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8500000021

第21章 梁漱溟访谈录(6)

访问延安,当时日本侵入中国,七七事变后第二年正月,我访问延安。经过情形在《光明报》上有详细记录。访问延安的事,我引用诸葛亮说关羽的话。张飞夜战马超,关羽知道了,向诸葛亮说,我会一会马超。诸葛亮回信给关羽,说马超虽勇,不过与张相等,“逸群绝伦”。用此话赞毛,即借诸葛赞扬关羽的话。

结束一下,为什么有“逸群绝伦”之叹?我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失望,全国崩溃,各自逃难,愁闷国家前途如何,这样去延安的。跟毛谈话后,我心中的愁闷一扫而光。谈了长时间的话,即“论持久战”的话,内容都是这些。我心里豁然开朗,日本必败,中国前途有望,可以建设新中国的。非常佩服他。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就是要讨论的问题,也是目前要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彼此争论剧烈,他的主张与我相反。他是以阶级斗争来建设新中国,我不同意阶级斗争。如果意见不同就争论,说不完。夜晚谈话两个通宵,彼此争论。我的话:中国社会与西洋不同,虽然有贫富贵贱,但是上下流转相通,不同于两阶级的对抗,缺乏阶级对抗形式。他就叹惜:梁先生你是过分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中国还是有一般性的。我说,你是强调一般性,没有认识特殊性,缺乏中国特殊性的认识。

1985年11月16日 下午

(按:在梁老家抄其“笔记”之摘要,因梁老还未起。)

“民9秋,林宰平先生引导梁任公、蒋百里两先生同光顾敝寓,此即小子得以亲聆任公先生言教之始,其后数承任公先生赐笔扎,语及日本人士佛教研究。”

(录梁老《杂记》1985年11月16日星期六下午。)

上之《杂记》有云日:

孔子一生致力的学问非他,就在自己生命和生活的向上进步提高,没有错。

举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各个阶段,不正是次第不同的进境吗?

又,最好莫过于从颜回……称颜渊者来取证。孔子赞说: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上述两点乃颜子的卓越造诣,为孔子特别称道者也。世有好学深思之士,只应参究体认不应轻谈。

(同上《杂记》,梁92岁时写的。即近来写的讲稿大意。)

孔子绎旨

东方之学,印度、中国,从古以来的学术风气别是一路,都在反躬向内理会自家生命而致力于生活修养,如印度佛家各派,中国老、庄、道和儒、孟皆其代表,昭著于世……尤其错的事,是把他们切己修养之学,当做哲学空谈来讲而不去实践,真是一大嘲弄。当然贵在实践的孔孟之学、老庄之学都涵有其宇宙观、人生观,亦即他们各自的哲学,但这皆是其副产物。副产物岂能独自出现和存在!

(同上)

怀念我敬佩的陶行知先生(按:89岁写)

想到我亲切结识的并世人物而衷心折服者不外三个人,而陶行知实居其一,其他二人便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莫笑我把服务社会的教育家和秉国钧的政治家毛、周公相提并论为可怪。须知三位先生,大有相同之处。这就是他们所致力的事业,虽在中国一国之内,然而他们的胸怀气概,却卓然朝向着世界全人类,廓然没有局限,从而三位先生在我心目中实同一钦重的,都是又岂得笼统无分别于其间。

毛主席领导群众创建起新中国,惜于晚年有失;周总理信乎为遗爱在民的好总理;陶先生终身奔波乡野之间,在教育界独辟蹊径,风动全国。论其业绩,各自不同。

当1946年陶在上海逝世时,我曾发表一篇悼念文,有云:陶先生是一往直前地奔赴真理的一个人,好恶真切分明……许多人受他感动,就跟着他走……我简直要五体投地地向他膜拜。(陶在晓庄办乡村师范学校。)

1928年初次访问时参加考察,写有一篇较详记述,刊入《教育论文集》。

1931年,在邹平搞乡村运动,曾借调杨效春、潘一尘、张宗鳞诸君来邹平帮助我工作云云。

1937年,我与陶共赴国民参政会……

1939年,我到华北、华东游历各游击区,后到四川,联合两大党外人士,发起统一建国同志会,陶亦参加了。

1940年,我送次子培恕入学(陶办的,在合川县澄江镇草街子办的育才学校,收容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少年儿童)。

