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3400000031

第31章 大洋洲华语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和特色(3)

当然,作为西方传媒的一部分,大洋洲华语广播出于历史、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原因,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对中国发展现状“误读”的现象。中国内地一直在努力改善的“人权”、“宗教”、“环境”等问题,常常以“负面报道”形式出现,而且报道量比重较大,其准确度和客观性值得商榷。例如,2006年3月16日至20日,澳广(RA)普通话新闻播出了三条有关“中国人权”的报道:《福建一维权农民遭受审判》(3月20日)、《中一异议分子判刑十年》(3月17日)、《中国释放西藏尼姑》(3月16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c,2006)。在这三条短消息的内容里,对“新闻信息来源”和“新闻事件具体过程和细节”的表述含混模糊,很容易使听众失去相对准确的判断,对中国司法、人权等状况形成较差的印象。

众所周知,“任何媒体的‘真实’,都被媒体所属的社会、政府、权利、精英文化和传统文化所局限着。所谓纯粹‘客观、公正’的报道都是相对而言的(约翰·艾尔德里奇,1993,p.8)。”

在各类华语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里,澳大利亚本国的敏感话题如“难民营问题”、“原著民问题”等极少被报道,可见“巧妙地”把握新闻选题和内容的“平衡性”,也是华语电台遵循的一条西方新闻报道原则。

(2)文化和服务类节目的内容选题和编排特色

生活资讯、服务和文化类节目,是华语电台除新闻节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经营项目”。至于节目定位,一是加强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的沟通,唤起听众对政府管理、社会问题的关注;二是满足不同听众群体对与移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税务、置业、投资等资讯需求;三是满足华人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医保健、文学戏曲、传统教育等内容的需求,以及对祖国内地文化动态如电影、电视、文学、绘画艺术等的关注心理。

在具体运作时,各类华语台的节目做到了“选题精当、针对性强”,确保节目可听性和娱乐性。各类华语电台在节目选题和编排上,大致以三类内容为主:

生活资讯类节目:帮助听众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提供生活常识,解决具体问题。内容有汽车维修和保养、教育资讯、心理辅导、医疗保健、家居风水等;

文化类节目:以宣扬中华文化的内容为主,如中国历史讲座、中文学习、思乡情节倾诉,华人文学、电影和音乐等发展动态等;

娱乐类节目:介绍娱乐信息,分析华人导演最新的影视作品和国内热门影视剧等。

以上类别的节目中,以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文化类节目最为出色——节目内容丰富,形式精致多样,可听性强。比如,有关介绍华夏文化的专题节目,播出内容能够“传统与现代兼顾”,形式灵活多变,既有像《狗年话狗》这样用“对播”形式讲述农历新年的“贺岁节目”,也有像由历史学专家萧虹博士以讲“趣事”的方式“说古谈今”的《闲话历史》这样寓教于乐的“讲座节目”,信息含量大,形式灵活,在传播华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受当地听众的欢迎。

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的娱乐节目,也紧跟中国内地影视界的发展动态,及时介绍和分析最新的国内影视作品,满足了中国内地移民的收听需求。如在《艺苑采风》节目中,播出2005年中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剧组人员访澳座谈会,张艺谋导演最新力作《千里走单骑》的讨论会,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各类华语电台很重视新闻和文化娱乐两大门类节目的编排和制作。在准确把握听众收听需求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创办出相应的名牌节目,巩固和发展了一定的听众群体,并稳步扩大了市场和影响。但是,就节目定位和编排而言,大洋洲的华语电台普遍缺乏突出的“个性”和“特色”,即节目内容和形式看起来很丰富和多样,但是重复和雷同的地方很多,各个电台之间的节目内容和风格差异不大,这对于日趋细分的听众群体来说,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华人听众,节目吸引力会有所减少,这对电台的未来发展尤为不利。

