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7900000002

第2章 有关汇率的几个基本常识(1)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1.外汇与汇率——两国贸易引出来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远古的祖先在交换其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是一种粗放式的物——物交换,大家各取所需,相互弥补自身生产种类的不足。由于其简便易行,这种部族之间的交换,在很多偏远落后的民族部落甚至一直持续到近现代。那时候的交换,严格来说,还算不上是一种真正的商业行为,彼此心安理得,便是一桩买卖,至于生产成本之类的计算,交换是否公平之类的考量,由于根本没有任何衡量标准,也就无从谈起了。

当时间的车轮轰轰碾过,货币开始逐渐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记载当中,并越来越成为日常商业生活的主宰。以我国历史来看,最早担当这一角色的是贝壳,后来是青铜铸币,再到后来,金银这对兄弟便成为了货币当仁不让的等价物,尤其在我国的明清时代,由于巨大的贸易顺差,欧洲的贵金属源源不断输入中国,金银从而成为了真正的流通货币。

“金银天生不是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流传至今。而进入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由于金银这种稀缺贵金属越来越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商品流通的需要,纸币便登上了历史舞台,只不过,当时纸币是要和金币挂钩的,换言之,纸币只是金币的一个代言人而已。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在全世界扩张势力,拥有大量剩余产品的资本家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国内狭小的市场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殖民主义开始无孔不入地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严重不对等的国际贸易像吸血鬼一样逐渐榨干了亚非拉等广大土地的养分。

不管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如何,既然有了国际贸易,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易就必须有货币的支付,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货币种类形形色色,支付手段五花八门。所以,这种国际间的支付必须以一种货币,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实际上,外汇就是一种以外币或通用币进行国家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而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

在纸币之前,实行金银本位的国家之间,这种支付用金币或银币进行,汇率按两国货币的含金或含银量来计算,也称为铸币平价。金铸币本位制盛行的时代(1880-1914),金币成为各国的流通货币,既可以自由铸造,也可以自由出入国境,而纸币价值直接与黄金挂钩。经济学上常常提到的铸币平价实际就是交易的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之比。通常,在金本位制下,一国铸币的价值是由其固有的含金量所决定的。

比如,假设1英磅铸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1格令=0.065克),成色为0.91667,1美元铸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推算出:

1英镑=英镑的含金量/美元的含金量=123.27447×0.91667/25.8×0.9=4.8665美元,这也就是英镑与美元的汇率。

由此可见,汇率也可称为汇价或外汇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要计算两个国家的货币比率,人们必须首先确定某一国货币作为折算标准,由于确定标准不同,出现了两种汇率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这个是指以1单位(或者100、10000等)的外币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的标价方法。比如,在1999年8月16日,我国外汇牌价100美元等于中国827元人民币,此时,外国货币即美元被称为单位货币,本国货币称为计价货币。这个由于是为取得一单位外国货币需要支付的本国货币额,称作是“应付标价”。采用直接标价,有这样一些特点:外币数额无需改变,本国货币的数额则随外币与本国货币币值对比变化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汇率的升降。例如,如果一定数额外币折合本国货币的数量上升,即为汇率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上升,而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反之,则为汇率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下降而本国货币币值上升。

(2)间接标价法。也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1单位的本国货币能换到的外币数额来表示的汇率。例如,同样为1999年8月16日,美国汇率为100美元等于185马克。此种标价方法特点为: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外币数额则随本国货币与外币币值对比的变换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汇率的升降。如果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能兑换到的外币比原来少,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国货币币值下降,汇率下降,反之,则说明汇率上升。

当今世界,除英、美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也采用直接标价法。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外汇是一个国家与外界交换商品的媒介,而汇率则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调节杠杆。在全球化的今天,其作用有的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汇率就自然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从而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2.何为汇率制度

万事万物皆有其生存法则,汇率也不例外。在汇率问题上,如果都不按规矩办事,国际贸易将陷入混乱。由此,所谓汇率制度,就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汇率的一整套体系,用来确定汇率、汇率波动的界限和维持汇率措施的制度。其内容大概包括:①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例如,是以货币本身的价值为依据,还是以法定代表的价值为依据等。②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例如是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还是采用任其浮动或官方有限度干预的办法。③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世界各国都有外汇管制,以及外汇管制适用范围的规定等。④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等。

