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0500000015

第15章 府院之争(1)

段黎交恶

袁世凯去世之后造成的政治真空终于被填补上了,民国政府开始运转起来。大总统黎元洪是被北洋系军阀们承认的,同时又得到了西南军阀的肯定,权力之争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中国政局眼看就要良性运转起来。

特别欣赏《三国演义》中开篇一段话: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句话道尽了中国政治的奥秘。经过了晚清乱世,民国初期的南北战争,以及袁世凯帝制闹剧,终于迎来了一段平静时期。但外患刚除,内乱又起。

这不,刚看到希望的老百姓还没喘口气,北京政府自己乱起来了,而起因就是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黎元洪与段祺瑞本身谈不上有什么矛盾,充其量是段祺瑞看不上他而已,不过,北洋时期的政局就是这样,一个字:

闹。有矛盾要闹,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闹!而这个矛盾创造者,大名叫做张镇芳。

张镇芳是袁世凯的表弟,也是个帝制派分子。在袁世凯称帝那段时间上窜下跳,极力撮合,为老袁出了不少力。正因为这点,段祺瑞一百个看不上他,觉得张镇芳为人龌龊,又没有什么真本事,小人一个。以段祺瑞的个性,他看不上的人可是真不给面子,经常当面责骂: “你这无耻小人,给老子滚一边去!”弄得张镇芳灰头土脸,颜面扫地,当然他是特别讨厌甚至是痛恨段祺瑞的。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整治段祺瑞。不过袁世凯在的时候,段祺瑞连老袁的面子都不给,老袁对他也是没什么办法,他张镇芳当然更是搞不起事来。不过既然是小人,小人就有小人的办法。

黎元洪的总统府有两个最重要的办事机构,分别是秘书厅、军事处。

秘书厅的负责人是张国淦,黎元洪上台初期,因为感念自己是被段祺瑞拥护上台的,因此对段祺瑞甚至还有感激之情,张国淦是两边都不讨厌的人,他也极力在两人之间周旋调解,消解矛盾,因此国务院和总统府之间相处得还是比较融洽的。

而军事处里有四个人,分别是哈汉章、蒋作宾、金永炎,另外一个就是张镇芳。这四个人本来就是黎元洪的心腹,号称“四大金刚”(还有一个饶汉祥,因劝黎元洪接受袁世凯的武义亲王之封而为黎嫌恶,弃置不用)。这三个人向来都不满意段祺瑞的做派,于是张镇芳看到了挑弄是非的机会。

在一次工作之余的闲聊中,张镇芳故意装作不经意地说: “袁世凯死时,大家在春耦斋讨论继任问题,徐世昌首先主张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段祺瑞很犹豫。”

看,小人就是小人,连挑拨是非都极为高明。他没有说段祺瑞极力反对,因为明显与事实不符,但这个“犹豫”一扔出来,让黎元洪心里就多了一层隔阂:原来他段合肥根本就不是诚心拥护我上台啊,那我这边还天天给他说好话,不是热脸贴个冷屁股吗?那三大金刚本来就不喜欢段祺瑞,当然更是在黎元洪面前尽拣不好听的说。

鲁迅先生说过: “其实世上本没有矛盾,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矛盾!”

从此,黎元洪开始信任徐世昌,而对段祺瑞明显防备了起来,两人就此种下了隔阂。不过此时的段祺瑞并没有意识到黎元洪的想法,事实上意识到了也无所谓,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乎黎元洪怎么想,对于黎元洪,他只在乎一样:他手中的总统大印!

黎元洪虽个性懦弱,但他和其左右并不甘心只做北洋军阀手中的玩物,他要求得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和权力。黎元洪认为自己以《临时约法》为法律依据继任大总统,名正言顺,国会和南方也支持他,所以感觉自己并不是一点力量也没有。

不过旧国会虽恢复了,可是党派林立,党争激烈,大家为了自己小团体的利益经常是吵做一团。国会里主要有几个派系:梁启超为首的“宪法研究会”、 汤化龙为首的“宪法讨论会”,国民党方面的“韬园派”、“宪法商榷会”。“宪法商榷会”又分分合合,分为好几个派别。这些党派虽纷繁复杂,大体上说不是拥护段祺瑞,就是拥护黎元洪,慢慢地就演变成了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所谓“府院之争”。

又是徐树铮

府院之争其实本来只是国会里各个派别为了自己的私利的争执,与黎元洪和段祺瑞个人还谈不上什么直接关系。真正导致两人直接翻脸的,就是因为另外一个人。这家伙可不是张镇芳之流能比,他的文采、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在段祺瑞时代也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下面就隆重推出徐树铮。

袁世凯还在的时候,徐树铮就已经是段祺瑞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一直以来都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被人称“合肥魂”。因为段祺瑞是合肥人,人称“段合肥”,可见他在段祺瑞的身边多么重要!

