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2000000016

第16章 1930-1939年被腰斩的黄金年代(5)

相比而言,虽然规模要小得多,孤岛电影也同样达到了这样的成就,它最大的成功,同样在于在保证了市场成功的同时,还摄制出一批具有进步意义,甚至可能在电影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优秀影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柯灵的《乱世风光》。可以说,在相当的程度上,商业化不仅没有使孤岛电影沦为完全的盈利工具,反而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发展带来了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孤岛电影的繁荣给当代的电影界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

1937-1938年内地影人南下香港

从“孤岛”驶向“自由港"于轰轰烈烈的上海电影之外,中国还有另一个城市也在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的电影并未像上海电影那样引入关注,直到1937年。这个城市就是香港。目军占领上海后,一批电影人从上海来到了香港,第二年,又有一批电影人从战时“陪都”重庆南下。这些内地来客和香港本土影人一起将香港打造成了一个堪与当时的上海比肩的电影城市。

说着两种语言的电影对比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那几年里香港这个“岛”与上海租界那个“岛”之间的异同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两地都是处于外敌包围之中而勉力支撑的弹丸自由之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至少在产量上,两地的电影业都达到了自己历史上的最高峰。香港的特点是,那时它的电影有着强烈的两面性,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走着两条不同的路线。

香港电影产业的出现也许可以从1923年黎民伟兄弟公开募股建立“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算起,这是香港第一家由港人成立的有规模的电影制片公司。1924年,“民新”开拍了香港第一部剧情长片《胭脂》,公映后大受欢迎。然而电影在港岛刚刚上路,就碰上了1925年的大罢工,当时的60多万人口中有25万人卷入了这次罢工,包括电影放映在内所有的娱乐活动全部中止,很多电影公司倒闭,民新公司也因之迁往上海。

一觉醒来就到了1930年,黎民伟之兄黎北海成立“香港影片公司”,拍摄了香港片的第一部大制作《左慈戏曹》,再往后,“联华”、“天一”等大公司纷纷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港片走向繁荣。期间必须要提到的是“天一”公司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推出的影片《白金龙》,今天大部分内地人听不懂原版港片都要拜此片所赐——这部《白金龙》是影史上第一部粤语发音的电影,且轰动了整个东南亚。自此之后,香港粤语片的拍摄蔚然成风,主导了上世纪30年代的香港影坛。这个局面到了1937年有了变化。首先是当时内地政府在“统一国语”的口号下.严禁华南电影界拍摄粤语片,不过时局纷乱,禁令鞭长莫及。直到日军占领上海,一批内地电影人南下香港,国语片才开始在香港影坛占据一席之地,这种双语并存的体制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结束。

香港的第一部国语电影是1938年上海新华公司在港拍摄的《貂蝉》,但真正有影响的国语片则是一年后蔡楚生导演的《孤岛天堂》。《孤岛天堂》讲的是上海租界里的故事,一群爱国者在一个舞女的帮助下暗杀汉奸,这种直接表现“抗日”电影在当时的上海租界已经被禁止拍摄,由此可见,同是“孤岛”,电影人在香港获得的自由要比在上海的多。

然而当时的香港影界显然并没有足够地利用这难得的自由,尤其是从事粤语片制作的本地影人,尽管也有《最后关头》、《前进曲》等多部“抗战”电影问世,但这些电影的票房一般,于是从1939年起,香港粤语片又回到了它固有的商业轨道,在发掘民间故事的名义下,拍摄了《狐狸精》、《扫把精》、《食人太太》、《古坟冤魂》等大量低劣的神怪电影。

不过和上海孤岛电影不自觉地在商业潮流中获取高潮相比,香港还是有一批自觉的电影人,他们发起了一场“电影清洁运动”,降低了粗制滥造影片的出品数量。

香港和上海两处“孤岛”电影最大的不同出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之后,上海的电影业笙歌依旧,而香港的电影人则没有同日人合作,停止了拍片活动。

1938年“中制”与抗战电影

战火交织中的板块漂移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中国的电影制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上海这个“东方好莱坞”。随着战火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影人离开上海,加入抗日救亡的队伍,中国的电影版图出现了一轮新的分化组合,形成了国统区、沦陷区、根据地、上海租界区及香港这四个板块。在国统区内,以中国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官办”影业主导了电影制作,这是之前的中国电影史所没有的。

