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9500000040

第40章 凌霜傲雪一枝梅

——忆战友曾志

彭儒

1998年6月21日,党的优秀女儿曾志同志不幸与世长辞。作为她的老朋友、老战友,我感到万分悲痛。在她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志就像一枝凌霜傲雪的红梅,以她无比的坚贞和毅力,绽放在漫漫征途上。她不愧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不愧是一名杰出的女革命家。

在她弥留之际,我去北京医院看望她。她已不能说话,人被癌症折磨得奄奄一息,瘦得很。她深情地看了我一眼,用手紧紧握住我的手,自始至终没有松开。直到我们要告辞了,她才闭眼,轻轻松开了手。那一瞬间,我感到一阵心痛,知道这位老战友确实要“撒手人寰”了。

这使我想到一年前到她家探望她的情景。那时她也是这样,从始至终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我感到诧异,因为在我们相处多年中,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举动。她似乎在明确地表达一种信息、一种深情、一种眷恋、一种明知自己将不久人世却不愿与我们分别的依依惜别之情。她说:“彭儒,我与你已认识80年了……”当时,我确实吃了一惊,因为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我与她竟然认识这么久了!接着,她微笑着忆及往事说:“那时,你四岁,我六岁,你第一次到我们家的情景,你还记得吗?……我记得你当时戴了一顶带小铃铛的帽子,样子十分可爱……”

经她一说,我也回忆起那一幕,我还记得她的母亲,胖胖的,十分和气。她的这一席话,使我们彼此忘了一个已是86岁、一个也是84岁的老人,我们的记忆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湘南,那片孕育了大批革命志士和哺育我们成长的家乡。

创业艰难百战多

我和曾志都是湖南省宜章县人,是湖南这块红色土地养育的儿女。

曾志的家住在宜章县城里,父亲是长沙政法大学的毕业生,思想开通,算是当时的新派人士。我的父亲是宜章的一位开明乡绅,当过县议员。我们两家一直有很好的关系,经常像走亲戚一样互访。

曾志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为她订了婚,她未来的公公家很富有,在长沙任省议员。他曾接曾志到长沙的教会学校读书,还请英文教师为她补习,节假日回家都用小汽车接送。依照曾志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她完全可以不必选择革命——这条充满艰苦和牺牲之路,完全可以按照父母的安排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

1924年曾志考上了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我也于1926年入这所学校读书。此时正值大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各种新思潮吸引着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我在衡阳三女师最先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ABC,还有哥哥、姐姐、嫂嫂的帮助,懂了不少革命道理。曾志则参加了衡阳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于1926年入了党。我因年龄尚小(只有14岁),于1927年4月在三女师入了共青团。

那时在三女师,我们虽然是同学,互相也见过几次面,但却不太清楚彼此在干什么。直到湘南暴动后,我们分别从宜章、郴州随朱德、陈毅的部队上井冈山途中,才再次见面。记得那是在湖南酃县,当时我们这支湘南农军什么装束的都有,有老有小,完全不像正规军。我和曾志见面后,高兴地拥抱在一起。曾志说:“太好了,你们(指我、我哥哥、嫂子)都在这儿!”随后她告诉我,在她们郴州的队伍里有好几位都是我们三女师的同学,我也告诉她,我们村一些三女师的同学几乎全都参加了红军。我们去井冈山路上的这次见面彼此都受到鼓舞,因为我们都选择了革命,这一光荣而充满了艰辛和牺牲的英勇之路。

经历了朱毛两军会师后,曾志被分配到井冈山后方总医院任党总支书记,我则在红四军二十九团任宣传员。那时,我们红四军中的湘南籍女战士,个个作战英勇,不让须眉。曾志曾参加过黄洋界保卫战,我也参加了新老七溪岭保卫战和攻打郴州的战役。

后来,曾志随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我奉命随湘赣边界特委留守井冈山,我们便分手了,哪想这一分手就是10年。

心底无私天地宽

1939年,当我和曾志在延安再度相逢时,彼此的高兴真是难以用言语叙述。我们高兴,一是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活下来而感到高兴,二是为这么熟悉的老战友见面而感到高兴。革命的征途上,已有多少战友倒下,就拿我们三女师参加红军的同志来说吧,单在长征之前,就已大部分牺牲和被打散了。

后来,延安整风开始了,我们在中央党校的临时支部受到审查。我还被关了起来,行动失去了自由。这使我感到十分委屈。想到自己14岁参加革命,15岁参加红军上井冈山,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整。虽然曾志当时也受到审查,但她对这件事表现得非常冷静。记得有一次我被放回去看望儿女,第二天我来到曾志家,晚上和她睡在一起。她劝慰我要想开些,看长远些,要相信组织最终会搞清楚。这使我失望的心里得到不少安慰。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自井冈山分手后,曾志的经历颇为曲折。因此,此时的她,已绝不是我原来印象中的那个热情大胆的女中学生了,她已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1930年,她与蔡协民同志被党派到厦门去做地下工作,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险情:她曾像柯湘一样只身登上一座海岛,做海匪首领的工作,使这支海匪改编为红军;她还曾率领闽东独立团与当地反动武装大刀会展开正面拼搏,终于消灭了这股恶势力;在福建工作时,为了革命的需要,她不得不忍痛割爱,两次将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送给别人;她和蔡协民工作努力却受到不公正的处分,后来蔡协民被叛徒出卖,英勇牺牲,以死证明了自己对党的忠诚,而曾志则在1935年去白区治病的途中与党失去了联系。她不得不辗转几地,颠沛流离,苦苦寻找党的关系,最后在上海才与党组织联系上。