这个徐树铮向来做事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连袁世凯对他都是又气又恨,可碍于段祺瑞,没有对他怎么样。此时的徐树铮担任的是国务院秘书长,黎元洪老早就知道这个人,十分讨厌徐树铮,他能同意小徐做院秘书长,实在是因为段祺瑞的面子不能驳,而他也对黎元洪并不感冒。 (倒也正常,段祺瑞看不上的人,我为什么要看得起?)

自从他任秘书长之后,骄横跋扈的作风又暴露出来了,直接造成了黎元洪与段祺瑞两人之间的摊牌。

按规矩,段祺瑞签署的国务院文令,应由身为秘书长的徐树铮亲自呈送总统黎元洪定夺用印,徐树铮却常叫手下人办理,故意怠慢黎元洪,偶尔由他亲见一次总统,他不是板着面孑L一言不发,就是出言不逊,使黎难堪。

另外,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院秘书长要将国务院所决定的重大事件或命令的根据和理由,书呈总统取得同意,然后把总统同意的文件形成正式公文或命令,再请总统盖印发布。这小徐却常常不做前一件事,直接办第二件事。经常是他擅做主张拟好命令,不说明这个命令形成的任何理由,直接拿去让黎元洪盖印。有一次,徐树铮手执任命福建省三个厅长的命令到总统府请黎元洪盖印,黎元洪也就顺便问起这三个人的历史出身,徐树铮竟然很不耐烦地说:“总统不必多问,总理早已研究清楚。请快点盖印吧,我的事情忙得很哩。”黎元洪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待徐树铮走后,他忿忿地对手下人说:“我本来不要做这样的总统的,而他们竞公然目无总统!”

徐树铮倚仗段祺瑞专权独断,甚至越权行事,蒙蔽总统和总理,黎元洪的秘书长几乎被完全架空,左右为难的张国淦实在干不下去,便辞去了北京政府的一切职务,总统府秘书长之职由丁世峄接掌。

丁世峄上任后看到黎、段互不照面,仅由办事人员奔波于府院之间,为维护总统职权,杜绝蒙蔽,分清府院职责,他起草了一份《府院办案手续意见书(草案)》,主张大总统可参加国务会议;大总统对任免官吏不同意,可以拒绝盖印;国务会议前,须向总统呈报议事日程;会后呈阅议事记录等。

黎元洪公开支持此意见书,段祺瑞却大光其火,正好这时候黎元洪驳回了几件国务院送交的公文,没有盖印。段祺瑞觉得这是黎元洪对自己的极不尊重,马上请假不到院,并以辞职相威胁。段祺瑞这是自黎元洪上台以来,黎、段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为的是权限之争。黎元洪赶紧做出让步,努力挽留段祺瑞,他才消了气回来上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黎元洪发去了一份国务院令,这个命令的意思只有一个:以后国务院秘书长可以直接见总统,原来的由总统府秘书长陪同的规定废止。这下子给了徐树铮更大的自主权,他说的话即使不是段祺瑞的意思,老黎也得认为是段祺瑞的意思。何况徐树铮向来就有越权行事的习惯,经常把自己的意思强加进院令里面,连段祺瑞也不告之,更是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当然,徐树铮这一性格也为他日后招致了杀身之祸,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第一次矛盾化解了,可是好景不长,两边还没有休息一下,战火又起,这次的主角还是两个人,主角之一当然还是“麻烦制造者”徐树铮,而主角之二换成了另一个人孙洪伊。

孙洪伊是清末立宪派中的激进分子,个性很强,他在反对洪宪帝制中脱颖而出,成为政界的活跃人物。他历来主张以直系压制皖系,因为他跟冯国璋是同乡,所以段祺瑞对他素无好感。孙洪伊得入内阁是因为黎元洪提名,段祺瑞不好驳新任总统的面子,就把他放在有职无权的教育总长的位子。当时张国淦还提醒段祺瑞说: “孙洪伊哪是甘心做教育的人?”段祺瑞说:

