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300000015

第15章 不存在的昙华林31号(2)

我没有做声,只是坐在出租车的后座上看着窗外。出租车司机也紧盯着前面的车尾吸烟。我下意识地用指尖敲打着膝盖,并不时涌起一股冲动,很想推开车门跳下去走掉。

本来是不用去的。为什么要在黑暗中疲于奔命呢?不过是为了好奇心罢了,想起来的确有些荒唐。

尽管如此,昙华林的旧房子仍不停地呼唤我。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娟娟阿姨。闭上眼睛,仿佛能闻到那时夜晚泥土的芳香。潮湿的,带着草木味道的。我和娟娟阿姨在不停地挖着,从一个洞,到另一个洞。

“不想了,不想了。”我对自己说。

车停下的地方是离昙华林入口五百米开外的一片空地正中。空地很平,车稳稳当当地停下。三十二块。我付了钱,推开车门,脚实实在在地踩在地面上。十多年没有来过了。我看着几乎完全陌生的街道和房子,伸腰做了个深呼吸。

抬眼看去,没有一点灯火。唯独路灯依稀照出四周的一小块景物。想必原来的住户已经搬走了大半,这里大概在将来是作为旅游点而存在的。

我又想起在1989年,就是那时,站在路口也望不见什么灯光。老房子的窗口都很狭窄,和气窗差不多,白天也要开灯,至于楼梯,如果不带手电筒,或者极为熟悉的话,是经常会摔跤的。

只有味道还是1989年的。潮湿,像是要从肺腔里带走点什么。我站在路口看了一会儿那些建筑。每一座都好像是蹲着的动物。周围高草树木密密麻麻,拔地而起的墙壁一点生气也没有。

无论怎么想,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念头浮上心头,于是我从入口走了进去。

我希望多少能碰见一个路人。然而正是吃饭或者饭后时间,未到夏天,夜晚还有点凉,不会有人出来。老房子墙壁很厚,又错综复杂,传不出一点说话声。我逐一辨认着它们。但只有仁济医院我还认得。其他的房子,不是被改造一新,就是彻底拆除,不见了踪影。

我记得仁济医院是昙华林32号。这是后来从报纸上得知的。1989年我还没到注意门牌号的年龄。那么,昙华林31号,就是它对面了。

我默想着,转过身去。里面漆黑一片,不见灯光,更没有一点声音。

窗户紧闭着,门口放着一把竹椅。但我还是上前敲了敲门。木门有些破旧了,上面涂着一层已经斑驳不堪的白漆。门发出咚咚的沙哑声。

自然没有人应门。我在门前的竹椅上摸了一下,尽管看不清楚,但手指上粗糙的磨砂感说明,那上面是一层厚厚的灰尘。我拍了拍手,有点失望。但话说回来,我到这里又是来找什么的呢?

突然感觉背后有人。我转身向四周看去,四下里昏黑阴暗,好不容易在斜对面院落的门前阴影下,发现一个人影。看上去像是一个女人,体态有些臃肿,有点矮。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看不清脸部,因而也不能确定,她是不是在看我。我就这样盯着她看了一阵,直到那身影微微颤动,说了一句话。

“你找谁?”声音略显苍老,有点嘶哑,想来应该是上了年纪的女人。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来找过去住在这里的亲戚。”

“那个房子十多年都没人住了。”

“是吗,”我说,“那这里是不是昙华林31号?”

对方突然轻轻笑了一声。

“昙华林31号?这里没有昙华林31号。”

“怎么会没有呢?仁济医院是昙华林32号,这里应该是县华林31号才对。”

“没有31号。”她提高了声音强调道,“早拆了。有32号,也有30号,就是没有31号。”

我看了看四周,但附近哪里也没有被拆除后的空地。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再纠缠下去也无济于事。

“可能我找错地方了吧,”我说,“谢谢。”

我朝道路深处走了丽步,突然间心有所动。回头时看见那人还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前,像是仍然在看我。

“我想问一下,”我提高了声音,“这附近是不是有一户姓舒的人家?”

“有很多姓舒的人家,你找哪个?”

我想了想。

“家里只有两个老人,他们的女儿十多年前出了事故,被火车轧死了。”

对方沉默一阵。

“他们去年搬走了。”她说。

竟然是去年吗?我忽然一阵难过。假如去年我到这里来,是不是还能见到娟娟阿姨的父母?