在延安整风长达两年的审查中,曾志始终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从容坦荡的胸襟,对那些批斗她的人,她认为他们本意是好的,只是不太了解白区地下工作的特殊性而已。后来,毛泽东同志及时纠正了延安整风中的错误倾向,曾志以自己的坚强和忠诚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她被选为党的七大候补代表。

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我们又再次分手了,曾志随陶铸同志到湘粤桂去开展敌后游击战,我则随部队北上东北,到抗日民主联军工作。我们这一对要好的湘南女儿为了革命又踏上各奔东西之路。临分手时,曾志将她的一件皮大衣送给了我,当时物资匮乏,这样一件皮大衣是很珍贵的,曾志却坚持要送给我,使我备感她的深厚情谊。

感君情厚逼云端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与曾志都失去了并肩战斗几十年的战友和伴侣。1972年我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从五七干校返回北京。曾志也在周总理的关心下,从广东农村转到陕西临潼的干休所,1975年也来到北京。我听说她回到北京后,就带着我们家乡人送来的小鱼干去万寿路中组部招待所看她。没想到在那里还遇到了多年不见的江华同志。我们三个湘南的老战友,曾在井冈山一起战斗过,历经了多少曲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劫后余生,见面后真是有说不出的感慨。他们都多年未曾吃到家乡的土产,见我带去的小鱼干分外高兴,表示要好好吃一顿。我们三人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都失去了亲人,但是长期的革命生涯培养和造就了我们坚强乐观的性格,我们没有过多地沉浸在个人悲伤的往事之中,而主要是谈论着党的事业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曾志同志恢复了工作,担任了中组部副部长。也许由于她多次受“左”的路线迫害,蒙冤受屈有切肤之痛,曾志同志非常坚定地支持和协助胡耀邦同志在中组部采取的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措施,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解放了一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志总是严于律己,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彭镜秋老人是曾志在宜章县读小学时的老师,是大革命时期参加工作的党员。彭老在曾志读小学时就特别喜欢她,曾志对这位启蒙老师也尊敬有加,经常把自己舍不得吃的补养品送给彭镜秋老人。1990年老人九十寿辰时,曾志亲自前往木樨地探望老人,并送去鲜花和蛋糕表示祝贺。去年春,曾志身患绝症,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了,她再一次去木樨地探望了97岁的彭镜秋老人,并与她亲切地合影留念,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启蒙老师的最后敬意。

1996年曾志在发现癌症前就一直在抓紧写两本书,一本是她的自传,一本是《拨乱反正丰碑——忆耀邦同志在中组部的前前后后》。为了完成后一本书,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邀约了许多老同志,数次召开座谈会,还调阅了当时中央的有关文件。她亲自撰写提纲和部分章节。后因病体弱实在不支时才请人代笔。初稿完成后,曾志忍着化疗造成的痛苦,亲自校阅书稿。当我去医院看望她时,曾劝她要注意休息。她却对我说:“我们的生平历史不属于自己,是党的。我们的历史一定要写出来,教育后人!”她鼓励我也将自己的历史回忆一下写出来。帅孟奇大姐去世后,我到医院探望曾志,与她谈到这一消息。她目光坚毅地注视着我说:“我现在还不能走。”我知道她是因为回忆有关耀邦同志的书和自传还没有完成。

3月6日我生日那天,病榻上的曾志还写信来问候,她写道:“彭儒老朋友:祝您生日快乐。消息知道太晚,医院没有红色的纸,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谨表心意,请原谅。”看到她用颤抖的笔触写下的信,我一时间热泪盈眶,深深感念这位老朋友的情谊。

曾志一生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1994年我与她一起去湖南宜章县参加纪念邓中夏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火车上,她一天三顿都是吃自己带的腌蛋。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些鸡蛋没有腌好,有些臭了,但还能吃,扔掉了怪可惜。放在家里没人吃,所以就带出来吃。

凡是去过曾志家的人,都发现她平时吃穿非常简单,生活十分俭朴,即使家里有点好吃的东西,自己也舍不得吃,常送给我们这些老同志、老朋友分享。她患癌症后留下了遗嘱,要做殡仪彻底的改革者,死后将遗体献给国家,有用的器官捐献,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发生平简历,不给组织和别人增加麻烦。并决定将一生节约下来的八万元全部交给党组织,两本书的版权和稿费也全部交给党组织。

