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2500000001

第1章 总序换个角度看大师

如何看待同时代最有成就与地位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大师或大家,关系到传统价值观与现实评价体系。

中国现在有没有大师?谁可以被称为大师?近些年来,总是不断有人就此争议不休,肯定论者大都是名家大家的学生或朋友,极尽鼓吹赞扬之能事,动辄就“高山仰止”;而否定论者大都是没机会被称为大师的,同时对被捧为大师的大大不以为然,其观点大都不外乎说中国现在无大师,谁都没资格被称为大师。其实,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大师是对一个行业、一个专业的出类拔萃者的美誉,理论上讲,有两个层面的定义,一是纵向的,也就是从古至今同专业领域最杰出者;二是横向的,也就是和同时代的同行相比,成果最多地位最高者。此外,在口语中,“大师”还是文化艺术专业晚辈后学对专业有成的长者的尊称。换句话说,当今之世,大师说有就有、说无亦无。即使是对真正的大师,也不必过分迷信膜拜,张之洞说得好:“大家者,气体较大,所造较深,所能较多耳。若谓大家兼有古今之长,此目未见众集之谬说也。”(《书目答问二种》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01页)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有保留地欣赏、学习、研究、继承。

我在自己主编的报刊上长期开设“大师访谈录”专栏,还出过《大师谈艺录》两巨册图书,不言而喻,是主张“有大师论者”。不过,我清醒地知道,由于上个世纪从晚清到民国军阀混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运动连连,中国的文化人知识分子几乎无人幸免,我曾总结出一个“20/20理论”,也就是在1949年未满20岁与在1976年已满20岁的,准确地说是1929年至1956年期间出生的中国人,在文化学术知识修养上程度不同地普遍先天营养不良,是受灾的一代,是毁掉的一代,因为从“反右”到“文革”的20年知识劫难,没有谁能做到置身局外、谁要说“举世皆醉我独醒”能够始终读书、学习、研究、写作,未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干扰,那是诳人的谎言,20年不读书、不学习足以废掉第一流的天才,而1929年以前出生的到今天最年轻也80岁左右了,垂垂老矣,1956年以后出生的最大也才50岁出头,对文化艺术专业来说,还有些小(何况还要扣除1966年到1976年10年时间)。所以,在今天文化艺术界要找到真正能做出前无古人、天下无双的成就而被公认为大师者,实在不合理的奢望。被荒废了的十几年,是无法弥补的缺陷。在最严格意义上来衡量,21世纪的中国文化艺术确乎是没有大师的。然而,世间万物都是比较而言的。即使是在文化最萧条的时期,也会有与众人相比更有学问、更有才华的人。

大师的价值不仅在于著作与成就多么高,而在于让从事同样学习与研究、创作的人们有效法、景仰的榜样。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大师的存在就是努力进取的动力,追求卓越能使人生更加充实、更美满、更幸福。从人类文化的传承角度,大师担负着引导时代的使命。因此大师是文化艺术的希望,没有大师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

