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9500000004

第4章 延安红军女工厂

白青山

我出身于陕北清涧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给地富揽了27年长工,哥哥从七八岁就开始给地富放羊,受尽剥削压迫,因此,我的父母很支持儿女参加革命,1932年就送哥哥当了红军。由于我年龄还小,那时还没有女孩子当红军的。我的三堂兄白雪山为革命英勇牺牲后,为他报仇和为穷苦大众谋解放的决心,使我不顾一切地离开了家,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始了我的战斗生活。

1934年我刚参加革命时,是在清涧县东城区妇女部工作。当时我只有14岁。部长是白凤鸣同志。清涧县苏维埃主席的代号叫“工人”,县委书记是高峰同志,东城区区长是党国栋,书记是王国华。当时,我们的任务是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贫农团、赤卫军、少先队、儿童团,动员妇女参加革命工作,为红军做饭、洗衣服等,向妇女宣传男女平等,反对买卖婚姻,宣传和动员妇女放足,小女孩不要缠足,要妇女们自己起来反对封建压迫。

苏区人民革命情绪非常高,虽然敌人的力量比我们强大,但是由于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和红军,掩护红军,给红军通风报信,使红军游击队到处打击敌人,所以敌人很孤立,只敢盘踞在清涧县城和城周围20多里的地方,清涧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苏区。我们在山头上放了哨,随时监视着城里敌人的活动。敌人要来苏区抓人,马上就会有消息传出来。敌人出城门,马上又会有第二个消息传出来,一个村传给一个村,一直传到100多里外的黄河畔。我们得到消息,就会和群众立即转移。使革命力量得到保护。

1935年春天,我们妇女干部随新的红二支队到清涧县城附近大佛寺、马家川等地开辟村庄。原来的红二支队改编成了红二团,新的红二支队的队长是惠世恭。我们每到一个村庄,由红二支队的战士们放哨,我们召开群众大会。这年3月,我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1935年夏秋,陕北苏维埃政府指示要在苏区扩招一批男女红军,我在清涧县几个村做动员工作,共扩充了五名女红军,其中有曹玉英、白九儿、惠云华等人。我自己也要求去当女红军,经区妇女部同意后,我与她们一起由县苏维埃政府介绍,到省红军招收委员会朱子修同志那里报到,正式当了红军。这次我们清涧县共有20多人当了女红军。那时党团员不能公开身份,把县委开的组织介绍信缝在衣服底边里,由于女红军连队还没有建立党团组织,所以我把组织介绍信一直藏在衣服里,直到进了被服厂,才交给了组织,直到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党团组织才可以公开了。党中央正式通知,1936年以前加入共青团的团龄按党龄算,党龄从入团那天算起。

我们参加红军后,在永坪镇附近接受军事训练,准备上前线。原来计划训练三个月,但学了不到两个月。9月间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派人到连队讲话,要解散女红军连队,他们说:“你们都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怎能打仗,会被敌人俘虏的。”这样一宣布,许多人都哭了,不愿意走。当红军是我久已盼望的,可现在刚当上红军,还没有去打白军就要解散,我心里非常难受,可共青团员,要自觉服从组织,不能像别人那样闹情绪。后来,我们女红军连队有100多人被送到了红军被服厂,大部分又成为工厂的第一批女工。还有一些人被送到了鞋袜厂和红军后方医院。当时被服厂的女工全是红军家属,她们都是因为丈夫是红军,白军经常抓红军,抓不到本人就迫害家属,所以,他们就把家属带到工厂,为红军缝衣服。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李静波的夫人林秀贞等都在被服厂。被服厂的厂长是刘则西。被服厂只有四架缝纫机,大部分是要靠手工缝制。原来被服厂有女工几十人,加上我们100多人就近200多人了。由于女工多,住房困难,不好管理,就从被服厂分出一部分人成立了女工厂。我被分到了女工厂,成为女工厂的领导人之一。

女工厂成立于1935年11月,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第一个女工厂,100多名女工,大部分是原来的女红军。我们和被服厂没分时,住在延长县永坪镇冯家坪村,村里还住着陕甘晋军委供给部、鞋袜厂等工厂和机关。红军打开了瓦窑堡后,我们搬到瓦窑堡南门里,住老百姓的窑洞,在瓦窑堡我们和被服厂分开了。

1936年元月女工厂单独搬到郭家坪村,春天又搬回张家坪村,后来又因张家坪住不下,搬到张家沟小村。

工厂的领导机关是陕甘晋红军供给部,部长是白如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央红军供给部和陕甘晋红军供给部合并成中国工农红军总供给部,有时也写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是叶素花,副部长是白如冰同志。工厂直接归他们领导。