“此人捣乱,我也就是敷衍一下总统。”张国淦也就不再说话了。

果然,孙洪伊一到北京就以领袖自居,不肯干教育。这个时候阁员名单已发布,黎元洪只好硬着头皮让人找段祺瑞,段祺瑞不高兴地说: “就他难缠!名单已经发表,谁肯让他?”可就这么巧,原定的外交总长汪大燮不愿就职外交,许世英从中调停,让汪做了他想做的交通总长,内务总长就让给了孙洪伊;段祺瑞此时不想跟总统闹纠纷,也就同意孙做了他内阁中的内务总长。

同样自负的孙洪伊上任后,因为不满徐树铮的跋扈作风、滥用职权,跟徐树铮的冲突愈演愈烈。很快,就发生了“徐树铮专权案”。

当年7月,滇军李烈钧部在广东受到龙济光部的排挤,发生防区之争。李烈钧本是云南都督,为什么到了广东?说起来还是在护国战争期间的事了,但龙济光认为护国战争期间军队打到广东还说得过去,现在袁世凯早就取消了帝制,南北议和国家统一了,你还不走赖在我广东算怎么回事。情况上报段祺瑞内阁,内阁将此案提交国务会议讨论。

因为李烈钧是西南军阀的代表,一直以来就是跟北京政府作对的,所以徐树铮主张立即调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四省的部队围剿李烈钧,孙洪伊却主张去电调解,最后孙洪伊的主张获得通过。应该说国务院一旦形成决议就是法律了,任何人不得改动,必须无条件遵守,但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专横惯了的徐树铮根本无视国务会议的决定,擅自拟了一道讨伐李烈钧的命令,送到总统府要求黎元洪盖印,黎元洪当场就拒绝了。

不依不饶的徐树铮又擅自以国务院名义发电命令四省会剿李烈钧。看来徐树铮确实专横,拿自己当总统兼总理了。

如此重要的军令,国务院居然毫不知情,直到江西督军李纯收到电报后给国务院回电核实,各总长们才知道徐树铮如此胆大妄为,竟敢擅发军令。

孙洪伊第一个跳出来,当面指责徐树铮越权,徐树铮自然是不认错的(其实他这辈子何时认过错),并自此恨上了孙洪伊。这以后,孙、徐两人经常在国务会议上吵架争执。奇怪的是,段祺瑞并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但在徐树铮身上却总是表现得近乎纵容,不是特别了解内情的甚至都怀疑这是段祺瑞吼中指使徐树铮干的。也不知道这徐树铮究竟有什么能力,能让段祺瑞如此偏袒有加。孙洪伊对付徐树铮,自然得到黎元洪的支持。于是,这两个人的争斗渐渐等同于黎元洪与段祺瑞的争斗。

恨透了孙洪伊的徐树铮最后终于鼓动段祺瑞发出了“立即解除孙洪伊职务”的院令,命令送到总统府,黎元洪一看简直气炸了肺,再次拒绝充当盖章机器。段祺瑞这时不顾国会意见和当时的舆论,竟然亲自到总统府要求黎元洪在免孙命令上盖印。本来段祺瑞到总统府就是极少有的事,而这么郑重其事地来了,素来优柔寡断、懦弱的黎元洪却竟然依旧拒绝在免孙令上用印。段祺瑞愤怒了,声称再不肯免孙的职,就请总统免他的职!黎元洪在这个倔强的总理面前不得不又一次屈服,但为给孙洪伊留面子,提出可由他自行辞职。可是哪里料到,孙洪伊也不是个善茬,他的倔强比起段祺瑞也毫不逊色,声称要免职是你总统的权力,要他主动辞职绝对不干!

段祺瑞知道了大怒,马上递交了辞呈,声称要撂挑子不干了,黎元洪只好赶紧让王士珍出面做孙洪伊的工作,让他体谅总统的难处,然而孙洪伊倔脾气上来了,九头牛都拉不回,表示不要官职,只争人格。同时那些平时也极端讨厌徐树铮的议员也在国会提出查办徐树铮专权案,还要对内阁总理段祺瑞提出弹劾,支持段祺瑞的“研究系”议员们看段祺瑞受到围攻,也出来攻击孙洪伊“违法”,逼其辞职。一时之间,北京政局陷入一片混乱。