1981年6月27日于北京“静以修身,伶以养德”。此蜀汉诸葛公教诫语也。

与辜鸿铭之交往

读兆文钧所写《我所知辜鸿铭点滴》一文。

(略之)……民国7年(1918)亦我任教北京大学文科哲学系时,他同在文科任教,讲欧洲各国文学史。偶然一天相遇于教员休息室内,此老身高于我,着旧式圆帽,老气横秋。彼时我年只二十五,而此老则大约七十内了。因当时南北内战,祸国殃民,我写了《吾曹不出如苍天何》主张组织国民息兵会的小册子,各处散发,亦散放一些在教员休息室案上,老先生随手取来大略一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有心哉!”他既不对我说话,而我少年气傲,亦即不向他请教。今日思之,不觉歉然……

(按:以下为梁老谈话记录,今日梁老身体不适,午睡起得晚一点,从4点钟讲起。)

讲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事

1949年建国时我不在北京,还在四川。那时长江下游先解放,上游三峡以内、上游西南,还是很乱,有土匪、国民党杂牌军队。入川的解放军有两支:刘、邓是一支,彭、习是一支,还有林彪四野。那时我在四川,办学在川东北碚。解放军的任务主要是清除这些国民党杂牌队伍,让地方能平安。

当时周总理,好像还叹惜!(天安门上有这张相片,毛主席旁边有张澜等。)说可惜今天盛会,有两人不在场,其中一个是我(梁),另一个是邵明叔(老先生)。后来传到我耳,是两个人说的:一个是罗隆基,一个是范朴斋。

三路大军入了川,我就在北碚,联起感想。刘邓大军装备较差。林彪部队装备好。彭的军队,没看见。

有个解放军营长对我久仰大名,来看我,跟我说,现在解放了,你可去重庆看一看。留下吉普车,告诉司机明天送老先生去看看。第二天准备去,一早我坐车就去重庆,一向是住在朋友家里(民主之家,郭沫若题的字)。

自己的经历:1950年出川,得当时统战部、地方统战部的帮助才出来的。在武汉还受招待,从武汉到北京。下车住北京饭店。没看见毛、周二公。他们在莫斯科订中苏友好条约,到了3月二公回来。这时我已到了北京。为了庆祝中苏友好条约,北京就庆贺,主持会的是刘少奇。我还是穿长袍去。王光美穿得讲究,类似西装,接待客人。在场的有苏联大使,大使讲话时,毛岸英是翻译。

我到北京,我去访问他们(吴玉章、徐特立二老)。过去在四川认识。吴态度从容,谈话清楚明白。徐就不行,坐多久由我决定。我访他看不出来,他访我就看出来了:不能自休,说话不清。警卫告诉他说该走了,他都不能自休。

李维汉、徐冰(邢西屏)是统战部领导。简短说,到了3月在东车站下车,等候欢迎毛主席,安排我在前头。毛下车看见我握手,说:“你来了。”“欢迎主席。”“好!明天我们谈谈。”3月11日或12日,记不准。第二天邀我去颐年堂,留我吃晚饭。有个可说的一幕:毛说现在你可参加政府了吧?当时我不敢相信大局会安定。我说:把我留在外边不好吗?当时我狂妄自信,以为大局还用得着我,可以向各方面说话。(不了解时局,还以为是过去的形势。)所以没有承诺参加政务院。我说取天下容易,治天下不容易(大意如此),这跟我不肯参加政府是相连的。不晓得国民党一败涂地,根本不行。这种态度毛当然不高兴。这时毛之左右,当时在座的有林老(伯渠秘书长)说,该开饭了。毛说:开饭!开饭!我说我是吃素。毛说:今天全要素菜,今天全是素菜,今天是统一战线!

吃饭时,在座的除毛主席与我外,还有江青、林老,共4个人。

我见识不到国家还能全面统一、安定。全国又分6个区,我联想到各霸一方,没有认识到全国将真正统一。

毛说,你可以出去看一看,过去你熟悉的地方如河南、山东、东北,老解放区、新解放区可以去看看。我说好,我愿意出去看看。

河南分两省(平原省、河南省),山东、东北,都去看了。我还带着几个人去,学生辈黄艮庸、李渊庭等。东北招待的有周天行,他告我说,高岗忙,不能来接待,副主席(林枫)可以接待。