2.华语广播普通话节目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1)华语普通话节目主持人概况

大洋洲华语电台普通话节目主持人,主要由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侨、华人组成。每个电台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人数虽少却很精干(通常不超过10人),常常能够身兼数职,出色地完成记者、编辑、翻译和主持节目等任务,综合业务素质普遍较高。

总体说来,公共广播公司华语电台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通常具备这样一些特点:深入了解中澳、中新两国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英语和中文,能够用双语进行新闻采访、翻译和主持节目;在澳洲或其他英语国家接受过新闻、传播学或英语语言研究等方面的高等教育;在从事电台工作以前,有过新闻或其他行业的从业经历,社会阅历丰富;中文表达基础较好,语言流畅、表达自然生动、内容清晰。不足之处是受过普通话专业训练的主持人极少,地方音明显、语言表达形式较为单一。

1989年之前,澳洲公共广播公司华语部负责人主要由来自台湾的华人负责,节目主持人大多讲台湾普通话,听众也以港台地区移民居多。1989年之后,内地移民数量激增,一批原先在国内从事过新闻媒体工作的华人,以及在澳洲、英国等西方国家受过新闻或传播学等专业高等教育的内地华人,开始陆续进入到当地的新闻机构从事相关工作,逐渐占据了华语电台的主要工作岗位,相对标准的普通话自此开始成为公共广播公司华语节目的主流(李晓华、胡正荣,2004,p.188~189)。目前,就华语普通话节目语言总体表达水平而言,两家公共广播公司的普通话节目最好。

相比之下,大洋洲商业电台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来源相对复杂一些,70%的从业人员来自香港和台湾等方言地区,在电台主持工作之前从事其他行业,如医生、律师、英文翻译等;专门受过新闻和传播学高等教育的主持人所占比重也较小。而且,一些商业华语电台的节目“重心”大多放在广东话节目(Cantonese program),对普通话节目要求不高,所以很多主持人方音较重,表达不规范的现象也较常见。

所以,无论是在新闻采编业务方面,还是在普通话语音和表达技巧方面,公共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占据着较大优势:业务水平普遍较高,语音较标准、清晰;交流感强。少数新闻和专题节目的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水平,甚至不亚于中国内地省级电台的播出节目。因此,以下主要以澳洲公共广播普通话节目,澳广(RA)和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主持人的播出语言为研究样本,对比、分析和总结出大洋洲华语普通话节目的语言表达特色。

(2)三种主要节目类型的主持人语言表达风格和特点

依据节目类型,华语普通话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特点:

一是,新闻类节目——以“播读”方式为主。这种语言样式“类似‘播讲’,播音员依靠播读技巧,将稿件内容编码处理后,转述出来(李晓华、胡正荣,2004,p.33)。”在澳广(RA)和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的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大多用声松弛自然,音色柔和。语音方面,以北京音普通话较常见,吐字较清晰工整,语速适中(较国内新闻播音员慢);也有来自台湾的“国语”式普通话,语尾习惯性上扬,形成一种固定的语调。

但就新闻播报而言,大部分主持人在表达新闻内容时,能够做到语句目的明确、重音基本准确、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显示出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与国内不同的是,澳洲华语新闻主持人对“硬新闻”或“软新闻”的处理较为粗糙,从语气、语调、声音色彩与节奏等方面,对新闻分量的处理和区分不够明显,显现不出头条新闻(或重大新闻)的分量和重要性。从某种程度来说,削弱了整个新闻节目的宣传力度。

两台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新闻播报,在语气和语调方面,较内地新闻播报更为轻松随意。如来自北京的SBS电台主持人灵光,有着近10年的华语电台从业经历,音色浑厚动听,语言表达自然大方,但在处理新闻语句的“语尾”时,总是习惯性地往上扬起,形成一种固定的语调,显得有些单一呆板,不够灵活多变。这一表达习惯,在他主持的专题与访谈类节目时,也有所表现,使得有些节目内容表达层次变化略欠细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新闻主持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个人特点较明显,听辨上就能区分出其所属的华语电台。例如,澳广(RA)的女主持人马健媛,音色甜美轻柔,吐字清晰自然,虽然说的是“台湾国语”,但语言表达非常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听她主持的新闻播报或专题节目,内容很清楚,语气轻松随和;不同节目的播出样态,能够把握自如、过渡自然。

