浩瀚世界,光怪陆离,精彩纷呈。梁旭在神秘珠子的护佑下穿越到一个玄奇瑰丽的世界,意外获得了对空间无与伦比的掌控力。念动,身行,瞬移十万里,真正的是“身随意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梁旭是瞬杀,这是传奇的开始。
  • 道平天下

    道平天下

    1126年,金军大举南下,攻打汴京,大宋百姓生灵涂炭,人性也已当然无存。混乱之世,多事之秋,谁来惩奸除恶,斩妖除魔维护人间正道。人间六道:爱、情、忠、孝、勇、义随世事浮沉,娓娓道来。
  • 消失的传国玉玺

    消失的传国玉玺

    自朱温灭唐建立后梁至赵匡胤陈桥兵变成立大宋,中原地带历经最动荡的五十三年。这期间,各种人物轮番粉墨登场,多少英雄一朝得志,平步青云,又多少人跌落神坛,黯然隐退。此段历史,充满背叛与忠诚;此时江湖,一片血雨腥风。不知是时世出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世,一个偶然,便可让人君临天下,坐拥荣华富贵;一个转身,或许就是永恒,再回首,只能月明中。-----------似有力量督促我向后人呈现一段沉浮跌宕的历史,以提醒正膨胀忘本的人们,面对未知的世界请带敬畏与善良之心,五百年前,朱氏灭李唐,五百年后,李氏又灭了朱明,世事轮回,冥冥早已注定,或许,下一个沉浮的可能就是你,因为,它一直都在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