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2900000033

第33章 参考文献(2)

117.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8.Roger D.Wimmer,Joseph R.Dominick.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Six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19.John D.Zelezny.Communications Law:Liberties,Restraints,&the Modern Media,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影印)

120.Stephen W.Littlejohn.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Seven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1.Ken Metzler.Creative Interviewing:The Writer's Guide To Gathering Information By Asking Questions(Third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2.Shearon A.Lowery,Melvin L.De Fleur.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dia Effects(Third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3.Joseph R.Dominick.The Dynamics of Communication:Media in the Digital Age(Seventh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

124.Charles U.Larson.Persuasion:Reception And Responsibility(Ten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影印)

125.Patricia GeistMartin,Eileen Berlin Ray,Barbara F.Sharf.Communicating Health:Personal,Cultural,And Political Complexitie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影印)

二、参考论文

1.刘宏:《传播的场所》,《青年记者》2006年第19期。

2.栾轶玫:《从媒介形象角度看经济广播的形象定位》,《视听界》2006年第5期。

3.栾轶玫:《媒介形象的“三重资本”价值》,《今传媒》2006年第12期。

4.栾轶玫:《媒介形象建构的四个标准》,《现代视听》2007年第10期。

5.罗长海:《关于形象五层含义的哲学思考》,《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6.修宇:《大众媒体俯视效应及对策》,《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期。

7.丁俊杰:《对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的九个建议》,《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8.胡智峰、史雪云:《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的战略与策略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第12期。

9.胡智锋:《生存环境战略思考策略问题——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三论》,《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10.于丹:《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11.黄升民:《也谈电视节目改版问题》,《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

12.吴飞:《名誉侵权的“实际恶意”原则评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3.绍志择:《“时报—沙利文原则”与公众人物的界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几个原则》,《新闻大学》2004年秋季号。

14.刘燕南:《译者前言:〈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张立伟:《传媒竞争十大法则》,《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7期。

16.张洪忠:《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构成及特点》,《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5期。

17.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期。

18.赵亚男、刘焱宇、张国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论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2月号。

19.何晶:《报刊对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

20.甘险峰《英国的小报化改革》,《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4期。

21.刘小燕:《政府对外传播中的“软销”与“硬销”》,《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8期。

22.程曼丽:《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

23.刘鸣:《表象研究方法论》,《心理科学》2004年第2期。

24.王树人:《“象”思维与原创性论纲》,《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5.黄小寒:《试论系统哲学与结构主义的异同》,《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26.朱晓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27.葛恒云:《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哲学倾向》,《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8.江明华、曹鸿星:《品牌形象模型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9.罗子明:《品牌形象的构成及其测量》,《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0.范秀成、陈洁:《品牌形象综合测评模型及其应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1.昝廷全:《论传媒经济学与系统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8期。

32.喻国明:《传媒业“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采写编》2005年第2期。

33.喻国明:《传媒市场面临拐点》,《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12期。

34.于景元、周晓纪:《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实现和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

35.曾凡安:《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中国记者》1999年第3期。

36.施永康:《从〈申报〉看媒介形象传播》,《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7.张晶辉:《CIS:电视媒介的品牌战略》,《青年记者》2006年第16期。

38.杨逍:《CIS与传媒品牌包装》,《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卷第1期。

39.许向东:《CIS与媒体形象的塑造》,《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3期。

40.许向东:《媒体形象的理念与塑造》,《新闻爱好者》2003年第5期。

41.莫智勇:《CIS战略的整合与传播趋势》,《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2.刘丹:《媒体品牌经营的实践途径》,《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3.朱春阳、王铃宁:《媒介形象创新:同质化市场环境下传媒竞争的新支点》,《中国广播》2005年第2期。

44.李勤:《记者形象与人际交往技巧》,《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5.张同道:《记者还是学者?——简论电视文化栏目主持人形象》,《当代电视》2000年第2期。

46.蔡怡波:《电视媒介:该为自己包装了》,《新闻界》2004年第2期。

47.郭琳:《从凤凰卫视看电视媒介品牌竞争的制胜之道》,《采写编》2006年第4期。

48.董宽:《塑造健康的农民工媒介形象》,《新闻三昧》2006年第三期卷首语。

49.麦尚文:《新时期中国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变迁与突破》,《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50.麦尚文:《传媒形象传播研究》,《新闻传播》2003年第5期。

