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8000000019

第19章 辉煌篇章誉中华(5)

这是发生在大约唐高宗成亨初年的某一个夜晚的事情。

显然,船上二人都不识驾船,船在江心溜溜地转了几圈后,开始顺水向下游淌去。

弘忍说,还是让我来划吧,渡你的本来是我啊。

慧能则说,不,弟子迷时,由师父度我,弟子悟时,应该自度。就这样,小船顺风顺水,终于艰难地靠到了江南的岸边。弘忍挥手与弟子作别,并嘱咐说,小心啊,在我未寂之前,千万勿弘此法。慧能说,师父放心,衣钵只是一种信物,而真正的传承,是师父的以心传心。弘忍点头默许。于是,师徒二人就此分别。不久,弘忍示寂,慧能经过一番生与死的磨练,终于在曹溪登坛说法,成为高举弹宗革命大旗的一位法将,人们公认他为禅宗六祖。

说起慧能的接法,其中必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慧能俗姓卢,先世为河北范阳人(今河北涿县),后因父亲吃了官司,被贬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并在此生下了慧能。然而生下不久,父亲病殁,于是慧能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老了,慧能只得以打柴和卖柴以供母子二人的生活所需。

一次,慧能卖柴到一个镇上,在一个客店里听到有人在朗朗诵读,慧能当下就觉得这是一本好书,遂问这是何书,那人说是《金刚经》。慧能爱不能忍,便问此书是从何处得来,那人说,是从湖北黄梅东山寺弘忍大师处得来。弘忍大师正在那里宣讲此经,你若想作佛,可去他那里受听佛法。那是一个作官不如作佛的时代,但凡听说什么地方有高僧说法,便会有一批一批的人舍弃一切,从四面八方前来问佛。慧能说,可惜我家一贫如洗,老母还等我卖柴的钱买米度日。那人听罢十分感动,遂拿出一些钱,让慧能去供养母亲。慧能安顿好母亲,立刻往湖北而去。路过韶州曹溪,又听到一个尼姑在念一部经,慧能问是什么经,尼姑回答说是《大般涅槃经》。慧能说,你有一处念得不对。尼姑不服,说你念念试试。慧能说,我不识字。尼姑怪了,说,你不识字,又怎么知道我念得不对呢?慧能回答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慧能的意思是说,但凡真理,都是一致的,明白人谁都知道,这与文字有什么关系呢?那尼姑对慧能敬佩得了不得,认为他是个奇才。这件事到处传开了.都知道有个不识字的农夫懂得怫经,于是,有座寺庙的住持就把慧能请去了,慧能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然而慧能的心思只在湖北黄梅东山寺,他在这寺庙里住没多久,就继续往湖北黄梅而去,又经过一些日的长途跋涉,慧能终于到达目的地。

五祖弘忍问他,你从什么地方而来,你来这里欲求何物?

慧能回答说,弟子从岭南而来,弟子不求什么,但求作佛。

弘忍故意逗他说,岭南人一般都野蛮得很,如何能作佛呢?

慧能说,人分南北,佛性也分南北吗?岭南人的佛性与和尚的佛性又有什么区别呢?

弘忍知道这个看上去有些粗鄙的岭南农夫是一个可以造就的人物,就像一切有识见的前辈一样,弘忍让慧能去后院的碓房做了一名春米的伙夫。

弘忍一天天老了,像一切佛门大德一样,在他的晚年,他希望能选好自己的接班人。弘忍的门下,有弟子七百,有才能有作为的弟子少说也有几十人。这一天,弘忍让他的所有弟子都作一首偈子,通过偈子看其开悟的程度以作为接班人的备选条件。

这件事在寺里传开了,但是,谁也不敢做什么偈子,大家都知道,神秀大师是弘忍最推崇又是最有学问的弟子,衣钵的传承,非他莫属。然而神秀对自己并不自信,因而迟迟没有写出师父要求的偈子。经过一再的斟酌和反复的推敲,神秀终于把他的偈子贴到了墙上,那首偈子是: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

匆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做得好啊,谁能做到其身体像菩提树一样端庄,一样正直呢,谁能让自己的一颗冥顽之心像明镜台一样纯净无染呢?就是这样的人,他还是要时时检查自己,免使自己惹上世俗的尘埃。大家都说,到底是神秀大师,师父的衣钵必是传他无疑了。

慧能已在碓房舂米半年之久,弘忍传法的事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一直就没有传到春房里来。那天慧能路过那面壁前,见很多人都在看热闹,于是便问那墙上写的什么。多数的人都不屑地走开了,只有一个小沙弥告诉慧能说,那是神秀大师写的偈子,神秀大师要做弘忍师父的接班人了。慧能让小沙弥把神秀的偈子读给他听,慧能听罢,连连摇头说,这首偈子没有见性,我做一首,保证比他的这首见性。小沙弥说,你斗大字不识半篓,你也能做偈子?