在文博书画领域,启功、黄苗子、王世襄、许鸿宾等可谓有口皆碑的大名家,称他们为大师,应当是名符其实的。作为后学,我有幸逐一登堂入室多所请益,这种机会相当难得,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不可复制的。现在把我与诸位大师的谈话记录整理成册,附以专题研究或纪念文章,相信对文物、博物、书画有兴趣的读者能在史料、观点或治学方法上有所助益。限于个人才疏学浅,尽管我无一例外地遍读其著作,但还是对诸位大师的成果与建树所知所见极为有限,因此,文中定有差误。用个比喻,这套丛书就相当于是一个学生的听课与请教名师的笔记或作业,笔记与作业都不可能与老师所讲授的一毫不差,无庸置疑,精华是老师的,差误是学生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而西谚有云“所有比喻都是跛脚的。”(我亲耳听到一位20/20的前辈领导在会议上一字一顿地说成了“所有比喻都是蹩脚的”。)有必要说明的是,总体而言此书与其他同类题材图书有所不同的是作者的独立的立场。我至今不曾拜任何一位文博书画名家为师,因此,在与大师们的访谈中,也始终保持着相对更为客观、理智的心态,我研究大师、敬重大师、欣赏大师、学习大师,但是并没拜倒在哪位大师脚下,更不以哪位大师的学生或门生、弟子自居,在与大师来往以及整理写作的过程中,我非常清醒地自我定位在一个访问者、一个客人、一个同行的角色上。我一直认为,作为受过系统现代教育的学者与研究者,在与名家泰斗进行比较严肃与正式的讨论时(这些访谈往往是在闲聊、说笑一样的气氛中包含很严肃与正式的话题),平等的意识与正视(而非仰视)的角度更符合学术精神、更有益于知识的交流与问题的探讨。我对大师的兴趣完全是学术与艺术方面的,其余一无所求,所谓无欲则刚,既无心在名位上攀附,也无意在利益上揩油借光,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得到如此多的权威名家的认真郑重的接待,答疑解惑,传经授道,成为接受过同时代最有名望的大师们指教的幸运儿。

因此,我所写的也就是我自己真正所想写的的话,既不是为人代言,也不会阿谀奉承、曲学阿世,赞美或批评都出于同样的立场,也即为了自己更为了读者而提问、求知、思考、判断。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大师谈艺录》一、二卷出版后,对书中所介绍的二十几位书画界大家、名家,我只在机会方便时分别当面赠给了阳太阳、启功、黄苗子、秦岭云、王世襄、袁运甫等有数的几位以样书,其余的前辈我甚至没有打一句招呼,这不是我不懂礼貌,而是因为老先生年事已高,我不愿意轻易打扰,更不想献功讨好。因为我写的书不是为大师树碑立传、包装炒作,而是为公众负责任地介绍大师。只要读者接受并喜欢我的书,就可以了,说到底,我是为读者而写,不是为大师而写。

值得指出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文博书画大师多享高寿,我在《大师谈艺录》里多次对此有所议论,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修身养性,而文物收藏与书画研究创作,都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保健。俗语有云“人见稀罕物,必定寿限长”(《武松传》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文物古董书画都是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与才能的精华,能够多多观赏、多多接触,必然会得到美的滋养与熏陶,而这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化社会环境中,是极为难得的纯净享受。作者的最大愿望是这套丛书能给读者增添一些轻松与快乐。

李潇潇编辑对这套书非常重视,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对书名也特别认真地进行推敲,在博客上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定为现名,意思有两层,一是大师说,也即访谈录;二是说大师,也即评论、研究大师的文章,二者合一,简省中间一字,便为(《黄苗子说黄苗子》等等。在付印前发现坊间已有类似书名,不过,都是自说自话性质,与拙著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也便不再另择书名。

这套小书,是2007年4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确定下来的选题,本来拟在年内推出,结果中间又临时加项出版了我的《媒介市场创意策划实务》和《把脉中国传媒》两本书,于是竟延迟了一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不过,正是因为延迟的这一年,我又收集阅读了大量图书资料,对每位大师的作品有了更多的研究与思考,所以,比原计划的篇幅与分量都有所增益——可以说,这一拖反而是好事。

事实上,迟迟不交稿的另一个主观原因是太看重这套小书,总想精雕细刻打磨润色。

在生活、工作与事业上,我都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也是个能拖的人,用股市术语是个做长线的人,我相信日久见人心、慢工出细活、天道酬勤,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治学著书,都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白居易诗有云“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虫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需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没有足够的时间,便难以检验出真正的价值。而对于书籍的撰写来说,仓促赶出的不容易成为精品杰作。