51.赵维:《“走出黑暗时代的第一场大戏”——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札记》,《书屋》2003年第11期。

52.赵维:《斯大林是怎样“伟大”起来的?——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札记》,《书屋》2003年第7期。

53.王玉荣:《公益广告与媒体形象》,《采写编》2000年第2期。

54.陈康汉:《公共关系与报纸形象》,《报刊管理》1999年第9期。

55.姚琴:《活动营销塑造媒介品牌形象》,《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4年9月第17卷第7期。

56.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57.詹成大:《电视媒体的品牌资产及其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4期。

58.詹成大:《电视媒介品牌经营探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59.相德宝:《英国媒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对〈泰晤士报〉的实证研究》,《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9期。

60.杨珍:《“被看的女人”——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批判》,《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3卷第1期。

61.张鸣:《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主体性的缺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总第276期。

62.曾尼、尹山鹰:《传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新闻界》2005年第5期。

63.敬蓉:《传播者的云南意识与媒介中云南形象的塑造》,《云南社会科学》之《学习十六大精神理论专辑》。

64.万隽媛:《美女与怨妇——传媒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东南传媒》2005年第5、6期。

65.邓巍:《大众媒介对女研究生形象塑造的偏差》,《青年记者》2006年第2期。

66.乔同舟、李红涛:《农民工社会处境的再现:一个弱势群体的媒体投影》,《新闻大学》2005年第4期。

67.王蕾:《电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偏差”》,《新闻界》2006年第4期。

68.张诗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新读——以农民工媒介形象为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9.王星:《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70.彭波、阮超:《从凤凰卫视包装浅谈频道品牌形象的塑造》,《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4年第9期。

71.陈嬿如:《爱国主义宣传与国家形象塑造》,《当代传播》2002年第2期。

72.金霞:《“美丽制造”与媒介的女性观》,《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73.卢惠民:《传媒形象与传播者形象》,《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74.李紫薇:《赖斯媒介形象战略浅析》,《今传媒》2006年第3期。

75.于晓静:《政府官员媒介形象作用初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76.李建明、李建强:《论大众传播与警察形象》,《公安教育》2005年第10期。

77.刘可铄:《媒体自我形象广告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4卷第6期。

78.易欣:《解析媒体形象广告口号》,《传媒观察》2006年第3期。

79.张弢:《传媒形象代言初探》,《新闻知识》2003年第10期。

80.项晨:《媒介公关的误区探析和理念把握》,《广告大观(媒介版)》2005年第5期。

81.韦琦:《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危机分析中的运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2月。

82.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7月。

83.宋丽霞:《电视媒体构建TIS的基本设想》,西南师范大学公共关系与CIS硕士论文,2002年5月。

84.马培昕:《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形象调查研究》,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85.卢迎安:《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形象的建构》,苏州大学传播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86.肖遥:《弱势群体报道研究》,武汉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

87.李亚:《从工程系统复杂性到社会系统复杂性》,中国系统工程第13届年会论文,2004年。

88.李红涛、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40期,2005年7月31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4091g.htm

89.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世界经理人网2004年1月15日http://media.icxo.com/htmlnews/2004/01/15/64873.htm

90.蔡蕙如:《进步的揭弊性格?——“爆料新闻学”在台湾》

三、参考学术期刊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现代传播》

《国际新闻界》

《新闻大学》

《中国记者》

《新闻与传播》四、参考网站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

中华传媒网

新华网

人民网

新浪网

传媒博客网

联合早报网

同类推荐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中)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中)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天机

    天机

    从人类诞生起,我们就处于无穷无尽的谜题之中。抛弃一般的科学和历史常识,想不到竟然会找到如此可怕的蛛丝马迹。本书通过八大章节分别介绍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西方宗教演化史、近现代科学发展史、濒死研究、20世纪物理学和纯粹数学成就、古典哲学、以及中国、古印度和古埃及宗教玄学等内容。
  • 庶女太平

