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3400000005

第5章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类型(1)

陈京生

华语主要是指以北京话为基础的现代汉语通用语,由于中国特殊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目前两岸三地的现状,使原本统一的语言,产生了变化,形成包括普通话、国语和其他带有地域特点汉语通用语在内的华语。而世界范围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也因媒体背景和受众成分不同,形成不同类型。

一、华语的含义及华语媒体的语言特点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中文作为语言的广播电视媒体,这些媒体虽然散布在世界各地,面对的是使用各种方言的华人,但是这些媒体使用的语言并不复杂。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华语。另外还有以香港为代表的粤语以及闽南语、客家话等。仔细分析世界各地的华语媒体,所谓华语,主要是指上面涉及的汉语通用语和方言。虽然汉语的方言种类繁多,但真正用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却并不多,原因在于方言越多,越需要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语言作为共同语,以方便各种方言人群的交流。在这一方面,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加坡居民使用多种方言,各种方言都想取代对方,最终使政府不得不决定使用以中国大陆普通话为标准的华语作为共同语。

分析世界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可以发现它们使用的语言种类都是通行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中国内地通行的通用语;台湾国语是台湾地区通用语;华语是新加坡的通用语;粤语则是香港地区的通行方言。至于闽南话、客家话则是来自福建一带华侨使用的方言。由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过去一直是海外移民的主要出发地区,许多华侨还保留着家乡话作为自己中国根的标记,闽南语和客家话也在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老一代华人的离去,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的新一代华人,多知晓和使用北京话为基础的通行华语,因此这些方言在世界华语媒体中的份额正逐渐减少。

华语,顾名思义是中华民族使用的语言。华语一词与“华族”称谓有密切联系,“华族”的称呼来源于东南亚新加坡一带华侨,为了与当地马来族、印度族相对应,当地华人学者在二战后认为应用华族代替华侨的称谓,后逐渐推开。华语则是20世纪50年代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产生的新名词,是指华人使用的语言。新加坡是正式使用华语一词的发源地,新加坡学者给华语下的定义是“新加坡华族的共同语”(郭熙,2004)。

从最初意义上讲,华语是指新加坡华人使用的汉语。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它应包括汉语及其所属的方言。但新加坡华族共同语是大陆普通话,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华语是指当地华族使用的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共同语。近年来,华语一词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它由海外逐渐传入国内,成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待汉语的另一种称呼。由于海外华侨多以闽粤地区来源的居多,除了超方言的官话系统,华语所指的汉语方言主要是闽粤方言。

从一般意义上讲,华语通常是指以北京音为基础的汉语地域通用语,包括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及东南亚地区的华语。其扩大的含义中也包括香港的粤语以及海外的闽南话、客家话。

华语是一个带有明显种族色彩的语言名称,它是与华人相对应的。它超越地域概念,但却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别。谈到华语,我们会联想到大陆普通话、台湾的国语和新加坡的华语。这些话语,大家可以听得懂,却有着不同的音调。

语言是交流的手段,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总是优先使用多数人都能听懂的语言,无论是国内的广播电视,还是海外媒体,都在遵循这一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华语广播电视的三大板块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如果将粤语包括在内,则加上香港。这三大板块不仅代表着华语播音的风格特点,而且影响着海外其他地区的华语广播。在三大板块中,中国大陆不仅在人数上占据优势,而且在语言的统一上也占据优势。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一直使用普通话,而且坚持严格的发音标准。中国台湾地区的国语虽也是以北京话为标准,与大陆普通话同出一源,但是经过几十年的两岸隔绝,已经在发音上有了很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的华语是以大陆普通话为样板,但在发音标准上比较宽松,也形成了与中国大陆和台湾有所不同的地域风格。

除了上面的三大板块,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比较杂乱。针对不同收听对象,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收听对象的变化,也会造成广播电视语言的变化。

过去,海外华人多来自中国大陆的闽粤地区,早期海外针对当地华人的广播,闽粤方言是主力。当然,中国从民国时期就推行国语,国语作为超方言的通用语也一直被海外华语广播电视所使用。

移民成分的变化会影响海外华语广播电视语言。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海外华人的移民活动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华侨,以及港澳地区的居民。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还处于较为严格的移民管制下,向海外的移民数量不多。海外的华语媒体在语言上还没有向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转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中国台湾政治气氛逐步宽松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台湾和大陆移民数量开始增加。移民增加为海外华语媒体提供了可能的受众源,为媒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海外媒体主流语言开始由闽粤方言向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转移。经过20年的增长,海外华人中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已经占据主流。以美国南加州为例,200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已经占到华人总数的51%。媒体语言向普通话转移的趋向也越来越明显。类似的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也曾出现,当时,大量香港移民进入加拿大、澳洲,曾使当地的粤语广播得到发展。