二是,文化专题类节目——这类节目主要介绍中国和大洋洲的历史、文化、人情世故与风俗等内容。播出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一位主持人叙述、串讲节目内容,并采访有关当事人(或嘉宾)。例如,澳广(RA)反映澳洲百姓现实生活和情感的《澳洲纵横》和《澳洲故事》,就是此类节目的代表。该节目文学性较强,节目内容蕴含的情感较丰富、细致,采访交谈灵活生动,对主持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有高超的采访提问技巧,来引导节目内容的发展方向、掌控节奏和气氛,拓展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有准确恰当、语气贴切的评论和叙述……简言之,需要主持人具备在多种语言表达样态中朴实自然、游刃有余的“转换”能力。

《澳洲纵横》与《澳洲故事》的主持人,大多能以简洁自然、亲切朴实的主持口语,来“叙述主持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简洁明了、生动自然地传达出节目丰富饱满的情感(张颂,2003,p.502~503)。”其中,又以刘江主持的《澳洲纵横》给人印象最为深刻,这是一档介绍澳洲社会动态和风土人情的专题节目,通过典型的社会生活事件或人物故事反映当地的社会生活风貌,属典型的新闻通讯类节目。

主持人刘江以“从容舒展、生动细致”的播讲状态,将新闻故事讲述得有情有趣、生动活泼。他音色明亮,吐字清晰,节奏把握较明快,语气转换灵活自然,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欣赏性。例如,刘江在2006年3月5日《澳洲纵横》中播出的《养马人皮特·安德鲁斯的故事》,通过“说、念、播”多样化的语气,将一位澳洲牧场主皮特·安德鲁斯原先成功经营养马场,后来因改造牧场土地付出沉重代价却永不放弃的故事讲述得分寸恰当、有理有据、真挚感人。

文化专题类节目的另外一种播出方式是两人“对话式主持”,在轻松愉快、活泼风趣的对话当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观念生动地传达给听众。这类节目中,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的主持人崔晓是比较出色的一位,她反应敏捷、活泼轻松,和搭档配合默契,擅长在交谈中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和节奏;同时,她一口流利的北京普通话和爽朗的笑声,颇具亲和力。比如,她和倪尉佳主持播出的贺岁节目《狗年话狗》(2006年1月26日播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的来历入手,依次谈到“狗年运程”和习俗等内容。两位主持人通过精炼、准确和默契的交谈,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春节的习俗传达给听众。整个节目信息含量高,但从头至尾没有枯燥无聊的感觉,气氛始终轻松活跃,显示了主持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澳洲华语电台的文化专题类节目,内容多以“中国历史典故与民俗文化”内容为主,由于要兼顾当地听众的文化背景和中文修养,要想达到“雅俗共赏、通俗易懂,融娱乐、文化和审美欣赏于一体”的播出水平,对主持人来说并非易事。所以,两家公共华语电台在制作此类节目时,虽然在选题与内容编排等方面颇费心思,但由于一些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方式和分寸把握不够灵活,有的节目显得晦涩枯燥,呆板乏味,降低了可听度。例如,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九州同礼》(2006年2月播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从始至终平淡呆板,缺乏亲和力,把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说得毫无情趣,影响了内容的有效传达。

同类推荐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谐家庭建设,古往今来积累了丰厚的和谐家庭建设的宝贵经验。本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章程地介绍和谐家庭建设,并总结出系统经验。全书分前言及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全面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祝酒辞

    祝酒辞

    本书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祝酒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酒宴接待,又介绍了祝酒、劝酒、挡酒的实用方法,同时还遴选出各种场合祝酒的言辞。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热门推荐
  •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主要讲述了,幸福是一种快乐、愉悦的心情。对不同的人来说,幸福的含义会各不相同,那些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哲学家更是如此了。哲学家眼中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读完《跟哲学家谈幸福》,相信你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 凌曦王妃