之后,高岗也来了。问同来几个?请来见面。对高印象:有时眼珠往上翻,只见白不见黑的。后来听人说,此公很坏。后来死在北京。

我住颐和园石舫对面西四所,时间不短,两年半。时间是1950年10月开始搬去的。

1985年11月23日 星期六上午

谈清末的见闻

亲见亲闻宫廷事,我怎么能亲见亲闻?因我十几岁在顺天府中学堂读书,顺天府古时称“京兆尹”。今天不讲顺天府,只讲这中学里读书,做学生。这时候是光绪末年(即光绪三十四年),学校忽然挂出一个牌示(布告),上面写着“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皇帝死的用语)。全校师生齐集孔堂跪下(向牌位)举哀,大家要哭。头一天是这样。第二天起来又看,是慈禧太后死了,照样到孔堂举哀。这个事情显然背后是个疑案,因皇帝与太后是敌对两面。追述背景,即光绪被立之背景,就要追述到同治皇帝。为什么要追述到同治皇帝呢?因为同治是西太后的儿子,东太后无子,妃嫔生子,懿贵妃生同治,升格成为西太后。她非常凶狠,同治结婚,女方是崇绮之女,嫁给同治为皇后,为婆婆西太后所不喜,不让他俩同居。一是因同治身体弱。有一次,皇后惦着皇帝的病,去看一看,不料正碰上西太后去看儿子的病,婆媳见面,西太后发怒打皇后的耳光。同治受惊就死了。这就有个问题,应当立后,承接帝统,但西太后不愿这样做。为什么?若是这样,西太后就成为太皇太后了,掌不了权,于是她立了光绪。当时光绪才是个4岁小孩,是醇亲王的儿子。光绪的母亲与西太后是姊妹(至亲),从辈数上来说光绪不算是继承同治的,而是等于同治的弟弟。那么同治媳妇,就成了寡嫂(本来是皇太后),现在把她摆在旁边了。她向她父亲(崇绮)哭诉我算什么呢?把我摆在一边。崇绮也没有主意。她只好耐心自处,无法,回宫就上吊死了。这是一个惨剧。有一位地位不高、也不是大官的人,名字记不起,但是被大家纪念。他上书说应当给同治立后,谏忠言,自己吊死了。所谓尸谏,忠于同治。这个人想起来了,叫吴可读,号柳堂,南横街的住宅保存下来,即“五柳祠堂”。我住南横街附近米市胡同里面扁担胡同,认识。

这个疑案,头一天皇帝死了,第二天太后也死了,又去举哀。二人又是仇敌,何以死得这样巧?当时有帝党、后党之说。光绪19岁成婚,不能不归政了。这时还有一个可记的事情:从两面说,先说西太后。她感觉不能再掌权了,晚年要玩一玩,所以就大修园林。现在的颐和园,原来底子不叫颐和园,要修理好,作为她玩的地方,但要一笔大款。要动用一笔大款,这款是当时户部尚书管理,抗议说不行,说是储存下来专为开办海军而用的,不让动。慈禧就罢了他的官,叫他原官不动,回家休养(无罪叫他退职)。太后用了这笔大款子。再说光绪,后来有百日维新,当家了100天,引用康、梁。推荐者为翁同龢(南书房读教书处),是他引进康、梁的。

百日维新,只说两件事:一件事,宣布广开言路,天下臣民,直呈所见,真是不错;另一件是引用人才。引用四个人。本来每人上朝,可与皇帝讨论者,叫军机大臣。照例由亲王做领班,同皇帝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以下是军机大臣有选择的(多半是尚书或侍郎),老头子思想主张不免陈腐,不合变法维新要求,所以引见了康、梁。康、梁不过是条陈自己的意见,没留在皇帝身边。另外用了几个人,谭嗣同为首的,刘光第、杨深秀、林旭(19岁),不够格,称军机章京,章京是满洲话写汉字。

简短结论,关键问题就是百日维新的失败。失败在什么人手里?怕你、别人也想不到:失败在袁世凯手里!谭等推荐用袁世凯,调他来京,升官,称宫保,应当是“清宫少保”,即太师、太傅、太保之统称,“清宫少保”叫袁宫保。

袁世凯的出卖,维新失败了。

可疑的是光绪和西太后谁先死的问题。

还有我比较清楚一点的事:我在中学读书,我的同学邹世官,福建人。他说他胞兄的事。邹世官(原叫邹景什么的),他说起他哥哥叫邹景涛,号松生,出名的中医。闽浙总督听说皇上有病,专奏荐邹景涛到京给太后、皇帝治病。他赶来进宫了,就赶上两宫归天,太监忙乱,叫他等着,没人管他了。他不吃不喝,受不了,碰上一个小太监,要点东西吃。这个情节,是我同学告诉我的。就我所见亲闻就是如此。扼要一句话,结束我的这篇话:袁世凯是坏得很,但有实力,掌握陆军,谁也比不了。