海外华人生活在非母语的社会环境中,要想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需要有良好的语言交往能力,华人移民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语言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华人移民,尤其是新移民,语言不通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生活,最渴望听到熟悉的乡音。在外语环境中能够听到母语广播,是尚未融入当地社会的新移民的普遍愿望。但是,开办广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资金、技术、人员及相关法规等各方面因素,比出版报纸杂志更为复杂。

首先是移民的数量,移民数量涉及潜在听众,如果移民数量太少,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较少,就没有人愿意投资。即使使用的是各类基金或资助,不需要回报,移民数量少也会降低节目影响,其开办价值会大大降低。美国和加拿大的华语广播电视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与美加地区聚集了大约500万华人有关,如果没有如此多的华人,不可能有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投资。

其次是移民的集中度,如果移民居住较为分散,会使覆盖信号减弱,加大投资成本。如果居住比较集中,可以使用调频广播,发射功率减小,降低投资成本。电视的传输也相对容易,效果会比较好。国外较为成功的华语媒体,多集中在大城市,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这些华人集中的地区都有较大的中文广播电视媒体。在华人集中的加拿大城市,如温哥华、多伦多,也是中文广播电视集中的地方。

移民的文化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海外华语媒体的迅速增加,与新移民的迅速增加有关,也与新移民文化水平,尤其是外语水平降低有很大关系。过去,中国在海外也有很多华人,多为海外留学人员,这些人的文化水平较高,受过专门的外语训练。相对而言,较少语言障碍。他们在学习工作中与当地社会融合较快,能够从当地媒体获得信息,对中文广播的需求不如听不懂外语的新移民迫切。通常,文化水平低、不懂外语、年龄较大的新移民对母语媒体的渴望和依赖程度更高。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催生了近年来大量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诞生。另外,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强大,使海外华人日益受到重视,也是促进海外华语媒体发展的重要原因。

今天在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产业,有些企业家也投身于华语传媒,如加拿大的新时代传媒集团,旗下有多座电视台和覆盖加拿大主要城市的中文广播网。美国的多元文化集团也拥有多个华语电视频道和多座广播电台。

二、中国大陆的华语广播电视语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最多的地区当数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这些地区所通行的语言是华语,因此华语自然成为媒介的语言。不过,四地的华语并不完全相同。

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流行着众多的方言,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使用方言,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尽管大陆方言众多,但是大陆的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却极为统一,从县级到中央的各级各类广播电视,都使用通行的普通话。这种单一格局的形成主要来自对语言的主动干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就通过各种政令,规定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应当使用普通话。在90年代还建立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对广播电视播音员实行语言等级准入。可以说,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使用的是统一和标准的语言。

中国大陆的播音员不仅承担着传播信息的职责,同时还担负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义务。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长时间以来一直使用文稿播读的播音形式,这种文稿播读形式促进了工整的发音,减少了口语的随意性。工整的发音使语音的示范效应更明显,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但是也损失了一些表达上的灵活性。

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深入,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节目类型和制作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使用也有了一些变化。与此相关的是脱离文稿的即兴表达方式在各种节目中大量使用。在吸引受众需求的刺激下,一些电台和电视台对节目的信息和娱乐功能更为看重,对于语言的规整要求放松了。尽管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并未放松对语言的规定,但广播电视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要求显然降低了。一些表达能力不错,但发音不够标准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也出现在节目中。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人们对广播电视语言功能的认识正处于调整中。

与过去的发音相比,今天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语言已经不完全是字正腔圆的标准音了。除了新闻类节目由于受文稿限制还保持发音的工整,大量非文稿类节目已经在接近民众的诉求下,悄悄地向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所谓“大众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靠拢。

与逐步出现的放松发音要求相呼应,国内方言地区的一些广播电视媒体,也提出了抢救方言。要求方言进入广播电视的呼声频频响起。浙江杭州一家电视台开办了使用杭州话的新闻节目,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示范效应的鼓舞下,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准备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尝试方言节目。尽管一些激进的广播电视机构要求放松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开放方言广播,南方一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有限度地开办了一些方言节目。但从整体上看,大陆有关管理部门并没有放松要求。相反,在行业准入的规定下,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能力考核更为严格。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语言单一化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在全国统一步调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过近50年的实践,大陆广播电视所负载的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使命,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能说普通话的人口比例还不够高,但能够听懂普通话的人已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城市中。这对于人口数量庞大、方言众多的中国,应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人工干预语言进程中,广播电视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推广通用语的需求来看,尽管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语言会由于媒介功能转变产生一些变化,但管理者要求使用单一语言,严格发音标准的大方向不会有根本变化。

