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6600000006

第6章

1

“宣直隶按察使袁世凯觐见!”

太监们将皇上的“圣谕”,一道接一道地往外传,光绪听到那一声声的吆喝,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了,才意识到皇宫之深。

也许,这就是做皇帝的威严。

不一会儿,袁世凯就要来了;他想。

其实,光绪今年也只不过二十八岁,血气很旺。可是,他在“亲爸爸”面前,不知怎的,总是有畏惧之感,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

自从亲政以来,为了得到“亲爸爸”的理解与支持,每次向她请安听训时,总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可总是难以得到“亲爸爸”的理解。

特别在翁同觫离京之际,“亲爸爸”又要他一道上谕明发天下,要求受赏的文武百官及补授二品以上的大臣,要到慈禧面前谢恩。

这道上谕,与翁同龢革职的那道上谕一发,朝廷为之哗然。

当人们惊愕的神色尚未褪去,更令他吃惊的是,“亲爸爸”要提拔荣禄,授他为文渊阁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自己明知这样会使荣禄身兼将相,权倾举朝,给了他超乎寻常的权力。但还是不敢违抗“亲爸爸”,还是按“亲爸爸”的吩咐发了上谕。

对“亲爸爸”这样依从,可“亲爸爸”对自己仍然是不满意,还是给自己一副难看的脸色、居高临下的语气,让他不寒而栗,其苦衷难以言表!只能唯命是从。

即使自己当了这样一个忍辱负重的皇帝,也难以走出她的阴影。

自从亲政以来,自己很想为朝廷、为自己的天下做些什么,很想为祖宗挣回面子,使泱泱天朝重新昂立于世界。现在,他觉得这似乎太遥远了,太渺茫了。

现在,自己越想越不心甘,这辈子就当这么一个窝囊皇帝吗?决不!

那么,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必须改变列祖列宗的这些已经落后的“规矩”,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来一个全面改革,方能让大清国跟上世界潮流,不再挨打受辱。

想到这里,光绪哀叹了一声。这些想法自己不知在肚子里默念过多少次,但走进了勤政殿,什么也没有了,一切还是照旧。这满腹苦衷,他不知从何说起。

本来,他踌躇满志,积极支持康有为他们变法,没想到为设懋勤殿的事,“亲爸爸”硬是给卡住了。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变法刚露端倪,就这样停滞下来。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变法,要与那些守旧派抗争……

他深深感到,想归这样想,要做就很难了。

原来,变法步履竟如此艰难!

“袁世凯觐见!”

殿前一声吆喝,打断了光绪的思绪。光绪忙抬起头,双目平视,威严地坐在龙案前。

他要让袁世凯知道,光绪不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

袁世凯进殿后,拜倒在龙案前,伏地山呼后,仍不敢抬头,等候光绪吩咐。

光绪坐在那里,纹丝不动,他仔细打量袁世凯,这个四十岁左右的河南侉子,就开始发福了。特别是嘴上的那两撇浓浓胡子,似乎有点像个草莽英雄。

他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其实,光绪对袁世凯并不是很熟悉,但对他也没有不好的感觉。这其中是在变法初期,他积极支持并参与变法运动;在官员中,特别是在部队的军官中,尤为稀少而让光绪欣赏。

近来,康有为不止一次在他面前推荐过袁世凯,其中不乏“深娴军旅”、“智勇兼备”等赞美之词。

其实,用不用袁世凯,他一直很犹豫。

现在,“亲爸爸”命荣禄统率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后,又让奕勖负责骁骑营、崇礼任步军统领兼九门提督、怀塔布管理圆明园官兵,派刚毅管理健锐营。这样,“亲爸爸”的势力,已经形成了一张巨网,将自已包围得严严实实,已经要撒了下来。

在形势万分紧急之中,只有让自己手中也有抵抗的力量,只好破釜沉舟,一决到底了。

尽管自己还有点惶恐,有点疑虑,可开弓便无回头箭,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法收回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不得不考虑,自己也要抓枪杆子!

他琢磨不少军中将领,没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放弃袁世凯,又有谁可用呢?

形势逼得他喘不过气来,到了这样危急关头,只好孤注一掷了!

良久,他对袁世凯吩咐道:“起来吧。”

“谢皇上。”

“给袁大人赐座。”

袁世凯起身,高声谢道:“谢皇上龙恩!”

也许是他此时非常激动,声音有点发颤。

怎么不让他激动呢?自从在朝鲜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才回到天津,幸亏遇上李鸿章和荣禄,才找到了“仕途”的入门之道,但他从来没想到皇上会单独召见自己,这是做梦也没料到的啊!

待袁世凯坐下后,光绪问道:“袁大人,你对目前的维新变法形势,有何看法?”

