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0400000019

第19章 最厚重的情感是本质(3)

三叔先是问家乡的情况,然后就讲孙子是如何聪明,说:“我现在只有看他的书了,孙子布置我作业,让我一天背两篇,晚上来检查。没办法,原来都是我安排别人工作,现在只有听小不点儿安排了,不然他会不高兴。”三叔无奈地笑着说。

我问三叔:“你退休准备做点什么?”他说:“没想那么多,但我这一生都是有理想的。”接着他就向我讲起了他一生中主要的几个理想。

“上大学前,战争题材的电影看多了,想当一个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最后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传奇式英雄人物。可是偏偏我学的是文科,理想就变成了当一位伟大的作家,像泰戈尔的《飞鸟集》一样被后人传颂。毕业后当记者的那几年,我拼命地写,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也就是这些文章破灭了我的作家梦。组织上认为我能写,就调我去了政府部门工作,那时我又想当一个焦裕禄式的人民好干部,其结果虽然也做了不少事,可没能产生轰动效应。”三叔讲他自己故事时,还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三叔说:“其实这些年中,我还有过其他的理想,不过有的是一时冲动而产生的,存在的时间很短。现在有了新的理想了,就是尽量让家人高兴,顺着他们的意思,让我做啥我就做啥。”三叔说:“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有了目标,有时理想也很微小、自私,但如果没有理想,生活肯定就没有章法,心情也不会愉快的。”

我临走时,三叔让家人都出去,想单独和我说几句。三叔微笑着把我拉近,神秘地说:“你可千万不能对任何人讲啊,你是我的侄儿,这事也只能对你一个人说。我40年前的那个病又犯了,恐怕撑不了多久了,到时你来把我接回老家去吧。”

三叔不知,他告诉我的秘密,正是我们所有人隐瞒着他的秘密。

一打毛线袜

每年初冬,我都要去乡下看望外公外婆,一是这时农村大忙已经结束,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和负担;二是我对两位老人家有很深的感情,我从小就是由他们带大的;再则,给他们带点滋补品及过冬的新衣服,以表一份孝心。

去看望二老是非常幸福的事,分别一年,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从前,回忆总是历久弥新。

外婆问我:“还记得王奶奶吗?”“当然,上次我还看过她呢,现在怎么样了?”外婆说,今年年初她把小腿跌断了,后来住进了镇上的敬老院,恐怕这世回不来了。

王奶奶已经80多岁了,是五保户,人缘很好,没有孩子,老伴也死得早,就一个人生活。村里曾多次动员她住敬老院,她不肯,说:“乡亲们都没把我当外人,到了敬老院和谁玩?”

去年我去看她时,她坐正在门口织毛线袜。那些毛线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全是尺把长的线头,五颜六色的,很好看。王奶奶不好意思地说:“没事做,织着玩的。”

为了让她开心,我说:“您老真是太时尚了,城市里的姑娘都喜欢手工编织的,并且用各种颜色搭配,您这是工艺品,到城里肯定抢疯了。”

老人惊喜地看着我说:“要不我送给你?”

“还是您留着穿吧,我全是一打一打地买,一打12双,多呢。”当时,我还送给她一件羽绒马夹,她爱不释手。

第二天我们去敬老院,王奶奶和几位老人正坐在门口晒太阳,见了我,她非常高兴:“我想了一年了,估计你最近就要来了。”说着,拍着身上的羽绒马夹,骄傲地对其他老人炫耀:“这就是我常和你们讲的大孙女买给我的。”

陪老人聊了一会儿天,我又教了她几种滋补品的吃法。临走时,王奶奶突然一把拉住我,然后拄着拐杖,带我到屋里,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口袋,说:“这是我专门为你织的一打毛线袜,花花绿绿的,大家都说好看。”

我不知说什么好,紧紧地抱着她,连同毛线袜。

老与小

人的一生就是一部戏,充满着幸福快乐和痛苦矛盾,还有许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埋在内心里永远也不被别人知道。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思维也在不断地调整,老人与小孩不光是年龄上的差距,而且心理上差距更大,许多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小孩希望自己早点长大,像大人一样自由、自己做主,所以不时冒出几句几乎成熟的话语,让大人大吃一惊的同时,产生不安和担心。老人则感叹来日不多,如果年轻十岁还会做哪些事情,假若回到儿时,自己的人生将会重新设计,生命定会更加精彩。

小孩性急,说话比较直冲,稍不中意就显得很不耐烦,不管对方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会顶得你火冒金星。而老人比较温和,大半生的磨合已没有多少性急之言,对人生的感悟就似慢慢变熟的柿子,有时香甜,有时酸涩,一切都用耐心去品味。