1997年是八一南昌起义和毛泽东同志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70周年。到北京拍电视剧的江西有线电视台的同志告诉我,当时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仍然健在的只剩17人,其中女同志仅有我和曾志两人。现在她已先我而去了,让我感到无比悲痛。值得欣慰的是,当年我们一起从湘南走上井冈山,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今天已大部分得以实现,在党的三代领导人英明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正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发展。

曾志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将永远激励后来人向前进。

曾志——我的老战友,您安息吧。

同类推荐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李志刚教授之拔罐养生全程指导

    李志刚教授之拔罐养生全程指导

    在天气干冷的北方寒风凛冽,常常因为穿的衣服偏少或者夜里没盖好被子等导致脖子、肩膀、后背受风着凉…… 在潮湿的南方,人们也经常被湿气过重导致头重脚轻、关节活动不利等问题困扰…… 在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中,忙碌的工作和生活,长时间地面对电脑屏幕,总会觉得背部发紧、腰疼、腿僵,等等。 这些身边的小问题,不用吃,更不用打针,只需要自己活着家人做一次拔罐或走罐,只需要十分钟便可以解决掉! 只要自己和家人健康,幸福一直在身边! 这是中国首套二维码健康书 用手机扫描本书中的二维码,便可链接到操作的视频,每一个拔罐手法、每一种病都有相应的二维码,全程累计4—7小时的视频帮你将拔罐一步步学会!
  • EXO的萝莉助理们

    EXO的萝莉助理们

    冰夏:我没有理由留下……书雪:你为什么可以离开我却不能………紫涵:乐观点了,她不会忘记我们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会一个个离去……
  • 暖爱入骨:大叔心头宝

    暖爱入骨:大叔心头宝

    苏紫檬大学毕业后终于进入心仪的建筑设计公司上班,本来她只是想做一名普通的建筑师,哪知却一不小心撞上了腹黑大叔,还被大叔母亲误认为是儿媳妇逼她生孩子。大叔:“紫檬,你快把衣服穿上。”紫檬:“不穿,我就不穿!”大叔:“你再不穿,我就要干坏事了。”紫檬:“我是大叔的心头宝,白天我把大叔气到七窍生烟,晚上我把大叔折磨到腰酸背痛……”
  • 佛修无敌

    佛修无敌

    受感情打击的李飞跳崖,自杀未成却得到了佛典《万千化身诀》。但他哪肯守清规?色戒?身边美女环绕,拉来一起修佛吧!杀戒?和我作对的,统统杀个片甲不留!破戒归破戒,李飞心中有自己的慈悲之心,看李飞诠释不一样的慈悲——用武力普度众生!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穿越千年之极品新娘

    穿越千年之极品新娘

    穿越千年,成为玉城公主,在新婚之夜,逃出玉国。在路途中,救下了幽城公主上官婉如,进入幽国。因跟这里的小公主长得相似,知道这位公主背后的故事。一次机缘,巧遇莫二少……进入莫府,她与他相处中,渐渐爱上了这位玩世不恭的少爷,伴随他……
  • 苍生泪

    苍生泪

    纵剑驰骋八荒,力压权贵追杀。云辰贵为帝国将军,不屈于腐朽王朝威逼利诱,远离帝都,却遭来无数明枪暗箭。问世间困难几重,唯愿伴君路上行。一次偶然,流云大陆妖女幽姬缘逢云辰,两人结伴,却引来更多祸端。苍生无辜,朝斗无情,边疆不毛之地,能否安生?苍生泪萧萧,笙歌夜夜眠。红衣女子出世,大陆终将浩劫,吾为苍生所拔剑,亦为灵魂得以解脱牢篱。
  • 死亡弑神

    死亡弑神

    “第五千代弑神,前来天宫报道!”预知弑神千百代传说且看死亡弑神传天宫无人能敌斗战佛再反天宫竟是为了一凡间之人昔日斗战手中棍如今弑神背上剑玉帝谦让三分如来避之百年阎罗见之跪地何许人也他叫:墨凌萧
  • 某不科学的日常

    某不科学的日常

    说到某日常的科不科学,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啊错了错了,是日常的定义是什么呢?咦!刚才走过去的黑发带刀萝莉好眼熟啊,Cosplay吗?真不错哎。哇哦,那边穿短裙的棕发妹子!上升气流!切,竟然有白色安全裤,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到哪去了?那个拿着黑色小本子的男的在狂笑唉,是个变态吗?(请不要纠结世界观什么的)
  • 三奴时代:婚奴 房奴 孩奴

    三奴时代:婚奴 房奴 孩奴

    《三奴时代——婚奴房奴 孩奴》中,宝宝两个月了,禁欲好久的老公终于按捺不住将我按倒在床“就地正法”。两个人正激烈的运动着,旁边传来一阵洪亮的哭声。转头一看,不知何时醒转的宝贝正睁着大眼打量着我们;老公抚额低叹兴致全无,我只能在旁边苦笑。自从孩子出生以后,不,应该是从我们真正进入社会以后,我们就注定了“一生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