汇率制度往往由各个国家依据自身利益和国际通则协商确定,并尽力维持,它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汇率制度的每一次确定,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世界经济史的大事。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一般汇率制度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或汇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并保持其变动幅度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对汇率的确定和变动不加干预,任其在外汇市场上根据其供求状况自行涨落的汇率制度。

3.外汇的交易——外汇本身也是商品

比起大名鼎鼎的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显得低调而含蓄,但实际上,国际清算银行却具有不同寻常的背景,它的成员中包括5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名副其实的“央行之行”。国际清算银行接受成员国中央银行的黄金或货币存款,提供利息,能够买卖黄金和货币,承担着大量的国际清算业务。每过三年,国际清算银行(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都会公布全球外汇交易量。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外汇即外币,是一个国家用来购买别国产品的货币,难道一种货币本身也是被交易的对象吗?

在市场经济、资本运营的时代,只要有利可图,没有什么是不能被交易的,外汇也是一样。外汇交易,本质就是一种投机性很强的逐利行为。外汇是货币,同时也是一种商品,由于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会随着这两种货币之间的供需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外汇交易员可以在一个汇率上买进一种货币,而在另一个更有利的汇率上抛出该货币,通过赚取差额,就可以实现盈利。这种投机性外汇交易占了外汇市场交易的绝大部分份额。

还有一类外汇交易,称为对冲交易。金融学上,对冲(hedge)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对冲在外汇市场中最为常见,由于两种相关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那些拥有国外资产(如工厂)的公司将这些资产折算成本国货币时,就可能遭受一些风险。当以外币计值的国外资产在一段时间内价值不变时,如果汇率发生变化,以国内货币折算这项资产的价值时,就会产生损益,也就是赚钱或赔钱。公司可以通过对冲消除这种潜在的损益。本质上就是执行一项外汇交易,其交易结果刚好抵消由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币资产的损益。

外汇买卖一般均集中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贱买贵卖,赚取买卖差价是它们的主要手段,追求利润是它们的主要目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叫“买入汇率”(Buying Rate),也称“买价”。卖出外币时所依据汇率叫“卖出汇率”(Selling Rate),也称“卖价”,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差额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国不尽相同,商业银行等外汇交易机构的利润就在于此。而什么叫中间汇率呢?——很简单,买入汇率与买出汇率相加,除以2,则为中间汇率(Medial Rate)。

同类推荐
  •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是一本由王德敏编写的书籍,本书从控制方案、管控制度和管控流程3个方面细化了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质量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8项成本费用的控制事宜,真正实现了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成本费用中心工作人员、成本会计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咨询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使用。
  • 三峡水文化研究

    三峡水文化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国人对三峡文化颇为关注,学术界推出了一批批三峡文化研究专著。纵观这些三峡文化研究成果,多是从总体角度出发,对三峡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笔者在对三峡文化进行观照的时候,决定调换一个角度,将视角方位对准三峡区域独具特质的水文化进行研析,从中发掘一些新的精义,力求使三峡文化研究有所创新。
  •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本书内容包括: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的转型模式、市场经济的深层结构与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改革实践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等。
  • 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一本卓然出众的理财图书。它通过五堂课向农民朋友讲述了理财的要点,成为第一本引领中国8亿农村居民走向小康的理财圣典。这本书揭示了农民朋友如何获得金钱,保存金钱,以及用金钱赚取更多金钱的全部秘密。
  •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经济常识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经济常识

    本书为农民编辑整理出适用于经济生活的365个经济常识,为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本书以通俗、简明而生动的文字向农民介绍储蓄、消费、投资等日常经济学知识,让他们学习致富之道和理财诀窍,以宏观的经济头脑和实用的理财方法对个人、家庭经济进行有效规划。
热门推荐
  • 夜晚星在笑

    夜晚星在笑

    那夜,星星在笑,银蝎激光剑写满了你的骄傲。永远,不会忘掉,你带我奔跑遨游宇宙的逍遥。天空,它也在笑,淡蓝色字迹是你存在的信号。其实,我已知道,那天仰望的星空是你的微笑。遇见二次元的你是我的荣耀。迪恩·卡朋。
  • 幻魄