袁世凯谢过光绪帝后,心想,自己在朝鲜时,也爱思考“形势”这个问题。

那时他思考的所谓“形势”,就是把大清的制度体系与国外相比较,他确实感到大清国的体制太陈旧了,太落后了,不改变体制,是难以赶上西方强国的。

可眼下,皇上问的“形势”是指变法的。就等于问自己:眼下变法是个什么形势?

他一下子联想到慈禧,老佛爷会怎么看这个“形势”?他不禁一愣,这个问话可是个烫手的问题哟!

他飞速地想了很多,但有一点他很明白,自己现在是在光绪的面前,得让他舒坦,必须按他的思路说。他很快答道:“皇上洞察秋毫,大清沉疴太重,不变法不足以强国!”

这句话,光绪很满意。于是又乘兴问道:“眼下,变法正是用人之际,假如朕要你效力,如何?”

袁世凯听了光绪的话,忙起身伏地答道:“不论皇上何时吩咐,臣赴汤蹈火,亦所不辞!”

这句话,底气十足的袁世凯,说得声情并茂,字字铿锵,充满了激情,非常有感染力。

光绪听了连连点头。

袁世凯用眼角的余光,看到皇上脸上堆满了笑容,知道皇上对自己比较满意,不觉暗自高兴。这对他来说,能让皇上龙颜大悦,确实不容易。

为了让皇上对自己放心,于是又抓紧机会,向皇上表白了自己忠于的心迹,直到皇上的脸上放出了红光。

光绪终于跨越了对取用袁世凯犹豫徘徊的障碍,要将他拉到变法维新这个队伍里来,对他的提升要破例,要厚待!只有让他感激涕零,才能忠心不二。于是,立即授予袁世凯为“候补侍郎”。

袁世凯听了皇上宣旨,惊喜交集,顿时满头大汗。“候补侍郎”?是真的吗?这可是二品大员啊!

这一切,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他仿佛是在梦中。

光绪想了想,要让他能够做主,也应该给他一个自由活动的特权。于是他又口谕袁世凯,专办练兵事宜。

“专办?”袁世凯深知这两个字眼儿的深远含义。特别是这个“专”,可以说,在很多方面,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可以与荣禄并重了。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军队里困苦挣扎了二十多年,没想到皇上的隆恩,终于降到了自己身上了。

他感动得热泪纵横,伏地谢恩,长跪不起。

“起来吧。”

“谢皇上!”

光绪想了想,又说道:“今后,你有事上奏,可以将折子直接送到勤政殿。”

“感谢龙恩!”

“今后的行动,也可以直接向朕禀报。”

光绪看到伏在地上的袁世凯,心里感到很宽慰。今天总算越过了“亲爸爸”的这道坎,做了一件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当了一回顶天立地的男人,感到很骄傲。

也许是兴奋,他觉得脸上汗涔涔的,于是拿起案头上的纱巾,在脸上抹了抹。

袁世凯走后,光绪觉得,也许是太紧张了,现在整个身子像是散了架似的,感到好累。于是吐了一口气,让自己轻松一下。

今天是八月初一,觉得袁世凯的事,已经办完了。光绪心想,按照拟定日程,等一会儿还要见伊藤博文。他觉得康有为康先生现在也很危险,可以借助伊藤之手,把康有为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2

康有为在日本领事馆,得知皇上又召见了袁世凯,并破格提拔重用,非常惊喜:皇上终于重用袁将军了!

但是,他还是觉得情况不容乐观。皇上现在有了行动了,而自己这班人,还没有拿出营救皇上脱离危险的办法,皇上在翘首盼望啊。

想到这些,他焦急万分。不想再坐在这里等伊藤了,赶忙告辞回来。一路上,他不停地琢磨,袁世凯不会不给皇上报恩?不管他是怎样想,还是应该利用袁世凯报恩的心情,尽快想出办法来。

看来,还得与袁世凯见面商谈一下,才好做安排。

和袁世凯见面后,怎么跟他谈?他觉得,应该与谭嗣同先商量个办法,再召集大家一起完善,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来,再与袁世凯商谈为好。于是,他便急步往谭嗣同住的半截子胡同赶去。

天气虽说没有太阳,但气温还是很高,不时响起雷声,可就是雨掉不下来,显得格外闷人。

康有为心里着急,只顾赶路,赶得汗涔涔的,也全无感觉。这时,面前突然有人紧急叫道:“别撞泼了我的米!”

米?康有为不觉一惊,抬头看去,见是一位老汉,双手捧着一篮大米,正累得满头是汗,责怪地向他瞪着眼。

“大爷,”康有为见老人怪累的,心里产生同情之感,于是用他的广东口音,极力憋着北方话说道,“您应该让儿子来买米呀?”

“等不及了,”老汉说,“你看,都在抢着买米,要是等我儿子回来,哪还有米买?”