    庶女太平

    从不失手的她这次大意了,不该没忍住碰了那朵带着妖气的红花,这不,一睁眼世界不再是她熟悉的世界,自己也不再是自己,上天啊,好不容易她才把自己培养成个熟女,怎么被打回原形成了萝莉,还是个苦命的孤女,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好吧,没有困难能难得倒她,既来之则安之,别说还在地球,就是去了火星,她也得活下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电子幽灵

    电子幽灵

    一场意外,方木变成游荡在互联网中的亡魂。当他如同虚拟世界的神明,驾驭着电子与光缆,在世上掀起惊天风浪之时,蓦然回首,方木忽然发现,他失去了更多东西。借着一具植物人少年身体重活一世,逝去的时光,过往的亲人,崭新的生活,方木当如何面对?本书为都市异能YY小说,勿计较其真实性。
  • 倦羽如雪

    倦羽如雪

    她是他的囚徒,要她生要她死,囚住身也囚住心。
  • 美女集结号

    美女集结号

    拳王叶寒,霸气归来。一个因保镖职业惹出来的感情纠葛。一个由美女总裁为对付保镖而发出的美女集结号。
  • 现代公司员工福利计划方案设计

    现代公司员工福利计划方案设计

    最实用、最权威的员工福利方案手册。你是否在为员工的懒散懈怠而苦恼?或者在员工福利上投入了很大财力却仍听到下属的抱怨?一场以小博大的投资,以有限的投入带来员工无限潜力的挖掘,给企业带来无穷的长期收入。有了合理的员工福利计划方案,企业的腾飞不再是梦想!
  •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讲的是一个自小被父母遗弃的女孩-月水镜的爱情、友情与亲情的故事。月水镜既是上帝的宠儿,又是被上帝遗忘的孩子,虽遭父母遗弃,却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长大。她与好朋友路理和林昙花的友谊让她幸福,同时也让她伤透了心,路理的背叛、林昙花如昙花般在午夜凋谢都让她痛苦的忘记自我,沉寂于往日之中。但是友情上的痛苦也有着两个帅气的男孩抚慰她,冷酷而又可爱的诸葛英奇充当她的保护神,为她拭去一切烦恼,给她一片阳光明媚;曾经的花花大少姜晓辉就像一湾宁静的水一般,默默的守护着她,给她一个可以诉说的对象,一个宽广的肩膀,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总是坚定地站在她的身后。怯弱与坚强,自私与宽容与月水镜同在,她信奉的友谊使她遍体鳞伤,她的爱情使她梦断愁肠,但是她还是坚强的走过青春年少。青春年少有着无往不在的忧伤,她却可以含泪笑着拥有……
  • 我们的成长传奇

    我们的成长传奇

    什么是传奇、哥几个就是传奇,这一群生死相依的兄弟就是传奇!我们曾为一声兄弟热血沸腾过,也为一声兄弟热泪盈眶过,正是有了兄弟才有了年少轻狂、有了兄弟才有了不枉此生,谨以此书祭奠逝去的那些年、那些共同闯荡的日子……
  • 权卧江山

    权卧江山

    他儒雅翩翩,谦逊礼让。他眉目如画,风姿俊朗。他谋略在手,江山在望。他运筹帷幄,掀翻秦浪。他是一介书生,一个身负国仇家恨的不由之人。他腹内藏有万卷书香,指点江山,无人能挡。他力灭八国,权势在手毅然释放。他笑看红尘,舞墨人生,辅佐君王。他是寒梅公子,他也是宋柳。
  • 王妃萌萌哒

    王妃萌萌哒

    “徒儿,别捣乱了!”“兮儿,别任性了!”“小姐,别花痴了!”“没事,本王就喜欢你的捣乱!就喜欢你的任性!就不喜欢你对除了我之外的人花痴!”白袍男子笑嘻嘻地伸出手,想拍夏陌兮的头。夏陌兮躲过魔爪,黑着脸道:“把最后一句话重复一遍!”“我就不喜欢你对除了我以外的人花痴!”男子狡黠一笑,倾城绝代。夏陌兮这回听清楚了,面皮狠狠一抽,还有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