女工厂的负责人是我、杨芝芳和曹玉英,被称为“三人团”。我是厂党支部书记兼政治指导员,杨芝芳是厂长,曹玉英是工会委员长。我当时只有十五六岁。

女工厂的任务是给红军缝军衣,每次下达任务都是由总供给部召集会议,直接通知各工厂的党支部书记参加,有时厂长和工会委员长也参加。

接到任务,我们经“三人团”领导和生产小组长商量后,召开全厂工人大会讨论,由工人自报自己一天缝几套,然后再由我们把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人。工人在报任务时都争着多报,都争着要为红军缝衣服。干部也和工人一样,每天也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女工厂成立时是冬天,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缝棉衣。没有机器,全靠手工千针万线地缝制。被服厂有四台缝纫机,只能把棉衣的里子面子扎到一起,然后交给我们,由我们装上棉花或羊毛绒,再缝起来。最快的工人每天能缝五套棉衣,最慢的也能缝三套。十人为一个生产小组,小组长每天把要做的活发给工人,晚上再把做好的衣服收起来。小组长收衣服的时候,都要一件一件地仔细检查,凡针线缝过的地方都要用手使劲拽拽,看看结实不,有缝得不结实的地方立即返工,保证每件衣服质量都好,然后才能交给总供给部。我们女工做活都非常认真,所以很少有返工的。

我们缝制的都是列宁服,领子上有红领章,帽子是八角帽,帽徽是红布做的五角星。

我们缝制军衣的原料,主要是棉布,以土布为主,只有少许棉花、羊毛绒。由于敌人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物质条件很困难,因此棉花很少,多用羊毛绒代替棉花。被服厂有专人把羊毛绒赶制成棉衣棉裤的样子,由我们絮进衣服里。缝衣服的线是老百姓纺的三股线,扣子主要是我们自己用布包的,还有部分是通过各种关系买的。原料由总供给部想办法,我们只管缝。我们每天去被服厂领回几百套活,再把做好的军衣交给总供给部,由总供给部和苏维埃政府动员民工送到前线。

在中央红军快到陕北和到陕北以后,我们主要是为中央红军赶缝棉衣。中央红军的战士们经过一年多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餐风宿露,日晒雨淋,衣服破成了絮絮,战士腿上的皮肤就跟树皮一样。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陕北已经进入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急需棉衣。我们为了让红军战士尽早穿上棉衣,白天黑夜赶着缝制。那时我们没有规定工作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是工作时间。鸡叫头遍大家就起来缝衣,一直缝到天黑,点上麻油灯,四个人围着一盏灯,还要继续缝,经常缝到半夜。谁瞌睡了谁就先睡,有的人睡一会儿不瞌睡了,又起来接着缝。那时我们都非常自觉,没有人嫌累或偷懒,大家的革命情绪非常高,觉得谁为红军缝的军衣多谁就光荣。干活的时候都很认真,精心缝制,把对红军的热爱都凝结在一针一线里。女工们之间非常团结,像亲姐妹一样,大家互相帮助,做针线快的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后,主动去帮助别人。这样由互相帮助发展成互相竞赛。

为了鼓励工人们,我们按总供给部的要求,评选过两次模范。我们先在小组会上酝酿,再经过全厂工人大会评定。评选的条件是:革命坚定、政治可靠、缝衣服缝得好、能帮助别人、团结同志、能起模范作用。干部还要工作积极、负责。

我们的模范工人有:杨芝芳、白青山、曹玉英、白爱民、林秀珍、康兰娥、相占清、王玉英、杨桂芳、马凤梧、惠桂莲、王翠花、白利飞、刘香亭等人,我们没有物质奖励,也不发奖状,只在每个人的帽子上用红线绣上“模范工人”四个字,这就非常光荣了。

因为我们的工作非常努力,女工厂每次都能很快完成任务并超过计划,解决了红军的穿衣问题,保证了红军东征和西征的棉衣供应,特别是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保证了每人一套棉衣,完成了光荣任务。我们不仅完成了自己的生产任务,还经常帮助鞋袜厂缭鞋口和袜筒,每人每天缭一打,最快的能缭16双。

我们女工厂的工人们生活很艰苦,20多个人住一个窑洞,睡一个大炕。晚上睡觉四个人盖一床被子,一头睡两个人,没有褥子,直接躺在席子上。夜里冻醒了,就起来烧烧炕。因为冷也因为害怕敌人突然袭击,大家都不脱衣服。白天做活,没有椅子,大家都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做着活,一边唱着妇女解放的歌曲。我们吃的是高粱、小米饭,一星期吃一次馒头或豆面。菜是土豆、南瓜、白菜,有时也能吃上一点肉。但大家的心情非常愉快,谁也不觉得苦和累。我们没有时间去搞娱乐活动,但因为心里高兴,天天唱歌,做起活来歌声不断,从早做到晚,从早唱到晚,一心一意为红军战士们多缝衣服、缝好衣服,盼着他们多打胜仗,早日打败反动派。