慧能说,我来口授,你替我写上去就是了。于是,慧能当下就口占一偈,小沙弥依言写到了那方墙上。慧能的偈子是: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说,奇了奇了,不识字的人也能做出偈子来。这事很快就被弘忍知道了,弘忍来到那方墙下,但他看到这首偈子后,不免大吃一惊,这个岭南农夫果然非同小可啊。他看了看四周,便脱下鞋子将慧能的偈擦去了,并说,这首偈子也没有什么,大家做自己的事去吧。

就在这天夜里,弘忍用黑布遮严窗户,把《金刚经》的妙旨细细地讲解给慧能听。

当慧能听到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顿时就开悟了。于是,弘忍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并嘱他赶紧逃离黄梅东山寺,免得别人加害于他。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躲过争夺衣钵的追杀,逃过一次次险情,慧能来到一座深山老林,混杂在一群猎人中间。又过了几年,慧能听到弘忍圆寂的消息,知道该是自己出山的时候了,于是便来到广州法性寺(即后来的光孝寺),正遇上那里举行盛大的法会,一代禅宗巨匠印宗法师在法会上开讲《涅槃经》。讲经间歇的时间里,有两个僧人为一面幡旗的飘动展开了争论,一人说,那是幡动,非是风动;一人说,那是风动,非是幡动。二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分上下。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了这场争论。慧能见大家争论不下,于是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的心动啊。”大家听到这样的解说,顿时感到非同寻常,印宗法师早知六祖南逃的消息,现在见到慧能,便知道这位说出如此惊人言语的人一定是慧能了。于是问过经过,当下就为慧能举行了剃度,接着又为他传授了具足戒。慧能被推上了法性寺的法座,由此,慧能正式向外宣讲他的禅宗大法。此后的三十几年里,慧能一直就住在韶州曹溪宣传他的禅宗大法,由此又被人称为“曹溪六祖”。

弘忍之后,禅宗开始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以慧能为首,北宗以神秀领班。后又由于慧能弟子神会的北上进京,匡正了南宗的正统地位,从此,中国禅宗开始书写它崭新的一页。

§§§第十一节丢掉衣钵又何妨

——禅宗北派创始人神秀

清晨,神秀从当阳他寄住的小旅店出发,不到半天的时间便来到玉泉山地界。

突然间来了一阵暴雨,神秀不得不在路边韵一家茶棚躲雨歇脚。毕竟是六月天的阵雨,雨下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就住了。神秀伸头朝玉泉山方向望去,一缕云雾缥缈在远处的山间,玉泉山恰似一只停泊在雾海中的大船。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人们把玉泉山称作覆船山了。

他问店家,此去玉泉山还有多少里?店家说,望山跑死马,我这里距玉泉山还有十来里呢!店家又说,早上刚从玉泉山烧香回来,今天那里十分热闹,听说是有一位大和尚要来呢。神秀“呵”了一声,谢过店家的茶,他背起行囊,接着赶路。

其实,玉泉寺早在几年前就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去那儿弘法,他也早有离开黄梅,去玉泉寺弘扬他的“佛尘看净,方便通径”的“渐悟”

意愿。只是当时师父弘忍尚且住世,眼看着师父渐渐老迈,他实在不好做出离开东山寺的打算。一个月前,弘忍终于舍报西归,虽然东山寺一再地挽留他,但他还是坚持离开他修学了近三十年的黄梅东山寺,前往湖北当阳玉泉山。

有人说,神秀离开东山寺,是因为那场衣钵之争。说者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那场世人皆知的衣钵之争,对于神秀确实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

早在武德八年(625),神秀即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直到五十岁这一年,他才在偶然问见到五祖弘忍,弘忍的卓而不凡当下就吸引了他,于是,他决定投奔薪州黄梅双峰山东山寺,参谒五祖弘忍求法。在东山寺的那些年里,他傲过杂役,从事打柴汲水达六年之久。他不辞劳苦的精神受到弘忍的赞赏,他对禅法的不懈追求也感动了师父,师父公开称他为“悬解圆照第一”,他也被推上“首座”的法位,做了一名“教授师”。弘忍向大家说:

