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1800000039

第39章 读书(1)

。林纾幼时家贫,嗜书如命,无钱买书,只好向人借抄。为督促自己一心读书,林曾画一具棺材,贴于墙上,并题字云:“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苦读多年,终成一代古文翻译大家。

蔡元培说:“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他将自己读书的不得法归结为两点:一是不能专心,二是不能动笔。因此,他说:“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动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黄侃读书必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白天不管如何劳累,晚上照常坚持鸡鸣始就寝,从不因人事、贫困或疾病而改变。有时朋友来访,与之纵谈至深夜,客人走后,黄仍要坐在灯下校读,读毕才就寝。1913年,黄旅居上海时,异常穷困。除夕之夜,街上爆竹之声通宵达旦,而他却独坐室内,精心研读,不知困倦,直到晚年临终前,仍一面吐血,一面坚持将《唐文粹补遗》圈点批校完。

黄侃论读书日:“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又云:“读天下书,至死不能遍,择其要而已矣。”“读书贵专不贵博,未毕一书,不阅他书。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须有相当成就;否则,性懦者流为颓废,强梁者化为妄诞。用功之法,每人至少应圈点书籍五部。”黄侃曾言,读书前“要如一字不识人”,方能读书。又言读书人不能“杀书头”,意谓看书只看开头便罢。黄每读一书,不仅从头读至尾,而且要标点并加批注。

黄侃为学生开列的国学书目是:《二十五史》、《十三经》、《大戴礼记》、《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庄子》、《荀子》、《文选》、《文心雕龙》、《说文解字》、《广韵》。

熊十力曾经给张中行写了一个关于读书的座右铭:“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有一次,徐复观拜谒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叫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过了些时候,徐再去时,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熊问:“有什么心得?”徐接着说了他许多不同意王船山的地方,熊未听完便怒声斥骂说:“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什么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邓之诚常对学生说:“做学问要老老实实,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要熟读几本最基本的书,每读一本,要从头到尾地读,不要半途而废;读完一本,再读第二本。先求懂,再求记。不但要写读书心得,更要写下不懂和疑难的问题,以便随时向师友请教。”钱穆说,读书应先定旨趣,“旨趣未立,且莫谈方法门径书籍选材以及其他等等。”而读书旨趣,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为自己谋职业,寻出路,求身家温饱,乃至近而鬻名声,攫权位,皆从个人私利的立场出发”;“一是纯粹从一种求知的兴趣和热忱而读书”。这两种旨趣,有时虽然未尝不可相通,但到底还有绝大的不同。

20世纪40年代后期,钱穆给他的研究生曾开列文史书目举要,荐书24种:《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小戴礼》、《论语》、《孟子》、《墨子》、《庄子》、《老子》、《苟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楚辞》、《文选》、《陶渊明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苏东坡集》、《古文辞类纂》、《说文解字》、《近思录》。

01978年,钱穆在一次文化讲座中提出:有七部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人的总纲,也是中国人必读之书,它们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朱熹的《近思录》、王阳明的《传习录》。

朱谦之终生以读书著书为乐。

从入小学起,每日清晨五时必起床。每天有读书写作计划,事不毕不成眠。就学北大时,终日埋头图书馆,饱览群书。

当时的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曾对人说:“北大图书馆的书,被朱谦之看过三分之二了,再过一个月,将被他看完,他若再来借书,用什么方法应付呢?”一时传为佳话。

鲁迅说:“嗜好地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是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地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鲁迅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鲁迅说他自小就养成“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到得现在,还是如此,不用心,不费力,往往在作文或看非看不可的书籍之后,觉得疲劳的时候,也拿这玩意来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的确能够恢复疲劳。”所以他建议读书人:“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倘有机会遇见,不要皱起眉头,显示憎厌之状,也可以翻一翻;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用一样的办法……这也有一点危险,也就是怕被它诱过去。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1923年,胡适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根据《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拟定《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认为欲了解国学,必须读三十九种书:《书目答问》、《中国人名大辞典》、《九种记事本朱》、《中国哲学史大纲》、《老子》、《四书》、《墨子闲诂》、《苟子集注》、《韩非子》、《淮南鸿烈集解》、《周礼》、《论衡》、《佛遗教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坛经》、《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王临川集》、《朱子年谱》、《王文成公全书》、《清代学术概论》、《章实斋年谱》、《崔东壁遗书》、《新学伪经考》、《诗集传》、《左传》、《文选》、《乐府诗集》、《全唐诗》、《宋诗钞》、《宋六十家词》、《元曲选一百种》、《宋元戏曲史》、《缀白裘》、《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的序言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徐志摩论古今读书之不同说:“从前的书是手印手装手订的,出书不容易,得书不容易,看书人也就不肯随便看过;现在不同了,书也是机器造的,一分钟可以印几千,一年出的书可以拿万来计数,还只嫌出版界迟钝,著作界沉闷呐!这来您看我们念书的人可不着了大忙?眼睛还只是一双,脑筋还只是一副,同时这世界加快了几十倍,事情加多了几十倍,我们除了‘混’还有什么办法!”徐志摩不主张给年轻人开列书目,他说:“婚姻是大事,读书也是大事情。要我充老前辈定下一大幅体面的书目单吩咐后辈去念,我就怕年轻人回头骂我不该做成了筋斗叫他去栽。介绍——谈何容易!介绍一个朋友,介绍一部书,介绍一件喜事——一样的负责任,一样的不容易讨好;比较起来做媒老爷的责任还算是顶轻的。老太爷替你订了亲要你结婚你不愿意;不错,难道前辈替你定下了书你就愿意看了吗?”林语堂说,自由的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孤陋,不偏执。”林语堂说:“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绝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林语堂说:“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又、r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