那个年代的主旋律好莱坞2004年暑期大片《后天》在全球同步上映后,便有人指出这样的电影属于美国的主旋律。其实,如果能把“主旋律”的定义看得广些的话,这样的理解并不难解释,人类文明在面对相似情况时总会做出共通的反应,传递出相同或相近的理念与精神。这里提到的相似情况,就比如灾难或者战争,而共通的反应与精神则是团结、爱国、奋不顾身……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半个多世纪以前。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京卢沟桥地区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军民予以反击,从此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在随后的几个月间,上海、太原、南京等大城市相继失陷,虽然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而此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的萤心却集中在武汉。

到1938年初,除了留守“孤岛”上海的一部分电影人外,大多数在上海电影的骨干分子都已撤离到武汉,成为文艺界抗战宣传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1938年1月29日,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宣告成立,在这一协会中既有夏衍、田汉、阳翰笙等共产党电影工作者,又有蔡楚生、洪深、袁牧之、沈西苓、史东山、应云卫、孙瑜、赵丹等上海电影界的精英,也有罗明佑、邵醉翁等电影界的经营巨子,还有多位当时国民党政府中的文化要员。在成立大会上,电影界抗战协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表示“我们得坚强地团结起来,用同一的意志趋向同一的战斗目标”、“我们要将每一个电影从业人员锻炼成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勇敢的斗士,将自己献给祖国,将自己的工作献给神圣的抗战。”抗战协会的成立不仅明确了当时电影界一致的斗争态度,也为此后几年的抗战电影提供了政治基础以及明确的创作方向。由于大批电影人的迁移,原本设在武汉的“汉口摄影场”扩充改建为中国电影制片厂,这里也成为了当时中国抗战电影拍摄制作最重要的一个基地。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代里,“中制”扛起电影界的抗争大旗,仅在武汉沦陷以前,就创作出三部故事片、五十余部纪录片、新闻片和卡通歌集片,无论数量、类型还是影片质量,都可谓成绩斐然,唱响了危难时期的银幕“主旋律”。

1938年9月底,武汉方面战事吃紧,“中制”全体人员、设施迁移到了后方的重庆。在日军战机的不断骚扰下,“中制”的工作人员在非常艰苦与危险的情况重新建设片场,并坚持进行拍摄建设,这也许正是那个年代抗战影片让人感觉可亲可敬的真正原因。从l939年到1940年期间,“中制”达到一个创作的高峰时期,在众多的抗战题材影片中,有正面描写长沙会战民族各阶层反应的《胜利进行曲》(导演史东山),有反映农民积极支援抗战的《好丈夫》(导演史东山),有由日本战俘集体出演自身经历的《东亚之光》(导演何非光),有刻画敌伪特务经历思想转变的《火的洗礼》(导演孙瑜),有以抗敌宣传队工作为题材的《青年中国》(导演苏怡),还有描写少数民族同胞一致抗日的《塞上风云》(导演应云卫)……不要以为这些影片都是口号式的作品,其中多数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剧情也并非简单化的敌我矛盾,角色更不是脸谱一样的“高大全”英雄。就以《塞上风云》为例,影片的前半部分表现得更像是蒙、汉两族男女之间的恋情与误解,而经历过种种遭遇后才转向了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同仇敌忾,如此处理不仅让人信服,更叫人感觉赏心悦目。

也许,那个年代的主旋律,还存有上海商业电影的灵动与智慧,当然还有全体创作者在经历民族苦难的真诚感受。

1939-1940年《东亚之光》

日本战俘与中国电影传奇

重庆时期,有众多的导演以拍摄抗战电影而闻名,如史东山、袁丛美等,而何非光可能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与大部分同时代导演相比.这位出生于台湾的导演的人生经历实在太过曲折。何非光于1940年执导的电影《东亚之光》也是他的传奇中浓重的一笔。此片的主要演员全部都由日本战俘出演,是当年的一大新闻事件。

不知所踪的电影旅程1949年无疑是一个转折点,许多人旧有的生活戛然而止,新的生活在惶惑中刚刚开始。何非光是这些人中的一个。1949年以前他是名导,l949年以后他从影坛完全消失了。人们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内地和台湾两边都有他“死了”的传闻。而实际上他参加了解放军,后来又去了抗美援朝战场,一直平静地活到了1997年,以84岁高龄在上海去世。