黎元洪只好把徐世昌请到北京来圆场。徐世昌在兼顾府、院双方之威信的基础上,提出总理不能走,孙洪伊必须走,总统府秘书长与国务院秘书长同时更调的解决办法。最后的结果是:孙洪伊免职,其内务总长职由教育总长范源濂兼代,徐树铮自行辞职,其国务院秘书长职由张国淦继任。一免一辞,段方还是占到些便宜,但是,按徐世昌的建议,徐树铮辞了职,府秘书长丁世峄也应辞职,段祺瑞也坚持这样才公平,黎元洪却硬顶着不办,令段还是觉得骨鲠在喉,气出得不痛快。孙洪伊离开内阁,恢复了议员资格后,常在议会上与段派针锋相对,段祺瑞气恼之下,不惜动用武力搜查孙宅,迫使孙逃到江南。段乘势又逼丁世峄辞职,黎元洪在种种压力下也不敢挽留,改用为人平和的夏寿康为府秘书长。

府院之争第二阶段暂告一段落,中国政局暂时恢复了一段时间的平静。

不过,别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如果段祺瑞和黎元洪、冯国璋他们是演员的话,在这部民国大片播放的中间,他们一定会悄悄跟你说:别走开,广告之后更精彩!

参战,不参战?这是个问题l

就在中国政局刚因府院之争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欧洲爆发了大战,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类推荐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张居正大传

    张居正大传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恶魔下场

    恶魔下场

    本书分为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流落维也纳街头的三流画家、摒弃俸禄投身政治的高级掮客、年少轻狂多次被驱逐出境、武士道造就的狂人军官等。
  • 张学良身影集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张学良将军的世纪人生。全书在颂扬张学良将军丰功伟绩的同时,对其坎坷、曲折而又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生、家庭生活、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与祖国大陆亲人朋友的交往、长寿原因、定居夏威夷原因、未回大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均有详尽的阐述。
热门推荐
  • 古神纪元

    古神纪元

    混沌血脉,妖狐传承,剑帝认可,恶神镇压!当这些都集中于一人身上。这凌霄位面又将掀起怎样强大波澜!当成为最强者言浩又怎样突破桎梏,破虚飞升!“既然这天抹我命格,我便覆灭了这一方天地!”“大道三千楼中停,诛天灭地任我行!”!!!!!(既然想要写书,就从未想过停止。)
  • 法天衍地

    法天衍地

    诸圣自混沌诞生,开天辟地,衍化法理。自洪荒后,诸圣寂灭,万千生灵,欲求天地妙法,证得圣人之道。洛尘身为小家小户子弟,凭借废弃玄胎,开启了圣人之路。
  • 我当蛊师那些年

    我当蛊师那些年

    晋中地区有个名叫“乱水村”的偏远山村,我跟着女友回家见丈母娘被骗到了这里。这个村子里只有女人,处处透着怪异,可惜那时贪图美色的我没能及时逃出去,被迫踏上了一条诡事连连的惊悚之旅。
  • 伪猫游

    伪猫游

    因为一枚玉坠导致本是一个正常学生的苗衡不仅白天人身夜晚猫身,还因此入了妖道。入了妖道的苗衡无奈道:“我只想泡个软妹,休闲一生,为啥那些异能者御符师都要找我麻烦”且看身不由己的苗衡如何玩转都市传奇
  • 夺影师

    夺影师

    你相信人的影子会说话吗?你相信灵魂吗?每天大街上都会走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行色匆匆,身怀异能。但是有一种人,他们隐藏在最黑暗的角落,走在最繁华的街头,只为了一件事情——掠夺人的影子。而这种人,被称为夺影师。
  • EXO之灵眼

    EXO之灵眼

    青春是一场盛宴,背负的越多,被伤的就越多。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 妖镜

    妖镜

    大道千夜,一念成妖,何为仙?不过镜花水月。
  • 汉魏传奇

    汉魏传奇

    公元183年,黄巾之乱前夕。渑池纵火,英雄少年。······栖凤楼上,力挽狂澜。南下江东,北上击胡。······多年之后,长江之畔,杨林对曹操叹道:“孟德,后会无期了,不要再找我了。”曹操见他挥一挥衣袖,渐行渐远,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一段传奇······A签了,感谢支持汉魏传奇的读者、编辑和所有人,我会继续努力把书写好。请大家多多支持,收藏,推荐,评价。书名:《汉魏传奇》书号:2840460
  • 记之北有南

    记之北有南

    因为喜欢你,我才会老是粘着你因为喜欢你,我才会忍心欺负你因为喜欢你,我才会偷偷看着你因为喜欢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花季的少年少女,懵懂的青春痴恋因为有让我魂牵梦索的你,才会有今天的我啊记之北有南,我心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