一人书本摆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r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r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梁实秋论读书之乐云:“古圣先贤,成群的名世的作家,一年四季的排起队来立在书架上面等候你来点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行吟泽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饭颗山头的李白、杜甫也会连袂而来;想看外国戏,环球剧院的拿手好戏都随时承接堂会;亚里士多德可以把他逍遥廊下的讲词对你重述一遍。这真是读书乐。”梁实秋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有八本:《水浒传》、《胡适文存》、白璧德的《卢梭与浪漫主义》、叔本华的《隽语与箴言》、斯陶达的《对文明的反叛》、惠能的《六祖坛经》、卡赖尔的《英雄与英雄崇拜》以及玛克斯·奥瑞利斯的《沉思录》。

同类推荐
  •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文章不算多,由五大块组成:一、五泉新月初照人。二、塞上江南踏歌行。三、屐齿苍苔喜留痕。四、碧水蓝天鲜荔红。五、花枝招展岭南春。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具有可读性,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我国工业化强国打基础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反映。坦言之,它也是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豪迈的事业,豪迈的人”的风风雨雨的建设里程中心灵历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祖国建设者的一员,这些文章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作者内心“潮汐”的真实流露和表述。
  • 读懂爱

    读懂爱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在书中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她认出了风暴

    她认出了风暴

    本书讲述了萧红从儿时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萧红短暂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萧红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萧红的一些进步青年好友状况。萧红在困境之中仍坚持不懈地创作,克服经济困难和身体上的疾病,最终留下了传世名作。其对文学创作执着的精神令后人敬仰,而她的个人遭际又令人唏嘘不已。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热门推荐
  • 异世军师

    异世军师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冷血杀手。爱人背叛,一代天骄葬身火海。当她再次睁眼,重生古代,雪山上,再次执剑,冷眼看天下。
  • 魔瞳

    魔瞳

    天目,可引九天之雷,破天地之痕;魔瞳,可摄九幽之魂,引万世之劫。少年龙翔宇自幼跟随天门派赤松老人修习武术,却被逼远走美国。打黑拳,做杀手,最后建立“天罚”帮,一统落杉机黑道。建立全世界最大的杀手集团“天杀”。龙翔宇凭借天目魔瞳强悍异能,灭教会,收服血族,杀尽樱花异能组。一门一庄、两族三派、八大世家,异能武术纵横中华!这里有西门吹雪的雪花纷飞,有叶孤城的天外飞仙,有李寻欢的小李飞刀,有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有神雕大侠的独孤剑决。各式强悍武学终极PK,恩怨情仇,难忘江湖!
  • 嫁做锦衣妇

    嫁做锦衣妇

    落魄官家女VS傲娇锦衣男本以为萍水相逢,却不料暗生情愫。官家女:我想要忠厚一忠犬。锦衣男:……汪。
  • 雪彦缘

    雪彦缘

    现世的身去圆前身古代的缘,这是一个现代女尹千雪受古人尹千雪之托去古代,代替其生活,去寻找幸福的故事
  • 再生

    再生

    你相信这世上有再生的人吗?他们能够清楚的记得去世之前的事情。能够清楚说出他们之前的住处,之前的亲人,朋友。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再生人”现象,是有个例的。当然,也有群体现象出现。比如我国的湖南省侗族自治县的坪阳乡。就有一百多个再生人。国内外的媒体也曾报道过不少这样的事情。目前,科学对这一现象还没有很好的解释。算是一个未解之谜了。你一定以为我是要讲一个穿越或者重生的故事。然而,并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告诉你,我的真实经历!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有了面包就要爱

    有了面包就要爱

    一个现代职场的小白领,为了摆脱贫困窘迫的生活而奋斗。有辛酸,也有甜蜜。她或许像你,也像我,也或许,她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她真得就在我们身边……
  • 剑舞昆仑

    剑舞昆仑

    一个在现实当中疾病缠身的废人,却在网游当中铸就了一个传奇。整个网游世界,都记住了一个叫罗白的剑客,是他如同彗星一般出现,让被版本抛弃的的剑客职业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然而,打败了排行第一的高手之后,罗白却遗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幸运的是,他重生了,他穿越到了与网游世界十分相似的异界。然而不幸的是,这一世他仍旧被怪病缠身,如果修炼,很有可能速死,也可能经脉尽毁,他修炼的职业,仍旧被认为是废物。但上天既然给了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定要凭着这一柄剑,再一次站到世界的巅峰,以我剑舞,再斩昆仑!
  • 遗弃的法师手札

    遗弃的法师手札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思想有梦想的魔法师,生逢乱世,如何在混乱的环境下生存?爷爷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留下一本奇怪的法师手札?神庙,兽人,精灵,矮人,海王族各种族之间隐藏着一件什么样的秘密?魔世界的阴谋又是什么?乔纳斯说:这些关我什么事啊,我只想和我的水水一起玩玩山游游水,看看日出日落就行了。
  • 神之放逐者

    神之放逐者

    创世之初,太古时代,人神共居大地,直到两个少年的羁绊,引出了神族与人族宿命的决战。战纹和羽本是一对无忧无虑的神族兄弟,却因神族皇室的身份,被迫卷入神皇之位的争夺战中,羽凭借智谋,辅佐哥哥战纹成为神皇太子之后,也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被自己真实身份和使命所困扰的羽,选择自我放逐,而战纹成为新一代神皇。十几年后,羽重现皇都,昔日肝胆相照的兄弟,终于走上了那条注定你死我活的战斗中。而那时,魔族崛起,浩劫即将席卷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