小孩做事毛糙,眨眼就能拿出一个主意,但总是让人不放心,不管做得好不好,大人都要在再三交代后进行盘查,于是双方之间就会产生不信任。老人做事,三思而后行,一切都要想清楚、周到,然后小心翼翼,不慌不忙直到办完为止,给人放心稳重的感觉。

小孩要穿好、吃好、用好,爱面子,总有无数的攀比,一不满意就会生气、发脾气,有时还会哭闹。老人一切从简,衣、食、住、行,越简越好,复杂好似负担、累赘,只要过得安稳、幸福,其他什么要求都不重要了,即使山珍海味、毛绒绸缎也提不起胃口。

小孩花钱如水,不心疼,讲排场、摆阔气,名牌越多越好,最好自己已经成为大佬,不知所用之钱来得多么不易。老人用钱很细心,不管多少养老金,都精打细算,用在何处都有明细账,从不错用一分钱。哪怕自己想吃一样东西,也要犹豫半天,最终也舍不得买,遇到小人要用钱却毫不犹豫拿出,一点也不吝啬。

小孩在想,等我老了,一定不会像爷爷奶奶那样辛苦一辈子,真不够本,要活得潇洒自如,周游世界,也不枉来人间一趟。老人想,假如我还小,路会走得更稳,趁年轻时,学更多的知识,留下一点自己的影子,也留下一丝光亮,走了也没有遗憾,那才是做人的一种追求和境界。

小孩和老人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是经历的鸿沟,是社会的鸿沟,哪怕之间相处得再和谐,这道沟也不会填平,也无法填平,永远如此。

燕子进了城

一天到书店租书,发现几个孩子正指点着朝屋檐方向看,那神情显得很惊奇。凑近才知原来屋檐下新增了一个燕子窝,里面还有四只黄嘴的小燕子。这时,大燕子回来了,小燕子们都张着大嘴,叽叽喳喳地吵着要食吃,两只大燕子旁若无人地不停地飞来飞去忙碌着。

想起在农村生活时,每年插秧的季节,燕子就成群结队地飞来,大大方方地在农户家中的行条上筑巢安家,繁育后代,村民们不但不赶走它们,而且爱护有加。一次,邻居大爷正在吃早饭,突然一只小燕子的粪便掉入他的碗中,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嬉笑着说,谁这么客气,给我夹咸菜了。后来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许多人家在燕子窝的下方吊上一张柴席。

燕子的生活和村民们是同步的,每天夜幕降临时,就飞回屋内守护着它们的儿女,第二天一开门,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那时的农村生活条件艰苦,麻雀有人捉了吃,可从没有听说过吃燕子的。大家都知道,燕子是益鸟,专门吃害虫,是农民的好帮手,所以相处得十分融洽。

燕子是候鸟,每年来去的时间都是有规律的。听人说,燕子是珍惜感情和顾家的,今年的燕子走了,明年它还会来,这没有人证实过。

在城里生活了多年,不曾再见过燕子,关于燕子的记忆还停留在儿童时代。现在我的孩子也和众多城里的孩子一样,只是在书本上和电视中见过燕子,这种十分普通的动物,孩子们却很难见到,这让我有些同情起城里的孩子们了。

这几年,城市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大片的绿化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勾画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就连远在天空的鸟儿也和人类缩短了距离,这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燕子进了城,说明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人文环境大幅度优化了,人们更加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燕子给城市的花草树木捉害虫,让它们更加葱绿,也让人们在呼吸清新空气的同时,更加珍惜和爱护绿色的世界。

老师是条船

到村小学隔着一条河,上学必须绕道。晴天还好,下雨天就非常困难,那泥泞的油泥土,使我们几个跌了不少跟头,每到下雨,身上就到处是泥巴,以至于有时会产生不想上学的念头。

校长姓吴,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家靠学校旁,是一位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每天,他都早早来到学校,做好准备,迎接学生们的到来。放学后,他目送同学们安全离开,才关好门最后一个回家。

吴校长对学生们的关爱体贴入微,全校八十多名学生,几乎都得到过他的帮助,他总是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

有一次,一场大雨过后,别的同学都回家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校门口。吴校长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我送你回家吧。”他把我抱上他父亲放鸭用的小船,送我过河。没想到从此这就像是他的任务一样,每到下雨变天时,他都会准时划着小鸭船接送,直到我小学毕业。

印象最深的是一年冬天,大雪封路,当我们几个同学来到学校的对河时,只见吴校长正在河边破冰。但小船被冻在河边不能动,他竟脱掉鞋子,下了河,用肩膀猛地一抵,河冰裂开了一条缝,小船才到了对岸。上岸后,我发现他双脚已冻得通红,上下嘴唇直打哆嗦。那个情景一直记在我的心中,现在每当我冬天感觉寒冷时,总会想到那一幕。