我们女工厂没有发过衣服,唯一的一次还是在被服厂,那是1935年冬天,为了迎接毛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甘晋红军供给部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棉衣。

我们女工厂也没有交通工具,我们去总供给部开会都是步行,没有马骑。每天我们都要去被服厂领几百套要做的活,还要把做好的军衣交给总供给部,都靠人背。有一段时间我们和总供给部不在一个村里,领活和交活仍靠人背。一般都是干部背。因为杨芝芳是小脚,我和曹玉英是大脚,所以主要靠我和曹玉英背。

我们女工厂不发津贴,直到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可能是1936年2月才开始发津贴,但到了五六月东征回师后又不发了。因为汤恩伯、李仙洲的军队联合进攻陕北,战争开始了,不可能再发津贴。我们发津贴共分三等,头等是三元,二等是二元五,三等是二元。发的是苏维埃票子,是用白土布印的,上面印有镰刀、斧头、麦穗等。评选的条件是:缝得又好又快,头等每天缝五套,二等每天缝四套,三等缝三套,经过工人大会民主评议。

为了军队,我们举行过两次大的生产运动,一次是1935年冬天,为了给中央红军赶制棉衣,还有一次是1936年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女工厂和兵工厂、被服厂、鞋袜厂,在总供给部的号召下共同举行的,我们四个工厂制定了共同的比赛项目:

第一条是超额完成任务;

第二条是革命坚决、拥护红军、拥护苏维埃政府;

第三条是卫生好、窑洞和院子打扫得干净整齐,个人服装清洁;

第四条是唱歌、跳舞、演节目好;

第五条是优待红军家属。

在四个厂的竞赛活动中,由于我们女工厂各项工作都搞得好,得了第一。

我们女工厂成立时没有俱乐部,1936年搬回冯家坪村后,才建立了俱乐部。我们工厂的文化娱乐生活很活跃,工人们很爱去俱乐部,大家用各种彩纸把俱乐部装扮得五彩缤纷。晚饭后,就去俱乐部,唱唱歌、跳跳舞,然后再回去做活。俱乐部归工厂党支部领导,总供给部有专人管各工厂的文化娱乐活动,我去那里跟她学唱歌和跳苏联工人舞。然后再回厂教给大家。我们自己也排练了一些节目,有宣传模范红军家属自己种地、不要政府代耕的,有歌唱妇女送郎当红军的,有歌颂前方战士打胜仗的。星期天搞小型的文艺演出,请本村的红军家属来看,再请她们和我们一起吃顿饭,给我们讲红军消灭白军的情况,也讲苏联的革命故事。

1936年六七月间,红军东征回师瓦窑堡后,蒋介石调动汤恩伯、李仙洲的军队,还有东北军和西北军共几路人等“围剿”陕北苏区。陕北人把他们统称满满军,意思是敌人很多,满山遍野都是。因为敌人逼近,我们工厂奉命撤离冯家沟,连夜出发,向保安方向前进。我们白天黑夜地行军,一面走,一面听着敌人的枪声,蒋介石的飞机就在我们头上飞,不停地扔炸弹,但因为是山沟,敌人的炸弹投不准。路上,我们把年龄大的女工安排到老百姓家中,因为她们都是小脚,实在走不动。我们走了几天后,到了保安,供给部指示我们把女工厂分成前方工厂和后方工厂。分到前方工厂的都是年轻力壮、大脚、跑得快的,由我和曹玉英领导。分到后方工厂的都是小脚和体弱的,由杨芝芳领导。后方工厂留在保安,前方工厂到了关旗镇。不久,我被全国总工会刘群宪同志调离女工厂,担任陕甘宁省工会女工部部长。前方工厂就由曹玉英同志领导了。

同类推荐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禅的心态

    禅的心态

    你知道这些吗:世上最痛快的事就是了断,最智慧的事也就是了断。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越放得下,收获越多。不是别人让你不自由,而是自己让自己不自由。我心不动,就没人动得了我。既然哪里都一样,不如留下来。挖人参要挖根,做学问也要挖根……禅,你可了解,你可理解?!禅不是高不可攀,禅可以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其实,我们活在世上,随缘得缘,随便得便,到处都是禅!
  • 牡丹亭

