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2500000014

第14章 抢占理想位置,背靠大树才凉快(1)

◎ 李斯与王继先——像投机生意一样投机人

“一个人要想发迹就要善于抓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样既可以在别人都不了解形势,无从下手时脱颖而出,捷足先登,又可以因为在关键时刻对上级出谋划策而得到赏识,从而发迹。”想起历史上的许多人、许多事,我深信自己这一发现,应该也属于上位术之一种。毕竟,任何一个人主都不免要面对一些混乱的局势,这时应变之人出;或能解决困局的人站出来,必然会得到重用,从而上位成功。

对于有心求发迹的人来说,任何一些其他人司空见惯的事都可能被联系用作发迹的思想启发。战国末年一位掌管文书的小吏李斯就是这样的人,以小博大,最终留名青史。

李斯,生于何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话说李斯当小吏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吏员宿舍公共厕所里的老鼠吃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并且经常被来此方便的人和寻找食物的狗所惊吓,惶惶不可终日。但是粮仓里的老鼠,却平静不受惊扰,坐拥满仓谷物,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这位年轻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人的生存就好比老鼠一样,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所处的位置。

但这种位置决定发迹程度的观念,还只是李斯发迹的思想启蒙。有此种思想并不代表人一定会发迹,关键是如何在紧要关头,抓住机会实行这种思想,进入相应的机关,获得相应的职位。而李斯的位置发迹指导论,是在若干年后才被付诸实施的。

话说为进一步夯实发迹的基础,早日实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以退为进,辞去小吏职位,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卿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但荀卿虽说是儒家人物,其实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他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其实教授的是所谓“帝王之术”,因而很适合诸如秦始皇这些崛起者的统治需要。李斯学完荀卿的学说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运用才干,得到荣华富贵。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他认为自己的祖国楚国楚王无所作为,其他各国也在走下坡路,只有秦国在走上坡路。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社会是势利的,一个人虽可以自安于贫穷,不去争名夺利。但别人不会认可你理解你,相反,如果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寻找功名,那里有我可以发展的位置和时机。”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当上了秦国的小官。只不过此次再任小吏,已经与他先前任小吏不可同日而语了。在思想上,李斯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在行动上,李斯有了更为明确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坚定在秦国干下去的决心,并有了接近秦王这一最上层的机会。有一次,李斯陪同秦王到他的衙门中视察,并召集大家开座谈会。李斯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所以现在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李斯的话,对于秦王是一种鼓励,这使得他在秦王眼中的份量增加了许多。同时,秦王还听取了李斯有关离间各国君臣之计。“诸侯各国的名士都可以用钱财去贿赂,他们无所谓忠诚,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所以大王您不要吝惜钱财,要去收买和离间其他国家的君臣关系;对于那些真的不为金钱所动的人,则用暗杀的手段刺杀。待把六国的忠臣良将收拾干净后,大王您再派良将带兵随后攻打,就一定能够消灭他们。”李斯这招挺损的,事实上他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李斯也因此被封为客卿,被提拔为长吏。而李斯此时则进一步提出了灭六国的顺序:“先灭韩,以恐他国”。先把韩国消灭,并对其他六国起杀鸡儆猴的作用。

但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抢先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借搞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前来修渠的目的暴露了。加上这时秦国情报部门又先后破获了几起东方各国派人到秦国以做宾客为名从事间谍的案件,秦国的群臣便对从其他国家来的外来人口即客卿议论很大。其中有的人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倒是显示了一回仁慈的态度,没有对六国来宾斩尽杀绝,只是下了逐客令。李斯作为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逐之列。当此关键时刻,别人都因为秦始皇不念过去的交情而心灰意懒,准备打起铺盖卷走人。但李斯却别具只眼,再一次显示了很早就考虑清楚发迹思想的重要性。他立刻意识到逐客令是秦始皇的一个错误,将对秦国不利。而如果他能够劝阻秦王纠正这个错误,将因此进一步得到秦王的赏识甚至会得到新的提拔,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的人在危机中看到失败,在受误解时只会怨恨,有的人却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在受误解时看到洗清自己会更受欢迎,即洗洗更健康的机会。于是李斯破釜沉舟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见群臣都在议论逐客,但人多并不一定代表意见正确。相反,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个小国,称霸西方。秦孝公重用外国人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成为秦国强盛的重要转折点,并因此打败楚、魏,扩地千里,使秦国成为响当当的大国。秦惠王用非秦国人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抗秦的合纵之策,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非秦国人范雎的支持,削弱了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并得以蚕食诸侯,成就秦的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才对秦国做出了贡献,增强了秦的综合国力。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还会有今天的强大之名吗?”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秦始皇也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不仅知错就改立即取消了逐客令,而且破格任用李斯,任命其为廷尉,掌刑狱,相当于秦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又被封为宰相。李斯在关键时刻绝不懈怠,抓住机会谋求发迹的功夫,确实有些独到。