这套小书虽然远远谈不到是精品杰作,但是我尽了最大努力,而且敢斗胆预言以后肯定还会有再版的机会。这倒不是因为书的质量有多高,而是主题——文博书画会越来越热,而只要有人对这一代中国文博书画感兴趣,就势必愿意阅读以最权威、最有代表性的大师为题材的图书。

无论是学术还是艺术,时间将说明一切。当然,书中一定会有谬误和差错,还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曹鹏

2008年10月30日定稿于昆明挂云居

同类推荐
  •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天罡战气

    异界之天罡战气

    浩瀚大陆,帝国林立,强者如云。没有花哨艳丽的魔法,有的,只是弹指之间湮灭城池,开天辟地的斗气。他被父亲带到了这个世界,却和父亲阴阳相隔,凭借神秘东方世界的古武学,这个世界必定会被他狠狠的踩在脚下。
  • 血蔷薇:黎初北忆

    血蔷薇:黎初北忆

    她,自小无父无母,她决心要变强,终于,成了道上无人不知的血蔷薇;但是,尽管多么厉害又怎样,终究还是难逃背叛,对又怎样?错又怎样?终究逃不过死亡;得知凶手后,她开始了她的报复计划,她说:“当年你们陷害我父母时,可曾有一丝怜悯,现在才后悔了吗?让我放过你们?休想!”命定她和他还是会相见的,只是,是否,还记得他?曾经樱花树下的约定。。。
  • 九霄龙神诀

    九霄龙神诀

    飞仙门最底层的杂役弟子林九霄意外获得龙神传承修炼逆天功法《龙神诀》且看他超越万物众生,睥睨苍穹,做那九霄之主。
  • 妖道经之半山烟雨

    妖道经之半山烟雨

    生与死,仙与妖,本是天道准则,无人可改,但是,若这天道本身有了问题,那这一切,又会怎样?一部似乎无关紧要的秘籍,一条精彩纷呈的成仙大道。
  • 超级神魔幻想

    超级神魔幻想

    宇宙塌陷,所有人类陷入了恶魔之皇魔罗的意念宇宙,于是,生命找到了新的进化之路......当恶魔降临,为了生存,无论英雄或是狗熊,仅是为了守护心的始终坚守的东西,这种信念,将进化为意志力,支撑着人类进化的脚步。进化之路,无论是激情还是热血,绚丽夺目,一曲曲宏大的战歌响起,谱写出了一条浩大的生存之路。无论是星球,星系,星际,宇宙,距离的长短,空间的开阔都无法阻挡进化的脚步。科技只是进化的工具,恶魔的力量成为了人类进化的源泉。
  • 人间诡事

    人间诡事

    这部小说讲述了人间用科学解释不了的诡异事件,胆小者莫入!
  • 《傲世之神》

    《傲世之神》

    “额,祖先大大,我就是废物一个,你确定要选我当继承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回答我,愿不愿意?!”“如果我答应你,我就会获得无与伦比的力量吗?”“当然!到那时,你将继承我的衣钵,你将会是下一任的三神之一:神?傲视!”“好!我答应你!”“合作愉快!”看一个废柴小子,如何逆天成神,傲视天下!
  • 恋爱101个故事

    恋爱101个故事

    恋爱101个故事,教会你如何体会TA对你的爱么么哒吖,类型我个人不太清楚吖,所以随意填了一个~101个故事先从年代开始写起,各国的年代都有写啦,先是古代什么的又到现代,嗯就酱紫哦,这里是岚君,同样也是新人,爱你们哟~
  • 异邦娇阳

    异邦娇阳

    周欣,善良温柔,贤淑持家,却不得不面对丈夫的出轨,心灰意冷之时,又意外遭遇车祸,时空旋转.......异世他邦,谁能以心换心,唯有自强不息.....自尊、自立、自强的女人,更惹人敬佩,让你心怜......
  • 绿野奇谭

    绿野奇谭

    绿野苍苍,大地茫茫,一个个个性迥异的人,仿佛散落在其中的漫天繁星,发散出灿烂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