    凌曦王妃

    榕槿儿,你给本王记住了,你只能是本王的,要赶多看别人一眼,小心本王修理你。王爷夫君,眼睛长在我自己身上,你这管的也太宽了吧!她榕槿儿,二十一世纪陆军军校生,在毕业的前夕和一群战友爬墙出去喝酒庆祝毕业,一不小心竟然穿越到架空的朝代。榕槿儿头疼:军校生涯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好日子终于要来了,竟然狗血穿越了。直接想撞墙的节奏!
  • 世界战争之黑沙

    世界战争之黑沙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无情爆发,夺取了1000万人的性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战争,石油,水,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人类到底何去何从,是灭亡,还是存活?
  • 与Queen B同行:将薪比薪,职场45招完美蜕变

    与Queen B同行:将薪比薪,职场45招完美蜕变

    几乎每个女孩子都梦想成为Queen(女王),因为这代表着“完美”“所向披靡”。这是个抱怨的世界,你可以抱怨遇人不淑,领导太逊,同事太假,命运里的贵人又总是无故缺席,但对不起,老天还是不会同情你!改变靠自己,职场必须要有规划,而你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这是一本指导女孩子如何变得更加优秀,但却拒绝隔靴搔痒、纸上谈兵的职场“类小说”。对于身涉职场的小女生而言,不会有比从自己“闺密”口中言传身教更让她们感觉亲切又易于接受了。职场可以无朋友,但不能无导师!现实总是残忍的,有时候,你真的需要被骂醒!来吧,“完美闺密”QUEEN B的毒舌嘴巴,会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蛹成蝶,45招见证“薪”奇迹!
  • 封妖道

    封妖道

    封妖道是一部现代修真类的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少年由弱到强的成长,本书从“人性、兽性、悬疑、亲情、友情、爱情”等多角度来叙述一个人成长的经历。注:如果您感觉本书开头很没意思,建议从第三章读起。您的点击和推荐是我创作的动力。
  • 失恋者联盟

    失恋者联盟

    屌丝男与白富美的爱情。他,世界太疯狂,难以洁身自好;寂寞太久,又难免想东想西。低趣张狂,任达不拘。她,孤身太久,难免浮躁和非理性;身处高堂,又难免怀疑世间的真与非。良纯痴念,娇性仁怀。他与她——抽风较劲、互为折磨、作死作活……的那么点儿俗事。
  • 邋遢歌手

    邋遢歌手

    一位乡下小伙,为了梦想来到大城市想要打拼属于自己的梦...另外年代由于隆雍皇上被杀,保护隆雍的贴身护卫因意外穿越到了现代,原来小伙的前身就是隆雍皇上,当护卫看到他之后,主动提出做他的(无价)保镖,再一次意外中,小伙不幸被控制导致失忆,但却因为这次意外让他获得一种能力...在他找回记忆后带着他的(无价)保镖找到了要杀他的人并且成功的吧仇人斩杀,也因(无价)保镖的一路保护让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最后两位护卫却因为帮助小伙拯救国家而惨死在,东洋国的阴谋中......
  •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从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长的全面可靠的科学育儿建议:0-3岁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各生长期体格、情感、语言、运动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护理;亲子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早期智力开发开始,全面呵护孩子的成长,培养出健康的聪明宝宝。
  • 静轩

    静轩

    静轩,一个很傻很天真的人。就像一片叶子:无意恋秋风,随意满天飞;本意心自空,有意来年生。而随着岁月的流失,她终却未改变:物事人非境变迁,已不再是十年前。纵有千般磨难缠,终却愚拙未改变。她一个人坚守;一个人在纷纷扰扰中坚持自己的孤独!
  • 天痕剑纵

    天痕剑纵

    “我想体验时间极痛,极苦,即使下地狱也不惜”我只懂冷漠,我只爱剑,一生剑相伴,此生剑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