“那……他们搬走前住在哪里?”我又问。

“你往前走。门前有棵白杨树的,就是他们家。”

说完,那身影就转身推门进去。门嘭地关上了。半晌,再无一点动静。

白杨树?长成什么样子的才叫白杨树呢?我一边茫然地向前挪动着脚步,一边抬头仰望着街道两旁的树木。它们看起来并没有很大的分别,每一棵我都叫不上名字。但我还是心神恍惚地向前走着。

好像又回到了1989年,我想。微弱的昏黄的灯光,老房子潮湿而阴郁的气息。忽远忽近的说话声,亮着灯的窗户和没亮灯的窗户。一切在此刻看起来都与1989年无异。突然便有一种感觉。不管我认不认识白杨树,我大概都能找到那个地方。我4岁时来过的那个地方。我边走边回想娟娟阿姨那修长而匀称的十个手指,握着小铲,在院落的泥土地上不停地挖着。

两旁的房子默默靠近,随后又离远。光线也在逐渐地减弱,我渐渐来到了巷子的深处,这里的路灯光比刚才更加昏暗,亮着灯的窗户也越来越少。我看到很多棵树,我确定它们都不是白杨树。我在寻找记忆中的那一棵。

而现在,我找到它了。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它就是1989年那一棵,但它的确就在那里。它周围的花坛,在它旁边被长着青苔的圆石围成一圈的,高于地面五六公分的积土,它背后西式二层楼,都和那时一模一样。

心跳得很厉害。除了做梦,我从未想过会回到这个地方来。娟娟阿姨死了以后,这里好像和我就不再有任何联系了。它只属于遥远的1989年,属于我记忆的一部分。所以现在恍若梦中。有好一会儿,脑子里是大段大段的空白。

我注目凝视二楼的阳台。有点像,又不太像。也许是光线和时间的原因。无论是我,还是昙华林,毕竟都与1989年不同了。阳台很小,比起城市里最常见的阳台来,更像是一个毫无作用的装饰。阳台围栏的立柱上,还可以看出旧时西式建筑的影子,一些早已模糊的雕花,粗糙的石砾。阳台后是一扇小门,门旁边是更小一点的窗户。当我把目光移向窗户旁的另一扇窗户时,不由得愣住了。

这窗户我见过。

而几乎是一瞬间,我就明白,这种“见过”和1989年的回忆并无关系。我应该是在现在,至少是最近,在另一个场合,见过这幅图景。甚至这里的光线,这个角度,都与我“见过”时达成某一程度的吻合。是在哪里呢?我在脑中快速搜索着,直到终于想起来——王树的照片。

就是那张照片!我在心里对自己喊了一声。就是那张他偷偷藏在床底,每天都要去拍摄的照片。那扇窗户与眼前的这扇,几乎完全一样,连怀疑的余地都没有。

这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我愣愣地站在原地,张大了嘴巴,好一会儿都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呼吸,甚至没有心跳。、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偏偏是这里呢?这中间究竟隐藏着什么我不知道的联系?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简直是天翻地覆的打击。绕了一圈,我竟然回到了原地。几个月来的经历在眼前接连闪过。认识王树,发现照片,王树消失。再认识高览,发现箱子里的刘小军。最后,来到昙华林。

这些,究竟是巧合,还是……

我无法进行清晰的思考。脑子里乱成一团,手脚都在微微颤抖。不管是什么,我想,原来这些事情都和我是有关的。

它们在哪里连成一线。

离开时,开始下起了细雨。我已经疲惫不堪。雨悄无声息地淋湿了墓碑一般静寂的楼群。凌晨两点的城区看起来是那么寒碜污秽,腐败与崩毁的阴翳到处都是。我本身也在这其中,就像印在墙壁上的黑影。我缓慢地向路口走去,途经被我误认为昙华林31号的房子时,没有再次停留。

现在我明白了,昙华林31号的确不存在。这个名字出现的理由只是为了让我来到这里。

我恨不得将王树从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挖出来,一口气问个究竟。是的,王树,又或者是我,正位于一切的核心。我甚至觉得,王树并没有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也许他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企图同我取得联系,并向我传递某种讯息。只是那消息传递得过于隐晦,我无法理解。

目前为止,这仅仅是直觉而已。毕竟,我没有办法找到王树。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

我知道该怎么办。

等待,只要等待就行了。这话,丁小胭也说过。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静静等待。等待中肯定有什么发生,或者有什么降临,只要屏住呼吸,凝视着微弱光亮之中的动静即可。

好,那就静等。

这以后的几天,我仍然像往常一样和高览约会。和他见面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们没有人再提起五月三日那天发生的事。我也不再过问,甚至不去他的公司了。只是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能说的话也越来越少了。

我一直不太能明.白,我和高览之间究竟为什么走到如此地步。我想我是爱他的,见到他第一眼时就爱上了他。那种感觉如此奇妙,我甚至能确定,往后绝不会出现第二次。可终究还是这样了。高览不在的时候,若是出于习惯拿起电话,手腕处就传来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进而遍布全身。到了后来,就连打电话的欲望都没有了。

我想高览也是一样的。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个星期。准确点说是十五天。那天热得几乎和夏天差不多。我们从街上的饮食店回到家里。我看了一眼床上的被子,说太热了,要换薄被了。于是两个人又默默地把被子从被套里拿出来,换上新的。

他拉着被子的一角,我拉着被子的另一角。装进被套里的被子很快平整如新。一切全都整理妥当之后,我们又默默地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我一直在看表。

我决定到了九点,就对他说。

这半个多小时过得如此漫长而寂静。好像每一分每一秒走动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八点五十九分,我决定不再等下去。我对高览说,高览,我们分手吧。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好。

整个晚上,我们谁都没有碰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静静地,躺在床的左边和右边。天一亮,高览就起来,刷牙,洗脸。我躺在床上,看他从卫生间里走出来,就问了一句,高览,我们刚认识的那天,你是不是曾经站在窗户边,向我挥手来着?