康有为抬头顺着老汉手指的方向看去,前面一家米店前,果然成群结队的人在买米。这是为什么?他觉得十分奇怪。

“为什么会抢着买米呢?”他向老汉不解地问道。

“你看,今天一大早,城内很多地方,增加了不少站岗的清兵。”老汉着急地说,“特别是城门口,不但增加守城门的卫兵,还要对进出城门的人严加盘查。听说是光绪要和慈禧打起来,到时候就没有米买了!”

老汉的话,让康有为十分意外,没想到皇上为了摆脱慈禧那腐败无能的政府,带领变法,振兴国家这样大的举措,传到市民这里,竟是这样个说法。他一时呆住了。

“哎,你说说看,”老汉感慨地说道,“慈禧的势力太大了,光绪和那些维新的年轻人,两手空空,能斗得过吗?哎呀,这些读书人也真是,不好好读书,搞个什么变法呢?你看看,害得我们这些老百也不安哪!唉!”

这句话简直让康有为想哭,一时不知怎么回答老汉。他愣在那里,不知过了多久,才发现身边的老汉早已不在了。他又往卖米的那个地方看去,买米的人越来越多。

他简直再不敢往那边看,只好往回走。

走了一会儿,他突然停步打量四周,这是哪里?

他有些茫然,质问自己,到哪里去?

他一下子想到刚才那老汉的话,原来自己是在往城门走去。

是的,他是想亲眼看看守城门的士兵增加了多少。

突然,天上一个闪电,将天地之间瞬间揉成一个白色耀眼的亮团,把他的眼睛刺得特别难受。

今天是怎么了?这样闪电打雷,雨却老是下不起来?

要说,这样的气候,已经有好几天了。身子不动,觉得凉,只要稍微行动,就满身是汗,实在让人难受。

走到城门,他早已觉得浑身是汗了。远远往城门看去,确是老汉说的那样,今天多了不少守城门的士兵。看他们穿的军装,不知是从哪里调来的。

那么,这是聂士成的武毅军?武毅军他见过,这不像。是董福祥的甘军?也觉得不像。甘肃那地方缺水,当兵的脸色没有这么滋润。

这时,有位出城的中年汉子,从他身边走过,他忙拦住,客气地问道:“先生,这些增加守城门的,是哪家的部队,你知道不?”

那汉子爽快地答道:“是正宗的八旗兵!”

“八旗兵?”看来,真是荣禄调来的部队。荣禄是听慈禧的吩咐,归根到底,是慈禧开始动手了!

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难怪皇上的密诏中提到“朕位不保”!

想到皇上现在的处境,自己没有为皇上分忧,他感到十分惭愧。他盯着城门边的那些卫兵,更加急了。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他觉得行动得快点儿展开,迟了,就被动了。

他叫了辆马车,赶紧往回走。

光绪召见了袁世凯和城门增兵的事,很快传遍了全城。

谭嗣同得知这些消息后,忙往南海会馆赶来,想与康先生商量应对办法。到了南海会馆,才知道康有为不在家。问他弟弟康广仁,他说也不清楚。

谭嗣同急了,今天增加了守城的兵,实际上就是在调动军队,慈禧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好在皇上已经将袁世凯破格提升,怎样利用袁世凯的兵力,营救皇上,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谭嗣同觉得,皇上整天在深宫,不能亲临现场。我们这些人应该筹商好良策,尽快报给皇上定夺,也好让皇上宽心。

现在,如果我们比慈禧、荣禄动手迟,皇上就会遭到不测。康先生不在家,无法筹商营救的良策,时间非常紧迫啊!急得谭嗣同心急火燎。

这时,毕永年赶到了南海会馆,看到谭嗣同后,一把抓住他的手说道:“我到你那里去,没想到你到康先生这儿来了,于是我就赶到了这儿。”

谭嗣同听毕永年这样说,只是在他肩头捶了一拳,酸楚地笑了笑。表示理解。两人见面,表情凝重,有一种面临“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感觉。

同类推荐
  • 微风一息

    微风一息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爱情白米饭

    爱情白米饭

    她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么多的话,语无伦次,然后泪流满面。他把她揽在怀里,让她轻轻地依靠在自己的肩上。两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吧。可是只要有坚持下来的勇气,还是要好好活着。阴差阳错在一起的人,不一定不适合。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作者张宝瑞近日推出的全新悬疑恐怖长篇小说《走投无路》,是根据他2003年亲身经历的一段真实的恐怖经历创作的。那次他被来自中原的一位精神病女患者追得走投无路,那位女子拿着《一只绣花鞋》找到他,自称和他五千年以前就有“缘分”,搅得他“焦头烂额”;最后被迫报案。主人公雨亭和他的母亲雨梨同时被“鬼影”和噩梦缠绕,生日蛋糕滚出粉红色的脚,夹道里白幡飘荡,京西山崖突然滚下巨石,镜框里掉换了照片,门口出现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菜刀空剁肉案等,险象环生,令人惊栗。风铃和楚韵两个精神分裂病人穿梭其间。
  • 红盖头