同类推荐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春苑论史

    春苑论史

    本书收集了作者散布在杂志、论文集里的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人物及著名的历史运动等方面。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热门推荐
  •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的生活不能一成不变,要充满惊喜和精彩;女人的事业不要原地踏步,要不断突破和进步;女人的装扮和家居设计不要数十年如一日,要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而这一切都需要创意,创意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力量。本书利用诸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帮助女人寻求一种创意生活,让女人们用创意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拉近梦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女人们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来提升创造力,从而给自己也给他人的生活制造更多的新鲜和惊喜,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妙,让前途变得更加美好。
  • 全能兵

    全能兵

    500年前,世界发生变异。大海时不时会喷射出无法探寻规律的万米高水柱,以及海面上无时无刻存在的巨大漩涡完全阻断了所有海上交通。而且,任何物体在高过海平面一万米后,会发生原因不明的自燃现象。分别被称为不归海的万米水柱和燃尽高空。随后,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巨陆与大岛之间战争爆发。500年后,大岛军校内看似校园女霸却永远被草根女神踩在脚下的少女,人称万年可惜的老二,婷可茜,和前飞行第一人之子,人称飞不起来的莫天飞,两人偶然间在大岛军部的飞行机仓库内捡到一位重伤青年,还差点被大岛政部的定罪系统天罚致死。莫天飞和婷可茜原本以为这个因他们一时的善意而救回的青年,只是一个因被虐待而导致喜欢蹲墙角钻衣橱的美少年。却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这个青年,竟然是能以人类之身飞在燃尽高空,甚至征服不归海万米水柱的一位羽人。这位神秘的青年对两人说:他,是属于大岛科学部,拥有杀人许可证的,全能兵。。。
  • 霸道名模的专属设计师

    霸道名模的专属设计师

    夏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冷清的孤女,她不奢望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但她还是爱了,爱的不可自拔,可是到头来,却发现,那只是一场可笑的赌局。所以她选择离开,因为害怕面对真相的曝光。九年后归国,初见,他已是万众瞩目的超级明模,而她,却故意敛去光华,清淡如初。一个转身,他已消失于茫茫人海中,是故意装作不认识,还是从未入过心……冷清的孤女遇上万千宠爱的阳光校草,清淡一笑,迷了他的眼,刹那回眸,入了她的心。一个赌约,百天纠缠,他赢了赌,她输了心。牵绊过后,面对她的若即若离,他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他说:我们之间,其实只差了一个解释,九年过去了,难道你还不愿意给我个机会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御灵之巅

    御灵之巅

    主角王子羽身怀炎皇诀,背后印有惊天密辛,行走在世间,一步一步踏上巅峰,我的第一本小说带你进入一个华夏的大格局中本书群号485125995
  •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极穿越

    终极穿越

    你懂现代科技,你有智慧,到过去建立功业吧!你穿越了,会有什么结果。一段奇特的经历,告诉你真实的历史。
  • 星与泪

    星与泪

    什么是异能者?很多人都对异能者看的很模糊,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异能者是指拥有特殊的,常人所不具备的,超越自然存在的特殊能力的人。异能者论认为,异能分为内源性特异功能和外源性异能。异能者拥有攻击范围最大的群攻技能,且攻击伤害高,因此异能者的"战场清理机"的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升级速度绝对是头一号。
  • 呆萌神女绝色邪神宠妻无限

    呆萌神女绝色邪神宠妻无限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追溯几千年风光,情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山谷间万年青莲上站立着的小人张着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对面的翩翩少年说道“长大我定要娶你”少年嘴角轻扬宠溺的看着青莲上清新秀丽的小人说道“好!我等你来娶!”
  • 神级破坏

    神级破坏

    超级黑客王七坠机重生,与死神签下永世契约,成为死神第七位亲传弟子,从此横行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娼。
  • 神乞天下

    神乞天下

    重生异界,一个屌丝将以怎样的面目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一个诺言,不惜生命,为兄弟登上皇位,却被囚困千年。一个誓言,不顾一切,为红颜。而堕入魔道。为了各自的梦想,让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几个人组成一个团体,成为永世赞颂的佳话。为梦想,重情重义,为梦想,洒热血,为梦想,兄弟、红颜知己对他不离不弃。让我们一起走进梦神界。修真等级:筑基、开光、融合、辟谷、金丹、元婴、大乘、渡劫、飞升。灵魂境界:入梦、拓梦、展梦、醒梦、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