三十年过去了,听说吴校长已退休多年,还住在那个地方。村小学撤了,孩子们都到镇上读书,一条宽阔的乡村道直通到村部,所有河面上都架着结实的水泥桥,学校每天都有专车沿路接送孩子上学,真的很方便。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春蚕,甚至太阳,但我愿把他们比作船。他们不知辛劳,日复一日,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装满着希望,把孩子们送到成功的彼岸。

敬你一杯茶

连续接了三个电话,都是同一个人打来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请我喝茶。近几年,县城突然冒出了数十座茶楼,有客才会产生这么多休闲而又富有情调的地方。在家喝惯了白开水,到这个地方还真不太习惯,也没感觉出多么有品位,在这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心境怎么也舒适不起来。

好像这样的茶座有许多功能,比如谈生意,交朋友,甚至还为见不得阳光的交易提供场所。不反对、不参与是我的原则,但这原则有时会被打破。

喝茶,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平白无故。一次,应熟人相约到茶楼,他是做生意的老板。我们两人相对而坐,交谈的内容很单调,多数时间听他讲生意如何做得成功。我只有羡慕的份,喝人家的嘴软,只有不停地夸奖他。他拍着胸口说,需要用钱找他。钱我当然需要,但真不敢找他,因为借来的不仅是钱,还是沉重的负担。不久,他又请我喝茶,中间,他对我说想借点钱周转一下,按一毛计息。这是多么诱人的事,可做什么生意能赚这么多钱呢?我心里打鼓,也害怕,就只好对不起他了。

几天后听说这人跑了,欠了数百万元,多少人也找不到他的影子,我暗自己庆幸自己的“英明”,也自我安慰没有钱的好处,有时阿Q 精神也会使人快乐的。

现在又有熟人请我喝茶,推辞不了,就多了个心眼,防人之心不可无也。落座,闲聊,多是文学方面的,心宽慰了许多,听他多对我的文章有赞美,更有点兴奋和得意。

许多事往往就是在中途发生的,他在给我加了开水后,面有难色地说:“我能请你件事吗?”我心里顿时一紧,但表面上还装作轻松。只见他打开包,拿出一本厚厚的材料说:“这是我孩子这两年写的作文,明年要高考了,我这次专程回来想请你指导一下,不知你有没有时间。”

我突然很感动,为这位在外打拼的父亲,他为了孩子,也为自己的希望,不远千里回来,为了一个在电话中就能解决的事,他这对别人尊重的心,让我对他十分敬佩。我端起茶杯恭恭敬敬地敬了他一杯。

同类推荐
  • 读《荀子》学生活

    读《荀子》学生活

    《荀子》书中各篇大都通篇议论,有论点、论据,结构完整,说理透辟,标志着论说散文的成熟。荀子学识广博,论证中多引儒家经典文句,行文又汲取战国纵横家之长处,故行文句式整齐,辞采宏富,注重修辞的运用,语言颇具韵律美和形象美。为了指导大家阅读《荀子》,把握其思想精髓,我们从中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以故事的形式加以阐发,期望能在趣味性阅读中领略先哲的积极思想,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促进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荀子强调礼法并用,今以1935年世界书局所刊《诸子集成》中所收的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选取名言四十八则,诠说其要义,并以故事深化其主题,使读者领略《荀子》的精华。
  •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本书以强大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支撑,以丰富的案例、一阵见血的分析揭秘出社会各色狠角色形成的人格因素和社会因素,完整呈现战胜狠角色的实用方法,狠角色都有哪些特征?如何识别身边狠角色?面对狠角色如何占据强大的心理优势?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拒绝被狠角色决定命运?
  • 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人们不能掌握命运,却可以规划时间,管理好自己每一天的行为,而所有这一切累积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命运。这样看来,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编剧、导演和主角,我们有权利把自己的人生之戏编排得波澜壮阔、华彩四溢,也有责任把自己的人生之戏导演得扣人心弦、落英缤纷,更有义务把自己的人生之戏演绎得与众不同、卓然出众。平凡不是错误,我们所有的人原本都是平凡的,差距是在后来的岁月里形成的。当我们将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得不简单,当我们将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做得不平凡,这时,便是我们成功之时。
  • 30万年薪的30岁

    30万年薪的30岁

    本书以一个30岁职场成功者的口吻写亲身经历得来的感悟,是一个中国国情下的职场圣经,与读者分享经验成就与智慧思考,是30岁前的职场必读书。
  •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

    这是曾经激励过数千万人的著作,它如今也必将激励着你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奋力拼搏,享受生活。如果放弃一根小小的荆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相信所有的妻子都会回答:我愿意。但真正伟大的妻子并不仅仅如此。她还会成为伴侣背后的支撑,令其获得更大的成就;她亦会娴熟地打理生活,令幸福和美满遍布人生的各个角落。这部久负盛名的经典,不但能令无数女性获得更具活力、更高品质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亦能造就伟大的女人,培养伟大的男人。
热门推荐
  • 樱花季:谁的承诺