“我度过的人很多,至于说到开解悟圆,没有一个人能超过神秀的。”当时东山寺里没有人不说将来六祖的衣钵必是神秀无疑。

谁也没有想到,慧能的到来,使师父突然改变了要把衣钵传承给他的打算。那一天,师父让寺里的人各做一首偈子,视其开悟的程度来确定衣钵的传承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神秀在那方壁E写下了这样一首偈子: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更没有想到的是,一字不识的农夫慧能竟然在墙上写出了另一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显然,慧能的偈子是冲着神秀而来。弘忍当时虽然脱下鞋子抹去了慧能的偈子,说慧能的偈子也没有见性,但却在半夜里将衣钵秘密地传给了慧能,慧能也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五祖的衣钵离开了黄梅东山。

衣钵虽然传给了慧能,但弘忍后来还是称赞神秀的偈子,让大家好好学习,说一般人如果依照神秀的偈子去做,也能达到“即不堕落”的好处。

凭心而论,慧能的偈子显出了他见性成佛的功夫,从这一点来看,慧能的偈子要比神秀的更直指人心,更直揭心性。自从佛陀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摩诃迦叶发出微笑后,禅就这样产生了。禅,说到底是人心的直悟,是心与心的交流。禅的智慧就在于不落实处,于“空”中求解求悟。空着空着,最后自身都不见,又何来菩提树,又何来明镜台呢?但不管怎么说,似_乎是到了手的衣钵还是丢了,神秀自己倒没有什么,对于一个出离尘世的僧侣来说,了脱生死才是根本,衣钵毕竟是身外的东西。一切佛法都自在本性,人如果只一味向外求法,就好比一个守着自家的金树,却一味向世人乞讨的人一样,那是十分可悲的啊。但是,慧能夜半骷着衣钵出走的消息还是在寺里掀起轩然大波。神秀的弟子们不服这口邪气,他们瞒着神秀,去追杀慧能,抢夺衣钵。这些愚笨的弟子们啊,即使抢夺到了衣钵又能怎样呢?师父传承给慧能的智慧是能抢夺到手的吗?

慧能毕竟是走了,后来他在广东韶州大弘他简便易行的“顿悟”法门,很快就得到天F的响应。而东山寺里对神秀丢失衣钵这件事在一阵舆论哗然之后也迅速归于平静。

他走进了玉泉山,走过那一眼清澈的泉源,站在桥上朝泉下看去,巍峨的玉泉山倒映于泉,从泉底涌出一串串泉水,就像是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古老的玉泉寺最初由晋王杨广于隋开皇初(公元581年)请诏为智者大师建造,因了这一眼泉水,寺名为玉泉寺。目睹眼前一切,神秀那疲惫的身心忽然像是被这泉水重新荡涤过一样,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清爽。

神秀大师来到玉泉寺弘法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大江南北。人们并没有因为神秀丢失了六祖的衣钵而对他有半点轻慢,相反,正如弘忍所说,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依照神秀的禅法,时常地打扫自己的心性,让自己时时沉浸在一种洁净而无染的状态里,的确能够达到“即不堕落”的好处。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凡夫俗子啊,对于一个凡夫来说,能像一棵菩提树一样正直而圣洁,像明镜台一样纯净而无染,那他应该就是一个人中至人了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弘忍的两位弟子慧能和神秀一南一北,他们像一眼泉源中流出来的两股清泉,分别以他们不同的禅法化导着无数芸芸众生。神秀教导他的弟子,“住心净观,常坐不卧”,而慧能却说:“生来坐不卧,死来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必文章做。”

对于南宗慧能这不同的修持方法,神秀的弟子们不以为然,甚奎讥笑说:“他一个农夫,懂什么禅法?”神秀当即斥责说:“慧能大师自有天生的智慧,有着深悟佛法的天性,我是自愧不如。更何况弘忍师父传法于他,难道这会有什么错吗?你们不可诋毁大师,如有方便,可前往听慧能大师说法,回来后说给我听。”

时光如白驹过隙,神秀在玉泉寺一晃就过去二十几个年头了。二十几年里,神秀化导的人无数,前来请益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久视元年(700),武则天在京城听到有关神秀的消息,当即下诏,希望能见见这位不凡的老者。第二年,神秀终于以九十九岁的老迈,北上洛阳,觐见武皇。四位壮夫抬着神秀乘坐的轿子缓缓进殿,当武则天远远看到一位身长八尺,庞眉秀耳的老者健步向她走来时,当即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佛门领袖。

不可一世的武皇往前三步,向神秀执弟子之礼。

武则天问他.大师的禅法源自何处?神秀说,依东山弘忍法门。武则天又问:东山法门又依何典?神秀回答说:依《文殊般若经》。

同类推荐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瑞香阁见闻

    瑞香阁见闻

    传说瑞香阁有一位神医名叫林瑾萱,专治情伤;传说进入了瑞香阁,所有人将流连忘返。长安城内,秦宫繁华不已,宫殿下,是何人在吟唱?一个个凄美伤感的爱情故事从指尖流过,天底下又有谁真正看破了红尘?“一切,都不过一场过眼云烟……过去了,便不再留恋……”
  • 罪罚圣域