    红盖头

    《红盖头》是一部读起来让人酣畅淋漓又耐人寻味的小说。女主人公颇有脂粉英雄之意却无奈受着命运的嘲弄,在跌跌撞撞之中被引向未知的人生。作者阿娜尔古丽写透了女人,娓娓道来深宅女人的爱恨贪嗔痴,故事高潮迭起,用极致的手法完成了对女人自我的一次深刻地剖问!文中的翠莲注定是一个传奇。她嫁入顾家,成了漩涡中心的“掌柜子”;她大权在握,步步为营、机关算尽。纵使她八面玲珑,也改不了命运的轨迹:爱情渐行渐远,亲情若即若离。就如当初轿中的那顶红盖头,凄艳得如滴血的玫瑰,在路上缓缓行走。
  • 长安道

    长安道

    本书是小说。唐中宗年间,西域少年李煊来到长安。面对他的,并非李唐的繁华,一系列诡异惊悚的事情、一群奇异之人接连出现。玉扇门、太平公主、李隆基……各种势力明争暗斗。而李煊的身世,居然是李建成的后人……泱泱盛唐之后,诡谲乱世之中,他的命运将会怎样?
热门推荐
  • 药引娇妻:总裁爱难挡

    药引娇妻:总裁爱难挡

    那场偶遇,那个宽厚温润的肩膀,那个抚平她心中伤口的男子,却也是那个将她推进深渊的恶魔。莫子城:“夏媛媛我告诉你!就算你会七十二变,也逃不出我的手掌!”莫少炎:“媛媛,现在一个活生生的男人就站在你面前,只要你一声令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 我的同桌之叛逆青春

    我的同桌之叛逆青春

    误打误撞来了个新同桌,陪伴他度过了他的叛逆青春。
  • 澉水志

    澉水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玫瑰之纹

    玫瑰之纹

    她是一位豪门千金,而他是另一个豪门的少爷,他们在梦魇酒吧中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
  • 金针不医仙

    金针不医仙

    ——顾文卿摸不透她,一名医者为何懂术修法阵?为何见杀戮眼睛不眨?墨寻看不懂她,似对所有事浑不在意,可又凡事都能牵动她。——无论是人是妖是鬼是仙,终究逃不过一个贪字,或贪金,或贪权,或贪情。他贪了那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许久,把它当作信念,当信念破碎的那一刻,他并不觉痛苦,反倒解脱了。——天渐渐变冷了,入秋的第一场雨此时纷纷而落。他站在小道边静静的听着,隔着青砖泥墙,隔着早桃数枝,隔着那不分明的爱或怨,他听到婉婉转转的吟唱:“……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千变胖盗

    千变胖盗

    得到魔性的千变盗贼职业后,胖子胡白踏上了变身幼年蠢萌狗头人,变身性感狐女,变身矮人硬汉,变身…………各种莫名其妙的种族的旅程。
  • 豪门婚宠:娇妻不好惹

    豪门婚宠:娇妻不好惹

    她是一代神偷,才第二次相遇,她就莫名成了他的妻子,纵然再不愿,还是被迫留了下来,而当一切阴谋浮出水面。她笑着离开:你利用的不过是我肮脏的身体,而我利用的却是你活生生的心,我赚了不是吗?一纸婚姻,一场阴谋,一段缠绵,这场游戏,看似他们都赢了,却也是最大的输家。
  • EXO校园小说

    EXO校园小说

    exo成员与女主之间的爱情纠葛,(无语ing)不喜欢我的小说可以不要看,55555.。。。。。。
  • 九朝为王

    九朝为王

    少年雷冽,打从出娘胎就被亲生爹娘遗弃,在快要踏上黄泉路的瞬间,被一贫如洗的捡破烂的爷爷白活一时手痒救下小命,从此后,和白活爷爷浪迹天涯,十六年后的一个冬天,爷爷白活被一群无赖打伤,扔到井底,性命堪忧。雷冽为了救活爷爷,把半条命压在井神吴湛的手中,让吴湛把自己送回了遥远的大秦王朝,本以为可以救回爷爷的命,却从此后,一切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妈的吴湛说要自己能够找出他那两千多年前的肉身,这不是说笑吗?还两千二百多年,二十年前的恐怕都化为灰烬了,雷冽强忍住心中的怒骂,这个三眼怪物真他娘的以为自己是神仙啊!为了爷爷,少年雷冽被井神吴湛一巴掌扇到了大秦王朝,开始了他九朝为王的神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