    樱花季:谁的承诺

    他们在树下承诺:不能忘记对方。这么一个承诺却成了他们一生的羁绊。十年后,他们如承诺,没有忘记对方,却因一场车祸,改变了他们整个人生……“同学们,我们班转来两位新同学。进来吧。”老班班躲着门口点点头,“大家好,我是景殇。”一个粉色头发的男生微微一笑,全班的女生尖叫起来,雨泽、辰逸和婷不禁皱眉,“安诺空。”诺空低着头走进教室,三人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年前的那个身影,三人一起跑向诺空。“小空,你去哪里了,我好想你啊!”婷扑到诺空身上,诺空嫌弃的看了她一眼,慢慢出口:“对不起小姐,你能走开点吗?我不认识你。”“!”婷放开诺空:“你就是小空啊,我不可能认错的。”“殇。”诺空拽拽景殇。
  • 进击的位面

    进击的位面

    原本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在别人的故事之中扮演着一个配角的身份。直到那一天,班级里来了个转学生……——韩明
  • 凡间繁剑

    凡间繁剑

    剑有剑身亦有其魂,剑身易腐而剑魂永存。凡间繁剑,俗世之巅
  • 霸道老公请爱我之强势夺爱

    霸道老公请爱我之强势夺爱

    本想为了多赚点钱才经过朋友找了一个兼职的工作,却没有想过就此跌进了集霸道和腹黑于一身的男人的生活圈。本以为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命运的牵引下越来越近。
  • 小说三千世界

    小说三千世界

    莫晓落看着眼前的男子,感觉瞬间不好了,她无奈的看着他,见男子无辜的看着她,哄骗道“小阳,你先出去好不好”“为什么”“因为……”“我不嘛”“乖,先出去,等下为师再陪你玩,现在你先出去”“不嘛”“乖……”“不嘛”…………“莫邵阳,你给我出去”男子突然笑了笑“娘子,我们一起洗鸳鸯浴,不好吗?”听到这话,女子瞬间不好了,“你恢复记忆了?”“你说呢”(欢迎入坑,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 福祺

    福祺

    宋祺从小就生活在祖母与母亲的争执中:刚出生,祖母:这孩子瞧着就是有福气的,叫福妞吧。母亲翻白眼:叫祺儿,有福气之意。最后,宋老爷一锤定音,大名宋祺,小名福姐儿十岁,祖母:纺纱织布,吃喝不愁。母亲:琴棋书画,不用愁嫁。最后,琴棋书画,针黹女红,样样精通。十五岁,祖母:青梅竹马,情深意重。母亲:高门大户,锦衣玉食。最后,宋祺:我能自己做一回主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梦舞深圳

    梦舞深圳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改革成功了,试验成功了,成果裴然,举世瞩目。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为什么会成功?罗列种种,成功缘于观念的更新,缘于顽强不止的拼搏和不断创新的探索。从最初的建设工程兵入驻,到后来千千万万的弄潮儿追逐,有多少故事在这里发生,有多少情感在这里交织。深圳,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地名,是众多因素成就了它,它也影响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昨天已成过去,今天也已启航,历史和时间就是承前启后的,读懂了过去,明天才不会迷茫,明天的路上才更充满力量……
  • 当文艺男遇上传销

    当文艺男遇上传销

    主人公因为年轻,不满在安逸的国企呆下去,想出外面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多经历一些事情以便增加人生的阅历,思来想去,果断的辞职了,来到外面,漂泊过几个城市,在求职中屡历失败,最终没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他随时准备向现实妥协,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时隔近六年未谋面的高中同学联系了他,声称他那里有份工作。他获得这个消息后,感慨疾风知劲草,朋友的雪中送炭使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他带着诚心的感激去投奔朋友,却不想走进了传销。最终被困,手机、行李统统被没收,与外界完全断了联系,二十四小时有人监视,见识了传销的可怕,里面所谓的文化,还有一直令人发指和胆寒的洗脑,在与传销团伙抗争十一天后,终于得以脱身。本文叙述的就是主人公如何被骗,如何抗争,最终得以挣脱的一个全过程,由于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叙述的很详实,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本文的宗旨:一个关于传销的真实故事,带你走进和走出传销世界。
  • 血舞倾国

    血舞倾国

    她第一次见到衣若尘时,那是她到了伊人坊的第二个冬天,她重逢焱逆,是她五年之后在伊人坊嫁衣挂牌之日,但是她却忘记了那个有着世上罕见血眸的男子,深宫之中,步履维艰,那埋藏在心底的感情,和那已不明朗的友情,孰轻孰重,又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奴为奴,便是最低贱的奴。那华丽丽的背后,是徒生怨恨的心,支离破碎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