(我说:接上次谈1950年、1951年的事。)

同类推荐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在毛泽东时代,东北不仅是共和国长子,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还称得上是社会主义文化最主要的当代叙事空间。从林海雪原的杨子荣,大庄铁人王进喜、舍身拦惊马的战士刘英俊到鸭绿江边的烽火、珍宝岛上的激战,无不与这块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北为年轻的共和国输送了大批金灿灿的粮食、黑黝黝的煤炭、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宝贵的人才、技术。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区域像东北一样成了如此众多、如此著名的当代英雄和英雄故事集中显影的舞台。东北对于雷锋是一个转折。鞍钢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那不是手工业,而是大工业,这种环境对造就雷锋起了很大作用。”而同时,雷锋的出现,也改变了乔安山,这个普通人的一生。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随身带着小狐狸

    随身带着小狐狸

    随身带着一只傲娇小(老)狐狸,无奈脾气暴躁更年期。为了保小命,刘星只能够唉声叹气开始修仙,从此开启了【肥猪流】人生。当得知仙界和人界存在本身就是阴谋时,打破两界结界,还人间修士公道。还好,修仙之路上面,有热血兄弟,有红颜知己。
  • 狐倾一世错爱情缘

    狐倾一世错爱情缘

    她是霸气十足的小狐狸,他是萌翻的天然无公害的兔子只是偶尔会黑化一下变得傲娇,在第一次遇见他她就盖了属于自己的章,为了自己的姐姐她踏遍千山万水寻找残魂,他始终不弃的跟着她却为了她迟迟不敢接受她的心意,看耍的了无赖,装的了贤淑。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洳清柒如何倒追玉绾。
  • 异世之魔斗纵横

    异世之魔斗纵横

    挨雷劈的男主角被坑爹的道士把灵魂传送到了崭新的世界,这里是斗气和魔法的异度空间,可悲的是他居然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子!精灵、天使,圣洁无瑕,魅魔、灵狐,千娇百媚,宁杀错不放过!王侯将相宁有种,天上人间任我游!引导贵族阶层糜烂奢侈,小手段而已,东厂锦衣卫,矛盾冲突的根源,没有制度不要紧,跟着哥学习,大明王朝,堂而皇之登场了!
  • 如梦诀

    如梦诀

    一觉醒来便到了另一个世界,还是附身在一个公主身上,这么好的事竟然会被我撞上,温柔的皇帝哥哥,漂亮的小王爷堂哥,像做梦似的,但事实真的这么美好么.........[如梦诀]乃上古奇术,平时也不知道藏在哪里,而这次竟然随着穿越的灵魂到了这个世界,而这上古奇术也随着那被穿越的灵魂在这个时空搅起惊涛骇浪......
  • 药物在左食物在右

    药物在左食物在右

    本书围绕“常见病”这一中心,结合中西医专家多年防治常见病的经验,从疾病认知、中西药治疗、饮食辅助、辅助疗法、预防保健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治疗60种常见病的最佳药物、饮食良方等,进行了阐述与指导。
  • 绝世杀手:神医废柴妃

    绝世杀手:神医废柴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杀手,一场意外的穿越,让她成了众人口中的傻子、丑八怪。他是东陵国手段最残忍,感情最冷血的璃王,却独独对她温柔宠溺,死缠烂打。第一次见面,她就不待见他,"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乡巴佬!"他嘴角微抽,“额,是没见过你这样自恋的美女!”后来,“我说,你能不能别老是对我动手动脚的。”某女无奈的翻白眼。“这不能怪我啊,我这双手它不由自主的就要往你身上跑,我也没办法啊?”某男无耻的回她……这是一场现代杀手和古代王爷的美丽邂逅。
  • 青稚无悸

    青稚无悸

    岁月是一个撕书人把故事章节塞入每一句低吟浅唱里把我的一生都放进诗里
  • 穿越之青楼老板娘

    穿越之青楼老板娘

    其实我有一个梦想,开一家青楼,让比我漂亮的女人都在这里给我接客!
  • 神武战尊

    神武战尊

    圣域第一强者惨遭毒手,不幸陨落,重生五百年之后。得绝世功法,练无上神功,开启一段逆天修炼之路。一拳灭霸主,一念裂苍穹。洪荒霸体,以我为主;九天十地,以我为尊!
  • 借墓

    借墓

    还原一段真实的倒斗经历,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大阴谋。本故事纯属虚构?那我告诉你两个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