    罪罚圣域

    楔子我最后的记忆定格在了那一瞬间…秋风吹起,猎动我的衣角,枯败的树叶飞散在虚湮的空中。她如这被人所遗忘的树叶,从空中无力地坠落。她身着华丽的白裙,但在这一片枯黄中,却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赢弱。更何况她绳上还带着一片鲜艳的红------血。我疯也似的向她冲去,相接住她,抱住她,但这寥寥几步,却如天堑般横在我的面前。我只有一边跑,一边哭泣,一边承受无尽痛苦。这个世界与我何干.........本人乃初中小将,若情节太烂,文笔太差,请谅解
  • 女配逆袭,有个太子好缠人

    女配逆袭,有个太子好缠人

    书穿《女配王妃逆袭升职记》,追了一年半的宫斗文,配角被作者写死了!羽楚楚崩溃了有木有,咒骂了一顿作者后,居然被作者塞到了文里,变身成了女配。女主天生媚骨万人迷,女主天资聪慧最得宠。羽楚楚:“主角有金手指啊,女主有成群结队的男人爱啊,我啥都没有!我活的过一章?”“谁说你什么也没有,你有一个祸害你的女主,利用你的渣男,还有嫌弃你的男主,还有还有……”羽楚楚:“我去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源远流长的中国五千年历史,扑朔迷离的众多未解之谜。每个未解之谜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震动古今的重大历史悬案而这些悬案也使得更多的人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与体验,也让更多的痴迷者体验到了探索历史真相之后的美妙感觉。还原历史真相,让后人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
  • 魔城

    魔城

    一位插班生的到来,使中学生程雪绮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开始找寻前世的记忆,来到了魔城,为魔城和人间的和平而斗争。她在这里结交了许多好友,也见识了魔法的瑰丽和强大。在朋友的帮助下,她终于打败了企图占领魔城和人间的绿母妖姬,解开了身世之谜,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 名媛望族

    名媛望族

    她是沉静聪颖的世家闺秀,奈何父母早亡,年幼的她和弟弟被送往族中寄养。族人觊觎她家人遗留的丰厚家业,布下重重陷阱诱她走入,百般算计。幼弟惨死,财产被夺,清白尽毁,夫婿移爱……红罗帐中,夺她正室之位的族姐和誓言爱她一生的夫婿翻云覆雨。她用一封叛国信,使得侯府抄家灭门,然后饮鸩自尽。上苍悲悯,睁开眼竟重生在六年前,她发誓今生定要守护好珍爱之人!从侯府到皇宫,她清醒地用智慧冲出波谲云诡的险境,并赢得邻国亲王完颜宗泽的倾心爱慕。他英俊腹黑,志在天下,多次出手相助,却不知能否打动心如止水的她?与此同时,两国战争一触即发——他与她是否能冲破烽火硝烟,执手看万里河山? 且看名媛归来,掀起腥风血雨,凤鸣九天!
  • 穿越水浒传

    穿越水浒传

    一个现代青年,出了车祸,谁知,这个车祸竟然把他带到了大宋王朝,意外的是,他居然拥有了召唤各种武器的能力,而且结识了《水浒传》中的好汉,最后改写历史,让108将虽然接受招安,却都安然的活了下来······
  • 霍比特人之意外之旅

    霍比特人之意外之旅

    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比尔博,一个热爱安逸生活的霍比特人,自得其乐地待在袋底洞他的霍比特洞府里。清晨和煦,睿智巫师甘道夫的到来打破了宁静。“越过冰冷而又雾蒙蒙的大山,在那深深地下洞穴已有千年……”吟着古老的歌谣,十三个矮人将比尔博拽进冒险远行的队伍。在这趟“意外之旅”之中,与世无争的霍比特人比尔博,却孤身一人在暗如永夜的山底洞穴中发现了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小小戒指。
  • LC之我是你的谁

    LC之我是你的谁

    幼稚的你,懵懂的我,到底谁是谁的谁?青春的我们,也许无法完整地爱一遍,但那也是岁月善意落下,残缺的悬念,你是……我的谁?
  • 三国天下传

    三国天下传

    “不至三国者,何以图英雄!不图英雄者,何以图天下!”(Ps:作者有工作,并且兼自考大学,压力颇大。平均3~4天休息的时候爆发一下,平时利用空闲时间码字,请读者大大们谅解。所以在不能稳定更新的情况下,本书暂时不会出VIP章节)另外在今年8月多左右的时候小左会存钱买个笔记本电脑,到时候会保持稳定更新。本书一群:15579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