被埋没了的何非光的一生其实是相当传奇的一生,这种传奇甚至渗透到了他拍摄电影的过程之中。何非光的编导生涯几乎都与抗日有关,从《保家乡》、《东亚之光》到《气壮山河》、《血溅樱花》,他是当年拍摄抗战电影最多的中国导演之一。导演处女作《保家乡》写的是沦陷区军民的抗敌斗争,有大量镜头是关于日本侵略者残杀中国老百姓的。而在重庆拍摄时,一个演群众角色的士兵不小心玩枪走火打死了一个人,结果自己也被枪毙。

何非光拍的最有名的电影是l940年的《东亚之光》,这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片长30分钟,最大的特色是片中日本俘虏都是由真正的日本俘虏扮演的。影片主要内容是讲日本战俘的遭遇和觉醒,让战俘接受记者采访,反省侵略战争,在影片结尾,觉悟了的战俘参加了对敌宣传工作。

在《东亚之光》中有一个很有特色的长镜头被人称道,导演由横向推移转为纵向推移,拍的是俘虏宿舍内景,把宽敞的设有一排排整洁床位的宿舍以及活动于其中的战俘的身影都展示在观众面前,视觉效果非常好。何非光后来解释这样处理的原因:“当时很多人,尤其是国际上.不相信中国会俘虏这么多日本兵;日本舆论也说是中国的夸大宣传。所以我要拍一个完整的全景,来证明它的真实性。”“真实性”正是这部影片的优点,重庆“博爱村”战俘收容所的实景拍摄、日本战俘的现身说法都使这部影片很有说服力,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在何非光拍于抗战后期的《气壮山河》和《血溅樱花》里,宣传了很多蒋介石的领袖地位。抗日战争结束后,自1946年到1948年他导演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等5部电影,可以说正处于创造力旺盛期。他为什么放弃电影选择参加解放军?他的心路历程究竟是怎样的?没有任何资料提供给我们答案。何非光只留给我们一些浮光掠影的材料,这些材料基本没有深入过他的内心。

他没有拍成最后一部电影何非光是一个心态很开放的人,也很善良,并且他还是一个非常爱电影的人。在上世纪30年代拍完《昏狂》一片之后因揭露日本行径被日本人抓住并遣回台湾,后来在姐姐的帮助下再一次到日本留学,又再一次回到上海,这好像一个奇异的三角形,他辗转在这三者间。

何非光在抗战时拍了很多电影,是在那个时期拍片最多的导演,他的电影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题材十分广泛。因为儿时在台湾时,对于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深有感触,当战火蔓延到上海时,更是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从《保家乡》到《东亚之光》,他把心血全部花在了拍抗战电影上,也做了非常之多的尝试,比如《东亚之光》拍摄真正的日本战俘,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这种尝试应该说在中国电影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后来他还拍摄了许多不同题材的影片。

上海解放后,何非光似乎“消失”了,其实他是参加了解放军。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之所以没有回到电影界,是因为他被冠以“反革命”的罪名赶出了电影界。1958年,他被拘留了8个月,在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被抓的罪状有两条,一是拍摄反动电影,二是在重庆参加了国民党。

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痛苦地背着这些罪名,他没有工作,靠的是夫人部队复员的复员费维持生计。直到1979年,他提出上诉才最终被平反昭雪。后来,何非光就一直在上海文史资料馆做馆员,主要做资料统计工作。一直深居简出,很少讲话。

其实他的电影梦一刻也没有停,在1997年去世之前,他曾说,自己很想拍一部反映海外华人的影片,类似中国移民发展史的电影.不过这最终也只能成为他未了的心愿。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渔光曲》

渔光点点,闪耀红都

同类推荐
  •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植物资源的概念、分类系统、基本特性、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重点论述了4大类25个亚类植物资源,较详尽地介绍了这些资源植物的形态、生境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用途、采收与加工方法,同时介绍了其近缘科属中的资源植物和其他重要种类。
  •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自地球出现生物以来,经历了约30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如今地球上大约有500~1000万种生物。物种灭绝本是生物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物种灭绝和物种形成的速率也是平衡的。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兴起以后,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其中仅高等植物每年大约灭绝200种左右。
  • 魅力教师的修炼

    魅力教师的修炼

    本书综合了教师的形象魅力、道德魅力、教学魅力、语言魅力、社交魅力、管理魅力,从而弥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在论述与事例中使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魅力的重要性,使读者在教师生涯中的魅力达到极致。
  • 飞扬: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小说卷)

    飞扬: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小说卷)