    牡丹亭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虚城

    虚城

    《虚城》是作者结集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收录十多年来作者在业余时间创作的诗歌一百余首,题材涉及乡愁、爱情、文化、历史等多领域。全书作品力求回归传统,注重韵律和节奏,用字古朴典雅,但也不抱残守旧,意象精彩纷呈,风格变化多样。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画之境

    画之境

    一幅古画的玄妙几个年轻人奇异的冒险经历前世的爱恨情仇千年的爱情坚守一个蓄谋已久的惊天阴谋未来与上古的战争,科技与法术的较量往事娓娓道来,我们的故事,还要从一座老宅说起。
  • 流年疏影

    流年疏影

    “爸爸!妈妈!”那年,一场大火,烧掉了所有。房间,照片,还有,她最爱的父母。一夜之间。她,夏疏影。流离失所。好在,受了季家的恩惠,才勉强得以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活了下来。并且,认识了尚在年幼的季流年。。。。。。。“流年哥哥,你说,那是什么啊?”夏疏影指着一个小小的萤火虫,一双大眼睛在黑暗里格外的明亮。“哦,它叫萤火虫。”“萤火虫~~~~~”夏疏影支着下巴,大眼睛扑闪着。“哥哥,我觉得你很像萤火虫诶!”“为什么?”“因为呀,你像它一样,不知不觉地,照亮了我哦!(*^__^*)嘻嘻……”“夏疏影,你敢离开我!”季流年拉住夏疏影的胳膊,却又被夏疏影甩开。“季流年,你!做!梦!”她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
  • 一生纯粹

    一生纯粹

    【死于前世,来世寻你。】小星星和小饼干的故事人人皆知,可却因变故双双离世。系统777:滴。检测到北姓不明物体。小星星:给你一个微笑你自己体会。
  • 寻魂生死之路

    寻魂生死之路

    传说人之魂体由主魂与若干辅魂组成,主魂主生死,主魂在则生,主魂无则死。而不论是生者之魂亦或是死者之魂,辅魂就活跃了不少。那么,丢失的辅魂为何久久不回?是执念太深心结太重,还是仅仅不愿回归?然不知从何时起,寻魂者出现了,只要交易成立,寻魂者便能将丢失之魂寻回。然而,寻魂者,又是所来何处?
  • 行走在都市的灵魂

    行走在都市的灵魂

    在一场意外中,陈伟发现自己有着凡人无法理解的超自然能力,并且不经意间知道了,害死姐姐的车祸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运用着自己的超能力,陈伟踏上了一条坎坷的复仇之路。与世无争的他,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阴谋之中,身处漩涡中越陷越深......在这个人声鼎沸的城市中,不会有人注意到陈伟的存在。他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行走在都市的灵魂。
  •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独自一人,你怎能温暖?作品从心理学角度,结合现实案例,指导人们结束自恋的隐密游戏,打破孤独的墙。它提醒我们,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它告诉我们,伤痛是成长的勋章、人生的宝藏,只有经历过深夜痛哭,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本书送给每一个曾在深夜痛哭的你。
  •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兵学中15部典籍,择其要点,取其精华,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的内涵与管理理念,展现其中精微、玄妙的运筹之道,目的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管理技巧,力求让管理者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
  • 刀塔和联盟有个约会

    刀塔和联盟有个约会

    沉睡在瓦罗兰大陆的Dota灵魂复苏Dota英雄和联盟英雄将展开宏大厮杀一场不仅仅是跨了服务器的史诗级战争究竟鹿死谁手,究竟哪一方更强敬请期待《刀塔和联盟有个约会》
  • 民间喜剧

    民间喜剧

    本作是由很多的喜剧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都来自于民间,将很多真实的事件或民间传说进行搞笑改编而成,故事的舞台主要设置在古代和现代的都市,主角都是普通人,愿读者们看得开心。
  • 浮华烟云缘何处

    浮华烟云缘何处

    一场大雨,一次赌约,让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相遇。她本是夏芒国拥有最尊贵封号的公主,谁料娘亲早亡,遭人迫害,自小便跟随无双公子隐居偏僻小镇,成了无双公子的嫡传弟子。他出身卑贫,虽是少年却壮志凌云。一次无聊的赌约,让他与深居闺阁的她相遇。情愫顿生,却因年少而浑然不觉。三年后,他从军归来,已是手握兵权的将军;而她,依旧钟爱茶道淡然如昔。情根深种,本以为可就此携手一生,却不知,一场逐鹿中原之战早已拉开了帷幕……乱世之中,他们是否能始终如一,终成眷属?此文清水慢热,1v1,HE,虽有后宫,却非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