但他还是说,没有。

同类推荐
  • 酒桶中的女尸

    酒桶中的女尸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码头上,葡萄酒桶正被四个一组卸下船。忽然,一组酒桶坠地受损,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只破损的裂缝处渗出的不是酒,而是一枚枚金币。继续检查这只木桶,一条女性的手臂赫然显露出来,纤细的手指上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戒指……警官闻讯急匆匆赶到现场,但酒桶却神奇般不翼而飞。正当众人感到一筹莫展之际,一封署名“XX代笔”的信从天而降,声明桶子的主人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年轻画家菲利克斯,让人们如坠五里雾中。酒桶中的女尸与画家有关吗?他是凶手还是被人陷害?一场精心构建的巨大阴谋就此展开。
  • 天凑巧

    天凑巧

    全称《新镌绣像小说天凑巧》,原书牌记已残。是一本拟话本小说集,清初刊本,每回演一故事,三回各以三字标题,全书不知共多少回,现存三回。
  •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电影《唐山大地震》同名小说,以女主角王小灯为中心,小灯本名叫小登,七岁那年,无情的唐山大地震把她本该天真无忧的童年残酷地震碎,也把她此后30年的人生震得支离破碎。此后30年,小灯一直处于逃跑状态,最终只能一次次把自己逼向死亡、把身边人逼向绝望。小灯是一张网,将她跟母亲、女儿、丈夫、弟弟、弟媳、养父、医生的关系全部缠绕起来。作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事件,对人物心理探索更加深入,对灾难与人性的思索更有力度、更加广阔,使作品有一种化蛹为蝶式的飞跃。
  • 哈周和他的

    哈周和他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文学的持续生产,也要仰赖于文学最基本部分的建设。这个建设是帮助新人涌现,是期待新人带来的新作品,带来新的感受力,产生出新的思想方法与表达的艺术。《比太阳更早升起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热门推荐
  • 梦中的礼物

    梦中的礼物

    梦,是我们专属的世界,梦醒时分,周围的一切都变的不再真实。思维的广度跨越时间和空间。这是一个个奇幻的世界里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这是我们真实的想法。
  • tfboys之青春校园爱恋

    tfboys之青春校园爱恋

    三只和三位女生的爱恋,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收藏本书看看吧!
  • 这四年

    这四年

    记录四年大学时光,快乐或失落,都是最真实的生活。
  • 宇宙旅

    宇宙旅

    五男和两女去深山老林野营,突然大气层完全消失,成千上万个陨石脱离轨道,冲进地球,导致地球核心爆炸,但是七人被绿色光芒包裹,直到宇宙深处之后,他们才清醒过来,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一股声音,意思大概是这样,七人被分配到金木水土火海王星天王星中,需要完成一件重大的任务,才能到太阳深处,以光作为载体,回到从前,说完后,绿光粉碎,七人向各个方向飞去。。。。。。
  • 巅凤倒龙

    巅凤倒龙

    在这个时空里,传说中的灵兽、上古的凶物、丛林的妖精、天上地下的神仙无不留有一脉人类的血统……这片古老的土地从没有和平过......\r穿越的她,前世与今生牵连着上天的诅咒,蕴涵着杀机,为了获得重生,她背负着爱的宿命之轮,走进了这个混乱的世界,开始了她绝霸天下的征程……\r
  • 七宗罪之破晓

    七宗罪之破晓

    总之一句话,是咱们家破晓的成长之路啦~~~
  • 冷清帝王的绝世骄横妃

    冷清帝王的绝世骄横妃

    。。。。。。。。。。暂无简介,咳咳,请看正文才是正道!
  • 大天纪

    大天纪

    一名身世神秘非同凡响的世家少年,一个包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亿万世界。百炼千难终破空,亿万世界任我狂,大天主宰吾为至尊!踏诸天,行万界,修真法,悟至道,成大天!
  • 绝妃池中物

    绝妃池中物

    我既没有能力护你周全便要整个天下为你执剑——嫣罗
  • 长生不灭

    长生不灭

    修仙路长,长生难求,重生之后,楚牧凭借前世的记忆,得到盗墓之王摸金校尉的传承,利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打开一个个墓葬,挖掘一段段上古秘辛,踩着群雄的血肉,踏着诸王的尸骨,证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