不过在李斯步步高升过程中,也采取了不光彩的手段以保护其上位的成果。这事的起因,源于秦始皇十分欣赏韩非的才华。韩非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学问比李斯大得多。韩非和李斯是同学,他在继承荀子“帝王之术”学说的基础上,把法家人物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统治理论。韩非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所以他从荀子那毕业回到韩国后,虽看到韩国太弱而多次出面献策,却都未能被采纳。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这让秦始皇犯了糊涂,就命人把韩非抓起来。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所以对于韩非在狱中的境况如何,秦始皇一无所知。此前,韩非刚到秦国时曾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任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这些话,使得秦王很扫兴。而当韩非被关押起来后,秦始皇却偏偏向姚贾问起韩非狱中的表现,姚贾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最终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在秦从诸侯国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斯以敏锐的政治眼光,说服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以及作战和交通所用牛马车的建造标准,为秦的统一和发展贡献了许多力量。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名相重臣的累世之功大多不过功在当朝,时过则境迁。而李斯几乎每干一件大事都能产生影响千年的效果,并荫及后代。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李斯时说:李斯作为一个普通平民事秦,“得时勿怠”,利用机遇和能力辅佐秦始皇终成霸业。如果不是因为种种无法让人容忍的恶行如杀韩非、焚书坑儒,以及后来篡改圣旨帮助秦二世登基等毁坏了他的声誉,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与周公、召公媲美了。

同类推荐
  • 恶搞三国传

    恶搞三国传

    小说里有的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小说里有的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小说里有的是一骑当千无敌猛将这里只是在讲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怎样在乱世中挣扎
  •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现代小人物穿越成三国一个悲剧的富二代…………………………曹操:天下人皆骂我残暴,直到袁术出现,他们才知道我有多么的温柔。刘备:我以仁义待你们,你们却为何纷纷投奔残暴的袁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孙权:夺吾嫂,掠吾妹,暴徒袁术,我与你势不两立!大小乔:大胆袁术,焉敢对我姐妹如此粗暴~~……袁术冷笑:暴君明君,后世自有定论,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们,都给我闭嘴吧
  •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

    珵美有瑕不掩瑜,穆若清风而情深。他,意外穿越到大唐,之前的记忆全失,却凭借超乎常人的记忆力通过选拔进了国子监,可面对同窗刁难,他该如何见招拆招?还有室友李玉泽是不是女儿身?随着他的身世之谜揭开,被岁月尘封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寻身份,解秘密,找真相,除奸佞……大唐因他的存在而变得精彩纷呈,从而谱写了一曲曲热血青年们青春成长之歌。这是一段有诗、有酒、有故事的旅程。
  • 数据三国

    数据三国

    刚结束高考的南烨被汉末三仙召唤到三国时代平定战乱。身处乱世,他所能依凭的只有被三部天书改造后的游戏手柄、手机、U盘、钱包……
  • 剑指三秦

    剑指三秦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秦朝来亡后,项羽把秦国之地分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被称为"三秦"。汉王欲东出争天下,于此为进击的路口,令韩信夺取三秦。
热门推荐
  • 雷霆圣手

    雷霆圣手

    以雷霆之力,以太极圣手,两世为人的唐龙,怎样主宰轮回的宿命,如何书写不朽的传说……【书友群:273668239,进入共同书写不屈战歌!】
  • 孽世独立

    孽世独立

    一个存在上千年的古老传说,一个发生在现代都市中离奇死亡案件,年轻少妇为何频频死亡,且个个满脸的满足和幸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
  • 凤凰涅槃之傲世苍穹

    凤凰涅槃之傲世苍穹

    一代才女,却因青梅竹马的背叛而从高位面且里离九重仙境最近的沧澜界坠落到低位面云霓大陆,被收养,成为水家老爷子的孙女,冷酷邪王,唯独对她温柔细腻,死心塌地,她嫁给他,从此至死不离。。。
  • 符文召唤

    符文召唤

    “你会符法?你是符战士?还是符宠师?”“貌似都会一点。”明浩回答道。无人打破的魔咒,看明浩如何逆袭,废柴还是天才?,一切实力为准!天命神符与万古魔咒的完美组合,世界因他而改变!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问天独尊

    问天独尊

    少年虽只剩下三年命,仍誓与天比高。雕虫小技也能玩的风生水起、威震八方。丹药一途,更是独领风骚。修仙路上,缘劫一线,看我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明末求生录

    明末求生录

    头顶着金钱鼠尾却身为汉人。再过几年就是甲申天变,华夏沉沦怎么办?顺则富贵加身;逆则粉身碎骨。怎么办?看孟奇杀出一个未来;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 千载相逢

    千载相逢

    前世里刚跟搞外遇的丈夫离完婚的骨科女大夫,被自家医院门口的救护车给撞了个魂飞魄散。一觉醒来却变成了自己跟别人搞外遇然后被休,继而自杀不成的出墙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居士传

    居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疆喋血记

    南疆喋血记

    本书以南明永历朝廷的兴衰和覆灭为背景,写了一个身怀绝技的年轻人,为自己的理想和民族的复兴历尽千难万险,呕心沥血,九死一生。在他的整个奋斗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人文的思考,散发出人性的光辉。特别是他惊心动魄的奋斗过程和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将带给人无穷的启迪和回味。