    《飞扬: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小说卷》精筛选了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获奖作家的经典小说,丰富的话题,强有力的表达,精彩的内容,给读者带来超震撼的文字体验。这些人气青春文学作家,均是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他们个性独立、思想前卫,在作品中全面展现了新一代青少年在应有的自由风格。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他们深厚的文字积淀和超高的写作技巧,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本书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领导课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领导课

    在本书中,卡普兰提供了一种简洁明了而引人入胜的领导力框架,以帮助管理者改进领导效果。这个领导力框架由一系列关键问题搭建,包括愿景和要务、时间管理和工作授权等七个方面,领导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深入思考自己的工作,从而成功领导你的团队,掌控自己的职场命运。
热门推荐
  •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本书集结了大量优秀、感人的故事篇章。故事多以小见大,大都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事情,用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故事能够带给人们正能量,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在简单阅读的同时能够收获知识,在大家喜欢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 有效沟通(大全集)

    有效沟通(大全集)

    生活中有时会充斥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人性的弱点把美好误为丑恶,把善意误为恶意,把真诚误为虚伪,把正确误为错误,把鲜花误为毒草……都会给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蒙上一层阴影,制造一种难堪甚至痛苦。所有这一切的不和谐,最需要的就是沟通。沟通让世界更加和谐,让人性更加美好。《有效沟通大全集(超值金版)》为大家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指导,帮助读者在增强沟通能力的时候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
  • 梦环天

    梦环天

    环天,钧天也。乃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仙界。明朝时,出生于城里首富家庭中的一个少年,名叫朱江。在他十七岁那年,在山上做了一个仙梦,迷上了修仙。后来朱家遭人陷害而家破人亡,朱江与妹妹逃离后失散。刚踏入江湖的朱江,与一女子恩仇纠葛后,抛开儿女私情,杀了仇人,得以报仇雪恨。后来遇到了张清风,朱江做了他的徒弟,张清风授法给朱江后就仙逝了,他临走之前对朱江托付了斩妖除魔的重担。后来朱江练成了金光剑法的最高境界,要去降魔。当他用剑要斩毁浑天教主的真身时,宝剑顿时断成两节,以失败告终。朱江在梦中得到了仙人的指引,到千里之外的雪山之巅寻得轩辕剑,用轩辕剑成功的斩毁了浑天教主的真身,然后就去蓬莱山修炼了。
  • 刀无题

    刀无题

    武器,是工具,是伙伴,还是当初拾起它的一瞬间所感受到的前世羁绊。少年少女们拾起散落在人间的兵器,走上了漫长的征途。
  • 另一半是外星人

    另一半是外星人

    这是一个地球老婆受不了外星老公的死脑筋,一心想离婚却被法院拒绝受理的囧囧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
  • 战到巅峰

    战到巅峰

    天才和废物成为一对父子,父亲因为拯救家族牺牲,儿子却因为垃圾资质受尽屈辱。命运为何如此不公,看废物如何凭借垃圾资质改了这命,逆了这天,战到巅峰!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帝道屠仙

    帝道屠仙

    九颗陨石,创造一代帝器,斩荒古,动乾坤,破昆仑,摄混沌。问天地谁主沉浮,斩乾坤一剑惊魂。一个少年,身怀无上帝胎,却逆天而行,被天道封印。谁才能解开这天地的禁制?又有谁能踏碎这乾坤谬论?从名不见经传的宗门走出,这个时代的变换,会不会因他改变?这万载不变的规条,又能否因为他而改写?故事从此开始……交流群:262123711验证填写“帝道”
  • 雄霸九州

    雄霸九州

    盘古开天辟地,天下共分九州四野,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此为九州,东海、南疆、西漠、北荒,此为四野。自古以来,群雄逐鹿,征战不息,大小势力星罗密布,盘踞九州各处,而在金字塔的顶端,却有四帝七皇,他们如帝皇般君临九州大地,距离雄霸九州,成为千古一帝,仅有一步之遥。天帝张角、枭帝曹操、仁帝刘备、霸帝孙策,此为四帝,南蛮皇蚩尤、混世魔董卓、无双皇吕布、妖皇司马懿、武圣关帝、袁氏一族、项氏一族,此为七皇。少年刘弑,性莽勇,以长子长孙之名继任枭雄刘璋遗下的庞大势力,却遭叔刘阐篡位,被禁地宫,然天纵奇缘,吞下上古凶兽饕餮之果,从此海阔天空,踏出热血九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