    幻魄

    杨辰穿越在了异界,却暂时忘记了前世的记忆。幻魂大陆,精灵大陆,光明大陆,黑暗大陆,上演荣耀和宿命。当远古的烽火熄灭众神的叹息,影风中会有谁的划痕?当九天的神雷落在诸神的战场,舞叶中留下风的影路幻,尘喧嚣风云涌魄,落黄泉战九幽血,洒苍穹逐天下魂,花不化绽红莲走过路过的兄弟帮忙收藏一下哈本书书友群:34222920推荐好友作品:《仙路炼心》
  • 老兵口述抗战1: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老兵口述抗战1: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老兵口述抗战①: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的作者李幺傻十余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随枣、百团、上高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还原了三大战争的场景,首次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张自忠背负汉奸骂名,回到部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带着你们要去奔赴死亡。”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抗日前线,最终捐躯沙场。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一门缴获的大炮和仅有的6发炮弹,连续打下十几座碉堡;为了抢夺一杆三八大盖,要牺牲几条人命。上高会战中,国共双方通力合作,共毙伤日寇约2.2万人,被何应钦誉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此书,是第一部从老兵视角描述抗日战争之作。
  • 颠覆都市

    颠覆都市

    布凡得到达摩祖师留下的内功心法,愤怒、兴奋、喜悦、惊恐、爱慕、哀伤、憎恨等情绪都能够提升实力。在这繁华的都市,他卷入了隐藏在暗中的一群老鼠的阴谋,他们疯狂,妄想着颠覆这都市,将一切阻碍他们的人都要扼杀。面对一次次的阴谋刺杀,没有人能帮助他,他只能强大起来,狭路相逢,强者胜。
  • 专业技术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

    专业技术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理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变化与运行状况分析、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模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过程、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管理、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实证研究等。
  • 明日晨风

    明日晨风

    曾经被誉为灵动单挑之王的“晨风”,在一次线上比赛结束后销声匿迹。两年后,他的操作者夏铖带上新号归来……“那个舞台上必将会有我的身影!”
  • 灵识异界

    灵识异界

    这世界上有两种快乐,一种高高在上,要啥有啥,荣华富贵,每天沉浸在物质的满足之中,另一种是身无分文,但是却无忧无虑,一个人时可以游山玩水,一对人时,可以男耕女织,一家人时,有儿女绕膝,家没有万顷良田,却有破屋三间。作为一个小说爱好者,我只是想写小说,嗯,只是这样。
  • 中医刮痧养生治病一本通

    中医刮痧养生治病一本通

    本书介绍的多种刮痧保健法简单易行、安全灵活,既适合健康人,也适合亚健康群体以及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书删繁就简,内容精粹,无须花费过多时间,哪怕只是将此书随手翻阅几页,都可以学会一招,让全家人受益。
  • 仙侠:风流大少的非常甜心

    仙侠:风流大少的非常甜心

    那个憨傻呆笨、长相平庸的书呆子,难道就是他的未婚妻?那个突然从来天降的MM,总觉得很熟悉呢?这边才刚向自己告白,那边就开始忙着和美女亲亲我我。什么?!我未尽到身为未婚妻的义务?!也罢也罢,那就让你见识见识本“魔女”的厉害,接招吧。
  • 睡狮怒醒

    睡狮怒醒

    卢沟桥上的石狮一共是485只。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只有484只。那一只石狮呢?卢沟桥绝不是一处风景地,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端处。日寇在这里向中国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国民党二十九军抵抗日军的铿锵枪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斗志。事变是围绕着“七七之夜”日军走失了一名士兵展开的。谈判,无休止的谈判。当日军从拖延的谈判中获得了侵略中国的充分准备后,便大兵压境,侵吞华北、北平、天津失守……本书是第一本描写卢沟桥事变的纪实文学,它详尽而生动地记述了这次事变的过程。书中刻画的二十九军一批上至军长,师长下至普通士兵的形象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并且如实描写了数名日军指挥官的残忍、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